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华佗《中藏经》精读(一)

2012-01-29杨建宇李彦知韩世辉孙光荣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2期
关键词:阴气阴阳阳气

杨建宇 李彦知 韩世辉 孙光荣



华佗《中藏经》精读(一)

杨建宇1李彦知1韩世辉1孙光荣2△

(1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北京 100031;2 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北京 100029)

华佗;中藏经;校注;语译

人法於天地論第一

[原文] 人者,上秉天,下委[1]地,陽以輔之,陰以佐之。天地順則人氣泰,天地逆則人氣否。

是以天地有四時五行,寒暄動靜。其變也,喜為雨,怒為風,結為霜,張為虹,此天地之常也。人有四肢五臟,呼吸寤寐。精氣流散,行為榮,張為氣,發為聲,此人之常也。

陽施於形,陰慎[2]於精,天地之同也。失其守,則蒸而熱發,否而寒生,結作癭瘤,陷作瘡疽,盛而為喘,滅而為枯,彰於面部,見於形體。天地通塞,一如此矣,故五緯[3]盈虧,星辰差忒[4],日月交蝕,彗孛[5]飛走,乃天地之災怪也;寒暄不時,則天地之蒸否也土起石立[6],則天地之瘡疽也;暴風疾雨,則天地之喘乏也;江河竭耗,地之枯焦也。鑒者決之以藥,濟之以鍼,化之以道[7],佐之以事[8]。故形體有可救之病,天地有可去之災。

人之危厄死生,秉於天地。陰之病也,來亦緩而去亦緩;陽之病也,來亦速而去亦速。陽生於熱,熱而舒緩;陰生於寒,寒則拳急[9]。寒邪中於下,熱邪中於上,飲食之邪中於中。人之動止,本乎天地。知人者[10]有驗於天,知天者必有驗於人。天合於人,人法於天。見天地逆轉,則知人盛衰。人有百病,病有百侯,侯有百變,皆天地陰陽逆從而生。苟能窮究乎此,如其神耳。

[提要] 本论是全书的总纲。基于人与天地相应的思想,概括地论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阐明了知人验天、知天验人的主旨。全文分四段:一、提出人秉天、委地而有形神的基本认识,论述人体气机能否调适取决于天地之气是否顺逆。二、采用类比的方法,述明天地与人的正常变化。三、采用类比的方法,述明天地与人的异常变化。并指出“形体有可去之病,天地有可去之灾”。四、进一步论述人的危厄、死生、动止都与天地相应,因此,可以见天地逆从,则知人衰盛。

[校注]

[1] 委 连属。《庄子·知北游》:“是天地之委形也。”《释文》杜注曰:“委,属也。”

[2] 慎 形成。《诗经·大雅·桑柔》:“考慎其相。”传:“慎,成。”又,此字独不避孝宗庙讳,疑误。

[3] 五纬 金木水火土五星之总称。《周礼·春官·宗伯第三·大宗伯》疏:“五纬,即五星:东方岁星(木),南方荧惑星(火),西方太白(金),北方辰星(水),中央镇星(土)。言纬者,二十八宿随天左转为经,五星右转为纬。”

[4] 星辰差忒 谓星辰运动不依常轨。《易·豫》:“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遇而四时不忒。”盖古人常将异常之天体运动与灾变相互联系之。

[5] 彗孛 俗称“扫帚星”。《尔雅释天》疏:“孛者何?彗星也。彗,谓帚也,言其状似扫帚,光芒孛孛然,故言孛,又言彗。

[6] 石立 《旧唐书·孙思邈》此下有“天地之瘤赘山崩土陷”九字,可参。”

[7] 化之以道 谓以阴阳调节之理教化民众以适应自然之变化。《易·爻辞上》:“化而裁之谓之变。”疏曰:“阴阳变化而相裁节之,谓之变也,是得以理变也。犹若阳气之化不可久长,而裁节之以阴雨也,是得理之变化也。”

