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反思
2012-01-29□吕明
□吕 明
对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反思
□吕 明
高职教育不能仅仅满足于学生的就业导向的办学模式。高职教育是对人的培育,首先是培育学生精神的殿堂,要突出育人功能,破除功利主义的育人误区,克服培育出来的学生有知识技能、没有文化的现象。惟有如此,才能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和公民。
高职;培养目标;反思
一、问题的提出
高职教育不仅是教育大众化的反映,更是伴随着我国成为制造业大国的客观需求而发展起来的。发展高职教育,是提高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第一线劳动者素质的最有效途径。
我国是制造业大国,却不是强国,主要还是制造低端产品,处于价值链的最低端。真正具有决定作用的是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库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和终端零售这六大环节。[1]而且一个极为尴尬而危险的事实是:我国企业缺乏核心技术,90%的出口是贴牌,靠廉价劳动力、资源高消耗和环境牺牲为代价赚取低端国际产业链的微薄利润,这绝对是一条缺乏可持续发展之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势在必行。这就势必要求与之相匹配的人才支撑。高等职业教育在这一过程中应该担负起自身的责任。
虽然历经20年大发展,但有关高职的争议不断,高职的社会认可度还不高。但高职作为培养技能型、实用型、操作型人才的教育类型已成为一个基本共识。同时,由于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日益凸显,教育主管部门对高职院校的就业导向考核及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而对毕业生就业率的重视,外在压力和内在动力双重推力使得办学目标和导向愈益简单归结为一个目标:基于动手能力的学生就业—就业率日益成为高职教育的主轴。至于职业岗位的稳定性和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职业转换及人生路径规划等只能存而不论。
一直以来,国家大力倡导发展职业教育。而反观当下的高职教育现状,在目标定位、办学模式、培养方案等各个方面,对照国家对高职的要求及企业的现实需求,无疑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二、高职教育的目标思考
当今社会,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价值观混乱,诚信缺失,急功近利,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泛滥,对财富的无限掘取,对资源的无节制掠夺,权利、金钱成为主导价值取向,无处不在的这种社会氛围的浸染,严重腐蚀着个人和社会的灵魂,也对包括高职在内的教育领域产生巨大污染作用。独立思想、自由人格、社会良心、人格净化、人才培养,改变单面人和单面社会,赋予人和社会以精神和灵魂,无不要求学校和教育担负起更大的社会责任。而职业教育是教育事业中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部分,理应有所作为。
(一)大学是学生精神培育的殿堂
价值观多元化,功利主义盛行,人越来越物质化。精神,尤其是高尚精神匮乏是最大的问题。高职生的普遍现状是:缺乏正确的人生目标定位,学习动力不足。更多的只是考虑未来赚钱的多少并以此作为衡量个人价值和成功的标尺。就学校来说,注重学生职业技能培育,强调与学生就业岗位直接相关的实践环节和动手能力的教学,就业压倒一切。家长考虑的不是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而是好不好找工作、能不能找到好工作。
从社会到学校到家庭,充斥的都是对权力、金钱和物质的崇拜,对国家社会民族的责任、对真理崇尚追求,成为稀缺品。环球网2010年6月18日的调查结论令人震撼:超过60%的中国人承认自己拜金,超过95%的人认为中国人拜金严重。这应该使我们警醒。毛泽东说过:人是要有点精神的。大学也应该有大学精神。教育必须回归本位、本职—传道、授业、解惑。首先是传道—马克思主义之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道以及人之为人的基本道德、诚信、责任、奉献、人格、良知、创造之道。大学应该是正确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高尚利他精神传播和养成的主阵地。大学作为社会的良心,必须坚守固有的本真信义美德善道,营造好文化氛围浓郁的和谐校园软环境,以健康理念构建学生的精神家园。
“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2]这种智、强、独立、自由、进步,不仅是精神,更是责任。高职院校理应在这种精神和责任的培育上下工夫。确立起对国家、民族的崇高精神和责任意识,思想的自觉,才能使学生学习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将个人发展与国家民族的未来紧密结合,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二)克服有知识技能没文化的状况
当下的教育,一个最大弊端就是:不是培养完整的人,只是培养工具人。一切向西方看齐,言必称美国,说比谈高科技。整个社会都有实现跨越式发展与赶超欧美的内在冲动。引进资金技术,不断提高GDP,成为各地区各领域不遗余力的追求。事实上这一过程,也是我们丧失自身民族文化的过程:母语可以不作要求,没有硬性规定,可以错别字连篇,语句不通,但外语却不能不过关—外语等级证书成了大学生毕业和就业的必备条件。由此大学生大部分时间都用于外语的学习与考级考证。遗憾的是工作后,大部分人却从来用不上外语!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是轻视、丢弃母语而靠外语的学习掌握发展起来的。说到底语言都只是一种文化承载工具和沟通交流手段,重要的是背后深层次的文化。专业技能和专业资格及技能证书也是如此—学生毕业和就业的必备条件。这种极端功利的教育,使得学生越来越远离文化。如果说文化,也基本集中在网络文化、快餐文化。对于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高雅文化,只是处于学生个人兴趣爱好层面,因此造成多数大学生对基本文化常识的无知。
