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温病学科建设回顾※
2012-01-29曾征伦吴智兵刘亚敏彭胜权沈强徐秋英
曾征伦吴智兵刘亚敏彭胜权沈强徐秋英
(广州中医药大学温病学教研室,广州510405)
岭南温病学科建设回顾※
曾征伦吴智兵刘亚敏彭胜权沈强徐秋英
(广州中医药大学温病学教研室,广州510405)
岭南地区;温病学;课程建设;学科建设
温病学是中医专业主干课程之一,过去由于认识上不足,一直把温病学按基础学科对待,使这门原本临床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得不到较好的发展。温病学的课程教学,年复一年地脱离临床而照本宣科,致使讲温病者不治温病,学温病的见不到温病。要改变这种被动局面,关键是大胆改革学科归属的体制。
1 体制改革是温病学回归临床的关键
一九七九年十月,彭胜权教授等在给时任学院领导的报告中,明确提出管理体制不妥、要求开设病房的意见。一九八四年学院成立中医系,院领导考虑以上意见,将温病学教研室划属中医系(现第一临床医学院);一九八五年学院进行“(医)院系合一”的体制改革,为温病学科回归临床创造了条件;而后经过三年的过渡准备,一九八八年八月在第一附属医院建立四内科病房,医疗工作全部由温病学教研室承担,终于完成了温病学科教学、医疗、科研三位一体的重大改革,在全国同行中首创经典结合临床的“温病学科教、医、研三位一体新体制”成功模式。1993年5月该模式获广东省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回首过去,该模式的创建者及其团队可谓是高瞻远瞩。该模式的实施,不仅较好地处理了温病学课程性质(现属于临床基础课),而且为这门经典理论研究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那就是临床与科研,正是这两把“尚方宝剑”,使得温病学科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2 教、医、研三结合,温病学科教学系统的建立
温病学是中医课程体系中既年轻又古老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回归临床建立教学、医疗、科研三位一体的教学系统,它们的关系是:临床是基础,科研是动力,教学是目的。有了临术基础,使师资有总结临床经验、体会温病学理法方药治疗高热急症效果、了解病证发生、发展规律与诊治特点等信息的机会,讲课才能理论联系实际,生动有趣;学生在课程学习当中,有见习、实习的机会,尤其是由授课老师带着学生,去自己的实践基地见习、实习,可以更好地理解课堂上的理论知识,使之见得着摸得到,克服单纯理论学习枯燥无味的弊端。中医专业的教师从事科研工作,必须是在临床中寻找突破口,才能做到选题思路宽广,科研成果也能适应医疗市场的需要,技术成果容易推广。另外,有了临床基础,学科培养研究生的水平与层次也有较大提高,使研究生从理论研究范畴,到临床诊疗技能、方法,临床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实践动手能力均有增强;研究生的层次,从硕士研究生、临床硕士研究生,到博士研究生、临床博士研究生,都有招生培养,层次齐全。
3 倡导岭南温病研究,促进重点学科、精品课程及团队建设[1]
如果说“教、医、研三位一体新模式”是温病学发展架构的话,那“岭南温病研究”可认为是本温病学课程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之源泉。因为高校中医教学最终务必为本地区的人民健康及经济发展服务,又由于温病学是地域性明显学科,岭南地区的温病具有明显地域特色,故岭南温病研究的提出是顺应了中医诊病的辨证论治理念,是中医“三因制宜”的较好诠释与体现。
1978年以来,原广州中医学院、现广州中医药大学温病学教研室,以确立“岭南温病的理论与临床研究”作为研究方向,从1978年起招收硕士及博士研究生,发表了多篇研究论文。1985年11月召开的广东省振兴中医大会上,提出研究岭南医学作为广东中医特色的战略思想[2]。国家与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的领导、中医界的专家学者也曾多次提出,岭南温病独树一帜,是开发研究岭南医学的重要内容。有鉴于此,广州中医药大学温病学教研室以彭胜权[3]等为首的研究团队从一九八六年开始,对岭南温病进行理论、临床及实验等方面的系列研究,并结合《温病学》课程教学,紧密结合岭南地区温病特点,坚定不移地将“岭南温病研究”作为本学科研究方向。至今,本学科招收研究生的专业一直为“岭南温病研究”,可见该方向是经得起时间及实践的考验的。1988年建立临床病区、在全国同行中率先创立“温病学的教学、医疗、科研三位一体”等举措进一步促进和丰富岭南温病内容。由我温病教研室编写、体现岭南温病学术思想的中医学院教材《温病学》[4]于1990年出版,较好地促进了温病学的发展,逐渐凸显本课程的特色与优势,1993年本课程获广东省重点课程称号。
1995年广东省教育厅确认本学科为广东省重点学科,1997年本学科晋升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提升了本学科的地位与影响,促进了本学科的发展。1997年本学科与伤寒论、金匮要略纳入中医临床基础学科,但本学科研究方向仍为岭南温病研究。“岭南温病理论与临床应用研究”于1999年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为学科下一步发展打下了更坚实的基础。
与此同时,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齐头并驱,相互促进。1996年彭胜权教授主编了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规划教材《温病学》,巩固了本课程发展及教材编写优势。(加注:之后本教研室林培政教授接连于2003年及2007年主编了全国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温病学》,钟嘉熙教授于2007年主编了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案例版《温病学》。)
2002年,本学科所属的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免答辩晋升为国家级重点学科,也较大地促进了本课程发展,本课程教学成果2005年获国家级二等奖。尤其是2003年广东地区抗击SARS过程中,本教研室专家应用岭南温病理论防治SARS做出了重要贡献,得到上级部门的肯定与赞扬。彭胜权教授分获防治SARS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及广东省一等功,刘仕昌、沈强、钟嘉熙、林培政及史志云等获广东省防治SARS三等功,本教研室获广东省抗击SARS嘉奖集体。至此,支撑本学科发展的温病学课程在全国同行中已处于领先地位,温病学课程相继于2007年、2008年分别被评为广东省及国家级的精品课程,形成了医、教、研全面发展、业务精通的一流教学团队,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
形成的岭南温病研究团队主持了“十一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广东省人民政府自然科学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岭南常见病毒性疾病的湿热特征及证治机理研究”(资助经费120万)。2007年起担任“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人禽流感防治新型药物和疫苗的应急研究和开发”重点组成部分“寒温并用中药复方防治流感的系统监控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资助经费400万元)项目的顾问及主要研究人员,这些将很有利于加深岭南温病的研究,进一步揭示岭南温病本质。
在2008年教育部新一轮重点学科评审中,本学科再次进入国家级重点学科行列。在2002年及2008年本校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本课程特色获得好评,被专家认为是我校的办学特色。
综上所述,岭南温病研究不仅是本学科的研究与发展方向,更是本课程发展的推动力。只有不断加深岭南温病研究,立足于岭南地区,积极为岭南地区的人们健康服务,才能保持本学科的特色与优势,才能丰富本课程教学内容,优化本课程教学资源,这样将更有利于本学科与课程的可持续发展。
[1]曾征伦.岭南温病二十余年之整理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
[2]彭胜权,邝日建,林培政等.岭南温病研究与临床[M].1版,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1.
[3]彭胜权,李迎敏,林培政等.岭南温病研究[J].新中医,1997,29(10):2-4.
[4]彭胜权,李惠德.温病学[M].1版,广州:广东省高教出版社,1990:23.
10.3969/j.issn.1672-2779.2012.18.043
1672-2779(2012)-18-0059-02
:杨燕平
2012-08-10)
广东省科技厅项目[No:20120318053];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度教育研究课题[No:1091];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国家级特色重点学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