[8] 佐之以事 谓以符合自然变化之事业助民众适应自然之变化。《易·爻辞上》疏曰:“凡民得以营为事业,故云谓之事业也,此乃自然以变化错置于民也。”

[9] 拳急 谓收引蜷曲而拘急也

[10] 者 医统本、周本此下有“必”字,疑是。

[语译] 人,上则秉受于天,下则连属于地,天的阳气来辅助人,地的阴气来资养人。天地之气调顺,人体气机就调适安和;天地之气逆乱,人体气机就闭塞紊乱。

因此,天地有四时五行,有冷与暖,动与静。它们在变化着,天地之气和则表现为雨,天地之气动则表现为风,天地之气凝结则表现为霜,天地之气开合则表现为虹,这些都是天地之气的正常变化;人有四肢五脏、呼吸醒卧。精气在流动散布着,精气的运行表现为色泽,精气的开合表现为呼吸,精气的扬举表现为声音,这些都是人身精气的正常反映。

阳气施用在“形”,阴气成合在“精”,这是天地的同一规律。违背这种正常规律,就会暑气上蒸而热病发生,阴气闭塞而寒病发生,气血郁结而成瘿瘤,热气入陷而成痈疽,肺气壅塞而成喘病,肌肉消减而成痿证。这些病变显露在颜面,反映在形体。天地之气的通调与闭塞,全象这一样啊!所以,五星的盈满亏虚,星辰的运行差异,日蚀月蚀的交替发生,彗星的飞跃奔逝,就是天地的灾异变故;寒冷温暖不依时节,就是天地的蒸发和闭塞;崇土高起怪石兀立,就是天地的痈疽;暴风骤雨,就是天地的喘息;江河干涸,就是天地的焦萎。明察自然变化规律的人,对于病人,就会用药物调平阴阳之气,用针刺增进疏导之力;对于灾变,就会按阴阳调节的道理来适应自然的变化,用符合自然变化规律的事业帮助民众适应天地的灾变。所以,形体有疾病可以拯救,天地有灾变可以消除。

人的灾病生死,秉受于天地。阴邪所致的病,来的缓慢,痊愈也缓慢;阳邪所致的病,来的迅速,痊愈也迅速。阳病生于热邪,热邪使人体松乏弛缓;阴病生于寒邪,寒邪就使人体挛曲拘急。寒邪伤害人体的下部,热邪伤害人体的上部,饮食之邪伤害人体的中部。由于人体的动静,根源于天地的变化。所以,认识了人体变化的人,会验证天地的变化;认识了天地变化的人,必定会验证人体的变化。天地的变化相合于人体的变化,人体的变化符合于天地的变化。明晓天地变化的逆与顺,就能测知人体的盛和衰。人体有千百种疾病,疾病有千百种证候,证候有千百种变化,这都是天地阴阳的顺与逆所产生的。如果能彻底探明这些奥义,那就如同神圣了。

[按] “人与天地相应”思想,自《内经》始即已引进医学领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确认:“阴阳四时者,万物之始终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尔后,历代医家均从整体观念出发,无论养生与治病,都强调人必须顺应自然。故“人与天地相应”乃中医理论之主导思想。本书以“人法于天地论”列诸论之前,冠全书之首,可谓开宗明义。本论以人法于天地为主旨,系统论述如下三点:一、由于人秉天、委地,则人之危厄死生秉于天地、人之动止本乎天地,故人必须顺应自然变化。二、由于百病、百侯、百变皆天地阴阳逆从而生,故养生治病必须认识和掌自然变化之规律。三、由于天合于人,人法于天,见天地逆从,则知人衰盛,因之,“知人者有验于天,知天者必有验于人”。从而,鉴者诀之于药,济之以针,则形体有可救之病;化之以道,佐之以事,则天地有可去之灾。故人能认识与掌握自然变化之规律。

