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让学生亲近科学
2012-01-29杨冰冰
杨冰冰
引导让学生亲近科学
杨冰冰
不少人认为科学是只有像爱因斯坦这类拥有“科学头脑”的人才能触碰的,从而对科学敬而远之,使得孩子也总以为科学是很高深的东西。其实,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亲近科学,而这意味着教师正赋予学生一种探索和寻求的快乐。那么,科学教师该如何激发学生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呢?
施教之法,贵在启导。“导”是“引而不发,助人自助”。教师要充分发挥“导”的作用,导趣、导思、导疑、导法,使学生乐学、活学、易学、会学,即从让学生“学会”转向培养学生“会学”;使学习从“要我学”转向“我要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亲近科学,实现自我发展。
一、引导学生科学猜想
在新课程的教学中,猜想与假设已成为学生科学探究活动中十分重要的环节之一,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往往有些教师只注重学生的“猜”而不注重学生的“想”。只是把“猜”作为探究新事物一种形式,至于这样猜的“理由”或“根据”是什么,教师则很少问津。科学教学的猜想活动,应是教师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如《土壤里有什么》一课,笔者让学生猜想“土壤里面可能有什么?”学生开始大胆猜想:
生:可能有空气。
生:有水。
师:为什么会这样认为?
生:植物的生长需要空气和水。
于是笔者把这些合理的猜想一一板书。
生:有细胞。
笔者停下了手中的笔,问:你知道什么样的物体才有细胞吗?
生:……
师:是不是所有的东西都有细胞?
生(大悟):不,应该是活着的东西。
师:比如说动物或植物,对吗?
生:对。
二、引导学生科学探究
科学课程的基本要求是以科学探究为核心。探究学习要求学生有很强的自主性,但“自主”并不等于“无度”。在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时,首先,教师应让学生明确探究活动的目标,或先制定实验的计划和方案,把实验将会出现的情况尽量想全面。这样,在做实验时对出现的各种现象能及时做出分析判断,达到实验的目的。如《有趣的浮沉现象》一课,教师出示了每组的实验材料之后,先让学生猜想哪些材料能上浮,哪些材料会下沉,然后亲自实践来判断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假如教师没有在课一开始定下目标,而是让学生随意地玩,那么整个教室都会喧闹,学生会泼水,或者会反复做同一个实验,以致使整个课堂乱而无序,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又如在《热空气上升的秘密》一课中,在学生动手、教师巡回指导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都在把所有的实验材料毫无根据地组合在一起,这时需要先指导他们这些实验器材可以单独实验,然后又进一步引导:“我们研究的是热空气,你们认为老师为什么要给你们准备一个塑料袋?”这时学生能够想到是用塑料袋装空气,为了阻止他们把装好空气的塑料袋用教师给他们提供的另一种器材塑料细绳扎起来,又进一步引导:“怎样很轻易地让塑料袋里的空气受热?扎起来以后受热能快吗?有没有方法让它更快地受热?”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只有教师的引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才会有所收获。
三、引导学生科学描述
学生通过运用感官获得的对事物的各种认识,转化成可以与人交流的信息,就需要对观察对象进行描述,它是观察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课的描述是建立在对被观察对象的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是要用事实说话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如实、准确地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如《水在哪里》一课中,通过观察,学生们交流出了水的以下特点:没有味道、没有颜色、透明。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水是液体”这一特点,笔者是这样引导的:
师:有一个外星球的朋友没有看到过水,会不会把玻璃当做水呀?
生:不会,水会流动,玻璃不会流动。
生:玻璃是硬的,水是软的。
生:刚才我把水倒入正方形的杯子,水就是正方形的;倒入圆形的杯子就是圆形的,放什么里面,水就是什么形状。
生:对,水没有自己的形状。
生:我把水洒在桌子上,水会流,把水槽放在桌子上,它不会流。
师:水会流动,像石块、玻璃就不会流动,我们把像水这样会流动的、没有固定形状的物体叫液体。
师:现在谁能全面地说一说,水是一种什么样的物体?
生:水是没有味道、没有颜色、没有气味、透明的液体。
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却在相机诱导。”在科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指导者、组织者、合作者,是导演,而不是主演。教师应当体会儿童生命的最大丰富性和主动性,关注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每一点进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学生的自我发展,是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才能是健康、科学的,以课堂为基本形式的教学活动,应当成为学生良好自我发展主要阵地。教师的任务就是突破了过去以讲代学、以问代学、以牵代学、牵着学生的鼻子走的教学模式,想方设法让学生真正动起来,以“探究为核心”,主动参与科学探求活动。因此,教师必须在“引导”上下工夫,研究“引导”的艺术,只有教师变教为诱,变教为导;学生变学为思,变学为悟,才能使教与学、导与学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学生也才能够真正走进科学,亲近科学。
[1] 邓美姣.掌声背后的“冷”思考[J].科学课,2006,3.
杨冰冰,本科,小教高级。
山东省威海经技区长峰小学。
师:土壤是活着的东西吗?
生:不是。
师:那它会有细胞吗?
生笑:不会。
师:对,有生命的物体也就是生物体才有细胞,土壤不属于生物,所以土壤里不会有细胞。
在这种引导下,学生就会认识到“猜想”是立足于已经知道的知识和经验,针对新现象新研究对象进行逻辑上的分析,进而得到他们认为比较合理的猜想结论。又如《玩滑梯的启示》一课,笔者是这样导入的:师:昨天中午老师在超市的大理石地面上滑倒了,猜一猜,这可能与什么有关系?
生:昨天上午下雨了,有水,地面就有点滑。
师:说得不错。还可能与什么有关系?
生:可能与老师的鞋底有关系。
师:为什么?
生:可能是鞋底太光滑了。
师:为什么老师的鞋底为光滑?
生:老师的鞋是高跟鞋,我妈妈的高跟鞋鞋底没有什么花纹。
师:在生活中你一定是位善于观察事物的孩子。那么,同学们的鞋底又是怎样的呢?
生:我的鞋有很多的花纹。
师:你认为为什么鞋底设计有花纹?
生:不会滑倒。
师:那用你们的鞋子感受一下摩擦。
生:不好滑。
师:谁能说得具体一点?
生:好像有什么东西挡着。
生:有一种力阻止着我们的运动。
师:体验得相当细腻。由于摩擦,在物体运动时受到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以上案例证明,巧妙的设计问题也可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发展思维,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受已知的知识和经验的影响,回答往往缺乏多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思考,甚至思维处于停滞状态。这时,教师的追问和学生的反思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让他们的思维得到引导和启发,从而得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