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规划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012-01-29孟传慧
□孟传慧
职业生涯规划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孟传慧
当前,职业生涯规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自我认识较模糊、主动规划意识薄弱、职业素养欠缺、社会经历缺乏等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制度、市场、意识、个人能力等方面。应该从完善“三个体系”、转变“生涯辅导”观念、加强家庭教育等三方面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职业生涯规划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现状
(一)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和组织相结合,针对决定个人职业选择的内因和外因进行分析和测定,对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的要求,确定自己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付诸行动[1]。
事实上,我国也早就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然而,我国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才刚刚起步,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也落后于日韩等国。发展时间短是一方面的原因,而更重要的原因是我国各个层面,包括政府、高校、家长及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深刻,这也就导致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滞后于社会的需求和发展。
就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来看,开展面比较窄,急功近利的思想比较明显:多是以就业指导为主。即便是就业指导,高校的重视程度也令人唏嘘。既然是属于职业生涯规划的一部分,那么就业指导老师就由职业生涯规划的老师来担任。所谓专门的就业指导老师几乎是没有的,因为就业指导本身就没有从课程体系中独立出来。更有甚者,在许多高校,中文、新闻专业的老师同时兼任职业生涯教育的指导教师,更不用谈设立专门的机构来管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了。缺乏相应的管理机构与从业教师,理论教育与实践活动不挂钩,课程安排也不够合理,以及大学生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额意识不够高等等问题,都制约着我国职业生涯教育的发展。
(二)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2011年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的第20年。教育部在15个省市、自治区的140所高校中对25000余名学生开展了调查。调查表明,当前高校学生价值观主流积极向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度认同。
除此以外,在对高校学生的调查中发现,高校学生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各项工作满意度比前年高。超过90%的学生认为学校辅导员对自己的成长起到了较大的作用;超过50%的学生认为辅导员的作用“很大”或“比较大”。学生对于学校的校园文化活动、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及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的较高。89.4%的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感到“满意”或“比较满意”,93.4%的学生校园文化活动感到“满意”或“比较满意”。另外对于高校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满意率则接近95%。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还是很明显的。但是,调查也提到必须采取措施缓解一些学生存在学业、就学等各方面压力。因此,对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许多问题,我们决不能忽视。
思想政治教育课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由于政治教育比较敏感,鲜有其他政治教育教材与教育方式产生,因此这种教育方式得已持续几十年,其地位无疑是非常牢固。更应该看到的是,这种思想政治教育,其内容虽然科学,但多是空而大的理论,调动不起学生的学习与阅读的兴趣;老师也经常是照本宣科,偶尔讲讲时事政治来提提学生们的精神。结果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有其名而无其实,课堂教育形式化严重,学生们自然也就难以受到真正的深入思想深处的思想政治教育。
另外,我国社会的多元化趋势愈发明显,社会的竞争激烈使学生的竞争意识增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迅速走向多元化、甚至混乱的情况,功利主义的意识开始增加,很多大学生实质上缺乏明确的政治信仰,常在现实生活中丢失自己的理想,迷失人生的方向。而曾经广受欢迎如今却备受诟病的高校扩招仍在继续,地区之间、高校之间的师资力量相差巨大,师生比例也加剧失衡。这样就更容易导致令政府和社会头疼的问题—就业难。
二、职业生涯规划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相关性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正相关。
(一)两者的教育目的一样
职业生涯规划是为大学生充分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提供帮助与咨询,帮助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职业,了解自己,分析自身未来的发展趋势,从而为实现职业理想找出最适当的解决之道,最终成为一个多方面发展的人;思想政治教育则是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大学生健康成长,将来能够适应社会,适应现实,并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 所以,两者均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均是帮助学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二)两者教育过程的紧密联系
职业生涯规划同样要求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在此指导下去筛选适合自己的工作,规划自己的职业,进而实现自己的梦想。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教育方向一致,他们还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一方面,职业生涯规划其实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它让大学生理性的看待社会,选择职业;让大学生结合当前的社会就业动态,通过对自身及外界条件的不断变化的分析来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在职业规划的教育过程中,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身心健康教育、素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及社会公德等,都会体现在课堂上。也就是说,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本身,就在履行着者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同时又具有其本学科的自身的特点。
(三)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促进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效进行
在当今社会,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最实际的目标是为了就业。因为当下的就业形势实在紧迫,几百万大学生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而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学校可以举行各种各样的校园实践和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素质教育活动,以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为学生进入社会进行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这样,可以加快学生融入社会的时间,加深学生融入社会的程度,从而为其职业选择减少阻碍,加快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和发展。
三、存在问题及对策
(一)存在问题
在职业生涯规划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分析中,本文已经简单提到了二者各自存在的一些问题。由于二者的关联性较为紧密,所以,难以避免的问题也存在于二者的关联之中。比如,过度拔高甚至美化思想政治教育,更有甚者将职业生涯规划代替或者是以职业生涯规划代替思想政治教育。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后一问题的倾向显然更加明显。
另外,这种有失偏颇的观点只是重视了就业的重要性,却忽略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并不完全等于就业,它是一种更长远的、更有计划性的、与职业理想有关的一门学问,也就是说尤其学术性在里面;而就业则更具功利性、现实性。对于这两者的区分是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做的工作。
(二)对策分析
1.提高对职业生涯规划重要性的认识,拓展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应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视程度,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纳入日常教学中。在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就业政策、就业技能及职业道德知识传授的间时,应采取各种可行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尽早认识和了解就业相关的问题。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不仅要提高本校的毕业生就业率,更应该将目光定位在学生长远的职业生涯。这种教育理念,即符合学生个体发展的需求,也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求。当学生感受到学校是站在他们的角度,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就会主动地去接受和学习各项相关的知识,从而可以有效地带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
2.探索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科学方式、合理的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功的重要前提条件。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既要继承传统,更要不断探索新的的方式方法,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比如,要做到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相结合。
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广泛而有难度的综合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这样有利于工作的环环相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许多学生在不同的境遇中会表现出完全不同的行为方式,这与学校和家庭教育中的脱钩相关的,学校里付出了很多努力,学生思想上刚刚有些转变,家庭方面又给予了相反的推力,或许与家庭条件、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层次不齐有关,也就是说,只有当学校、家庭、社会形成一个有机体,从而做到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二者的最好结合,实现二者的最大合力。另外,作为家长,除了应该帮助子女一块认清就业形势,及时端正态度,做好人生的重大选择,做好就业前准备,更应该在此基础上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否则,所有的职业生涯规划岂不成了家长的意愿?但是,毕竟家长文化层次不同,许多是农村的子女,父母是农民,关于各种就业信息、就业政策比较闭塞,无从了解,不能对子女进行合理科学的指导,因此,学校作为一个重要环节,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综上所述,在职业生涯规划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其中的创新方法、模式等还有许多,这些方法、模式都需要切实的践行;而实施这些方法、模式等是需要成本的。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尤其是教育部门要做好政策支持,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只有这样,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有受到更多实际的成果,高校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才会更合理更有效。
[1]钟谷兰,杨开.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孟传慧(1975-),女,湖北天门人,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社会工作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
课题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和实施人才培养工程研究”(编号:06xzz004)成果之一。
G715
A
1001-7518(2012)17-0088-02
责任编辑 谢荣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