陰陽大要調神論第二

[原文] 天者陽之宗,地者陰之屬。陽者生之本,陰者死之基[1]。天地之間,陰陽輔佐者人也。得其陽者生得其陰者死。陽中之陽為高真[2],陰中之陰為幽鬼[3]。故鐘[4]於陽者長,鐘於陰者短。

多熱者陽之主,多寒者陰之根。陽務[5]其上,陰務其下;陽行也速,陰行也緩;陽之體[6]輕,陰之體重。陰陽平,則天地和而人氣寧;陰陽逆,則天地否而人氣厥。故天地得其陽則炎熾,得其陰則寒凜[7]。

陽始於子前,末於午後[8];陰始於午後,末於子前[9]。陰陽盛衰,各在其時,更始更末,無有休息,人能從之亦智也。《金匱》[10]曰:秋首養陽,春首養陰[11]。陽勿外閉,陰勿外侵。火出於木,水生於金。水火通濟,上下相尋。人能循此,永不湮沉,此之謂也。

嗚呼!凡愚豈知是理?舉止失宜,自致其罹[12]。外以風寒署濕,內以饑飽勞役為敗。欺殘正體,消亡正神。縛絆其身,死生告陳。

殊不知脈有五死,氣有五生。陰家脈重,陽家脈輕[13]。陽病陰脈則不永,陰病陽脈則不成[14]。陽侯多語,陰症無聲。多語者亦濟,無聲者難榮。陽病則旦靜,陰病則夜寧。陰陽運動,得時而行。陽虛則暮亂,陰虛則朝爭。朝暮交錯,其氣厥橫。

死生致理,陰陽中明。陰氣下而不上曰斷絡[15],陽氣上而不下曰絕經[16]。陰中之邪曰濁,陽中之邪曰清。火來坎戶,水到離局[17]。陰陽相應,方乃和平。陰不足則濟之以水母[18],陽不足則濟之以火精[19]。陰陽濟等[20],各有攀淩。上通三寸,曰陽之神路[21];下通三寸,曰陰之鬼程[22]。陰常宜損,陽常宜盈。居之中者,陰陽均停[23]。是以陽中之陽,天仙賜號[24];陰中之陰,下鬼持名[25]。順陰者多消滅,順陽者多長生。逢斯妙趣,無所不靈。

[提要] 本论揭示阴阳本质及其运动规律,论述人体顺逆阴阳变化之生理病理,提出调摄与诊治大法。故题曰阴阳大要调神论。

全文分四段:始述阴阳为生死之本,得阳则生,得阴则死;继论阴阳本质、特性及顺逆盛衰规律,言人能循此,永不湮沉;三论阴病阳病脉候;最后阐明阴阳相应,方乃和平,但基于顺阴者多消灭,顺阳者多长生之认识,归结调摄救逆大法为阴常宜损,阳常宜盈。

本论主旨是:阴阳平,则天地和而人气泰;阴阳逆,则天地否而人气厥。并强调钟于阳者长,钟于阴者短。

[校注]

[1] 阳者生之本,阴者死之基 谓温熙之阳气乃万物生化之本源;寒冽之阴气乃万物死亡之基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阴阳)生杀之本始。”王冰注:“万物假阳气温而生,因阴气寒而死。”

[2] 高真 泛指天上神仙,此喻阳气之助人常生也。

[3] 幽鬼 泛指地下鬼魂,此喻阴气之促人短寿也。

[4] 钟 汇聚。《玉篇·金部》:“钟,聚也”。

[5] 务 趋向。《说文·力部》:“务,趣也。”《诗·大雅》:“左右趣之”傅云:“趣,趨也。”

