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句式”的世界丰富多彩
——语文教师课文美读的角度之五

2012-01-29余映潮

中学语文 2012年4期
关键词:状语句式马克思

余映潮

(一)

有着一定表达形态的句子形式称为句式,如排比句式、对称句式。

如,冰心《观舞记》中的一个片段,就是一个表现着“句式”风采的片段:

我应当怎样来形容印度卡拉玛姐妹的舞蹈?

假如我是个诗人,我就要写出一首长诗,来描绘她们的变幻多姿的旋舞。

假如我是个画家,我就要用各种彩色,点染出她们的清扬的眉宇和绚丽的服装。

假如我是个作曲家,我就要用音符来传达出她们轻捷的舞步和细响的铃声。

假如我是个雕刻家,我就要在玉石上模拟出她们的充满活力的苗条灵动的身形。

然而我什么都不是!我只能用我自己贫乏的文字,来描写这惊人的舞蹈艺术。

如同一个婴儿,看到了朝阳下一朵耀眼的红莲,深林中一只旋舞的孔雀,他想叫出他心中的惊喜,但是除了咿哑之外,他找不到合适的语言。

但是,朋友,难道我就能忍住满心的欢喜和激动,不向你吐出我心中的“咿哑”?

这个片段中的每一个句子都表现出 “句式”的特点。特别是四个“假如”句,进行了多角度的“人物假设”,它们形态齐整,节奏鲜明,音韵和谐,文势畅达,格调高雅,在排比与反复之中尽情抒发自己的赞美之情,有着极好的表达作用与表达效果。

(二)

在教学中,句式研究的关注度远远大于 “段式研究”。

第一原因可能是,中考与高考都考核与 “句式”、“句子”相关的内容。

比如笔者就讲过一次“中考语文句式写作”复习指导课,提炼出了8个方面的训练点:

1.句式运用。如: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用下面的句式写句子。

如果说……那么……

2.句式仿写。如:仿照下面的句式,以“时间”开头写句子,不超过60个字。

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能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窗。

3.句子补写。如:仿照下面句子的句式,写两个与前面语意相连贯的句子。

让自己的生命为别人开一朵花:一次无偿的献血是一朵花,一次关切的问候是一朵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为别人开花的心是善良的心,是美好的心。

4.句子续写。如:仿照句式,以“她”开头续写一个句子。

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履款款而来。她携着神奇的小花篮,把五彩的鲜花撒向山坡,撒向田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句子属对。如:完成下面的对联题。

上联:读好书乐趣无穷

下联:______________

6.句式析写。如:揣摩下面句子结构上的特点,学用这种句式写一个句子。

①我们平静地,宽廓地,带着欣幸与希望走上了那银光的路。

②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

7.句意点示。如:揣摩文段的表达意图,根据文意填写恰当的语句。

不舍昼夜的流水,阴晴圆缺的明月,树的枯荣,燕的来去,翻飞的日历,嘀哒的时钟……这一切让你感到的,难道只是______________?难道你就不进一步想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自由写句。如:给下面句子写一个内部层次清晰的支撑句。

我喜欢听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炼出这些训练点,于教师而言,就是在进行基础的句式研究,尽管它只是比较肤浅、比较功利的。

目前教学中的句式研究,大多只限于这样的基础研究。

(三)

“句式”的世界妖娆多姿、丰富多彩,决不止限于考试中的那几点浪花。

只是我们平时淡漠了对这美丽的语言世界的观看与欣赏。

只有进入到欣赏的层面,我们才能知道“句式”的美好和这种研究的美好。

下面让我们来欣赏一组句子:

我们的脚下仿佛轻松起来,平静地,宽廓地,带着欣幸与希望,走上了那银光的路,朝向红玉的琼台走了去。

《听潮》

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在悬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

《海燕》

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

《散步》

这三个句子,有一个共同的表达规律,每个句子中都运用了两个状语——“平静地,宽廓地”修饰“走”,“勇敢地,自由自在地”修饰“飞翔”,“慢慢地,稳稳地”修饰“走”——这种“双状语”的句式有如下优点:1.两个状语修饰同一动词,表现出修饰语的角度美;2.两个状语反复出现,表现出一种形态美;3.两个状语各有停顿,语速舒缓,表现出语音之美与情味之美。

我们再来欣赏一段话:

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出来讲!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杀死了人,又不敢承认,还要诬蔑人,说什么“桃色事件”,说什么共产党杀共产党,无耻啊!无耻啊!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李先生在昆明被暗杀,是李先生留给昆明的光荣!也是昆明人的光荣! 《最后一次演讲》

这个段落全用短句,口语色彩浓烈,句式运用丰富,设问、祈使、感叹、反问、陈述、反复、引用等各类语法句、修辞句仿佛信手拈来。由于大量使用富有爆发力的短句,加之演讲的声色俱厉,所以全段文字动感极强,显得激烈跳荡、咄咄逼人、酣畅淋漓,给人以荡气回肠之感。

