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
2012-01-29孙华
孙 华
对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
孙 华
为使课程改革得以深入推进,分析了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标准与技术标准不吻合、毕业标准和企业员工标准不匹配、课改推进和保障体系不协调等问题,进行了系统思考和整体设计,提出“通过深入市场调研,整体规划专业建设;通过校企深度融合,真正落实培养模式;通过对接行业标准,重新建构课程体系;通过实施保障工程,推动课改进一步深入”的改革思路。
课程改革;问题;走向
自2005年《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实施以来,江苏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进入了快车道,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引下,各职业学校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课程改革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对改革的进一步推进造成了阻力。正确对待问题,寻找相关对策,将可以更好地推动课程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一、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
中等职业教育多数专业比较宽泛,培养面较广,如会计专业、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等。以会计专业为例,专业的培养目标可以是银行工作人员、商场收银员或者企业的一般会计、出纳等,不同的培养目标所对应的工作岗位要求是不一样的。如果没有相对明确的专业方向,缺乏明晰的专业定位,易导致专业课程开设缺乏重点,出现什么都学、什么都难以深入的问题,与中等职业教育培养“一专多能”的在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初、中级专门人才的目标产生偏离。
(二)课程标准与技术标准不吻合
多数课程标准在编制时更多的是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接受能力,对企业技术标准的关照不够。项目课程编制和实施上的校本化固然给学校以更多的课改自主权,但其编制效果和实施质量缺少权威的测定,难以保证项目课程的实用性、适用性及与岗位的对应性。而企业技术标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课程标准与企业技术标准不吻合的后果是学生学而无用,变成为学习而学习。
(三)毕业标准和企业员工标准不匹配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通过各项课程考试,拿到相关技能等级证书后一般都能顺利毕业,而企业对员工的要求除了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外,更为看重的是职业道德、劳动品质、合作交往等关键能力或素养。但这些能力在学校教育中往往被忽略,或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缺少抓手而没有真正落到实处,造成企业抱怨招不到好员工,学校、学生则抱怨企业太挑剔。
(四)课改推进和保障体系不协调
各中等职业学校近年来都在设施设备上有了较大投入,但设施设备的生均拥有量和学生的实际使用时间还是远不能满足技能培养的需求。同时,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企业的设备和技术升级换代的速度加快,学校在教学和实训中难以保证设施设备的先进性。而企业虽然理应承担起职业教育的社会责任,但如果没有利益的驱动和制度的保障,希望企业的深度参与只能是职业学校的一厢情愿。同时,师资始终是制约中等职业学校发展的主要瓶颈。大部分专业教师没有企业工作经历,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和企业工作现场所需技术有一定偏差。教师要由单纯的课程实施者变为课程标准的制定者、项目课程中项目的编制者和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组织者,这些要求给教师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不少教师只是被动地参与,所谓教非所愿,缺乏主动寻求改革的动力。
二、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走向的思考
虽然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但这些问题都不是不可逾越的,笔者认为,从学校层面来讲,改革的进一步推进需要进行系统的思考和整体的设计。
(一)深入市场调研,规划专业建设
职业教育和经济发展紧密相连,深入的市场调研是专业建设的第一步。市场调研的方法有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等多种方法。通过查阅政府经济发展规划、人才发展规划、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行业状况分析报告等文献资料,对行业协会、用人单位的技术人员或人事经理、本专业毕业生等进行问卷调查,以及对行业协会的会长、企业老总、政府主管部门等进行访谈,可以从多方面深层次地了解本专业所对应的区域内行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人才需求的层次与走势、本专业历届毕业生及用人单位对专业建设的评价与建议。通过调研,明确本专业所要面向的主要岗位群,确定本专业的各专门化方向,以及各专门化方向所需掌握的技能,从而对学校在本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有一个深入分析;通过市场调研,更多地掌握本专业所处的专业链的位置,以及与本专业相关联的专业群的发展状况,为学校围绕骨干专业开发新专业、拓展专业群、形成专业链提供更多的市场信息;同时,市场调研也是沟通校企的桥梁与纽带,和行业以及一大批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将使企业对职业学校有更深入的了解,有利于实现校企间在学生实习、员工招聘、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建设及师资互派等方面的良性互动。
