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发达地区高职校企深度合作共赢机制研究
2012-01-29谢海琼,邬国盛
谢 海 琼,邬 国 盛
欠发达地区高职校企深度合作共赢机制研究
谢 海 琼,邬 国 盛
校企合作符合有关经济学、教育学的相关理论,也是我国有关法律、政策对职业院校提出的明确要求。但目前欠发达地区高职校企深度合作还存在合作各相关方合作意识不强、观念落后、合作基础相当薄弱等问题。从合作理念、相关制度及执行度等方面探讨构建欠发达地区高职校企深度合作共赢机制,推动校企合作有效深入地开展。
高职校企合作;共赢机制;欠发达地区
自十九世纪末校企合作教育在德国产生,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国外发达国家已形成一些成功的校企合作模式。我国借鉴这些模式,校企合作虽已实现从松散的、无组织的混沌状态向有内部治理结构的社会组织形式逐渐演变,但与发达国家的校企合作实践相比,我国还基本没有形成稳定有效的校企合作理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也处于缺失状态,校企合作还处在盲目实践的浅层次初级或中级阶段。
一、校企深度合作的理论与政策分析
学生视角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诞生之初的目的是解决家庭贫困学生的经济困难,后来之所以能发展为世人公认的成功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因为它符合一些经济学和教育学领域里的有关理论。
(一)校企合作符合利益相关者理论和“战略同盟”理论
利益相关者理论由弗里曼1984年在其著作《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管理的分析方法》中首先提出,指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为综合平衡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而进行的管理活动。该理论认为,任何一个公司的发展都离不开各利益相关者的投入或参与,企业追求的是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而不仅仅是某些主体的利益。
将该理论运用于分析校企合作,就是“校企合作”离不开学校、企业、学生等利益相关者的积极投入与参与,校企合作只有在综合平衡各利益主体的利益基础上才可能不断走向深入。(1)学校方面。通过校企合作,学校既可随时了解社会对人才的各方面动态要求,充分利用企业提供给学校的实践实训实习场所,缩短毕业生适应社会的时间,节约学校用于调查的开支和用于实训、实习基地的投入;还可从企业聘请专业技能扎实的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对学生进行实践技能、实际操作能力等方面的教学训练,优化学校教师队伍。(2)企业方面。通过校企合作,企业一方面可通过为学生提供实践、实训实习的场所和机会,从学生中有意识地挑选、培训符合企业用人标准的未来员工,另一一方面通过和合作学校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选定学生所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与内容,把企业所需人才的标准要求,甚至企业文化潜移默化于学生的日常教育教学中,使合作学校成为企业相对稳定的人才培养基地,同时,实习学生还可为实习企业创造一定的经济收益。另外,通过吸收学校教师下企业锻炼,邀请学校教师共同参与企业的科技攻关,技术革新,推动企业产品的快速升级换代与科技含量的不断增多。(3)学生方面。通过校企合作,学生在真实的未来工作环境中接受侧重实践的教育,其实践技能、操作能力将得到更快提高,职业道德、思维能力等综合素质也将得到不断提升,同时,还可一定程度缩短毕业学生与社会的磨合期,降低学生接受教育的成本。
从理论上分析,校企合作各相关方都可从校企合作中获利,但现实中是否真正都能获利,能获多少利,还要取决于校企合作开展的深浅程度。所以经过一段时间的浅层次合作后,参与校企合作的相关方要在利益共享的基础上形成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同担的“战略联盟”,将校企合作不断推向更深的层次。他们可通过制定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战略联盟”协议、制度等,使校企合作各相关方的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制度资源和精神资源等得到较好的整合,充分发挥各相关方的优势和潜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校企合作各相关方的发展成本,从而实现校企合作各参与方的共赢和可持续发展。
(二)校企深度合作符合多元智能理论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力不是单一的能力,而是由多种能力构成。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拥有相对独立的八种智力,且每种智力都有其独特的认知发展过程和符号系统。
目前,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新生多是本科、普通专科和发达地区高职录取后剩余下来的“差生”,有的还是根本没读过高中的初中阶段的“双差生”,他们是被传统的基础教育宣布为“不优秀”、“不合格”的学生。要把这样的学生培养成现代企业需要的人才,必须从人才培养方式上下功夫。许多高职学院成功的办学实践证明:在多采用静态方式传授理论知识的基础教育中无法取得优异成绩的欠发达地区高职学生,一般更适合采用动态的、以“做中教、做中学”为主要特色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教育,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最为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因此,改革传统的只重理论教学,或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割裂开来的教育教学方法,发挥高职教育注重职业性的特点,使学生尽早接触实际工作环境,增强学习的目的性,甚至将学生的课堂直接搬到其未来工作的环境,充分调动和利用每个学生相对出众的智力能力,在专任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双重教育、指导下,接受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相互交融的教育教学,不失为一种提高欠发达地区高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水平的有效方法。由此为合作企业所带来的利益不言自喻。
(三)政策对校企合作的作用至关重要
