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瑟》教学之得
2012-01-29张雄
张 雄
李商隐是唐朝一位颇具才气的诗人。他的诗辞藻华美,色彩绚丽,但不易读懂。故有评家说,李商隐的诗“虽好学深思之人读来也很费力”。特别是他的无题诗,大多有一种朦胧的境界,不易得到确切的解释。
《锦瑟》一诗,就属于“朦胧”一类。诗题为“锦瑟”,而从全诗内容看又并非“咏物”,因而只能视为按古诗的惯例以篇首二字为题罢了,所以似应看作一首 “无题”诗。此诗之解读极为不易。为了让学生对此诗有一个明确的了解与认知,在教此诗之前,我要求同学们查阅资料,讨论交流,形成明确的“自我见解”。
在教学中,我取“一家之言”,给同学们作了中心发言式的教读赏析,最后将此诗定位为“追忆往事,感伤身世”之作,结果把课堂搞成了一锅“煮沸的粥”——
有同学说,他查了很多资料,特别是看了《唐诗鉴赏词典》中的赏析,很赞同此诗是一首“爱情诗”的观点。他还引述了周汝昌先生的论述:“玉溪一生经历,有难言之痛,至苦之情,郁结中怀,发为诗句,幽伤要眇,往复低徊,感染于人者至深。他的一首送别诗中说:‘庾信生多感,杨朱死有情。弦危中妇瑟,甲冷想夫筝!……’则筝瑟为曲,常系乎生死哀怨之深情苦意……”
这位同学还未讲完,有同学立即站起来反驳:“怎么能把这首诗视为爱情诗呢?尽管诗歌讲究含蓄,但总有‘直抒胸臆’之句的,从本诗中找不出这种句子;再说,就依你的观点,那么作者所爱何人?所系何情?……”
有同学说,他看过一份资料,将此诗定为“悼亡诗”。《李义山诗集精评》中引清人朱彝尊语云:“此悼亡诗也。意亡者喜弹此,故睹物思人,因而托物起兴也。”这就可以支持“悼亡诗”这一观点。
有同学说,以上同学所谈的观点,虽然都持之有据,但其以为解诗还是要“因诗探义”,不能引权威之说压人。他引入了三份材料,还打电话请教了同学的爸爸(他是一位很有名的老师),最终,他将这首诗的主旨定位为“托物言情,借物抒怀”。且亦有权威的话作证,汪师韩说:“锦瑟乃是以古瑟自况……世所用者,二十五弦之瑟,而此乃五十弦之古制,不为时尚,成此才学,有此文章,即己亦不解其故,故曰‘无端’,犹言无谓也。自顾头颅老大,一弦一柱,盖已半百之年矣。”李商隐早负才名,登第入仕,然受牛李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生。所以诗人托物以咏,寄寓情怀……
一节课眼看就要结束了,可同学们一个个仍在各抒己见,有时竟至争得面红耳赤。至此,我只得忍痛打住同学们的讨论,告诉同学们:“诗无达诂”,李商隐的这首《锦瑟》,古今解说不下于几十家,众说纷纭,令人莫衷一是。说它是爱情诗也好,是悼亡诗也罢,亦或是“自伤身世”之作,都持之有据。不过同学们应当记住,诗歌是“浓缩了的艺术品”,品味鉴赏,是一种“再创造”,这需要人生经历,需要联想想象,需要读者的意会,不可拘泥一说,不可牵强附会。同学们今天的集体品评,令我十分感动,做学问就是要广泛涉猎、深入思考,望同学们发扬这种良好的学风!
一堂鉴赏课,成了一堂热烈的讨论课,虽未形成“固定”的结论,但却让我得了几点启示:
一是“导学”强于“注入”式的灌输。学生中潜藏着巨大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若善于调动,善于激趣、启思,就能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求知。这样,学生学得多,学得活,学得牢。
二是理于辩中明。教师晓以“理”,不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探求而获“理”,论辩以明“理”。
三是在广泛阅读中,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能渐渐养成。古典诗词,毕竟较现代诗文难于理解。捕捉意象,体味意境,领会典故,把握感情,评析风格等等,都是需要功力的。其功力的具备非一日所能成,而我们若善于引导学生在一首首诗的学习中,一点一滴地探讨,往往是师生皆得其益。
一堂课的尝试,可谓获得了不小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