[7] 故天地得其阳则炎炽,得其阴则寒凛 此十五字疑错简,当在“多热者阳之主,多寒者阴之根”句下。

[8] 阳始于子前,末于午后 谓阳气始盛于仲冬之前,渐衰于仲夏之后。“子”,仲冬(十一月)。《礼记·月令》:“仲冬之月”。郑注:“仲冬者,日月会于星纪而斗建子之月也。”又,“日短至,阴阳争,诸生荡。”郑注:“争者,阴方盛,阳欲起也。荡,谓物动萌牙(芽)也。”《素问·脉要精微论》:“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故“阳始于子前”者,谓阳气始盛于仲冬之前也。“午”,仲夏(五月)。《礼记·月令》:“仲夏之月。”郑注:“仲夏者,日月会于鹑首而斗建午之辰也。”又,“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郑注:“争者,阳方盛,阴欲起也。分,犹半也。”《素问·脉要精微论》:“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又,《广雅·释言》:“末,衰也。”故“末于午后”者,谓阳气渐衰于仲夏之后也。

[9] 阴始于午后,末于子前 谓阴气始盛于仲夏之后,渐衰于仲冬之前。参见本篇注[8]。

[10] 金匮 古医经名。周本有批注曰:“按金匮文不见内经,盖古医经也。后篇所引多类此。”

[11] 秋首养阳,春首养阴 谓七月宜养阳,正月宜养阴。此承前所述“阳始于子前,末于午后;阴始于午后,末于子前。”之义。

[12] 罹 忧患。《尔雅·释诂》:“罹,忧。”

[13] 阴家脉重,阳家脉轻 此言持脉之轻重。谓阴病之脉重取,阳病之脉轻取。浮者阳也,沉者阴也。浮脉轻取即得,沉脉重按始得。

[14] 阳病阴脉则不永,阴病阳脉则不成 永,长远。《书·大禹谟》:“万世永赖。”成,终结。《书·益稷》:“箫韶九成。”《脉经·辨脉阴阳大法》:“阳病见阴脉者,反也,主死;阴病见阳脉者,顺也,主生。”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与艺术创作活动也是紧密相连的。因为只有经过“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创作活动才是成功的。没有这个理论指导的艺术创作活动就会失败,就不会形成好的艺术作品。

[15] 断络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扁鹊曰)阳脉下坠,阴脉上争,会气闭而通,阴上而阳内行,下内鼓而不起,上外绝而不为使,上有绝阳之络,下有破阴之纽,破阴绝阳,色废脉乱,故形静如死状。”阳主络,阴主经;阳在上,阴在下,阴阳升降则经络通畅,阴气下而不上则阳络阻断。故曰“断络”。参见《阴阳否隔论第八》。

[16] 绝经 阳气上而不下,则阴经阻断。故曰“绝经”。参见本篇注[15]。

[17] 火来坎户,水到离扃 犹言水火相济。坎、离均为易卦名。《易·说卦》:“坎为水,离为火”。扃,《说文·户部》:“外闭之关也。”扃、户互文,犹言门户。火来坎户,水到离扃,则皆成既济,以喻阴阳相应也。

[18] 水母 即水神。此喻益阴之药。《楚辞九怀蓄英》:“玄武步兮水母,与吾期兮南荣。”

[19] 火精 即火神。此喻助阳之药。《晋书·天文志上》:“夫日,火精也。”

[20] 济等 即齐等,犹言平衡。

[21] 上通三寸,曰阳之神路 《抱朴子·地真》:“仙经曰:子欲长生,守一当明……一,有姓字肤色:男长九分,女长六分。或在脐下二寸四分下丹田中;或在心下绛宫金阙中丹田也;或在人两眉间郤行,一寸为明堂,二寸为洞房,三寸为上丹田也,此乃道家所重。”故上通三寸者,上丹田也,亦即“泥丸”,位于脑之正中,眉心后去三寸处,古气功家炼津之所,阳气步陈之路。阳中之阳为高真,故曰“阳之神路”。

[22] 下通三寸,曰阴之鬼程 《黄庭内景经》:“丹田之中,精气微,在人身脐下三寸。”下通三寸者,下丹田也,为古气功家炼精之所,修丹田之处,阴精归聚之道。阴中之阴为幽鬼,故曰“阴之鬼程”。

