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职园区实施通识教育可行性路径选择的思考
2012-01-29陈向平
□陈向平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园区的建设与发展突飞猛进,数量之多,规模之大,成绩之突出,都令人瞩目。可以说,这种带有教育资源共享特征的“教育园区”模式,为充分发挥高职教育园区各办学主体之间的协同共享效益,提升高职园区建设集约化水平,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也由于高职园区各办学主体对资源共享的理念、认识及办学层次上的差异,目前高职教育园区教育资源共享仍停留在较为粗浅的层次,共享的载体和内容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图书信息资源和选修课程的共享方面。共享的思路和途径比较保守,主要集中在专业建设的条件保障方面。实际上,在现有政策条件下,能让高职园区资源共享迈出一大步的载体与抓手,通识教育未尝不是一条重要路径。在高职园区实施通识教育,能充分发挥通识教育共通性、基础性、综合性的特色与优势,而且投入少,容易做到统筹兼顾,避免重复性建设。这样既能有效探索教育资源互通共享的途径与方式,还可以创设良好的育人氛围与文化环境。
一、关于通识教育与高职园区实施通识教育的有利条件
关于通识教育,国内外学术界有种种定义与理解。我国李曼丽教授综合国内外学者对通识教育的各种定义,用“理想类型”方法,从性质、目的和内容三个不同角度对通识教育进行系统解释:就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教育;就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公民;就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1]归结起来看,通识教育指向一个人的“价值、道德、态度、立场、情感与意志”,专业教育指向一个人的 “职业、技能与本领”,专业教育旨在将受教育者培养成“有用的人”、“职业的人”、“本领的人”、“技能的人”,通识教育旨在将受教育者培养成“道德的人”、“独立的人”、“善良的人”、“情感的人”、“责任的人”。它们两者的有机结合,互相作用,则将受教育者培养成“完善的人”、“全面发展的人”。[2]当今社会对职业教育吸引力质疑最多的是高职学生的素质问题,而令职业教育最为困惑的也是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的协调发展问题。职业教育定位与实施“职业、技能与本领”的培养目标并不难,难的是如何既要体现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特色,又必须兼顾教育以育人为根本的指导思想。“高素质”与“高技能”的人才培养目标在资源投入有限的前提下,很难做到不厚此薄彼。从理论上讲,作为一种教育实践,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应该平起平坐,分庭抗礼,平分秋色,各自发挥应有的职能与作用。但在实际的职业教育领域,通识教育一直是专业教育的补充,专业教育关系谋生就业,要努力学,通识教育是营养学分,可以轻松学。这种专业教育的“强势”思潮,也终究成为困扰与束缚中国职业教育向高等性迈进的步伐。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抓实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工程,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充分认识到开展高职学生通识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将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做人与做事的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在高职学生中开展通识教育,可谓是目前高职院校普遍通行的一种素质教育方式。通过开设通识教育课程(主要包括全校必修课程和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程。全校必修课指全校学生都必须修习的课程,主要包括政治理论课程、外语课程、计算机课程、体育和军事课程。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是指为加强学生的文化素质而设置的课程,覆盖面较广,涉及数学与自然科学类、人文科学类、社会科学类、思想政治类、计算机类、语言类、艺术类、体育卫生类、基本技能等[3]),把学生培养成健全的个人和负责任的公民。此外,学生社团、校园文化、校园环境、学校制度与纪律等潜在课程也是实施通识教育的重要路径。[4]但归结起来,这种种通识教育的路径模式,不仅投入大,耗时费力,且收效事倍功半。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职院校对通识教育的认识、重视不够。专业教育、能力本位主义思想在高职人才培养的质量观、课程观、人才观中始终占主导地位。 二是通识课程教学组织机构、管理体制不健全。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在通识课程开设与管理方面,大都顺应政府部门的刚性管理要求,虽硬性规定了思政类、人文素养类、工具类、身心健康类、生涯规划类等通识课程的学时学分,开设了高职专业教学计划中课内时数占比很大的通识类课程,但政出多门,管理条线很多,课程领域的划分与管理缺乏明确的标准,落实到具体的学校大都是应付检查,形式居多,成效甚微,课程功能与质量普遍低下。三是通识课程的建设问题,作为专业课程的补充,高职院校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的内容过于偏向应用型和专业化,工具性课程居多,人文性课程偏少偏弱。