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瘀毒理论浅析

2012-01-29孟云辉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2年11期
关键词:血管炎瘀血血瘀

孟云辉,王 强

随着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科技的进步,对疾病研究的深入,瘀毒学说在心血管等诸多系统疾病及各系统的不同疾病的发病机制中所占位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基础研究对于“瘀”“毒”“瘀毒”进行了微观研究,临床上应用祛瘀解毒法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1 理论研究——“瘀”“毒”“瘀毒”的阐述

1.1 “瘀” 《说文解字》曰:“瘀,积血也”,“积”指血液凝积,为血瘀的病理产物。它既是某些疾病的病理产物,同时又是引起疾病的致病因素。“瘀”有三种含义:瘀血、血瘀、瘀。一般“瘀血”系指“静止之血”;“血瘀”则除上述静止之血外,还包括一切与心脏、血管、血液功能异常造成血流缓慢的血液循环障碍的各种病变;“瘀”包括瘀血、血瘀及组织的变性、积聚、成块等。瘀血的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瘀血(血瘀)是指积血、留血、恶血、蓄血、干血、死血、败血,血液运行不畅而停滞。广义的瘀血包括了狭义的瘀血,更泛指由于痰浊、食滞、瘟疫、暑热、寒湿、情志刺激等因素导致血液流行不畅,或积于脉内,或溢于脉外,或形成血栓,以及性质、成分发生改变者。瘀血又分有形之瘀和无形之瘀。凡瘀血有临床症状和体征,通过中医四诊便可发现者,称有形之瘀;凡瘀血无临床症状和体征,需借助现代检测手段和运用活血化瘀治疗有效来证实者,称无形之瘀。

瘀血致病特点:致病广泛 《证治准绳·杂病·蓄血篇》:“百病由污血者多”,多种疾病的形成与瘀血相关;缠绵难愈 《临证指南医案》“血流之中,必有瘀滞,故致病情缠绵不去”及《医林改错》云:“久病入络为瘀”,瘀血致病多有缠绵难愈的特征;疼痛《圣济总录·伤折门》:“若因伤折,内动经络,血行之道不得宣通,瘀积不散,则为肿为痛。治宜除去恶瘀,使气血流通,则可以复完也”。

1.2 “毒” 《说文解字》言:“毒,厚也,害人之草,往往而生”。毒主要有三种含义:一是指药物或药性(偏性、毒性、峻烈之性)。《黄帝内经》据药物毒性大小,把药物分为“大毒、常毒、小毒、无毒”4类。《神农本草经》三品分类,毒性有无亦是重要根据;二是指病症,如丹毒等;三是致病因素或病理产物。第三种毒泛指对机体有不利影响的物质,是人体脏腑功能和气血运行失常的病理产物,不能及时排出,蕴结体内而生成。毒邪作为一种致病因素,有外毒、内毒之分。外毒不仅包括直接感受毒邪者,《内经》中多处提出了“寒毒”、“热毒”、“湿毒”、“燥毒”及“大风苛毒”等概念。还包括外邪内化所生之毒。内毒常发生于内伤杂病的基础上,多在长期七情内伤、饮食不节、劳逸失调及年老体衰或久病基础上形成,由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紊乱导致机体代谢产物蕴积体内,以致邪气亢盛,败坏形体,诸邪蓄积,交结凝滞而成毒。

毒邪致病特点,邪气蕴结日久可化为毒,尤怡《金匮要略心典》载:“毒,邪气蕴结不解之谓也”。邪气偏盛猛烈或蕴结日久可化为毒。邪气偏盛猛烈,唐代《千金方》载:“毒病之气”可致“时气瘟毒”。毒邪性属阳邪,雷丰《时病论》中认为“温热成毒,毒邪即火也”。

