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烟对健康的危害及控烟策略
2012-01-29唐铭坚谭礼萍刘争红李体远
唐铭坚 谭礼萍 刘争红 李体远
深圳市人民医院 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深圳 518020
吸烟对健康的危害及控烟策略
唐铭坚 谭礼萍 刘争红 李体远
深圳市人民医院 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深圳 518020
烟草严重威胁中国民众的身体健康,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对吸烟进行预防与控制。本文探讨了吸烟对健康的危害及控烟策略,研究吸烟在中国的流行状况及影响因素,并提出控烟策略和措施。有效的控烟运动有赖于政府积极主导控烟规划,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领域积极构建控烟支持环境,从而切实减少烟草对我国公民健康的危害。
吸烟;危害;控烟策略
烟草危害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WHO认识到烟草的广泛流行是一个对公众健康具有严重后果的全球性问题,呼吁所有国家就有效、适宜和综合的国际应对措施开展尽可能广泛的国际合作,并于2003年5月21日世界卫生大会批准了《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简称《公约》),中国也于2003年11月11日正式签署了该公约。本文探讨了中国目前烟草流行状况及相关控制措施。
1 烟草的危害及我国流行状况
1.1 烟草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吸烟有害健康”已是公认的事实,是导致人民失能和早死的主要原因。烟草可以影响到人体的各个系统,最常见的与吸烟有关的疾病是肺癌、支气管炎、肺气肿、心血管疾病。烟草危害是导致人群肺癌发病率普遍上升的罪魁祸首[1]。我国每年因烟草之害的死亡人口数达120万,占全国死亡人口总数比重12%以上,已成为我国人民健康和公共安全的第一大隐形杀手[2-3]。
吸烟的危害不仅仅对于吸烟者本身,更重要的还在于二手烟暴露人群受烟草危害严重,其中,妇女、儿童受烟草的危害严重。儿童暴露在烟草环境中,其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大幅增加。妇女暴露于烟草环境不仅危害本人的健康,还会危及胎儿和新生儿的发育,影响出生质量,带来沉重的社会负担。
1.2 中国烟草暴露水平居世界之首。
我国是烟草生产和消费大国,生产和消费均占全球1/3以上。目前,中国约有3.5亿吸烟者。2002年中国男性吸烟率为66%,女性吸烟率为3.08%,与1996年相比,尽管吸烟率略有下降,但是随着中国总人口的增加,吸烟人数仍然增加了3 000万。
中国吸烟人口达3.5亿,还有7.4亿人口遭受二手烟的危害。在中国被动吸烟的主要受害者是妇女和儿童,尽管她们自己并不吸烟,但经常在家庭、公共场所遭受他人吸烟的危害,55%的15岁以上女性每天都遭受被动吸烟的危害。儿童由于缺乏自我保护能力,被动吸烟情况更为严重。
中国烟民正趋于低龄化,与1984年相比,2002年吸烟者的年龄提前了4~5岁,其中,男性由22岁降至18岁,女性由25岁降至20岁。分别于1984、1996年和2002年进行的三次全国吸烟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青少年的吸烟率呈上升趋势,目前中国青少年吸烟人数高达5 000万。
2 吸烟和戒烟的影响因素
烟草对人类造成的危害是可以预防的,各国纷纷采取控制措施减少烟草的危害,但实际戒烟工作困难重重。影响戒烟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烟草成分:烟草中尼古丁成分导致的成瘾性,使人难以戒断。钱军程等[4]的调研显示,在戒烟者中有54%的复吸者报告是因为控制不住烟瘾。②社会因素:社交中人们经常会使用烟草拉近距离,比如中国传统上有给朋友、客人敬烟的习惯,相互敬烟以增强人际关系,这些社会环境和同伴影响均是促发人们吸烟的重要因素[5]。社会习惯因素在戒烟的影响因素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社会控烟的难点。③认知程度:烟草危害的认知程度还达不到应有要求,烟草危害知识传播普及的广度和深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很多人是随着年龄增长,身体状况有所下降,才意识到烟草对健康的影响从而产生戒烟愿望。④个人心理因素:工作生活压力、心理状况不良以及对吸烟的不良认识等协同作用,易出现寻求吸烟来缓解压力的倾向。
3 控烟策略和措施
中国作为一个烟草大国,烟草的危害给中国人民健康、国家经济带来了巨大损失,虽然近些年来中国采取了一些积极的控烟措施,但成效甚微。目前随着“十二五”的到来,控烟运动也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要控烟真正起到实际效果,我国的控烟措施还有待加强,应该采取更有力、多方位的控烟措施。
3.1 政府支持
政府应从公共健康和国民福祉的角度考虑吸烟问题,改变从烟草经济、财政税收等角度看待吸烟问题的传统思路,将控烟政策纳入社会政策范畴,建立政府主导下的控烟长效机制,保障不吸烟者的权益,实现对烟草危害的遏制态势。
3.1.1 通过政策遏制烟草商的行为
取缔“烟草经济增至模式”,通过政策遏制烟草商的行为,如打击烟草制品非法贸易、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等,控制需求的价税措施和非价税措施,修订《广告法》等。
3.1.2 出台全国性控烟法律法规
尽管《公约》在中国生效已过5年,但是国内现有法律、法规与《公约》的要求相距甚远,还未指定、发布国家级禁止室内工作场所和公共场所吸烟的法律、法规。各地虽然出台了相关文件,但是这些文件在法律效应、禁烟场所区分、罚则和执法主体等多方面存在不足,执行起来难或不到位。目前迫切需要出台国家级的控烟法律法规,为控烟运动提供法理支持和政策规范。
