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补救方法
2012-01-28杨艳红侯秋红
杨艳红 侯秋红
两种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补救方法
杨艳红 侯秋红
(济南军区总医院儿科,济南 250031)
两种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后的补救方法,提高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采用美国BD 公司24 G Y型静脉留置针。成功率高;采用方法1补救20 例,成功16 例,成功率80 %。采用方法2补救28例,成功24例,成功率85%。操作简单,可单人操作;增加了护理操作安全性;为患儿减轻痛苦;在新生儿科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补救方法
新生儿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除了需要精心的护理,更需要精湛的穿刺技术。尤其是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极低出生体重儿,由于疾病原因及喂养不耐受,常常需要长期的静脉营养治疗,而静脉营养对血管刺激大,静脉输液时间较长,往往需要24h维持液体。静脉留置针越来越广泛的被应用。提高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过多年的临床经验下面介绍两种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后的补救方法。现介绍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方法1 采用美国BD公司24GY型静脉留置针,5ML生理盐水注射器连接留置针并排空气体,选择好血管及穿刺部位后,以15~30°行静脉穿刺,见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再沿血管前行1~2mm,右手拇指推送套管,同时右手食指后撤针芯。如果此时出现送管困难,或外套管中没有回血,即将外套管缓慢后退,当发现外套管中出现回血时,先回抽,如果回血顺利,将套管做180度旋转后立即缓慢将外套管推进血管,回抽血顺利,穿刺部位无肿胀、疼痛,即可妥善固定。
1.2 方法2 同样采用美国BD公司24GY型静脉留置针,5ML生理盐水注射器连接留置针并排空气体,选择好血管及穿刺部位后,以15~30°行静脉穿刺,见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再沿血管前行1~2mm,右手拇指推送套管,同时右手食指后撤针芯。如果此时出现送管困难,或外套管中没有回血,立即针芯和外套管同时后撤,将针芯和外套管复位再次穿刺,出现回血降低穿刺角度,再沿血管前行1~2mm,右手拇指推送套管,同时右手食指后撤针芯。回抽血顺利,穿刺部位无肿胀、疼痛,即可妥善固定。
2 结果
成功率高;采用方法1补救20例,成功16例,成功率80%。采用方法2补救28例,成功24例,成功率85%。操作简单,可单人操作;增加了护理操作安全性;为患儿减轻痛苦;在新生儿科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3 注意事项
穿刺见回血再沿血管前行时,很有可能穿透血管,导致送外套管时有阻力而无回血,缓慢回退可将外套管退回至血管中,此时立即将套管做180度旋转或将针芯和外套管复位再次前行,使外套管能顺利进入血管。
4 讨论
4.1 提高护士的心理素质和自我调节能力 工作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稳定的情绪,沉着、冷静、清醒地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集中精力对各种紧急、复杂的情况作出正确分析和判断,快速反应,做到有条不紊,忙而不乱。
4.2 提高护士的技术操作水平,正确合理使用静脉留置针
4.2.1 穿刺前,做好准备,熟练掌握使用方法 向患儿家长介绍使用静脉留置针的优点、目的、使用方法,取得家长的信任,积极配合治疗。通过爱抚、语言安慰、鼓励、奖励等方法,安抚患儿情绪,使其接受治疗。对血管条件充分估计,尽量选择弹性好、较直、有长度、较充盈的血管,根据血管情况、病情需要,选择适当的留置针型号。检查其是否通畅,有无断裂,备齐穿刺所需用物。
4.2.2 穿刺时尽量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 亮度适宜,静脉显得清晰,操作者眼睛不易疲劳,如光线太强,又是直射穿刺部位,因光线的刺激反而无法看清血管;在阴雨天或夜间借助 150W 灯置于操作者左前上方,距离穿刺静脉45~50 m高度为佳,此时灯光对眼的刺激小,静脉暴露好,穿刺易成功。穿刺动作要稳、轻、浅、慢、准。
4.2.3 特殊病例 给严重脱水小儿穿刺时,套管针直接连接抽吸生理盐水的注射器常规穿刺,抽吸注射器见回血后,助手轻柔缓慢推注生理盐水,穿刺者随着塌陷血管的慢慢充盈顺势推进套管拔出针芯,提高成功率。四肢发凉的患儿先采取保暖措施,如:热水袋保暖、热水浸泡等,使其血管充盈后再行穿刺,提高穿刺成功率[2]。
4.2.4 及时排除故障 穿刺后患者感觉局部疼痛不适、液体滴入不畅、套管内回血等情况时,应仔细检查,寻找原因,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值得注意的是当套管内有血凝块堵塞时,不可用注射器将血凝块推入血管,以免发生栓塞,可用注射器回抽出小血栓后再接输液器输液[3]。
[1] 韩玉敏.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时的一种补救方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3:48.
[2] 黄清明,武瑞芳,张丽花.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的原因及补救[J].基层医学论坛,2011,15(下旬刊):954-955.
[3] 傅金秀.影响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1,25(1):100-101.
(本文校对:苏玲 收稿日期:2012-02-05)
10.3969/j.issn.1672-2779.2012.06.051
1672-2779(2012)-06-007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