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陕西社区教育发展模式的调查报告

2012-01-29王明霞

职教论坛 2012年26期
关键词:教育资源陕西社区

□王明霞

关于陕西社区教育发展模式的调查报告

□王明霞

我国已开展社区教育近30年,陕西省起步较晚,仅有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仍处在起步探索阶段。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陕西省,寻找一条适合省情的社区教育发展模式,是决定我省今后社区教育发展成败的关键点。通过对陕西社区教育需求的调研入手,深入剖析我省社区教育发展的不足之处,比较不同发展模式的优缺,提出只有依托电大系统,才是多快好省的发展陕西社区教育的最佳模式。

社区教育;发展模式;电大系统;陕西

一、陕西社区教育发展现状

(一)陕西社区教育需求分析

通过分层抽样调查,本研究组选取了西安市碑林区、新城区、宝鸡市金台区、延安市宝塔区、安康市汉滨区进行调查,采用社区、街道实地抽样和网上问卷的形式,共回收有效821份。对社区教育的学习动机、投入成本,以及教育的内容与形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了解到被调查者对社区教育的需求主要是为了增长知识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次要的目的是 “学习第二专长”、“结交新朋友”;其目的主要是丰富生活、提高生活情趣,而不在于获得学历文凭。

被调查者每周愿意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大都在8小时及以下,并且不希望投入成本过高。被调查者对社区教育固定投资的需求最强烈。大多数被访者还是愿意接受传统的面授教育,但也有过半数的人选择“网上学习”方式。从不同年龄层的身体条件分析,越年轻学习接受能力越强,可供选择的培训方式越多,尤其是网络培训方式在青少年群体中最受青睐。

从上述调查结果来看,社区教育要想有大的发展,需要政府加大社区教育硬件和软件设施的建设,需要办学主体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加强宣传力度,吸引各层次的人群参与其中。

调查发现,城乡居民对社区教育的需求差别较大。西安、宝鸡、咸阳等中心城市经济实力较雄厚、教育资源相对丰富,社区教育较易展开。与此同时却面临着大批农民工的涌入,这批新城市市民的再教育和培训问题就显得极为重要。而在经济相对落后、教育资源匮乏的镇乡村,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则是现阶段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它对社区教育的要求与中心城市比较有着显著的差别。这就要在开展社区教育时,并能一刀切,要正视差别,区别对待。

(二)陕西社区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参与者认识不足。目前,陕西省社区教育发展较好的大多数都在经济发达地区,而且仅以社区教育试验区和示范区的形式出现,覆盖面有限。而在广大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宣传不够,社区居民对社区教育仍然还很陌生。很多社区内的企业、单位、个人对社区教育的参与积极性不高,社区成员对社区教育参与不多。

从问卷调查结果中也可以看得,我省居民对社区教育认识仍较模糊。有相当一部分社区居民不清楚什么是社区教育;对这一事物有所理解的居民,认为社区教育就是开展一些文体娱乐活动,很少有人想要通过这种方式获得学历教育文凭。可见,社区居民的社区意识、社区归属感、社区文化、社区人的精神还未形成。

2.管理体制不顺畅。陕西社区教育管理体制存在着条块分割、责权利不配套,缺乏统一的规划、标准和统筹协调等方面的问题。目前,陕西省社区教育有民政部门和教育部门两个上级主管。建设主要是由陕西各级民政部门负责,教育管理由各级教育部门负责。在执行过程中,两个部门往往是各行其政,缺乏有效沟通与协调,缺少总体规划。目前我省社区学院在数量、层次、布局结构等方面都缺乏规划、比较紊乱。在社区建设和管理中仍然有“权随责走、费随事转、难以落实”等问题。另外,社区教育缺少有力的政策支持。虽然教育部出台了《关于推进社区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职成 [2004]16号),陕西省政府下发了《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省教育厅、省文明办、省民政厅、省文化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社区教育工作的意见》,并制定了相应的评估指标体系,但是都是以工作意见的形式下发的,必要的保障体制仍未建立。

3.资金投入不足。地方财政投入是我省社区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由于陕西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各级财政投入社区教育的专项经费有限。在经济较好的市县,尤其是国家级和省级社区教育示范区和实验区,社区学院(学校)经费和场地均有一定的保证。例如宝鸡金台区按常住人口每年人均不低于2元标准设立社区教育专项培训经费,投入近2000多万元加强社区硬件建设。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基础教育经费都难以保障,社区教育经费就更谈不上了。

