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临床基础课程考核方法思考
2012-01-28吴智兵曾征伦
吴智兵 曾征伦
中医临床基础课程考核方法思考
吴智兵 曾征伦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510405)
中医临床基础课程;课程考核;中医教学
教育部袁贵仁部长在2011年全国医学教育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要求:医学教育更加注重交叉整合、协同发展。积极探索以能力为导向的学生评价方法,注重临床思维能力、临床实践能力评价,大力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国际医学教育组织(IIME)在2002年发布的《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中将“最基本要求”归纳为七个领域和具体的60条标准,其中第二、四条分别为“毕业生必须具备坚实的医学科学基础知识,并且能够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医疗问题。”及“临床技能(毕业生必须以一种有效果和有效率的方式诊断和处理病例。)”,以上标准均要求医学生具有将扎实的基础知识转化为良好的临床思维和临床运用能力[1]。
《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作为中医四大经典的重要组成部分,均是古代临床实践的经验总结,有着各自的辨证论治体系,是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的典范,是奠定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古典著作,在现代高等中医药教育课程体系中占据着核心主干地位。因此,发挥好经典课程在培养中医药人才中医素质的作用,将中医学知识转化为中医临床能力,这将是经典课程永恒的课题和任务。
我院历来重视经典课程的教育,在上世纪80年代,率全国之先,经典课程《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先后回归临床实践,相继组建病区,收治了大量的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症患者,运用经方为主诊治,形成了稳固的服务于经典课程教学的临床科研基地。同时,通过改革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加强教材建设、革新教学方法等途径实施经典课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但经典课程教育也还存在不足,如《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三门课程虽然同属于中医临床基础学科,虽然课程内容均与辨证论治理论体系有密切关系,并有丰富的理法方药至今仍指导临床实践,但教学过程中各门课程过于独立,课程之间缺乏有机衔接和联系,学习过程分节分段,不利于知识的前后贯通,容易遗忘,缺乏学科体系教学内容的整体优化;教材编写侧重于一本教材本身的系统性、整体性,以纵向联系为主,对各门教材之间的横向联系照顾不够。如关于“湿邪”致病的认识,《伤寒论》中偏于寒湿兼论湿热,《温病学》中偏于湿热兼论寒湿,《金匮要略》偏于风湿;《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中的“痉”与《温病学》中“痉”在病因、病机和治疗方面有很大差别,另一方面《温病学》对其“暍”病的认识则更加系统全面;《伤寒论》中的复脉汤主要治疗心阴心阳虚的“脉结代,心动悸”,而《温病学》中的加减复脉汤主治病证则完全不同。这些都会让学生的知识成为不连续的节段状或块状,融会贯通明显不足,知识未内化为能力和素质。结果学生一进入临床易陷入茫然或偏执,临床上的“病”与书本上的“病”出入太大,临床思维混乱,理论知识转化为临床运用能力不足,需要学生花费相当大的精力、相当长的时间去再学习、再总结、再贯通[2]。
医学教育的交叉整合既有大方面的学科交叉,也有小方面的课程间的交叉整合,如果学科内的课程不能很好地整合融通,不仅会影响学科的发展以及教学和临床指导作用,也会影响学科间的交叉整合。要解决上述问题,最好的方法当然是将三门课程及其教材进行有机整合,但这有很大的难度,目前虽然有人在这方面做了一定的努力,但基本都是将三本教材进行简单的缩减拼接,效果不佳。考试作为医学教育的重要一环,其目的不应仅仅是评价考试者对某方面知识或技能的掌握程度,还应当发挥评价方法重要的导向作用,指引师生教与学的方向,正如袁贵仁部长所说要“积极探索以能力为导向的学生评价方法”[3]。
在课程间的理论体系整合尚存在难以克服的困难的情况下,开发、编制一套在“大经典概念”下的融《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三门课程为一体的中医临床经典考试题库,作为评价教与学成效的方法,通过考试重要的导向作用,引导师生在经典课程教与学的过程中,自觉地将其中的理法方药进行融会贯通,有助于发挥经典课程在培养中医药人才中的素质作用,掌握理解中医理论,充分运用中医理论指导临床实践,为培养具有良好的中医辨证思维和临床医治能力的中医药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1] 徐志伟,胡质毅,林培正.我校中医经典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J].中医教育,2003,(3):43.
[2] 廖雅琪.中医经典课程合理性的确立—我校“四大经典”课程教学改革的高等教育哲学分析[J].医学教育探索,2006,(3)65.
[3] 林勋,蒋健,邹菁.中医经典著作教学的回顾与思考[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6,(8):27.
10.3969/j.issn.1672-2779.2012.16.052
1672-2779(2012)-16-0072-01
��张文娟
2012-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