四是高职院校的通识课程师资力量普遍薄弱。通识类课程在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中处于从属地位,不仅重视不够,而且从事通识课程的教师在职称评审、课题申报、社会服务收入等方面都处于不利地位。五是通识课程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大都为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不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与兴趣特征,对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
一、教学形式呆板的通识课程教学模式,大部分学生有抵触情绪,学生不爱听,也不积极参与,学生的主体性与学习积极性成为通识教育推进的一大障碍。
纵观高职通识教育中存在的这些问题,联系当前高职资源库建设及其资源库的有效利用,在高职园区以通识教育为抓手,搭建公共课程共享教育平台,综合统筹通识教育资源,推进资源共享,提高通识课程的教育效果,营造良好的素质教育环境,则有着独到的优势与较为成熟的有利条件。
(一)高职园区集约化发展的理念与共享模式,为通识教育昂贵的教育成本提供了重要的节约途径
开展通识教育之所以在高职院校一直与专业教育纠结博弈,顾此失彼,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成本与成效问题。据不完全统计,高职通识教育的主要课程,即政出多门,有硬性规定的公共课程约计300学时左右。必须开设而未硬性规定课时的公共课如数学、英语、计算机基础、就业指导、创业教育、心理健康等,其课程课时数累加起来,也是个很可观的课程学时数。开课很多,各个门类齐全而配备的师资也很多,不仅挤占了大量专业课教学时间,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资源成本,而且成效无法考量。素质的培养本就是个软性指标,它不是一朝一夕或开设大量的公共通识课程所能培养与考量的。开课多,投入大,师资与课程管理牵扯的精力、成本、教育成效等种种因素,更使高职通识教育渐趋边缘化。基于通识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及昂贵的教育成本,通识教育的开展迫切需要综合优化、资源共享与协同管理。而高职园区作为高职院校集聚的大学城,针对当前高职通识课程被边缘化的现状,以通识教育为抓手,优化整合通识教育资源,打造通识教育共享资源平台,寻求课程共建、教师互聘、教材共编、评价互通、学分互认的共享互赢的新路径,实现高职园区资源共享新突破,无疑通识教育的平台与机会最为合适与有利。
(二)通识教育共通性、基础性、综合性、广泛性的特征,为高职园区通识教育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共享深化提供了重要的途径与载体
通识教育是每一个大学生都必须接受的教育,与专业教育所不同的是,它没有专业与专业之间、人与人之间身心发展的差异,而是每一个人都必须要学习的内容。它的面很广,受众很多。专业教育更多的是给人以谋生的本领,而通识教育更多的是给人以“道德”与“方向”,它引导受教育者培养和发展人类的美好人性,引导学生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和谐的人,使大学生具备正确的感情和理性。狭义来说,通识教育是重在“成人”的教育,它具有通识性、基础性、综合性、广泛性的特征。专业教育是“成才”的教育,它具有职业性与实用性的特征。正因为通识教育的共通性、价值性、导向性、必需性、非职业性等特点,它在资源的共建共享、综合优化、适应广泛、文化融通等方面具有其它学科、专业所不具备的优势与条件,推进资源库建设,扩大共享的广度与深度,通识教育可谓是个重要抓手与平台。
二、高职园区实施通识教育的路径选择策略
(一)立足以人为本,构建园区集中共享的通识课程教育体系
按照加强整合、注重实践、努力创新、力求突破的目标,系统规划设计高职园区的通识教育路径,构建以必修通识课程、选修通识课程、活动通识课程三大类别为主干的高职园区通识课程实施模式。从园区层面宏观建构通识课程体系框架结构。这种结构体系的设计突出集中共享、基础更宽、知识面更广、实践性更强、高职特色更加鲜明,并由此探索建立综合的通识教育体系,纳入各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宏观控制园区各校通识课程的开设与结构设置,集中资源,优势互通,促进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协调发展,促进专业人才的成长能建立在更为宽广的通识教育平台之上。三大类别课程模块的宏观顶层设计,以项目组织和实施的技术路线,分别开发和研究运行管理模式。如必修类通识课程,课程设计策略应突出质量和层次水平的提升,通过将园区各高职院校分别开设的公共必修课程进行集中归类梳理,明确课时学分,明确课程标准,各校组织实施,采用完全学分制,推行教考分离。选修类通识课程,注重课程内容的导向性和意识形态性,一切以人为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构建规划通识选修课程,致力打造精品化经典型科学与文化修养课程、较大型的跨学科课程、职业特点鲜明的方法课程等,规定人文素质类、公民生活类、职业规划类等各个门类的选修学分,面向全园区学生开放,学生可以跨校、跨专业选修,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组织严谨、评价规范为设计策略。活动类通识课程,是非正式课程的重头戏,在各院校原有社团活动、各个系列的讲座、校园科技文化活动、思想教育活动、学生自选活动基础上,搭建开放式活动平台,通过完全学分评价,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以活动性课程和体验式课程的结构形式,纳入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从而实现通识教育课程与活动的均衡布局,和谐共存,实现园区通识教育资源的互通互补,综合利用。