人生与社会不能只靠科技存在与发展。美国的强大最根本的也在于其文化。我国的传统文化已经被丢弃得差不多了:大学之前主要是应试教育;大学阶段,除少数文科专业,基本不作要求。因此传统文化中的基本礼仪、尚德谦恭、慎独自省、修身养性、诚信知耻、仁爱包容、刚健有为、厚德载物、先忧后乐、天人合一的和谐智慧和理性启迪的深邃内涵基本不被认知。我们一方面不遗余力力阻西方的政治西化、分化和文化入侵;另方面却自我矮化,盲崇西方,一切都是拿来主义。须知,社会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系统。当宏观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微观的理论、观念、心理、意识、方法、态度、价值判断等都失去自身的根基而以我们本应拒斥者为标杆时,我们又怎能确保不被西化、分化?为此,一是必须营造健康的价值观、人生观为主导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主流文化和媒体不能成为假恶丑伪科学颓废文化生活的阵地和载体。二是要大力弘扬、切实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使我们的学生成为有根基有内涵的文化人。特别是注重传统文化的积淀和对个人品质的修养教化作用。要象重视外语一样重视传统文化的教育。只有真正掌握了优秀的传统文化,才有根基和精神脊梁。三是对西方的优秀文化的引进学习吸收,不能局限于物质和技术层面,还应注重更深层次的文化—哲学、社会科学的学习。
社会发展与重构绝对不可能是在整个社会只是就业率乃至就业质量从而只是以物质价值作为主要甚至唯一衡量指标的环境中实现。同样学生也必须全面发展为本。学校要为学生的未来和全面发展着想。培养的人,不能局限于职业人的角色。完整的人必定具有三种角色:家庭人、职业人、社会人。必须引入人文思维和人文关怀,使学生具备人文视野和深厚的文化功底,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
(三)突出育人功能,走出功利主义误区
教育说到底其功能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不能沦落为各类企业的人力资源培训与简单的劳动力供给机构。职业教育必须走出把学生只是当作被加工、被塑造的产品的歧途,走出被企业和社会短暂需求而牵着鼻子跑的短视行为。以人为本,是把学生当作人而不是当作流水线的一个匹配环节、束缚于机器设备的听话、出活的工具人来培养,要把学生真正培养成为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又能极大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内涵丰富身心健康的人—成人,然后才是成才。
为此必须破除一切唯就业论。人才培养不能局限于学生就业找到工作。特别是现在对高职的评估,学生的就业状况成为极为重要的衡量指标。其实就业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国家政策、国际国内社会经济环境、区域特点、企业用人观念及发展情况、学生的择业和创业观念等多种因素。学校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把就业作为衡量学校办学质量好坏和水平高低的主要因素是不合理的,是推卸责任掩饰自身不作为的懒政行为。
同时,学校内部的考核机制也必须走出极端的急功近利误区。不能一切以数字说话:每年要求发表多少论文,到帐多少科研经费,完成多少课题、专业及精品课程建设,以此作为考核教师的硬性量化指标并与教师的岗位、晋升、待遇、收入直接挂钩……数字无处不在,而且都可以一票否决。而教师们都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放在完成这种刚性的严重影响自身收入和前途的考核指标上。恰恰在教书育人的基本功能和环节上形成脱节:一方面是教师没有太多的精力放在钻研教学和育人上;另方面学风淡薄,校园里充斥着商品和商业化氛围:为了和岗位零距离对接,学生更关心的是通过参加各种活动、打工、经商、创业而积累工作和社会经验,主要的精力和兴奋点也不在学习上。甚至于大学里还不得不对学生在文明礼仪、团队精神、集体主义、心理承受能力等中小学生就应具备的素质进行补课。
此外对动手能力的误解,就是工作导向:拉之能来,来之能干。所以注重学生的顶岗实习和真实的工作环境,锻炼学生的实操能力,强调与岗位的零距离。知识的传授是片段的—任务驱动,项目化、模块化教学,不讲系统和联系,只讲实用和岗位够用为度。专业所对应的某一岗位用不上就不讲不学—在实际就业中学生适应性差,专业对口性、一致性低—而这也导致毕业生调查中常见的一个尴尬问题:学的东西没用。而且由于专业及课程设置的滞后性及严重割裂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学生未来岗位转化及持续发展受到局限。知识必须整合,应突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育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教学也必须多为学生未来宽领域、多口径岗位转换和社会适应性考虑。尤其是要注重学生自我发展动力、自主学习能力、健康和谐心理的激发培育。
大学应该有一种坚守精神,不能随波逐流,要有独立人格,做引领社会风尚的正向典范。切实加强内涵建设,营造和谐育人环境,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
[1]郎咸平.产业链阴谋III[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0.
[2]梁启超.少年中国说[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吕明(1964-),男,安徽金寨人,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职业教育。
G710
A
1001-7518(2012)17-0009-02
责任编辑 夏焕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