3.2 社会支持策略
3.2.1 创造社会控烟支持环境
吸烟是复杂的心理和社会问题,吸烟者的戒烟,需要个人、家庭、社会全方位的关心、支持和参与。政府控烟的态度应明确,加强工作场所监管力度;大众传媒应增加控烟宣传力度,使人群对控烟活动形成共识,营造在公共场所自觉控烟的氛围,建立良好的控烟社会环境。广泛动员和鼓励各部门、社会团体及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控烟工作,营造全社会支持控烟大环境,包括创建“无烟单位”、“无烟学校”、“无烟工厂”、“无烟医院”、“无烟居委会”、“无烟家庭”等,是控烟工作中的又一条主渠道。帮助愿意戒烟者戒烟,通过吸烟者的妻子、家庭及周围人群对吸烟者的劝说教育以促使其戒烟;加强对青少年的健康教育,从一级预防的角度来讲,避免青少年染上烟瘾是一个较根本的措施。另外还要增强二手烟受害者的控烟意识和能力,并促使其早日加入“控烟支持阵营”。
3.2.2 特殊群体的榜样作用
教师、医务人员、干部是吸烟的特殊群体,通过在这些人群中实行禁烟措施,使禁烟成为一种上行下效的好风气,起到榜样作用。
3.2.2.1 教师 学生易受到教师言行的影响,青少年尝试吸烟和吸烟率的上升,在某种程度上是受到了教师的影响。控制吸烟的关注点在于控制青少年过早开始抽烟,在此过程中学校健康教育需要扮演重要角色,切实向青少年宣传吸烟危害及恶劣影响,令他们提高控烟意识并能主动参与控烟活动,控制教师这一重点人群的吸烟率,从而使教师成为降低青少年尝试吸烟和吸烟率的主要力量。
3.2.2.2 医务人员 医务人员是掌握健康教育理论知识最为全面的群体。医务人员是健康的倡导者、维护者和宣传者,医生不吸烟且能在就诊时劝说患者戒烟,往往比宣传更有效。医院赋予医生劝告吸烟患者戒烟的职责,促使医生充分利用与就诊患者的特殊关系,并在自身成为无烟榜样的基础上,主动劝告患者戒烟,适时有效地提供戒烟干预,对于树立医务人员新形象、提高医疗队伍素质和降低人群吸烟率具有重要意义。
3.2.2.3 干部 干部人群是社会交往的特殊主体人群,鉴于吸烟在社交中所占有的特殊地位,应从干部做起,逐步扭转这种社交风气,能给控烟带来良好的影响。
总之,控烟是个复杂而且艰巨的任务,是一项关系人民健康的大事,我国控烟的路还很长,有赖于政府积极主导控烟规划,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领域积极构建的控烟支持环境,从而切实减少烟草对我国公民健康的危害。
[1]刘双.控烟戒烟——关系人民健康的大事[J].心肺血管病杂志,2008,27(2):117-119.
[2]胡鞍钢,胡琳琳.烟草是中国人类健康最大的杀手——关于“十二五”时期全面控烟的建议[J].科学中国人,2011,(2):38-43.
[3] 陈霞.代谢综合征与吸烟[J].中外医学研究,2011,9(18):152.
[4]钱军程,饶克勤,高军,等.戒烟与复吸影响因素及戒烟者健康状况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09,26(2):150-153.
[5]Yang T,Fisher J,Li F,et al.Attitudes to smoking cessation and triggers to relapse among Chinese male smokers[J].BMC Public Health,2006,6:65.
Harm of smoking on health and tobacco control strategies
TANG Mingjian TAN Liping LIU Zhenghong LI Tiyuan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Shenzhen City The Second Clinical Medical College of Ji'nan University,Guangdong Province,Shenzhen 518020,China
Tobacco severely threatens Chinese people's physical health,therefore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measures must be taken to prevent and control smoking.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harm of smoking on health and tobacco control strategies.Prevalence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moking in China are studied,and tobacco control strategies and measures are proposed.Effective tobacco control movement depends on the government's active leading of tobacco control planning,and social,political,economic,cultural and other sectors should actively build tobacco control support environment,thus effectively reducing the harm of tobacco on Chinese people's health.
Smoking;Harm;Tobacco control strategy
R197.32
C
1673-7210(2012)08(a)-0155-02
广东省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102172)。
唐铭坚(1955-),男,主治医师,高级经济师,医院健康管理委员会主任。
2012-04-10 本文编辑:程 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