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词语“游”到课文里
2012-01-29孙健
孙 健
(南通市开发区竹行小学,江苏 南通 226000)
让词语“游”到课文里
孙 健
(南通市开发区竹行小学,江苏 南通 226000)
一提到词语教学,教师大都唉声叹气:词语教学太枯燥了,学生不感兴趣,教师也教不出什么名堂,不像句段、篇章,可读可品,可诵可演。难道词语教学真的不能像其他教学内容一样精彩纷呈,常教常新?怎样才能将词语教学提到高效的层次呢?笔者在此尝试着借用两个课例,谈谈对词语教学的一些认识。
【案例一】
《鱼游到了纸上》(人教版五上)教学片断:
师:第一次读课文,大家能够把课文读通顺,真了不起。这是课文的词语,咱们来读一读。
清澈见底 赏心悦目 自由自在
(生试读)
师:这3个词描写的是什么?
生:清澈见底描写了玉泉的池水,自由自在描写了水中的鱼儿,赏心悦目描写了观看的游人。
师:把你的理解带到词语里,再来读读这3个词语。
(生试读)
师:请你用上这3个词说说玉泉的美景。
生:玉泉的水清澈见底,我看了赏心悦目,鱼儿自由自在地游着,好像一群神仙。
生:玉泉的池水清澈见底,水中的鱼儿自由自在地嬉戏着,一会儿串到这儿,一会儿串到那儿,仿佛是在捉迷藏呢,看得游人们赏心悦目,陶醉不已。
师:请大家找找课文中描写玉泉美景的语句,自由地读一读。
(生练习朗读)
师:我请一名同学给大家读一读。
生:玉泉的池水清澈见底。坐在池边的茶室里,泡上一壶茶,靠着栏杆看鱼儿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真是赏心悦目。
(师引导学生抓“清澈见底”“自由自在”“赏心悦目”进行个性化朗读)
师:让我们共同来走进这赏心悦目的画面吧。
(师展示鱼儿在水中游的画面,学生屏气凝神)
师:让我们带着这种美的感受一起来读一读。
(生试读)
【反思】词语好比水中的鱼儿,必须让它回到水中才能活起来。这一教学环节包含了三个层次,一是读词,思考这3个词语分别描写了什么。学生能够感受到词语所表达的意思,这只是浅层次的理解;二是用上这3个词说说玉泉的美景。这个问题一下子打开了学生思维的空间,通过想象来“复活”词语的本来面目,把词语读厚,词语的丰富内涵就生动地投射在了学生的心湖上;三是朗读课文中描写玉泉美景的语句。教师及时把思维巧妙拉回到课文,与教材共鸣,让学生去品味,去朗读,去个性化地理解和表达,把句子读醇。由此而产生的教学,学生读到的不仅仅是几个词,而是一幅优美的画,在如诗如画的品读中,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语言的魅力泼泼洒洒地散发着。
【案例二】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苏教版四下)教学片断:
师:学习课文之前,先请大家看一下小黑板。这6个词语你会读吗?
稠密 木质
永久保持 蓬蓬勃勃
四季常青 仍然不变
(生试读)
师:如果让你把这6个词语分成两类,可以怎么分?
生:我把稠密、蓬蓬勃勃、四季常青分成一类,木质、永久保持、仍然不变分成另外一类。
(师按照学生说的,通过演示,将6个词语重新排列,分成左右两组)
师:大家看看左边的词语,你发现了什么?
生:这3个词语都是写樟树的外形。
生:这3个词语都是写樟树的生长特点。
(师板书:生长特点)
师:我们把“木质”“永久保持”“仍然不变”这3个词语带到课文中,谁来读读有关的句子。
生:而樟树本身却有一种香气,而且这种香气能永久保持。即使当它枝枯叶落的时候,当它已经作为木料制作成家具的时候,它的香气仍然不变。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怕它一天。
师:联系上下文想想,这3句话写的是樟树的什么?
生:这3句话写的是樟树的可贵之处。
(师板书:可贵之处)
师:现在,你知道这篇课文重点写了樟树的什么?
生:这篇课文重点写了樟树的生长特点和可贵之处。
师:真好,一起读读这6个词语吧。
(生齐读词语)
师:现在,我们把“蓬蓬勃勃”带到课文里,谁来读读课文中的句子?
生:樟树四季常青,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
师:大家看“蓬勃”两个字,蓬的上面是——
生:草字头。
师:勃的右边是——
生:力。
师:可见蓬勃就是指像小草一样具有生命的活力。那蓬蓬勃勃指的就是——
生:生命力旺盛。
(板书:生命力旺盛)
师:把这旺盛的生命力送到句子里,谁来读读这句话?
(生试读)
师:同学们,一年四季,365天,樟树还可能会经历哪些磨难呢?你能用“无论是……还是……,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来说一说吗?
生:无论是风吹还是雨打,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
生:无论是刮狂风还是下暴雨,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
生:无论是骄阳似火还是冰天雪地,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
生:无论是寒冬腊月还是盛夏酷暑,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
师:这就是樟树旺盛的——
生:生命力!
师:顽强的——
生:生命力!
师:当你了解到了这些,你再来读读书上这句话,还能怎么读?
(生试读)
师:请大家默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你还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樟树旺盛的生命力?在这些词语下面画一个小圆圈。
由于学生对“蓬蓬勃勃”已经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接下来第四自然段的教学也就一气呵成了。
【反思】这个教学环节包含了两个层次。一是在读词后,教师引导学生将词语分成两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词语之间的相同点,把握课文的主要结构。此时,学生还没有“沉入词语的感性世界”。教师并没有急于去启发,而是展开第二层次教学:依托文本,采用类比法引导学生理解“蓬蓬勃勃”,并通过联系具体语境、句式比较、情境还原等方法,感受樟树旺盛的生命力,更以这个词语为基点,带动整个第四自然段的教学,真可谓一举两得。由此看来,词语教学并不等于教学词语。词语教学是阅读教学的一部分,是阅读教学的一个切入口,应该服从整个阅读教学的安排。
杜威曾说:“教学绝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告诉,教学应该是一种过程的经历,一种体验,一种感悟。”一个词语的教学可能只是一堂课的一个细节。细节虽小,却举足轻重,它决定着课堂教学的目标。因而,教学是不应该也不能够忽视细节的,我们要随时关注细节,尊重细节,剖析细节,从而让语文课堂更高效。
(责任编辑:符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