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肌瘤50例
2012-01-29贾文惠
贾文惠
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肌瘤50例
贾文惠
(河南省新乡市中医院,新乡 453000)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95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与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口服,治疗组给予米非司酮配合中药方剂,察其近远期疗效。治疗组临床疗效及月经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副作用明显低于对照组。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显著且可降低其副作用,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子宫肌瘤;米非司酮;中医药疗法;中西医结合疗法
子宫肌瘤是育龄妇女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肌瘤,好发于30~50岁妇女,其患病率可达70%~80%。西医治疗以手术为主,但多易产生相应并发症且对自身损伤较大,因此选择手术治疗者不多,我院采用中药配以西药联合治疗此病,获得较为显著之疗效,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本案95例均为我院妇产科门诊患者,均经妇科检查及B超检查临床诊断为子宫肌瘤且通过诊刮排除子宫内膜恶性病变。年龄32~53岁,无心肝肾疾病,无使用米非司酮禁忌证,瘤体1个或多个,最小1.6cm,最大6.5cm。症状:月经量增多、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81例;伴腰痛、下腹痛、痛经8例;无症状6例。血常规检查有不同程度贫血者82例。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与对照组各45例,2组患者在年龄、子宫肌瘤大小、临床症状、病程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从月经周期第1天开始,每晚睡前口服米非司酮25mg,连服3个月。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中药汤剂,基本方:炒鳖甲10g(先煎)、当归15g,赤芍15g,浙贝母10g,白花蛇舌草30 g,半枝莲30g,三棱15g,薏苡仁30g,黄芪20g,香附12g,延胡索15g,丹参20g,紫草12g。随证加减:若见寒凝血瘀重者加桂枝10g,吴茱萸10g;气虚血瘀者加党参15g,黄芪15g;热结血瘀者加黄芩15g;腹坠胀痛者加延胡索15g、乌药15 g。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分服。20d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停用1周后再服,连用3个疗程。
1.2.2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月经正常或绝经,B超复查子宫大小恢复正常,肌瘤消失;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月经周期及经量基本正常,B超复查子宫体积比治疗前缩小,肌瘤体积缩小大于1/2;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有改善,子宫体积恢复不明显,肌瘤体积缩小大于1/3;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肌瘤未见明显缩小。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痊愈31例,显效14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对照组:痊愈23例,显效8例,有效7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4.44%。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0.05)。
2.2 月经情况比较 治疗组:闭经13例(26%),月经量恢复正常18例(36%),月经量变少13例(26%),月经量变多6例(12%);对照组:闭经11例(24%),月经量恢复正常12例(26%),月经量变少14例(31%),月经量变多8例(17%)。治疗组月经情况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改善(<0.05)。
2.3 不良反应 2组患者均未出现肝肾功能异常、体重增加、色素沉着、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对照组服药早期出现轻度恶心5例,轻微潮热4例,阴道干燥5例,2周后症状消失。治疗组轻度恶心者3例,余未见。
3 讨论
子宫肌瘤为雌激素受体与孕激素受体的甾体激素依赖性肿瘤,米非司酮是一种合成类固醇药物,为孕酮受体竞争性拮抗剂,能够与孕激素受体相结合,从而降低孕激素受体与肌瘤组织中的雌孕激素受体相结合的几率,从而抑制肌瘤生长,促进肌瘤萎缩[1]。
子宫肌瘤属于中医学的“癥瘕”、“石瘕”、“癥积”等范畴,中医学认为其发生与肝、脾、肾、胞宫关系密切。肝气不畅,则易气滞血瘀,饮食不节则可伤及脾胃,脾虚则易痰浊内生,血浊留聚;经期产期失于调护则易伤肾,肾气虚则蒸化无力,血运迟滞而导致血浊留聚,日积月累而逐渐形成肌瘤。总之,本病主要病机为瘀血停滞,其形成与气滞、气虚、寒凝、热郁、痰阻等因素有关,故治疗宜活血破瘀散结,佐以理气养血调经。方中炒鳖甲软坚散结;佐以赤芍、三棱活血化瘀;浙贝母、薏苡仁祛浊化痰散结;白花蛇舌草、半枝莲清热解毒、消散肿块;黄芪补气养血;香附兼行气中血滞;延胡索兼行血中气滞;全方旨在益气行血以助血行,则瘀祛血行,活血散结,诸药合用,共奏益气活血、养血调经之效。
2011-12-01
10.3969/j.issn.1672-2779.2012.02.039
1672-2779(2012)-02-0058-02
(本文校对:王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