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文姓“写”

2012-01-29庄海兵

中学语文 2012年4期
关键词:写作能力人生作文

庄海兵

美国作家娜塔莉·戈德堡在其《再活一次》中告诫我们说:“别担心自己的才华和能力不足,持之以恒地练习,才华就会有所增长。”“只管不断地练习写作,一旦你学会信任自己的心音……在写作过程中,你将会学会如何写作。”在作文教学中,我始终认为,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写出来的,而不是教出来的。作文姓“写”。作文教学是让学生写的学问,而不是其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写就是作文教学的全部。写作的兴趣是在写中形成的,写作的技巧是在写中练就的,写作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是在写中激发、锤炼的等等。让学生想写、能写、会写是我们作文教学的核心。

我总结自己的写作教学经验时,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写作即成长。不要把我们的指导看成是必不可少的、巨大的甚或是一种神圣力量的源泉。其实写作只有写作自身才能最终解决写的问题。假如靠我们的经验以及发现的眼光、真诚的鼓励,我们所应有的赏识的天职、自然的方法,营造一种呵护写作的氛围,就是对学生写作的最大的帮助了。”对于这样的话很多老师可能不太赞同,但这是我在作文教学实践中的体会。

写作终究要靠 “写”的力量解决写作中的问题,“写”是写作教学的中心。我们不难发现,不少老师对作文教学很无奈,这种无奈一是因为作文教学没有明确的方向,二是作文教学没有切实管用的方法,三是应试要求对作文教学的制约。除去应试的因素,我认为造成这种现状主要就是因为我们只相信“教”,迷信“教”,强化“教”所致。也就是说,在我们不厌其烦的写什么、不写什么,怎样写、不怎么写的教诲、要求和强制中,学生才真正失去了自我,才导致学生写作素材的枯竭。而学生又在不得不写的威逼中,在为了自己前途的利诱中,使自己的写作失去了应有的本真,写作便变成了语言场上的杂耍,成了蹈空不实、没有生命感觉的文字游戏,成了没有自信的一种苦役。而我们由于强调所谓的“教”,且基本上都是对结构、语言、层次的教诲,都是对素材、材料的要求,都是对开头、结尾的矫正,使得我们自己也感到无味、无趣和无意。作文不仅成了学生的苦役,作文教学也成了对我们的一种折磨。甚至有了“作文到底要干什么”的感叹,有了“不如取消作文”的怪想,更有甚者,作文教学放任自流,有兴趣了就出个题目、给个话题让学生去写,没有兴趣就不出题目,不给话题让学生按教材去写,或者干脆一学期基本上不让学生写作文。这些都是“教”之过,“教”之害。教地过多,就会老生常谈,教地过繁,就会出现疲劳。不引导学生在写作中发现,在写作中创新,“教”最终要走向死胡同。

有人会说,作文教学不教又能干什么?这看起来是个难题,但只要我们树立了作文姓“写”的观念,一切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作文姓“写”,强化的是学生的自主观念、主体意识,这不仅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同时也是写作教学的需要,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必需。写作姓“写”,就应把写的权力交给学生,学生写什么内容,内容如何表达,用什么语言来表达是学生自己的事,由学生的特性所决定。只要学生能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写清楚,并能做到文从字顺,我们就加以肯定。至于他们写作能力的提升,写作技巧的提高,是要在他们的思想意识的提高、人生阅历的丰富的基础上逐渐做到的,不是我们一厢情愿的规训所能达到的。上海特级教师毛荣富曾说:“写作教学的理想境界,它决不是语言技巧的问题,只有随着‘素质’的提升才有可能。”但我们一定要明白,只要坚持“写”,写作能力就会提高。我们的教学绝对决定不了学生的写作方向,绝对决定不了学生是否有一个我们所希望的 “写作人生”,只有现实的需要,他们内在生命的需要才能决定他们对“写作”的态度,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在初、高中这个人生的阶段,使他们尽量多进行这方面的练习,尽可能让他们体会作文练习中成功的喜悦,当然包括写作的纠错中带来的有关文字运用的经验和喜悦,从而在这一人生阶段对语文学习、对写作留下美好的印痕。为了完成这样的目标,我们应该做什么?我想主要就是引导、发现和激励。引导什么?怎样引导?引导他们喜欢、热爱写作,引导他们在写作中要有追求,在“写”的前提下引导他们要注重文章的规范和正确地使用写作的技巧使文章有新意等等。比如我们可以从人类社会文明、现代社会的需要等方面和学生一起探究写作的意义,写作对人的发展、成长的作用,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对优秀作品进行研磨,从而把握写作的规律,体会艺术表达的三味;比如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写作一定要“求真”,如何清楚地写出日常生活,写作应成为一种独特高雅的精神生活,通过写作才能成就完美的人生。我们还可以根据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某项内容和写作技巧的专项训练等。发现和激励是相联系的,发现就是发现学生写作的特点,某一方面写作的优势,并加以放大、鼓励,从而造成一种写作的巨大推力,提升学生写作的信心。作文教学中我们不应忌惮学生不会写作,而应该忌惮我们不会发现或者没有发现的能力。作文指导的效果基于我们对写作认知的程度,对于一个只有写作理论——不管是讨来的、猎来的或是看来的,而无丰富写作经验的老师来说,作文的指导就如掉到水里的油,很难溶为一体。因为以想当然的认知而无真切体验的教育,其指导的力度、强度是要打折扣的。谈到这里不少老师会说,学生的作文没有优点怎么办?我的做法是如果一篇文章没有优点,我找句子;没有好的句子,我找用词;没有好的用词,我看书写;书写不好,我看态度。倘若真的遇到不想向前走的同学,我也要扶、要推,要再发现。只要我们有这种发现的能力、毅力,只要我们能真诚地给学生以鼓励,写作就会逐渐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的行为,作文教学就会回到“写”这一中心,作文教学的新局面就能够打开。

写作姓“写”,不姓“教”,“写”是作文教学的中心,是达到作文教学新境界的必需。

猜你喜欢

写作能力人生作文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理论思考
人生中的某一天
人生悲喜两字之间
独一无二的你
斜倚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