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医药院校如何传承中医药文化

2012-01-29单宝珍陈吉炎王雪芹马丰懿

中国医药导报 2012年35期
关键词:中医药疾病文化

单宝珍 陈吉炎 王雪芹 马丰懿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湖北十堰 442000

“文化”是一个常用词。《周易》曰:“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有了文化可以变鄙俗为文明。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民众的精神家园。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医药文化是以哲学的辨证观、宇宙观、生命观、价值观(审美观、是非观、善恶观)为基础,探讨生命与疾病防治的认知文化,注重发挥机体自身的抵御疾病能力,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积累形成的防治疾病、保健养生等理论和方法的总和。传承文化是大学的四大职能之一,高等医药院校不仅是培养优秀医药人才的摇篮,也是传承医药文明的主战场,不仅要培育和传播追求真理、大胆创新、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现代大学文化,还应该借鉴和传承中医药文化中科学的思维方式和预防为主的健康养生理念,学会应用中医药文化中的“仁、和、精、诚”去诠释和传播“真、善、美”。

1 以“仁、和、精、诚”彰显“真、善、美”的医德观

中医药文化核心内容体现在对人们生命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影响和对生命与疾病防治的认知方式,以“仁、和、精、诚”来诠释和传承“真、善、美”。

1.1 以“仁”为本的道德观

孙思邈倡寻公正、无私的医者的医道,是第一个完整论述医德的人。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仁”即“医乃仁术”是医学伦理道德的总原则。医者必须具备仁者爱人、生命至上的伦理思想。“仁”一是指医者之仁,即“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以救死扶伤、济世活人的宗旨,宣染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爱护生命,崇尚不计个人得失安危的仁爱和奉献精神;二是指医术之仁,即医术要精[1]。

“仁”,还体现在同行之间应道谦和,不得在背后无根据的诋毁他人,抬高自己。正如孙思邈所言,“夫为医之法,不得多语调笑,谈谑喧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衒耀声名,訾毁诸医,自矜己德,偶然治差一病(注:‘差’通‘瘥’,治愈。)则昂头戴面,而有自许之貌,谓天下无双,此医人之膏肓也”。做医生的标准,不可以多言取乐,高声谈笑,说长道短,非议他人,炫耀声名,诽谤其他医生而夸耀自己的德行,偶然治愈一病,就趾高气扬,认为天下无双,这是为医者的恶习。

1.2 以“和”为贵的生命观

繁体字“藥”,由“樂”加“艸”字头组成,意为选用药物(本草)来纠正偏盛偏衰的病理现象,使机体功能恢复和谐,犹如美丽和谐的音乐。和谐既包括机体内部各脏腑功能的和谐,还包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和”是中医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体现中医崇尚和谐的价值取向,概况出诊疗应遵循的原则。即人与自然相适应,“天人合一”的整体观,阴阳平和的健康观,调和致中的诊疗观,医患信和、同道谦和的伦理观等。疾病诊疗过程中以“和”为原则,辨证求本,四诊合参,标本兼顾。在身心修养上,要澄神守中,涵养品性;对待患者要言语温和、待患若亲,动须礼节、举乃和柔,勿自妄尊、不可矫饰,诚信笃实、普同一等。“和”在治疗原则上的体现最为直接。当脏腑间偶有失和,及时用药物的偏性纠正脏腑功能的偏胜和偏衰,使机体恢复阴阳平衡、脏腑平衡和机体内外平衡。

1.3 以“精”为荣的价值观

“精”要求行医者应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精研医道、医术精湛。切不可浮躁偏执,一知半解,浅尝辄止。只有专心医道,寻思妙理,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持之以恒,方能临证不惑,救死扶伤。在药物制备和炮制方面,一药一术,皆至诚恳,遵法炮制,不得省人工;剔除伪劣,确保质量。

1.4 以“诚”为本的处事观

“诚”是学医者必备的医学信念和道德修养境界,即医德要高尚。只有“心地诚谨,术业精能者,庶可奏功”。“诚”体现行医者人格修养的最高境界。“诚”要求在为人处事、治学诊疗、著述立说、科学研究等方面,心怀至诚,诚信待人,言行诚谨,诚笃端方;要“胆愈大而心愈小,智愈圆而行愈方”;要力戒诳语妄言、弄虚作假。正如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所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中医药文化中“诚”,既有助于塑造良好的价值观、道德观,又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弥足珍贵的隐性教育资源。如果将中医药文化与地方人文景观和校园人文景观相结合,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药王孙思邈所著的《千金方》、《大医精诚》对祖国医药学、医学廉政建设以及武当道教医药的贡献和影响巨大。在武当山的紫霄宫,至今仍供奉着药王孙思邈的神像。湖北医药学院还将《大医精诚》作为学校医学廉政建设的典范。在湖北医药学院学子会馆的右侧墙壁上,以线雕石刻的方式展现着一代大医孙思邈的人物形象和《大医精诚》的文字,以此鞭策和激励学医者应具备高超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