[23] 居之中者,阴阳均停 谓处于阴阳二气各半之时,则阴阳平均衡定。中,犹半也。《魏志·管格传》:“鼓一中”。注:“犹言鼓一半也”。《释名·释言语》:“停,定也,定于所在也。”

[24] 天仙赐号 谓本论前文所指“高真”。

[25] 下鬼持名 谓本论前文所指“幽鬼”。

[语译] 天是阳气的宗主,地是阴气的归属。阳气是生存的本源;阴气是死亡的根基。天地之间,阳气和阴气辅佐的是人。人获得温熙的阳气就能生存;人遭受到寒凛的阴气就易死亡。阳气中最纯精的阳气称为高真,阴气中最重浊的阴气称为幽鬼。所以,汇聚于阳气方面的事物寿命长,汇聚于阴气方面的事物寿命短。

多热的事物是以阳气为主体的,多寒的事物是以阴气为根基的。阳气趋于上部,阴气趋于下部;阳气运行迅速,阴气运行迟缓;阳气的质轻,阴气的质重。阴阳平衡,天地之气就和平,人体气机也就安宁;阴阳逆乱,天地之气就闭塞,人体气机就横逆。所以,天地获得阳气就炎热,受取阴气就寒冷。

阳气萌动在十一月以前,渐衰在五月以后;阴气发生在五月以后,渐衰在十一月以前。阴气阳气的盛与衰,各自都在当盛当衰的时节,循环更替着开始,循环更替着衰退,没有休止。人们能够顺应这种变化就很聪明通达了。《金匮》说秋季开始时调养阳气,春季开始时调养阴气。阳气不能在体表闭塞,阴气不能自体表侵入。属于阳的火是由木产生的,属于阴的水是由金产生的。水与火是通调相济的,在上的阳气与在下的阴气是相辅相成的。人们能够遵循这些规律,就永远不会受受病邪侵没,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了。

唉!平庸愚昧的人岂能明白这个道理?他们的行为举止不与阴阳变化相宜,自己造成了那些疾病。外因风寒暑湿,内因饥饱劳役,导致机体衰败,欺骗残害自己的身体,消耗灭损自己的精神,灾病束缚羁绊了他们的机体,死亡的征兆就会明显地呈现出来。

人们不知晓脉有五脏死脉,气有五脏生气。阴病堵塞脉要重按,阳病的脉要轻取。阳病出现阴脉生命就不长久,阴病出现阳脉生命就不衰败。阳病证候是多言多语,阴病证候是无言无声。多言多语的病证易于治疗,无声无言的病证难以康复。阳病早晨清爽,阴病夜晚安静。阴阳的运动,是按阳行于白天,阴行于夜晚的时间运行的。阳虚的病人傍晚烦乱,阴虚的病人早晨加剧。这是因为早晨傍晚交错更替的时候,阴阳二气就错乱横逆。

生与死的高深道理,在阴阳的运动中究明。阴气下降而不上升叫断络,阳气上升而不下降叫绝经。阴中之邪叫做浊邪,阳中之邪叫做清邪。火来配代表水的坎,水来配代表火的离,属阴的水与属阳的火相济相应,才能中和与平衡。所以,阴不足用属阴的药物治疗,就象用水母去济助它;阳不足用属阳的阳物治疗,就象用火精去济助它。阴阳同类相济,各有升降道路。上部自眉心向后三寸,叫阳的神路,下部自脐向下通三寸,叫阴的鬼程。阴气宜常常减损,阳气宜常常充盈。处于阴阳二气各半的时候就平均衡定。所以,阳中的纯阳,赐予高真这样的天仙称号;阴中的纯阴,持有幽鬼这样的下鬼名称。顺应于阴的事物大多消亡泯灭,顺应于阳的事物大多长久生存。迎合了这种奥妙和旨趣,就没有什么方法不灵验。