(二)基于共建共享,构建园区合理科学的通识教育管理体系
由于园区不同的学院不同的系科有不同的特点和要求,或因对通识教育的观念和认识的差异,或因教育资源的缺乏,各院校对通识教育的投入是不等的。因此加强对园区通识教育的运作与管理,特别是课程的设计与安排、课程标准的开发与确立、通识课程学分制的实行等等,就显得很有必要且十分关键。园区要设立通识教育的专门管理机构,成立通识教育中心或通识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等专门的通识教育管理机构,负责起草规划、协调联络、实际执行通识教育课程开发设计与活动策划及教学实施、执行评议等通识教育相关事务。应设立专门的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与活动的专项经费,用于资助出版、开发课程、教材、奖励优秀教师等,应制定园区通识教育共享课程管理的有关规定并加强对学生的选课指导。同时要着力完善通识课程的结构,合理策划分配各类课程之间的比例,特别是依据高职特色适当调整通识教育共同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比例。减少共同必修课的学分数,相应扩大通识教育选修课的学分数,依据共同必修课程综合化、选修通识课程精品化、活动通识课程普及化“三结合”课程体系建设思路,积极推进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锻炼通识教育师资队伍,提高通识教育质量,确保园区通识教育共建共享得到最好的落实。
(三)分工协作,团队开发,打造高职特色的通识教育资源学习平台
通识类必修、选修课程大都为传统理论性课程,拥有较为丰富的共享性教学资源。活动性课程倡导实践性,可利用共享的教育资源更多。而当今高职教学改革的主线,要求针对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与职业成长规律,推行问题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研究性学习等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对这种教学模式而言,开放共享的实践平台与信息化资源平台建设则尤为重要。像党校团校、德育与人文素质教育实践实训基地及其多媒体教学、网络资源库等实践平台与现代信息教学技术手段对通识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共建共享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需要统一认识,园区集中规划,分工开发与建设。现在的学生沟通交流、做人做事很多都在网上进行,开发出有针对性的、切合高职学生学习需求的、能够承载完成素质培养与能力训练所需知识或技能的、教学做考一体化学习项目与研究性学习平台,是当前根据高职教育对象的特点、通识类课程有效开发利用最为理想的途径之一。活动类课程则要注重选课指导与课程评价标准开发,突出活动基地建设与活动课程的内涵特色,为园区学生的自由选课、参与通识教育活动、个性发展拓展空间。
(四)弘扬广大“传统与特色”,突出“环境教育功能”,营造通识教育文化环境
高职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特征,就是社会性与职业性。社会有什么需要,学校就提供什么样的教育、服务和人才。比如高职的通识教育,它也应扎根于产业园区、社区或居民家中,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所以高职通识教育的内容、课程开发、效果评价,离不开与企业的合作、社区的合作。特别是活动类课程、体验类课程,更需要把课程建到企业,把课堂建到企业,建到社区去。传统的公共通识课程之所以“重要到天”,但学生“消极应付学习”,其中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脱离实际,教育方法与途径单一。因此,一切以人为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构建通识教育的课程与活动,围绕职业性与社会性,有针对性地利用园区各学校的校园环境、企业文化、行政策划、技能大赛、文化活动等条件,组织通识教育实践活动,对开放共享,文化融通,提高资源共建共享集约化水平、创设良好的育人氛围与文化环境,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李曼丽,汪永铨.关于“通识教育”概念内涵的讨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1):97-99.
[2]张寿松.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论稿[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7-28.
[3]李曼丽,杨莉,孙海涛.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现状调查分析——以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四所院校为例[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2):129-130.
[4]潘懋元,高新发.高等学校的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J].煤炭高等教育,20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