2 以哲学思维来认知生命和疾病的方法论

中医药学的哲学思维贯穿于认知生命和疾病的全过程,包括“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审证求因”和“预防为主”,也是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也是中医药文化中认知生命现象、诊治疾病的思维方式和方法。

2.1 “天人合一”的整体观

2.1.1 “天人合一”的整体观 祖国医学认为,天、地、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人对自然环境具有依存性,人的活动则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例如地理环境、四时气候、昼夜之别,都会对人体的生理、病理产生重要影响,倡导人们应该顺应四时昼夜的变化,动静和宜,衣着适当,饮食调配合理,体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即“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古者,必验于今;善言气者,必彰于物;善言应者,同天地之造化;善言变者,通神明之理”。应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

2.1.2 脏腑功能活动的协调性 构成人体的各脏腑功能之间通过经络组成有机的整体。在生理上,人体四肢百骸,五脏六腑,借助于经络系统连接成一个以五脏为中心的密不可分的整体,结构上不可分割,功能上互相协调,生理、病理上相互影响。一脏有病,可以影响他脏,故应治其未病之脏腑,以防止疾病之传变。如见肝之病,应该认识到肝病最易传脾,在治肝的同时,当先调补脾。《黄帝内经》中有“病在头者取之足”的论述。为上病治下、下病治上、左病治右、右病治左、内病治外、表病治里等治法提供了整体治疗的依据。

2.1.3 “形神共养”的整体观 “形神失养”或称“形神合一”或“形与神俱”的理论来自《黄帝内经》。“神”是指人的思想、思维;“形”即形体。广义的神是指人体生命活动外在表现的总称,包括生理性或病理性外露的特征;狭义的神是指精神意识思维活动[2]。形神合一,则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反之,则容易患病。

2.2 “辨证论治”诊疗观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辨证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各种病情资料进行分析综合,辨清其病因、病位、病性及邪正之间的关系,以便概括判断出某种性质的“证候”。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选择和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的过程。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具体手段和方法,治疗效果又是对辨证是否正确的检验。因此,辨证和论治,是诊治疾病过程中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的两个环节,是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是中医理、法、方、药在临床诊疗中的具体体现。

2.3 “审证求因”辨证观

审证求因又称治病求本,是在诊断过程中辨明导致疾病产生的根本原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2.3.1 治病必求本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治病必求于本。”是在治病求本的基本原则指导下,针对疾病本质与现象是否一致而采取的两种不同的治疗原则,故又称“逆者正治,从者反治”。治病求本的原则,体现在正治与反治、治标与治本两个方面。

2.3.2 正治与反治 正治是指逆其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常用治疗方法,又称逆治。正治适用于病证的观象与本质一致。如寒证见寒象,热证见热象,虚证见虚象,实证见实象,治疗时宜分别采取寒者热之(针对寒证,采用温热性质方药进行治疗)、热者寒之(针对热证,采用具有寒凉性质方药治疗)、虚者补之(针对虚弱病证,采用具有补虚作用的方药治疗)、实则泻之(针对邪气已亢盛而正气未衰的病证,采用攻逐邪气的方药治疗)等治法。反治是指顺从疾病证候表面假象而治,又称从治。究其实质,反治仍是在治病求本的原则指导下,针对疾病本质进行的治疗。如寒证表面见热象,热证表面见寒象,虚证表面见实象,实证表面见虚象。治疗时,又分别采用热因热用,即针对真寒假热证,采用温热性质的方药治疗具有似热症状的治法;寒因寒用,即针对真热假寒证,采用寒凉性质的方药治疗具有假寒症状的治法;塞因塞用,即以补开塞,是针对因虚而闭塞的真虚假实证,采用补益方药治疗具有闭塞症状的治法;通因通用,是指采用具有通利泻下作用的方药治疗具有通泄假象的病证,适用于热结旁流,食积泄泻,瘀血崩漏,湿热淋证。反治法仍然针对病因进行治疗的法则。

2.3.3 标本兼治 治病求本,是寻找出疾病的根本原因,并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治病必求于本。”在治疗复杂或特殊疾病时,还需分清疾病的标本先后与缓急,分别采取“急则治其标,缓者治其本”的法则。上述哲学的思维方法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均将产生重要影响。

3 倡导“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预防观

《黄帝内经》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强调“上工救其萌芽”,“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

3.1 “未病先防”的预防观

“未病”不等于“无病”。“未病”通常指患病的因素已经存在或即将生病只是尚未出现症状。高明的“上工”,能够预见和分析出“将病”的各方面因素,从而防疾病出现,故将“治未病”中“未病”二字,应理解为“病将作”或“病将至”比较确切。故“上医”属于的养生医学或称早期进行干预的预防医学;“下医”是针对疾病的治疗医学。