4.服务不到位。陕西社区教育只是在一些发达的城市和地区开展了数量有限的活动,而市县级城市、县乡镇村开展活动的寥寥无几。从覆盖面上来说,社区教育涉及面不广,企业下岗职工、离退休职工、农民工没有能真正参与其中。从服务内容上讲,社区教育工作的行政性事务较多,服务项目单一,难以满足社区居民对教育、体育、文化、卫生等方面的多样化需求,从而影响了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服务过程中,也存在着重利轻责的现象,尤其对于免费或没有收益的项目大打折扣。

5.教育资源整合较难。社区教育资源包括社区内各种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学校和其他教育文化资源,如职工学校、老人大学、图书馆、博物馆等。李光先在《广东电大系统开展社区教育的困难及对策》中指出,社区教育要顺利开展并具可持续性,整合利用社区内所有教育资源就尤其重要。由于受到管理体制的影响,教育资源分散在不同部门,整合起来困难重重。

二、陕西发展社区教育的模式分析

目前,我国社区教育发展模式主要是按照参与主体来进行区分的,有政府统筹型、学校辐射型、资源自助型三种。

(一)政府统筹型

政府统筹型是指由社区或行政区政府牵头,利用所辖区域内各教育资源和公共设施的 “松散型”运作模式。碑林区社区教育就属于这种发展模式。作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区上成立了社区教育领导机构,制定社区教育实施方案,确定“点上试验,面上推广”的工作思路,要求区内所有公办学校有计划地向社区居民开放,区内所有的民办培训机构面向社区,不定期地开展适应居民需求的免费培训。成立了碑林区社区教育总校,依托现有教育资源,设立了社区教育学校、分校,初步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社区教育网络。该模式具有权威性高、统筹性强、覆盖面广三大优势;但是,由于是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也容易流于形式。

(二)学校辐射型

学校辐射型是教育系统内部发展起来的,由普通高校、职业技术学院,或成人学校承办的社区教育机构,进行文化性、职业性、专业性社区教育。如西安阎良区职教中心社区教育学校就是以阎良职教中心牵头建立的。另外,电大系统的各级办学单位也积极参与其驻区的社区教育活动,为陕西社区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尤其依托西安广播电视大学的办学体系设立的西安社区大学,将西安市各层级的社区教育组织和机构形成了一张完整的网络体系,标志着西安社区教育网络的初步形成,也是我省社区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此模式挖掘出了教育系统内部的潜力,融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职业资格证书教育与休闲文化教育,各界委托项目教育与居民自治教育于一体,集区域性、多层次、开放式、综合性、大众化为一体的大教育模式。其弊端在于资源整合能力有限,与现有教育管理机制存在差异,社会认可度不高。

(三)资源自助型

资源自助型,是由驻区各行各业较有影响并且热心社区教育的单位,或由某一功能齐全单位牵头组成社区教育协调委员会,利用各成员单位在各自行业的影响和资源开展社区教育活动。此模式要求驻区各界要有较强的居民自治意识。但是由于组织松散,难以形成持久而有效的核心和合力。

上述三种发展模式各有利弊。但是从陕西具体的省情出发,还应做以下分析:

首先,第三种“资源自助型”发展模式要求驻区教育资源丰富,经济实力雄厚,对于经济欠发达的陕西,教育资源有限且发展不均衡,难以在省内广泛推广。其次,我省的另一大特点是城乡差别较大,而社区教育的地域差异也很明显,如果采用第一种政府统筹型模式,要想迅速深入地推广社区教育,势必要求各级政府加大对社区教育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投入。对于我省的大多数地区基础教育投入都难以保障,对社区教育的投入就更谈不上了。第二种学校辐射型发展模式,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减少政府的投入;而且由于是自下而上的行为,能够较大程度地调动主办机构的积极性。对于该种发展模式存在的资源整合能力弱的弊端,可以依托电大系统的网络办学优势得以弥补。所以,依托电大系统发展社区教育将成为多快好省发展陕西社区教育的最佳模式。

三、构建以电大系统为中心的辐射型社区教育发展模式

(一)电大系统发展社区教育的优势

社区教育发展的最终目标,是能够构建一张遍布城乡各个角落的社区教育网络体系。与其他办学主体相比,电大教育的系统性、开放性、现代化等优势,势必成为陕西社区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

1.社区教育网络体系可以迅速形成。以陕西广播电视大学为例,现设有5个直属学院和10个市级电大分校,在省级厅局、主要行业系统及各县(市)建立了110多个电大工作站和直属教学点,教学班(点)遍布全省各地。对于经济欠发达,且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陕西来说,在广播电视大学的基础上开办社区学院,可以在不增加或少量增加投入的情况下,承担起社区学院的功能。西安社区大学就是利用了西安广播电视大学原有的办学体系,在全市范围内设立了社区学院、社区学校和社区学习中心,织起了一张完整的教育网络。从全省发展社区教育的角度来讲,依托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利用其在全省范围的系统办学优势,更能够适应我省发展社区教育的需求。