[按] 万物生死,本乎阴阳;养生之秘,和于阴阳;为医之要,调變阴阳。故本论系统析明阴阳性有寒热,务有上下,行有正速,质有轻重,盛衰有时,更始有序。因而养生者当重春秋之首,为医者须察逆顺之机。必知脉有轻重之分,侯有盛虚之别,证有旦夕朝暮之变化,治有水火济助之盈损。一言以敝之:阴阳之道,贵在和平;阴阳平衡,方可安宁。此旨与《内经》一脉相承。

本论与《内经》阴阳学说既有所归纳与继承,亦有所创新与发展。其贵阳贱阴思想,影响后世医坛主阳学派甚为深远。

“贵阳贱阴”思想由来尚矣!自《周易》即以天地类比而定其贵贱之位,《爻辞上》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与老子坤柔守静观点同时渗入《内经》。而后世医家发挥各有侧重,主阴者,以“水善火恶”,泻心火益肾水为宗旨,成河间、丹溪一派;主阳者,以“阳生阴杀”,温补脾肾为圭臬,成元素、东垣一派。而弘扬贵阳贱阴思想者,当推《中藏经》。自此以降,张元素“以扶护元气为主,谓类王道”(杜思敬《济生拔萃》);李东垣认为“阳主生故寿”,“阴主杀故夭”、(《脾胃论·阴阳寿夭论》);王好古强调病因为内已伏阴;薛立斋私淑易水,重温补;赵献可特加意于“火”之一字;张介宾则对阳贵阴贱思想发挥之。《景岳全书》谓“凡通体之温者,阳气也;一生之活者,阳气也;五官五脏之神明不测者,阳气也”;“得阳则生,失阳则死;阳来则生,阳去则死;阳惟畏其衰,阴惟畏其盛。”其论更与易水学派相承。由此可知,《中藏经》贵阳贱阴思想,影响易水学派至深。

然而,既云“阴阳相应,方乃和平”,又何言“得阳则生,得阴则死”?为何“阴常宜损,阳常宜盈”?《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凡阴阳之要,阳秘乃固。”气者,生之本,为阳。证之临床,气绝者,必亡阳;救逆者,必回阳。盖阳为生之本,阴实死之基,故有“分阴为尽则不仙,分阳未尽则不死”之说。由是可知,“得阳则生,得阴则死;阴常宜损,阳常宜盈”。此乃顾惜真阳以养生救逆之基本原则。

生成論第三

[原文] 陰陽者,天地之樞機;五行者,陰陽之始終。非陰陽則不能為天地,非五行則不能為陰陽。故人者,成於天地,敗於陰陽[1]也,由五行逆從而生焉。

天地有陰陽五行,人有血脈五臟。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五臟者,肺肝心腎脾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則生成之道,迴圈無窮;肺生腎,腎生肝,肝生心,心生脾,脾生肺,上下營養,無有休息。故《金匱》、《至真要論》[2]雲:心生血,血為肉之母[3];脾生肉,肉為血[4]之舍;肺屬氣,氣為骨之基;腎應骨,骨為筋之本;肝系筋,筋為血之源。五臟五行,相成相生,晝夜流轉,無有終始,從之則吉,逆之則凶。

天地陰陽五行之道,中含[5]於人。人得者,可以出陰陽之數[6],奪天地之機[7],悅五行之要[8],無始無終,神仙不死矣。

[提要] 本论运用“天主生,地主成”之理及阴阳五行学说,阐释天地阴阳五行乃人生死盛衰之根本,故题曰生成论。

全文分三段:首论人之生死与天地阴阳五行之关系;次以五藏、气血骨肉筋与五行类比而示相生相成关系;后述人顺应天地阴阳五行变化则可长生。

[校注]

