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质量安全与对策

2012-01-29陈海秋赵平

中国医学创新 2012年1期
关键词:护士护理人员因素

陈海秋 赵平

护理安全是指患者在接受护理的过程中,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2]。作为一名内分泌科护士长,在长期的临床护理操作实践中,对于如何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思想观念,如何进行护理的零缺陷控制,从而使护理质量不断提高有了一些较成熟的思路和处理方法,现总结如下。笔者认为只要在日常护理实践中抓好以下几点,就可以最大限度的预防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切实有效的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1 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

1.1 护理人员因素 因为护理人员是护理措施的实施者,因此护理人员素质的高低是关系到护理安全与否的首要因素。当护理人员素质达不到要求,就可能给患者生理、心理带来不安全的隐患[3]。本科护理人22名,护士长1名,护龄3年以下的17名(其中1年以下的10名)。工作经验不足,安全意识不强,预见可能发生的护患纠纷能力不够,同时对已发生的护患纠纷,不会运用恰当的方法化解,这些都影响护理安全。技术因素,由于低年资护士多,技术力量相对薄弱,经验不足和各方面的协调能力不够的原因,缺乏预见可能发生医疗差错的能力,说话不够严谨,操作不够规范等对护理安全均构成威胁。

1.2 物质因素 物质因素主要包括3个方面:(1)设备方面。护理设备是完成护理任务的重要工具,如果设备缺乏、性能不好、不配套或对新引进设备不了解,特别是急救物品器材不到位或故障,都会影响护理技术的正常发挥,影响抢救及治疗工作,造成不安全因素。(2)物品方面。护理物品质量差或数量不足,也是不安全的因素之一,常见的现象有输液器的漏液、甚至导致过敏反应[4]。

1.3 环境因素 环境方面主要包括[5]:(1)设施及布局。医院的基础设施,病区物品配备和布局不当也潜在着不安全因素。如急救室的位置,病室插线板的位置,地面过滑,床旁无护栏造成跌伤等。(2)环境污染。环境污染所致的不安全因素,常见于消毒隔离不严导致的院内交叉感染。(3)危险品管理。医用危险品管理及使用不当,如氧气、毒麻限制药品、高压蒸气锅炉等潜在的不安全因素。(4)病区治安。病区的治安问题,如防火、防盗、防止犯罪活动等。

1.4 管理因素 管理因素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思想教育不到位,安全意识不强。(2)规章制度的不健全、不完善,对职责、制度、常规的督促检查不到位。(3)业务技能水平低,对新护士、进修及实习护士的业务培训及新业务、新技术开展等方面的训练未能及时跟上。(4)管理不力、要求不严,未认真履行好管理者的职责,对工作各个不安全的环节缺乏预见性,未及时主动采取措施或采取的措施不力。

1.5 患者因素 护理是一项护患双方共同参与、共同协作的活动,护理活动的正确实施有赖于患者的密切配合及支持。作为护士,在巡视病区、实施护理措施过程中,注意患者的情绪变化,对患者积极进行心理疏导,耐心解释,规范职业行为,用法律来维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提高患者的信任度,增强医院信誉。

2 常见的安全问题

2.1 错抄、漏抄医嘱,而影响患者治疗。

2.2 错服、多服、漏服药(包括未服药到口),按给药时间拖后或提前超过2小时。

2.3 漏做药物过敏试验或做过敏试验后,未及时观察结果,又重做者,漏做膀胱冲洗等临床处置。

2.4 发生Ⅱ度褥疮、Ⅱ度烫伤,经短期治疗痊愈,未造成不良后果。

2.5 误发或漏发各种治疗饮食,对病情有一定影响。

2.6 各种检查、会诊单预约不计时而影响检查及会诊。

2.7 抢救时执行医嘱不及时,以致影响治疗而未造成不良后果。

2.8 重要标本或未按要求留取、及时送验,以致影响检查结果。

2.9 灭菌不彻底,培养有细菌生长,但未造成严重后果。

3 抓好护理安全预防

3.1 常抓教育,强化安全意识[6]在日常工作中,有些护理人员法律意识薄弱,直至出现严重差错或事故,才体会到法律意识的重要。因此,应经常组织护士学习《医院护理工作管理制度》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与护理安全管理有关的文件。增强各级护理人员的防范意识,坚持对护理人员进行经常性的法制教育。学习教育中,用好的典型广泛宣扬,分析违章事例敲警钟,运用安全质量实例讲道理。加强对护理不安全因素和差错事故隐患的管理,对潜在的不安全因素重点分析、重点讲评,对每一起护理缺陷和差错一查到底,明确责任,使当事者和护士们都受到教育,并警示大家,使全体护理人员明确规章制度是护理安全的保证,是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从而自觉地履行职责。

3.2 加强业务培训 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处事问题能力是安全护理最重要的基础护士应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敏锐的观察力,熟练的监护技术和能及时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工作认真负责,有较强的敬业精神。

3.3 节假日的护理安全管理 节假日期间,由于护理人员相对减少,又无人监督,加之思想松懈,给护理工作质量的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易发生护理质量缺陷与事故。针对上述问题,应该在防范上下功夫,加强节前与职业道德的教育,树立良好的护理道德,尤其节假日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工作态度要始终如一,保证护理工作的安全。护士长根据科内患者的数量、质量、工作量妥善安排工作,合理分工,加强合作。节假日护士长参与科室值班,使科内工作秩序保持惯性运行,也可了解科室护理人员工作情况,也体现了对下级人员的关心和体贴。节日前护士长对急救室的物品、器材应准备齐全,保持性能良好,为抢救工作打好基础。

3.4 强化优质服务 抓好优质服务是防范护理安全的重要措施。把“以人为本”的思想贯彻到护理工作的点滴之中。本科要求护理人员做到患者住院有人迎,入科有宣教,检查有人陪,护理专人做,健康教育全程做,出院有指导。操作前解释到位,以取得患者配合,操作失败有致歉声,并能理解患者的误解。通过工休座谈会和优质服务工作进行,提高了护理服务的内涵和质量,融洽了护患关系。

3.5 规范护理文书书写工作 护理记录是护士书面沟通的一个重要渠道,也是解决医疗纠纷时重要的法律文书,护士应及时准确地做好各项护理记录。护理文书在记录的内容、要求和管理上要适应举证责任倒置的形势,体现护士的证据意识,重视和关注护理记录中与法律相悖的问题,从中发现细节问题,不断改进、不断提高。

护理安全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康与生命,护理质量的不断提高是护理安全的保证。所以,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进行护理的零缺陷控制,使护理质量不断提高,从而保证了护理安全。

[1]韩彩娟,李荣,孙晓敏.护理人员使用机制现状的调查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09,20:13 -18.

[2]张淼,王维利.护理质量研究文献10年回顾与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6):648 -651.

[3]冯锐.临床护理质量安全管理[J].中外医疗,2010,2:124 -125.

[4]胡艳波.护理质量安全管理探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65:45-48.

[5]黄芸,王章琴.质控小组在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实践与体会[J].吉林医学,2008,11:134 -136.

[6]钟伟荣,曾任英.内分泌科实施护士层级管理模式的效果评价[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22:45 -473.

猜你喜欢

护士护理人员因素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解石三大因素
浅谈影响外科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因素及解决对策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
平衡计分卡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