国外发达国家校企合作的成功经验,使我国深刻认识到政策的推动对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综观我国有关校企合作的政策、法律,虽然还不尽完善,但也越来越具体,越来越具有可操作性。如上世纪末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等文件都指出:为了使各级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能够熟悉生产过程,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应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但这些政策文件基本都属于宏观指导性范畴,对校企合作的实施、专业设置、学生实习实训等具体问题没有明确的指导性意见。而近几年的有关校企合作政策则更加具体细致化了。如国务院颁布《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要求企业要与职业学校加强合作,开展“订单”培训,并积极为职业学校提供兼职教师、实习场所和设备;教育部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要求学校要与企业共同组织好学生的相关专业理论教学和技能实训工作,处理好学生“工”与“学”的关系,保证学生顶岗实习的岗位与其所学专业面向的岗位群基本一致。由此可见,探究欠发达地区高职校企深度合作共赢机制,推动校企合作不断深入,这也是国家法律、政策对高职院校提出的明确要求。
二、欠发达地区高职校企深度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距校企合作的提出已有一段时间,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还处在浅层次的初级阶段,高职校企深度合作问题重重。
(一)校企合作各相关方合作意识不强、观念落后
尽管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企业和学生等利益相关者十分需要通过相互合作来促进各自的更好发展,但其校企合作的重要理念——立足当地开展校企合作的理念却相当薄弱,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缺失。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不只是在教学的硬件、软件方面与发达地区的兄弟院校差距甚大,更重要的是大部分教师,甚至关键部门的管理者对校企合作的理解过于肤浅,于是,找一个或几个发达地区的企业将需要实习的学生安排进去,弥补一下学校实训、实习条件的欠缺,减轻一下学校的实践教学压力,降低一下学校的教育成本,并使学生获得一定的劳动报酬,就认为是万事大吉。至于学生在实习中能学到什么,顶岗实习能在多大程度上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以及学生在顶岗实习中会存在什么安全隐患,等等,都无关重要。据初步调查,目前,90%以上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与校外机构签订的校企合作协议,都是为其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专业课程等项目建设检查而做的准备,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所以根本谈不上能对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有什么作用。至于欠发达地区的企业,大多是规模不够大的中小型企业,它们的层级不高,品位较低,就算偶尔需要几个水平较高的员工,也能轻而易举地、廉价地在人才市场招到,而无需非要依赖尚存在诸多风险和不确定因素的所谓校企合作,操作不好反招损失。因此,学校和企业两厢都不情愿,合作难以进行下去。再说学生,他们虽是校企合作的直接受益者,最需校企合作,但他们毕竟只是接受教育的对象,相对被动的地位,无奈地选择高职,对未来职业生涯缺乏设计,潜意识中对基层普通工作岗位的轻视……这种种因素决定了他们在校企合作中的被动位置及态度,所以很难产生主动要求或推动校企深度合作的想法与行动。
(二)欠发达地区高职校企深度合作基础过于薄弱
找准利益共同点是校企合作不断深入,并走向成功的逻辑起点,尽管在理论上校企合作各相关方都能通过校企合作有所收获,但这些收获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假设上的,如高职院校通过校企合作可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升其综合素质这种预期利益,是建立在合作企业能提供符合相应条件的实习环境这一假设上的。如果某一方或几方的假设条件不存在,则校企合作成功的逻辑起点也不会存在。也就是说,校企合作本身存在一定的风险,尤其对于欠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企业规模、设备、工作环境、经营理念、抗风险能力等都无法和发达地区同类企业相提并论。首先,它们的经营理念等决定了它们不容易产生校企合作的思想;其次,激烈而残酷的市场竞争使它们一般不敢在没有保障的前提下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校企合作中;再者,它们的规模、设备、专业技术人员现状,能否满足高职院校培养现代合格实用型人才的实习实训需要也无从保证。由于受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大多缺乏实践操作能力,理论知识体系也在一定程度上老化,能够为当地企业的生产和发展提供理论指导的人少之又少,对当地企业的科技攻关贡献率很低。而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与发达地区同专业的学生也存在一定的差距,他们对与企业开展合作时,自己的付出能否得到相应的回报也毫无把握,这说明这种合作在一定时期内是一种不对等的合作。
按理说,欠发达地区政府完全能够在校企合作中扮演好激励者和约束者的角色,但由于地方财力有限、官员变换频繁等原因,地方政府多趋向于追求见效较快的投资项目,而不会用有限资金去推动收效期较长、效益滞后的校企合作。据初步调查,全国几乎没有哪个欠发达地区的地方政府制定有具体的激励、推动当地高职校企深度合作的政策措施。找不到欠发达地区高职校企深度合作的利益共同点,校企深度合作就没有基础。
三、欠发达地区高职校企深度合作共赢机制的构建
(一)强化校企深度合作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指南。我们要加强校企合作的宣传力度,强化校企合作相关方的校企合作理念,使校企合作各相关方认识到校企深度合作是实现和保持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最有效途径之一,从长远看是一种各参与方都能从中获利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坚定其积极开展校企深度合作的信心和态度。
(二)制定科学可行的校企合作激励制度和约束制度