1.3 “瘀”与“毒”的关系 瘀可化毒,瘀血留于局部,日久可化生为毒。脉络瘀阻,瘀血阻滞,脏腑功能不能正常代谢,日久可内生为毒。

毒可致瘀,如《圣济总录》中有“毒热内壅,则变生为瘀血”的论述。一是正如王清任《医林改错》:“温毒在内烧炼其血,血受烧炼,其血必凝”。毒邪煎熬熏蒸,血被煎炼为瘀。二是毒邪伤络,血溢成瘀。三是毒邪伤津耗阴,阴伤血滞为瘀。毒邪侵犯机体,导致气血津液运行不畅,阻于脉络,可形成瘀血;毒邪直接损伤脉络,血脉受损而出血或血行不畅,亦可形成瘀血。四是毒壅气机,血脉凝滞。何廉臣在《重订广温热论》“毒火盛而蔽其气瘀其血”。五是热毒损脏,血行失司。人体内血液的运行与脏腑的功能密切相关,若热毒炽盛,可使脏腑的功能或结构严重受损,从而可使营血运行无力,血流缓慢,或使血溢脉外,形成瘀血。邪毒致瘀的病理过程是多方面的、综合性的。

瘀毒之间关系复杂,相互为因果。瘀毒交织,病势缠绵。瘀为血液循行迟缓,或郁阻不畅的病理状态。瘀血内停,阻滞气机,久则蕴而化热,热从火化,酿生内毒。瘀为成毒的基础和条件,同时热毒内灼,耗血炼液,亦可加重其瘀。若在内有瘀血的情况下,温热毒邪更易与之纠结而形成毒瘀交结。如《温热逢源》说:因病而有蓄血,温热之邪与之纠结,热附血而愈觉缠绵,血得热则愈形凝固。

1.4 “瘀毒” 东晋时期张湛所撰的《养生要集》(原书已佚,部分内容见于日本学者丹波康赖撰《医心方》):“百病横生……触其禁忌成瘀毒,缓者积而成,急者交患暴至”。此处瘀毒为病因,具有缓积骤发的特点。《本草求真》中记载治疗犬伤恶毒,用“斑蝥七枚,去翅足炙黄,用蟾蜍捣汁服之”。服后“有瘀毒泄出”。“瘀毒”为有形之邪,急缓积聚而成,可攻下,可手术,可泄出。

致病特点:病情危重《张氏医通》中婴儿门身痛中认为“若遍身如啮而色紫者,瘀毒壅滞,最危之兆”。《医宗金鉴》中认为痘色紫黯,状如浮萍也,此乃血瘀毒炽,非急攻不可。《验方新编》“毒瘀肝经,损坏内溃,吐血数发,势极多危。毒瘀心包络,更加凶险,不待时日”。

“瘀毒”它不单指某个单一、具体的致病因素,而且包含了诸多致病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代表一种病因与病理概念。

2 基础研究——“瘀”“毒”“瘀毒”的微观阐述

2.1 “瘀” 早期对于瘀的研究多从血栓角度,血小板功能检查(黏附作用、聚集)、血液流变学、假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等进行研究[1]。还可运用甲皱微循环观察、纤溶系统指标测定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等多种微观检测指标作为诊断依据[2]。

2.2 “毒” 雷燕等[3]提出现代医学的炎性介质和血管活性物质的过度释放等等,均可看成中医的毒邪。炎症反应的表现类似于中医的热毒,红、肿、热、痛、溃疡、出血等是热毒的辨证依据。目前对于炎性介质研究较多的包括C反应蛋白,白介素-6,高敏C反应蛋白与肿瘤坏死因子-α、过氧化脂质等。张京春认为炎症反应与毒热是相通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慢性炎症变化如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炎症细胞浸润,炎症反应标志物、炎症介质水平增高等当和传统中医学的因毒致病学说相关。导致斑块不稳定的炎性因子、细胞因子均可归属于中医学之“毒”的范畴[4]。

2.3 “瘀毒” 目前尚无文献对于瘀毒的生化等指标的阐述。

3 临床研究——瘀毒学说的应用范围广泛

瘀毒学说在诸多系统疾病及各系统的不同疾病的发病机制中占重要位置,并且应用祛瘀解毒法应用于临床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3.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马晓娟等[5]认为冠心病血瘀证与CRP、血清IL-6、TNF-α、黏附分子等存在密切相关性;活血化瘀法在临床炎症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炎症反应在血瘀证动物模型中存在一定介导作用;炎症反应在血瘀证的发生发展中有较为重要的作用,活血化瘀法在各种炎症的治疗中发挥着作用。