2.开放性办学模式可以满足各层级社区居民的教育需要。开放性是电大教育的本质特征,它包括教育对象的开放、教育资源的开放、教学方式的开放,以及教学理念的开放,可以为社区成员创造更多的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另外,现代教育技术的采用极大地拓宽了教育的空间,也为实现社区教育“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提供了可能。西安社区大学的主要办学形式就是依托西安社区教育大学网站,开展各具特色的教学活动的。

3.现代化网络教育平台可以适应社区居民终身学习的需求。广播电视大学在现代信息技术方面有着绝对的优势。即使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市、县级电大,也配备有比较完备的多媒体教学设施和基层网络教学平台。利用电大网络系统建设社区网络教学平台,不仅有省级及其下属办学单位的积极参与,还有中央电大和其他各省市级电大的支持,能够达到最大限度的资源共享。电大系统利用国家开放大学的系统平台构建并运营社区教育平台,可谓是适合陕西省情、投资小见效快的最佳运作模式,有利于将社区教育延伸到城乡的每个角落。

(二)依托电大系统发展社区教育的构建思路

1.寻求政策上的最大支持。通过建立课题组,进行专题调查与研究,对我省社区教育的现状与未来做分析与论证,用数据说话,用事实说话,引起政府对依托电大系统办社区教育的关注。利用电大在教育系统的影响力,以及校领导的个人魅力、学术声誉、人脉关系等优势积极争取省政府和教育厅等相关部门的认可。利用兄弟电大办社区教育的成功案例以及中央电大未来的政策导向为例证,争取各级领导对电动工作的支持。

2.设立专门的管理和研究机构。设立专门的社区教育管理和研究机构,配备专职的工作人员,对全省的社区教育管理和研究工作进行协调与管理,对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深入地研究和积极地处理。与教育部设在中央电大的社区教育研究中心进行联系与合作,及时了解我国乃至世界范围社区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也可以将我省社区教育工作中遇到的难题与全国的专家进行探讨,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案。构建适合陕西省情的社区教育网络,边实践,边探索,边吸收借鉴。充分利用电大系统,以及陕西其他各类教育机构现有的平台资源,精心打造社区教育平台。

3.建立和完善社区教育资源网络。这里所说的社区教育资源网络包括社区教育的人才资源网、资金与物质资源网、课程资源网。人才资源网包括管理队伍和师资队伍两个方面,这是开展社区教育工作的人才保证。对于管理队伍,各区(市)县、各街道和乡镇不仅有专门负责社区教育的组织,而且都配有专职理人员,聘用素质高的人员,专兼职人员相匹配。对于师资队伍,主要采取专职、兼职和志愿者队伍相结合的方式组建。建立动态的社区教育人力资源库,以保证社区教育的持续发展。

资金与物质资源网的建设也应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是资金来源,可以采取“政府拨一点,社会筹一点,单位出一点,个人拿一点”的方式解决资金投人问题。另一方面是物质资源的投入,可以先摸清全省现有教育资源状况,协调各方关系,建立社区教育物质资源库,通过深入的论证分析,找出急需投入的方向,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

课程资源网建设应以社区教育对象的需求为导向设置相应课程,或对已有课程资源进行优化组合;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及电大的系统资源建设优势,积极开发社区教育的新课程、新课件,并将各社区的课程资源网络化,以此构建动态的以教育需求为导向的社区教育课程体系。

另外,加大社区教育的宣传力度,建立长效的鼓励与监督机制也是非常必要的。总之,社区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支持,其建立与完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探究。

[1]历以贤.终身学习视野中的社区教育[J].中国远程教育,2007(05).

[2]陈乃林.现代社区教育理论与实验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罗龙发.中国教育对社区学院的呼唤[J].当代教育论坛,2005(12).

王明霞(1977-),女,陕西广播电视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会计学、教育管理。

课题项目:本文系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一般课题 “陕西社区教育发展模式的实证研究”(编号:SGH0902303)的研究成果。

G710

B

1001-7518(2012)26-0093-02

责任编辑何颖萍

猜你喜欢

教育资源陕西社区
陕西自贸区这四年
社区大作战
Shajiabang:picturesque water town in heaven
省委定调陕西“十四五”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砥砺奋进的五年
——喜迎十九大 追赶超越在陕西
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
自主学习视角下的开放教育资源文献综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