(二)校企深度融合,落实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目前职业教育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最佳途径。中等职业学校是人才培养的主体之一,有人才培养的责任和义务;而企业作为人才培养的目的地和人才的使用者,对人才培养规格、人才培养质量有自己的衡量标准,企业只有深入参与到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来,才有可能真正找到所需的人才。否则,由于学生毕业标准和企业用工标准不合拍,造成企业招收的职业学校毕业生必须重新进行岗位培训后才能上岗,也会给企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企业本身有参与人才培养的愿望,只要能在参与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获益,企业就愿意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职业学校应积极探索与企业合作的机制,争取校企双赢。如合作企业可以优先获得毕业生的挑选权;学生进入企业实习能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学校也可通过为企业办员工培训中心,帮助企业进行相关的员工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员工的学历层次和职业素养;学校通过“引企入校”,在校内建公司,把企业生产车间引入校园实现“设备共享”;通过对企业某些岗位进行“岗位承包”,获得企业生产流程中部分岗位,满足学生工学交替需要。学校还可以和行业协会合作(相当于和一个协会下的多家企业合作),超越同单个企业合作的局限。在此基础上,学校还应和企业共同努力,实现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的融合、课程标准与技术标准的融合、教室与工场的融合、学员与员工的融合、毕业标准和用人标准的融合以及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通过实施校企深度融合,实现校企双主体办学,学校和企业进行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真正实现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三)对接行业标准,建构课程体系
在深入市场调研,并和企业形成良好合作关系的基础上,将培养目标明细化,使专业培养目标具体到对应的职业或岗位。围绕从事具体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关键能力、职业道德等,以实践教学为主线,整体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课程体系,制定出各项目课程的课程标准,编制好具体的项目方案,并开发出相应的教学资料。笔者认为,在课程体系建构中,应努力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使专业课程内容与行业标准对接。在设置项目课程时,要对行业标准进行解读,将行业标准所对应的知识技能,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技能学习规律分解到项目课程中。根据职业活动导向和工作过程导向的原则设置项目内容,项目的选择应有针对性,既要使每一个项目尽可能和实际的工作任务相吻合,又要使各项目内容中的知识、能力、价值观得到有机整合,使学生在完成各项目的同时,既培养了岗位职业能力,又学到了相关知识。
二是使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校内实施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应在相应的实训、实验室进行,实验实训室的布局要接近企业生产现场,实习环境应和企业生产环境类似,学生实习训练的项目应模拟企业真实工作任务,学生的实习作品模仿企业生产的产品,教学时对学生的要求要等同于企业对员工的要求,让学生在校内就能感受到企业氛围,培养企业员工的意识。在工学交替进入企业实习时,教学要围绕具体的产品生产展开,让学生在生产出合格产品的同时,获得良好的劳动品质并逐步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三是使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为使职业学校的毕业证书具有一定的含金量,必须让学生在获得毕业证书的同时,拥有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因此,在课程设置中,要将学历课程和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证课程通过项目课程的形式相结合,把职业资格等级证书的考级标准融合到相应的项目课程中,使企业具体岗位对应的员工要求渗透到课程教学中,让学生的毕业标准和企业招收员工的标准相匹配,从而使毕业生具备足够的就业竞争力。
(四)实施保障工程,推动课改深入
为保障课程改革能有持续的推动力,必须确保学校和企业联合办学的双主体地位,让企业参与到课改保障工程的建设。
一是实训基地的扩建、更新和完善。学校应有具体的规划来确保各专业都有足够的实训场所供学生实习,各实训场所设施设备的数量和先进性应与学生数量以及企业生产现状相吻合。同时,要注重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按照“走出去、请进来”的策略和企业共建实训室,引进企业车间,或者让学生到企业实习,在参与企业产品生产的同时,培养岗位职业能力。
二是骨干专业师资的建设。学校应进行专业师资的建设规划,送教师下企业或参加各类培训,以提高教师的课改能力。对教师参与课程改革应有明确的要求和奖惩措施,让教师既有课改的压力,更有课改的动力。同时,要在各专业物色合适的行业企业专家,聘为学校的兼职教师,在他们的带动下,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相关岗位职业能力和科研能力。
总之,课程改革的核心在课程,关键在校企合作,重点在教师,落脚点在课堂。我们应通过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探索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规律,以满足社会和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并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孙华,男,张家港职业教育中心校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
G712
A
1674-7747(2012)03-0001-03
[责任编辑 盛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