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肝病临床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2012-01-29万勇
万勇
(江西省南昌大学附属感染病医院,南昌330002)
中医肝病临床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万勇
(江西省南昌大学附属感染病医院,南昌330002)
中医肝病;临床教学;改革研究
中医肝病学是中医内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用中医学理论和中医临床思维方法研究并阐明肝系疾病的病因、病机、证候、诊断、辨证论治规律和转归预后以及预防、康复、调摄等问题的一门临床学科。中医肝病学的临床教学内容是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集中体现,反映了中医临床的精髓。目前,在中医临床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在中医肝病学临床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研究和探讨影响中医肝病临床教学质量的因素,寻找出提高中医肝病临床教学质量的对策和适合中医肝病学临床教学的方法,对提高中医学教学质量,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和运用中医学理论、提高临床实践能力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 存在的问题
1.1 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相脱节当前,我国大多数医学院校采用的是基础课、临床专业课、临床实习三个阶段的“三段式”课程设置模式[1]。学生往往是学完所有的基础课、临床专业课后,在大学四、五年级才开始步入临床进行实习,这种分段式的教学模式最大弊端是学科之间横向联系不够,基础与临床脱节,不利于学科之间的交融,造成医学生思维单一,不能从整体观念出发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针对中医肝病的实习,更注重的是学生融会贯通的学习能力。
1.2 医学生缺乏临床实践意识当今的医学模式已发生转变,即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2],因此,单纯的理论学习已经不能适应临床工作。由于受传统教育模式和中医特有思维方式的影响,中医药院校学生早已习惯于“填鸭式”的学习方法。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后,部分同学缺乏临床实践意识,主动性不够。特别是实习的后期阶段,许多同学为了考研复习或找工作而放弃实习机会。
1.3 医学生缺乏服务意识教育当前社会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不断,一个主要原因是由于病人对医生服务态度不满引起的。而服务意识的教育在过去医学教育中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许多医学生认为病人用什么药,做什么检查,都应该由医生决定,无须考虑病人的意见,因而,难以理解医院应该以病人为中心的宗旨,进而在今后的工作中出现不尊重病人权利的现象,造成不必要的纠纷。
1.4 教师教学意识淡化思路和方法单一一些临床教师指导临床实习教学方法简单、枯燥,缺乏指导学生实习的经验和方法,对教学过程各环节不潜心钻研,从而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了学生实习的效果。
1.5 循证医学已经逐渐深入到中医肝病内科的每一个层面,而当今核心教学方式仍处于经验教学模式,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同时教材与教学大纲的编写、更新周期严重滞后,教学内容落后于临床实践的发展。
2 采取的对策
2.1 应进一步强化临床教学、寻找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的契合点,强调早期接触临床,注重医学生自学能力和临床技能的培训,不仅有利于巩固、强化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学生通过感性体验,认识到理论知识对于实践的指导意义,从而能够尽快适应医学职业的特点。
2.2 中医肝病的临床教学可采取基于问题式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该教学法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于1969年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正式创立[3]。目前PBL教学法已成为国际上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也逐渐成为我国医学教育模式改革的趋势[4]。通过以“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资料-论证假设-总结”的五段式教学代替传统的教师全程讲授式的教学方法,从而加强教师临床带教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转变学生被动学习观念。
2.3 注重沟通技能的培训良好的沟通技巧不但是临床学习的需要,也是理解患者、服务患者的需要,是减少医疗纠纷的需要,是培养适合现代医学模式的高级医学人才的需要。教育医学生如何处理好医患之间、带教老师、护士、不同院校生之间的关系,将是学生今后工作能力的具体体现。
2.4 在中医肝病临床出科考试中,引入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模式(OSCE),该方法最早由英国Dundee大学教授Harden提出,它是通过模拟临床场景来测试医学生的临床能力,同时也是一种知识、技能和态度并重的临床能力评估的方法[5]。近年来,OSCE已被推展至我国住院医师的训练及专科医师考试等范畴,使医学生较早的熟悉OSCE模式,不仅有利于客观的评估医学技能,而且更有利于他们熟悉参加各项技能考核,取得较好的成绩。
2.5 将循证医学思想引入到中医肝病的临床教学中,其核心就是:应用现有的最好的临床研究成果,结合个人临床经验和基础医学理论知识,并考虑患者的意愿,做出合适的医疗决策。循证医学思想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教育医学生在继承中医学精髓基础上,主动地获取最新最佳的临床证据,培养良好地自我继续教育的能力。
3 体会
中医学是一门科学,她虽然有千百年的文化底蕴,但也应当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充实、创新。因此,在中医肝病的临床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自主学习的意识,鼓励学生遵照中医逻辑思维进行思考的同时,应参照现代医学理论,查找最新文献,了解西医学的一些成就,选择最恰当的治疗方法,这就是循证医学思想的体现。如对于乙肝肝硬化患者而言,代偿期时中医诊断为积聚,出现腹水到了失代偿期时中医诊断为鼓胀,根据患者临床症状,按照中医辨证理论对四诊信息进行整合,又可分出多个证型,给出不同的中医治疗方案,然而,如果我们结合现代医学理论就会发现,如何去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才是阻止肝硬化病情进展的关键。因此,当今的中医肝病临床教学内容不应该是书本教材知识的简单重现,它要求我们教师在传承中医理论的同时,要提倡学生具有创新思维,带着问题去查阅相关的文献研究及进展,阅读不同医家对某一疾病的深入认识,参与教师的科学研究课题,进而公开发表自己的科研论文。我想这才是临床教学的目标与方向。
[1]周京国.对医学教育改革背景下临床实践教学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6)∶95-96.
[2]孙宝志.中国与美国医学课程详细比较及国际标准问题[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2,(2)∶22-25.
[3]方肇勤,张煜,管冬元.《中医学综合实验》PBL的设计与实施[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19(3)∶7-8.
[4]李晓丹,韦莉萍,李伟峰.PBL教学模式改革对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现实意义[J].现代医院杂志,2005,5(11)∶4-6.
[5]景汇泉,于晓松,孙宝志.OSCE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J].国外医学·医学教育分册,2002,23(2)∶29-33.
10.3969/j.issn.1672-2779.2012.14.052
:1672-2779(2012)-14-0075-02
:杨燕平
201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