[1] 成于天地,败于阴阳 谓人秉天地阴阳之气而有生死盛衰。《素问·宝命全形论》:“人以天地之气生。”《素问·四气调神论》:“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

[2] 《金匮》、《至真要论》 疑为古医经名,待考。宽宝本有眉批云:“按《内经》无金匮至真要篇目而分有为两篇者。今考其两篇无此文,正见阴阳应象、五运行大论两篇,又考此上下篇,或云金匮、或云金匮大要论,而考《内经》有无其文者,盖上古《内经》有之而今脱乎?又考《素问》旧篇目,亦未见其篇目。”是说可从。

[3] 心生血,血为肉之母 谓心之精气化生血液,而血液乃充养肌肉者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心生血,血生脾。”王冰注:“生谓生长也。心之精气生养血也。《阴阳书》曰:火生土。然心火之气,内养血已,乃生脾。”脾主肌肉,故“血为肉之母”。下文“脾生肉……筋为血之源”,意仿此。

[4] 血 疑为“气”字之误。

[5] 含蕴藏。《国语·楚语下》:“土气含收。”注:“含,藏也。”含,医统本、徐本作“舍”,可参。

[6] 出阴阳之数 谓超脱阴阳生与成之次数,即长生之意。数,次数。《礼记·月令》:“其数八”。疏曰:“数者,五行佐天地生物成物之次也。”

[7] 夺天地之机 谓握取天地变化之机。《素问·上古天真论》:“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而无终时,此其道生。”

[8] 悦五行之要 谓容易顺应五行运化之规律。

[语译] 阴阳,是天地变化的枢纽机要;五行,是阴阳运动的终始循环。没有阴阳就不能构成天地变化,没有五行就不能构成阴阳运动。所以,人是在天地变化中逐渐形成的,在阴阳运动中消耗衰败的,在五行生克中获得生存的。

天地有阴阳和五行,人有血脉和五脏。五行,是金木水火土;五脏,是肺、肝、心、肾、脾。金生成水,水生成木,木生成火,火生成土,土生成金,于是,相生相成的道路,循环无穷;属金的肺生成属水的肾,属水的肾生成属木的肝,属木的肝生成属火的心,属火的心生成属土的脾,属土的脾生成属金的肺,生与被生的前后两脏相互营养,没有休止。所以,《金匮》、《至真要论》说:心生化血,血是营养肌肉的母体;脾育成肌肉,肌肉是气的蕴含之处;肺连属气,气是骨的基质;肾相应骨,骨是筋的根本;肝系连筋,筋是血的本源。五脏归属五行,相成相生,昼夜循环运转。

[按] 本论基于“天地阴阳五行之道,中含于人”之认识而立论,运用阴阳五行学说,以五藏配五行阐述相生相成之理,实乃撷取《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及《五藏生成论》之大旨而概言之,虽未涉及五味、五音、五色等,但其论专宏,且对《素问》有关奥义有所发挥。举如“阴阳者,天地之道也”,其“道”之含义甚为抽象,而本论则直指为“阴阳者,天地之枢机”。又如论阴阳与五行之关系,本论认为:非阴阳则不能为五行,非五行则不能为阴阳,盖《太极图说》:“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则静,静而生阴,阴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生焉,阴变阳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五行之生也,各一起性,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之生,而变化无穷矣。”由此可知,本论实将《易》与《素问》之义熔于一炉。

△指导老师

10.3969/j.issn.1672-2779.2012.02.001

1672-2779(2012)-02-0001-05

2012-01-28

(本文校对:韩世辉 )

猜你喜欢

阴气阴阳阳气
从“阴气”概念探讨芍药“益气”功效在经方中的应用
The Visible and the Invisible as Shadows of Light and Dark Shade:An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晚睡晚起“双杀”阳气
《此情可待》中道家思想的体现和嬗变
阳气不足该怎么调理?
法于阴阳
阴阳泛函
青梨
手脚冰凉 醋泡生姜
论朝医体质学的阴阳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