3.2 肾性高血压 郑红刚[6]认为瘀毒伤肾是肾性高血压的主要病理环节,解毒祛瘀法应当视为本病的主要治则,贯穿始终。

3.3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本虚瘀毒是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基本病因病机,体虚感染六淫毒邪,热毒煎灼血液成瘀,从而瘀毒共见,且运用解毒活血疗法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7]。张小方等[8]提出瘀毒伤络、脉络瘀阻是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主要病机,活血通络,解毒化瘀的治疗原则[8]。

3.4 皮肤白细胞破碎性血管炎 金春林等[9]通过学习古代文献及络病理论,结合现代医家对皮肤白细胞破碎性血管炎免疫机制方面病机的研究,归纳和概括了皮肤白细胞破碎性血管炎主要病理机制是瘀毒络损。得出了络病理论中的瘀毒概念与皮肤白细胞破碎性血管炎的免疫复合物、细胞毒因子和细胞毒素有相关性的结论。为临床上采用活络、化毒、扶正法治疗皮肤白细胞破碎性血管炎提供了理论依据,为皮肤白细胞破碎性血管炎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9]。

3.5 癌 贾小强等[10]提出毒滞络脉瘀毒互结是大肠癌转移的基础,瘀毒传舍为大肠癌转移的主要病机。曹志群[11]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与瘀毒关系密切。

还有报道放射性肺炎一旦发生,其病理演变必向“血瘀”方向发展。同时,酿生热毒,终至成瘀,血瘀又可进一步形成留瘀化热、络瘀化毒之恶性循环,从而发展为“毒瘀互结”之证[12]。从瘀毒辨治痤疮疗效显著[13]。陈可冀应用四妙勇安汤加减治疗双下肢不稳定粥样斑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14]。

4 结 语

从理论研究到基础研究以及临床研究的验证,学者们对“瘀毒”的研究正在日趋深入。但是尚未形成系统的病因病机理论。因此有待于对古代文献瘀毒理论进行进一步挖掘,为临床治疗疑难杂病提供新思路,新方法。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瘀”“毒”病因致病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的研究。按照现代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要求,客观评价活血和活血解毒治疗疾病的疗效,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可靠依据。

[1]耿立梅,陈分乔.解毒活血法治疗冠心病(热毒瘀结型)临床观察及其对CRP、vWF的影响[J].新中医,2006,38(10):30-31.

[2]郑义侯.论无形之瘀及其检测方法[J].新中医,2000,32(8):6-8.

[3]雷燕,黄启福,王永炎.论瘀毒阻络是络病形成的病理基础[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2):8-10.

[4]张京春,陈可冀.瘀毒病机与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相关的理论思考[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28(4):366-368.

[5]马晓娟,殷惠军,陈可冀.血瘀证与炎症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27(7):669-672.

[6]郑红刚.瘀毒与肾性高血压关系探析[J].现代中医药,2003(6):4-7.

[7]康兴霞.本虚瘀毒——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基本病因病机[J].吉林中医药,2005,25(5):4.

[8]张小方,云鹰,吕越.络病理论与小儿紫癜性肾炎的关系探讨[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30(3):10-12.

[9]金春林,郑洪新,李铁男,等.从瘀毒络损探讨皮肤白细胞破碎性血管炎的发病机制[J].中医药学刊,2004,22(3):460-461.

[10]贾小强,黄乃健,邱辉忠.大肠癌转移“瘀毒传舍”病机的初步理论构架[J].辽宁中医杂志,2008,35(5):703-705.

[11]曹志群.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之瘀毒说浅析[J].中医药学刊,2005,23(1):66.

[12]张霆.从毒瘀论治放射性肺炎[J].中医杂志,2006,47(5):384-385.

[13]何国强,周世印,张和平.痤疮从瘀毒辨治的体会[J].浙江中医杂志,2006,41(2):102-103.

[14]张京春.陈可冀学术思想及医案实录[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191-193.

猜你喜欢

血管炎瘀血血瘀
系统性血管炎
血管炎的分类及ICD-10编码探讨
从“痹症有瘀血说”论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话说血瘀证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瘀血被清除掉,身体会有什么变化?
脉血康胶囊联合雌孕激素治疗血瘀型原因不明的月经过少
ANCA相关性血管炎到底是什么病
有一种口渴和瘀血有关
高龄老年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性肾衰竭患者1例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