“欲求最上之道,莫妙于治其未病”(《证治心传·证治总纲》)。如《丹溪心法·不治已病治未病》指出:“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后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治“未病”体现在未病先防、既病防变、起居养生和药食同源等方面。

3.2 “即病防变”的治疗观

“即病防变”是指防止轻病向重病转变。一方面要辨别主要病因与次要病因,注重先急后缓,防治结合。如“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这是“上工治未病”原文治法的举例。治病要做到“见微得过,用之不殆”。是指在疾病初起的时候,便能知道病邪之所在,及时进行治疗,就不致使病情发展到严重或危险的境地。另一方面药避免因饮食不节、起居无常、情志不遂、劳逸无度、年老体衰等引起的脏腑气血阴阳失调(不平衡),或内生五邪,或耗伤正气,从而导致机体处于亚健康状态,甚至产生疾病。

3.3 “起居有常,药食同源”的养生观

3.3.1 起居饮食调摄于未病(清)曹庭栋指出:“以方药治已病,不若以起居饮食调摄于未病。”(《老老恒言·防疾》)以此强调预防疾病、强健身体、延年益寿之重要,堪称是养生大智慧。主要表现在起居养生和饮食养生两方面。食疗就是食物疗养,通过饮食的调养,以补益精气,达到健体益寿、防病治病的目的。起居养生,是指人的生活起居应培养良好的习惯,形成规律才有利于健康。

3.3.2 起居有常,不妄作劳 由于人的生命活动具有周期性和节律性,在安排生活起居和作息规律时,尽量使工作、学习、休息、睡眠等起居习惯顺应宇宙天体的运动规律,避免或减少持续性的精神紧张以及情绪波动。如果违反了阴阳消长的规律,就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古人观察认为,日月江河之所以能长久,是因为“天行有常”。人欲长寿,就应“法则大地,象似日月”。以此告诫人们生活起居应有规律,方能“生气不竭”。《素问·上古天真论》曰:“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又云:“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竭欲为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勿快其心,逆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素问·生气通天论》将劳作歇息区分为平旦、日中、日西将暮三时。“起居有常”,“天人合一”,旨在强调生活起居应与天地阴阳保持协调统一。例如,白天阳气主事之时人要劳作,夜间阴气用事之时人应休息,提醒人们安排起居作息应顺从这些生命节律。只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动方式,方可朝气蓬勃,生机盎然。

3.3.3 饮食养生,吃出健康 《淮南子·修务训》有“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宋代刘恕《资治通鉴外记》载:“民有疾病,未知药石,炎帝始味草木之滋,尝一日而遇七十毒,神而化之,遂作方书,以疗民疾,而医道立矣。”由此可见,人类最先对药物的发现是亲身品尝出来的,在尝百草寻找食物的过程中,也逐渐发现某些植物对疾病的治疗作用,而用之于药[3]。中医学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食疗药疗理论体系,通过食疗、药膳调理消除亚健康状态,恢复正常健康状态具有潜在优势。据《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记载:“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益精气。”又说:“夫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唐代编撰完成我国第一部食疗专著——《食疗本草》,对当时的饮食方式作了归纳,叙述了多种食物药的性味、产地、鉴别和调制方法。食疗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按照中药的性味功能不同针对不同的亚健康人群、不同体质类型调制相应的食物。食疗的特点是通过人们进食各种膳食,使人体的气血阴阳、脏腑偏盛偏衰、寒热虚实偏颇等亚健康状态得以调理,克服了“良药苦口”的弊端。药膳是指以药配膳,含有药物、食物、调料。是在食疗的基础上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将药物和食物相配合,通过烹调加工而成的一种防病治病、保健强身的特殊食物。让人们在享受食膳的同时,身体不适的感觉得以消除,“吃出健康”。

中医药文化是在长期的医药学实践中建立起来的认知生命与疾病防治理论和方法,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学习传播中医药学文化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领会天地一体、天人合一、天地人和、和而不同的哲学思想,传承以人为本、大医精诚的道德准则,彰显“重贵人生”的价值取向和文化精髓,凝炼高等医药院校固有的文化特色,对于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医药人才,意义重大。

[1]段逸山.医古文[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156-162.

[2]印会河.中医基础理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5,820,826.

[3]李硕,鞠宝兆.《黄帝内经》药食气味理论发生学思考[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3):14-15.

[4]尤舒彻,王晓鹤.《素问》医德思想初探[J].山西中医,1995,11(6):40-41.

[5]马有度.感悟中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48-150.

[6](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上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5,833,1070.

[7]马列光.养生之道,贵在持恒[J].环球中医药,2008,1(3):47.

猜你喜欢

中医药疾病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进击的疾病
尿碘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易与猪大肠杆菌病混淆的腹泻类疾病鉴别诊断
夏季养生之疾病篇
谁远谁近?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