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针对性研究

2012-01-29广东广州女子职业技术学院柳卓婧

中国艺术 2012年2期
关键词:美术教学内容职业

广东广州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柳卓婧

高职教育主要是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以技术应用能力为本位,以职业综合素质为主线,培养岗位、职业需求的高级应用性人才。学生参加工作后能否站稳脚跟,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是教学工作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因此,高职教育的老师不但要具备良好的个人素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还要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高职学前教育美术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理念传统,学习动力激发的针对性不强。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老师学生时代接受的美术教育过于传统,注重专业技能的训练,这就导致老师们对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的教学理念不完善,过于传统,课程结构单一,内容涉及面不广,评价方式僵硬,在美术教学中忽视学生个性的培养和挖掘,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受到阻碍,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2.教学目标不完善,与职业岗位需求对接不全面。教学设计太过专业化、抽象化,教学内容缺乏职业岗位的针对性,忽视对学生就业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主要表现在过于强调专业知识、专业基础、专业技能、写生等能力的训练,而缺乏针对幼儿审美心理的欣赏内容教学,忽视幼儿表现世界的简笔创造技巧的训练,缺乏对幼儿喜欢的油画棒、水彩笔等材质的把握。

3.教学内容过于专业化,与实际工作任务相脱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注重技能技巧的训练,忽略幼儿审美理论知识,内容老套、生硬、成熟,完全不能体现儿童美术特征。

4.教学方法、途径单一,课程活力不足。大多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老师,校外美术实践环节太少,很少有时间到幼儿园了解实际工作,参与美术实践教学活动,致使该课程活力不足。教学内容缺乏职业岗位的针对性,难以实现培养一线实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针对性研究

1.针对时代要求和教学对象特点,更新教学理念。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主要是培养高素质的幼儿教育工作者,使其能够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身心健康、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老师要与时俱进,更新教学理念,树立新的发展观、新的评价观。

2.针对幼儿教师的职业要求,完善课程目标。学前教育专业目标定位是能够胜任幼儿园教师这一岗位工作。这就要求幼儿教师能够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及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因素,懂得幼儿教育的规律,进行幼儿美术教育。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艺术表现能力,提高艺术修养和鉴赏水平,促进学前教育师资人才的全面发展。

3.针对幼儿教师的工作任务,优化教学内容。首先,把课程内容与幼儿园实际工作紧密结合,明确学生学习目标,增设儿童色彩绘画课,让学前教育的学生体会用儿童专用水彩笔、油画棒来表现色彩,像幼儿一样自由地绘画,自由地搭配色彩。其次,注重学生的社会生活实践的培养,针对美术教学专业性过强、学生学习困难、教学效果差等问题,教师应降低对学生绘画知识和技能的要求,把枯燥的教学理论融入到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社会实践内容,使教学内容能够真正服务于工作、服务于生活。再次,结合本土美术资源,注重民族美术艺术的特色内涵。儿童画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美术课程中必须掌握的重要知识,而本土美术资源和民族美术教学为儿童画教学提供了有效方法。

4.针对高职教育的特殊性,丰富拓宽教学方法和途径。创造开放式的学习环境:通过进行学生作业交流展示,观摩历届学生优秀作品,外出写生等美术教学活动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建立有效的教学评价机制:教学评价应围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在幼儿园的实习、实践进行评价,同时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对学生的作业组织学生自评、互评、展出和观摩等,通过自评、互评使师生之间的信息得到及时交流,建立一种平等和谐、自由互动的师生关系,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针对艺术教育的独特性,重构新型的课程文化。加强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互动性,以对话的形式鼓励学生进行学习,允许学生自己思考、自己探索,促进知识个体化。加强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学生社会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对学前教育专业而言,幼儿园是学生最好的实训基地,因此,实训基地的建设要突出专业特色,适应专业教学需要。

[1]尹少淳.《美术及其教育》.湖南美术出版社.1995年

[2]李小波.《对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探索》.《美术大观》

[3]李淑银.《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改革实践探讨》.《教育与职业》.2010年

猜你喜欢

美术教学内容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职业写作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我爱的职业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