像这样的品析与欣赏,才是进入文本深处的句式研究与欣赏。

这就是“品词析句”中的“析句”。

就教师的教学而言,句式的研究有着如下重要的意义:

让语文教师充分地关注这神秘美好的语言天地。

让语文教师从句式欣赏的角度来美读课文、深读课文。

让语文教师积累丰富的句式和与句式有关的知识。

让语文教师从实践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句式读写训练。

(四)

句式的研究,是语文教师进行语言教学研究的最美好最实在的内容之一,研究的过程充满着文趣,充满着雅趣。

现在让我们来感受《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中句式的魅力。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句式运用,堪称经典。文中的情感张力,紧紧依托于课文的句式表达。

请看下段文字:

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

段中第一句是一个婉言句,感情深沉、含蓄。不说“一个伟人逝世了”而说“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突出了思想家的特点,远比“逝世”、“和我们永别”等说法显得准确、得体,表达出深深的悲痛和惋惜之情;既突出了马克思作为一位卓越的思想家的伟大,又表现出马克思逝世前一刻还在“思想”着。第二句也是一个婉言句,不仅平静、委婉地表达了一个伟人逝世的情状,还运用了递进式复说的手法。“安静地睡着了”写出了逝者的平静安祥,“永远地睡着了”表达了活着的人的深沉的哀痛。

请看下面语段: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但是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

这段话中的句式非常精彩。作者退一步,说“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再退一步,说“即使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这是在说,即使只有一个发现,马克思也是非常伟大的人。然而紧接着语势一转,进一步,再进一步,说“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其言外之意是说,马克思的“独到的发现”其成果是这样地丰硕,是这样地令人叹为观止。作者用如此奇妙的语言表达方式称颂了马克思的作为 “科学家”的伟大,字里行间满溢着深深的崇敬与赞美之情。同样的,“老实说,协会的这位创始人即使没有别的什么建树,单凭这一成果也可以自豪”这一句在表达上也与上述文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即使马克思仅仅只是创立了国际工人协会,这种伟大也是不可估量的,更何况他还有那么多的发现,还有伟大的革命斗争实践呢!

再看下面语段:

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忌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做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回敬。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这一段由四个句子组成,句式更加丰美,每一个句子都在表现着“人物形象”,又个个显示出精妙的表达作用,并有力而深沉地透露出深切的悼念、赞颂之情。“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既是对称句,又是层进式解说句,形式简洁,层次清晰,容量饱满,语气毫不含糊,有力地支撑着“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忌恨和最受诬蔑的人”,鲜明地表现出马克思“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的战斗形象。“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回敬”是一个精彩的比喻句,作者化巨为细,化重为轻,用轻轻拂去“蛛丝”的比喻非常恰切地表现了马克思的“巨人”形象。段中最后一个句子“现在他逝世了……但未必有一个私敌”是一气呵成的流水句,然而层次的“对比”又很分明。第一层表现了马克思作为一个革命家“满腔热情、坚韧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的领袖形象,第二层则表现了“我”心目中的伟大战友形象;从句式看,“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的表达艺术,也是够让人咀嚼回味的。

(五)

可以说,句式的研究与欣赏,属于文学欣赏的一部分。

教师对句式的欣赏不深刻、不美好、不到位,甚至不能够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与欣赏,既影响自己的教学水平,又影响对学生的句式学用的训练。

句式学用的过程一定是训练的过程;这种过程既求美又求实,学生既能得到表达能力的训练,又积累了美好的语言。

可惜的是,句式训练,即句式学用,是日常阅读教学中的一个“空白”话题,由于没有教师的积累,也就没有了对学生的训练。可以说,在课文的阅读教学中,极少有教师对学生进行句式写作的基本功训练。

这种教学就让我们多少有一点儿感悟:低效的课堂教学,往往在于教师没有找到训练学生的抓手。

下面我们来看课文《山中访友》的节选:

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我热切地跟他们打招呼: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飞流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你好,陡峭的悬崖!深深的峡谷衬托着你挺拔的身躯,你高高的额头上仿佛刻满了智慧。你好,悠悠的白云!你洁白的身影,让天空充满宁静,变得更加湛蓝。喂,淘气的云雀,叽叽喳喳地在谈些什么呢?我猜你们津津乐道的,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如果要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设计一个“句式学用”的环节,我们从课文中可以找到什么样的训练“抓手”呢?我们怎样去进行句式的提炼、又怎样把提炼出来的规律化为有效果的教学方案呢?

缺乏句式品读能力的人,很难找到抓手。

“句式”的世界丰富多彩,没有欣赏过此中美景的人,要赶快脚踏实地地进入啊。

猜你喜欢

状语句式马克思
马克思像
满文简单句式之陈述句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状语从句
特殊句式
关心健康状况的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