医源性胆道损伤24例临床诊治分析
2012-01-29阳旭蒋波向华
阳 旭 蒋 波 向 华
1.湖南省怀化市第四人民医院普外科,湖南怀化 418000;2.湖南省人民医院,湖南长沙 410000
医源性胆道损伤是指由于医生原因导致的患者胆道受损,是肝胆外科遇到的比较棘手的问题,如果诊治不当可造成严重后果[1]。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提高医源性胆道损伤患者治疗效果的关键措施。2006年6月~2011年12月笔者共诊治医源性胆道损伤患者24例,经过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收集医源性胆道损伤患者24例,根据治疗时机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为发生胆道损伤后12 h内完成诊断和治疗的患者,共12例,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17~69岁,平均(43.6±5.2)岁。B组为发生胆道损伤后12 h以后完成诊治的医源性胆道损伤患者,共12例,其中男6例,女6例;年龄19~67岁,平均(42.1±5.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胆道损伤部位和具体损伤情况选择适当修补方法[1-5]:包括单纯缝合修补手术、局部缝合联合T管引流术、胆肠Roux-en-Y吻合术。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比较两组患者胆道修补治疗后1 d及出院时焦虑和抑郁水平,焦虑和抑郁状态评价采用焦虑自测量表(SAS)和Zung抑郁自测量表(SDS)对两组患者焦虑和抑郁水平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处理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比较
A组住院时间、平均治疗费用明显低于B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比较(±s)
组别 例数 术后住院时间(d) 治疗费用(元)A组B组12 12 t值 P值16.5±2.7 24.2±4.1 8.857 0 21 590.5±859.6 35 421.2±1 462.2 157.629 0
2.2 两组患者胆道修补治疗后1 d及出院时SAS和SDS评分比较
A组患者术后1 d和出院时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胆道修补治疗后1 d及出院时SAS和SDS 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胆道修补治疗后1 d及出院时SAS和SDS 评分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SAS评分术后1 d 出院时SDS评分术后1 d 出院时A组B组12 12 t值 P值49.20±12.04 58.20±19.37 16.420 0.34.15±4.82 42.50±17.24 13.424 0 46.42±11.66 55.48±11.67 15.897 0 30.42±8.99 40.17±10.63 17.690 0
3 讨论
医源性胆道损伤是上腹部手术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如果诊治不及时可导致严重后果,甚至死亡。因此,王建民等[2]研究认为胆道损伤重在预防,一期处理不当可导致严重后果。对已经发生的胆道损伤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措施。手术时首先判断患者有无胆道损伤高危因素,对存在高危因素的患者,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并在手术结束前进行仔细排查,做到早发现、早处理。这样可有效避免二次修补手术对患者的巨大伤害,改善患者预后。付必莽等[3]通过对52例医源性胆道损伤患者的回顾性分析,将胆道损伤分为四个类型,并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案,在胆道损伤治疗标准的建立中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白雪等[4]研究认为正确把握胆道损伤治疗的时机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发生胆道损伤的原因主要包括:病理因素导致的比邻组织粘连;胆道结构变异;术者熟练程度和意识。因此,必须针对发生胆道损伤的常见原因采取预防措施,术者必须熟悉肝脏内部解剖关系和胆道常见变异,术前对病例因素导致的粘连等异常要有充分的认识和心理准备。术中操作仔细、轻柔,提高安全意识;胆囊管残端处理完毕后,清理术野,用白纱布反复拭净术野,检查纱布有无黄染,以便能在术中发现小的胆道损伤或未结扎的副肝管或迷走胆管[5-6]。
本研究根据对胆道损伤治疗时间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为术中和术后24 h内发现胆道损伤并完成治疗的患者,B组是术后24 h以后发现胆道损伤而采取二次手术治疗的患者。从表1数据可见,A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16.5±2.7)d,治疗费用为(21 590.5±859.6)元,B 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延长为(24.2±4.1)d、住院治疗费用提高至(35 421.2±1 462.2)元,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有效提高胆道损伤患者的治疗效率,改善患者预后。对患者焦虑和抑郁水平监测结果显示,A组患者术后1 d和出院时SAS评分分别为(49.20±12.04)分和(34.15±4.82)分;B 组分别为(58.20±19.37)分和(42.50±17.24)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学意义(t=16.420,13.424,P<0.05)。A组患者术后1 d和出院时SDS评分分别为(46.42±11.66)分和(30.42±8.99)分,B 组分别为(55.48±11.67)分和(40.17±10.63)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学意义(t=15.897、17.690,P<0.05)。说明二次手术对患者心理冲击较为严重,这也可能是诱发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医源性胆道损伤重在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率,改善患者预后。
[1]雷志盛.医源性胆道损伤30例的外科治疗[J].中国医药导报,2011,8(30):190-191.
[2]王建民,姚保民.医源性胆道损伤的预防、损伤后处理[J].吉林医学,2011,32(11):2204-2205.
[3]付必莽,唐继红,唐波,等.医源性胆道损伤优化分型方案52例回顾性研究[J].昆明医学院学报,2011,32(4):40-43.
[4]白雪,巍孙备,刘杰,等.医源性胆道损伤再手术时机对预后的影响[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1,17(9):703-704.
[5]吴庆宇,倪克棵,陈珂珂,等.医源性胆道损伤的一期修复[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1,26(3):256-257.
[6]阎琦,马明,阎东.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处理体会[J].中国医药科学,2011,1(7):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