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舟山摄影艺术创作与海洋文化、佛教文化的关系

2012-01-29浙江省舟山市文化馆包丽霞

中国艺术 2012年2期
关键词:佛教文化摄影艺术佛教

浙江省舟山市文化馆 包丽霞

浅谈舟山摄影艺术创作与海洋文化、佛教文化的关系

浙江省舟山市文化馆 包丽霞

The Relations between Zhoushan Pictorial Photography, Ocean Culture and Buddhist Culture

从理论上分析和研究某种艺术行为与某一地域文化的关系,探讨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与相互作用,从而找到指导艺术创作的方法,这对于我们开展艺术创作活动、丰富艺术创作的文化内涵、推动地域文化主动融入民族文化乃至世界文化大家庭的工作,无疑是有帮助的。

摄影艺术创作 海洋文化

舟山的摄影艺术创作,作为一种艺术活动,和舟山的美术、音乐、舞蹈等其他艺术活动一样,是舟山艺术工作者对舟山海洋和佛教生活的认识,是他们海洋生活的自我体验和审美理想相结合的艺术表现。每一个特定的艺术创作群体,与这个群体所处的特定的地理、人文环境是分不开的。社会经济和历史文化背景,必然影响创作群体乃至创作个体的创作活动。正因为世界是由许多地域和民族组成的,世界才这么丰富多彩。世界多元性的文化细胞就是由每一个地域文化连接而成的。舟山作为一个由海洋、佛教、岛屿构成的地域,它的海洋文化和佛教文化,正是舟山艺术工作者创作中所表现的主色调。如果舟山的摄影创作不去表现海洋和佛教,就会失去生活的源泉,偏离了舟山的地域性,也就不可能作为一个有特色的文化细胞,立足于中国乃至世界摄影的大家庭。海洋和佛教是舟山文化的重要内涵,是海岛人群精神世界的真实反映,是海洋人群的精神食粮。舟山的摄影创作对舟山海洋和佛教的把握,其实就是对舟山海洋和佛教文化的认知,是对舟山海洋和佛教文化脉象的体察和思考。

概括起来说,舟山摄影创作,既是舟山海洋和佛教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对舟山海洋文化和佛教文化的丰富和补充,是舟山海洋文化和佛教文化在历史延续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的艺术活动。

首先,就海洋地理而言,舟山由1390个岛屿组成,是我国最大的群岛,其中的一个岛屿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普陀山。它位于太平洋西岸,我国海洋线的中部,长江入海处的东海中。舟山的摄影作品应艺术地表现舟山群岛的海洋地理风貌。

其次,就舟山人文与社会环境而言,舟山的特色也是极其明显的。舟山几十万渔业人口的生产、生活,是舟山摄影人应该去体验、去认识、去拍摄、去表现的海洋生活的重要内容。叶文清的《嵊山渔场》,陈际洪的《台风来临》,徐栋梁的《碰海人》、《待汛》,刘昌明的《渔家乐》和本人的《阳光沙滩海浪》、《贻贝加工》、《夕照渔港》、《普陀山女众》等一批海洋和佛教题材的作品均已在国内外摄影赛中展出与获奖,这正是舟山摄影人对舟山海洋文化和佛教文化的认识与艺术表现。

舟山摄影创作的地域文化背景是舟山的海洋文化和佛教文化。舟山摄影人生活在一个特定的海洋地理与人文社会的环境中,不同程度地接受了海洋和佛教文化的影响,在对海洋和佛教的认识上有着或多或少的群体意识。舟山历史、舟山锣鼓、观音传说、舟山渔民号子、传统木船制造技艺、渔民谢洋节等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舟山海洋文化和佛教文化的载体或内容。这些东西以不同的形式、不同程度地存在于舟山人的现代生活中。这些海洋文化和佛教文化的延续与发展,必然在精神上对舟山的文艺创作(包括摄影艺术创作)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使文艺创作中自然地带上海洋的气息,呈现出海洋和佛教的特色。就创作的结果而言,舟山的摄影作品,表现了群岛的海边生活和佛教背景,表现了海洋文化和佛教文化的内涵。同时,对这些作品的艺术价值进行评判的标准,也应与海洋文化和佛教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

舟山的摄影创作该如何强化海洋和佛教的特色,本文试从三个层面去阐述。

第一,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舟山的摄影人必须深入海岛生活,全面地认识舟山的海洋地理与社会环境,体验海岛人民的社会生活。渔场的外移、渔民生活的改变等一系列的变化,也正是舟山人海岛生活的新特点。摄影人必须去适应这种变化,大胆地深入生活,挖掘出这些变化所引发的新的海洋特色。

第二,舟山摄影人应该在自身艺术素质上加强海洋文化和佛教文化的修养,提高自己对海洋文化和佛教文化的认识水平。如果没有对舟山海洋地理概貌、人文历史、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全面、深刻的了解,就不可能从本质上深层地认识舟山的海洋和佛教特色,也就不可能系统地拍摄好、表现好舟山的海洋文化和佛教文化。创作者内在的这种修养和意识,要通过长期对海洋和佛教文化的学习、了解,加强对生活的观察、体验来完成。

第三,舟山的摄影创作应该加强群体意识,全力打造海洋文化和佛教文化这种品牌文化。艺术创作虽以作者的个体劳动为主,但一个地域的作者,因为生活基础、表现对象、文化背景的相近性,往往表现出一种群体性的创作倾向,显示出地域性的审美特征。舟山摄影人更应加强创作与交流,在保持个人艺术个性的同时,不应整体地偏离地域的群体艺术追求,而应自觉地保持与群体的纽带关系,强化群体的艺术特色,在对外交流中共同打造舟山的海洋文化品牌,用群体的实力来争取舟山摄影更高、更广的空间,从而树立自己的独特形象,为创建海洋文化和佛教文化名城,发挥摄影人应有的作用。

以上关于舟山摄影艺术创作与海洋文化和佛教文化的关系的分析,结合对舟山摄影艺术创作的阐述和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但愿能对舟山摄影艺术创作与海洋文化、佛教文化的融合及发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猜你喜欢

佛教文化摄影艺术佛教
从佛教文化遗存看天水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性
《世说新语》与两晋佛教
佛教艺术
第26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入选名单
第26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福建入选作品
论摄影艺术
从佛教文化中汲取精进的智慧
论佛教与朴占的结合
佛教文化的内在结构与价值取向提升
林玲摄影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