欠发达地区高职校企合作要想取得成功,不仅需要校企双方的共同努力,更需要外在的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的激励和约束。有调查显示:62%的企业认为,影响企业参与积极性的原因在于“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付出得不到经济补偿”。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要根据当地社会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以及企业和高职院校现状,制定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推动高职校企合作不断深入的政策及措施,要求有条件为高职提供实训、实习的企业、机构必须积极地参与校企合作,并对校企合作开展得好的企业、机构给予各种奖励和税费优惠等,对有条件参与校企合作而不作为的企业进行严肃处理,严重者给予“黄牌”警告等,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还要通过不断规范当地企业、行业的用工行为、准入标准等,促使当地企业不得不主动参与校企合作。
(三)制定完善师资培训制度,不断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科研攻关能力
如果说高职院校对行业、企业还有吸引力的话,那是因为它拥有理论水平相对较高的专业教师队伍。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和政府要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师资培训,使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和科研能力得到不断提高。首先,高职院校要和每一位在职教师共同制定“职业可持续发展规划”,使教师工作学习目标明确;其次,高职院校每年要拿出相当的经费用于教师培训,并制定具体科学的师资培训制度,要求教师们严格按照自己的规划对自己进行再学习、再培训,使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与时俱进。
(四)制定完善学校常规管理制度,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和职业道德
校企合作的实质参与者是学生与企业,学生进入企业顶岗实习前综合素质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校企合作的成功与否。对企业参与校企合作进行的专项调查显示,有88%的企业认为,影响企业参与积极性的原因在于“企业难以承担学生顶岗实习的安全风险”。高职院校要制定、完善学校的常规管理制度,尤其教学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有意识地引进成功的企业管理制度,使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不但学到够用的理论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对自己未来可能从事的职业有一定的了解,养成一个合格员工应具有的职业习惯和职业道德,降低顶岗实习的安全风险。
(五)制定校企合作实施的过程管理制度,加强校企合作的过程管理
实践证明,好的制度如果执行不到位,就是一堆废纸,所以欠发达地区高职校企深度合作共赢机制还需制定校企合作实施的过程管理制度,加强校企合作的过程管理。在制度中应明确校企合作各相关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要内容具体、责任到位,以便监管。对不履行或没有履行好相应责任和义务的任何一方,实行层层问责。
总之,欠发达地区高职校企深度合作难度还很大。只有政府、学校、企业和学生各利益相关方共同树立合作共赢的校企合作理念,共同构建校企深度合作共赢机制,欠发达地区高职校企合作才可能持续地开展下去,并最终实现利益相关者共赢。
[2]李秀红,刘伦斌.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动力不足的经济学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0(10):49-50.
The Study on Depth Win-win Cooperation Mechanism of Vocational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in Less Developed Areas
Xie Hai-qiong,Wu Guo-sheng
Although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is in line with the relevant theories of economics and education,is the clear requirements of the relevant laws,policies to vocational schools.There are“the awareness of the various stakeholders is n’t quite strong,their concepts are backward,the basis of cooperation is quite weak,and other issues”in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of less developed areas.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cooperation concept,lay down relevant systems and implement them effectively to build underdeveloped areas vocational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depth of the win-win cooperation mechanism and promote the deepening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of vocational school;win-win mechanism;less developed areas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一般课题“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与企业深度合作制度保障研究”(项目编号:XJK011CZJ090)
谢海琼,女,怀化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经济与管理;邬国盛,男,怀化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主要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管理。
G718
A
1674-7747(2012)07-0069-04
[责任编辑 金莲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