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习作语料的非英语专业学生语篇衔接能力研究

2012-01-28叶碧慧

肇庆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省略语篇手段

叶碧慧

(肇庆学院 外国语学院,广东 肇庆 526061)

教育部于2007年7月颁发了针对高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教学的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了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但在地方性大学中,现实与《课程要求》差距甚远,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普遍较差,其中篇章写作能力尤其不理想。而衔接是篇章结构的一个重要的因素。由于中西方的思维方式、行文习惯各异,学生受汉语思维影响,受汉语多流水句、多无主句、逗号一点到底等行文习惯的影响,英语语篇的衔接能力普遍较差。因此,本研究拟以学生英语习作为例,对学生的语篇衔接能力进行调查研究,探讨学生在写作时常用的衔接手段、存在的衔接错误及其原因,希望对今后的英语教学有所启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一、语篇的衔接

语篇通常指一系列连续的话段或句子构成的语言整体[1]7。它可以是独白、对话、众人交谈;也可以是诸如交通标志的任何文字标志、诗歌、小说。语篇可以是书面的文章,也可以是口头的讲话。短者一字便可成一语篇,如“Help!”长者如洋洋洒洒万言以上的文稿。衔接是语篇的显著特征之一。衔接是一种语义关系,它在语篇中体现为具体的词汇和语法形式,是能将该句与它前后的句子连接起来的手段和方式[2],是语篇的句子在语言表层结构中的连接方式。一个连贯的语篇必须具有衔接成分,同时必须符合语义、语用和认知原则,句子和句子之间在概念上必须有联系,句与句的排列必须符合逻辑[1]9。下文所列是非常经典的、经常被引用的看似存在衔接关系,但实际上却没有语义连贯的例子[1]13:

I bought a Ford.A car in which President Wilson rode down the Champs Elysées was black.Black English has been widely discussed.The discussions between the presidents ended last week.A week has seven days.Every day I feed my cat.Cats have four legs.The cat is on the mat.Mat has three letters.

可见在探讨衔接关系时不应脱离意义,因为衔接手段是借助意义来实现衔接关系的[3]。衔接手段主要有语法手段、词汇手段、逻辑联系语等。语法手段主要包括时间关联成分、地点关联成分、照应、省略和替代;词汇手段分为复现关系和同现关系两大类:复现关系包括原词重复、同义或近义词、上下义关系等;同现关系包括反义关系、互补关系、词汇链等[4]288。Quirk认为,英语中衔接的手段还应包括超音段音位和标点、语用和语义隐含两种手段[5]。

二、研究方法

本文研究非英语专业学生在习作中所表现出来的语篇衔接能力。笔者将主要探讨语法、词汇和逻辑联系这些显性的衔接手段。研究对象为广东省某地方性院校本科一年级350名学生的700份英语习作,其中包括2个主题,分别是Computers are of great use to our daily life和Failure not necessarily bad,每个主题350份习作。笔者对这些习作中所运用的各类衔接手段进行归类和频次统计,分析学生在习作中所常用的语篇衔接手段、常犯的衔接错误及其原因。

三、结果与讨论

(一)语法衔接

语法衔接手段主要包括时间关联成分、地点关联成分、照应、省略和替代。

1.时间和地点关联成分。时间关联成分指的是表示先时性、同时性、后时性等词语[1]88。这些词语或表示某一事件的发生在时间上先于另一事件;或表示两个及两个以上的事件同时或近乎同时发生;或表示某一事件发生在另一事件之后。地点关联成分主要指表示位置、方向、地点等意义的词语。

分析学生的两篇习作可以看出,几乎每篇习作都有使用时间和地点的关联词,如before、after、first、next、finally、before that、after that、now、until now、in the meantime、in the meanwhile等, 大约90%的习作使用了上述关联词,其中before、after、first、next、finally等使用频率较高。 而former(ly)、preceding(ly)、previous(ly)、prior to、beforehand、simultaneous(ly)、subsequent(ly)、beyond等难度稍大的词语使用频率较低,只有3%的习作使用了上述连接词。

从习作中可以看出,学生使用的连接词基本上是中学阶段所学的词汇。可见,学生进入大学后不注意词汇积累,没有学以致用;同时由于受汉语思维及汉语行文习惯的影响,学生在习作中习惯用流水句、无主句及用逗号连接句子,习惯用and then、before that、after that等来衔接句子。 因此,教师在上课时须强调难度稍大的、学生使用频率非常低的词语对语篇衔接所起的作用,对比中西方不同思维方式和行文习惯,鼓励学生多运用新知识,在实践中掌握新知识。

2.照应。照应指的是语篇中一个成分作为另一个成分的参照点[6],它是语篇中一个成分与另一个相应成分在语义上的联系。在语篇中,如果对于一个词语的解释不能从词语本身获得,必须从该词语所指的对象中寻求答案,这就产生了指称关系[7]。照应分为外照应和内照应,外照应指语篇以外的语义关系,内照应指的是语篇内的语义关系,或者说语篇中某个成分的参照点存在于语篇上下文中。本文研究的是学生在习作中所表现的语篇衔接能力,所以主要分析内照应。表示内照应的词语主要有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比较词语。根据指称对象在语篇中出现的位置,内照应又可分为回指和下指。回指是用来照应前面出现过的成分,下指是照应下文将要出现的成分[8]。

在习作中,所有学生都用到了回指手段,但下指使用的频率较低。比如几乎所有的学生都用了类似下列的句子: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computers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our life.Theyare of great use to our daily life.在上例中“they”与前文的“computers”构成照应关系。又如:

Manypeopleplace so much emphasis on success thattheythink any failure is bad.在这个句子中,人称代词“they”被用来指代前文出现的“many people”,与之形成照应关系。再如:

Failureis never pleasant because it hurts people.

句中“it”与前面的“failure”构成照应关系。类似上述的几个例子在每篇习作中都有出现。也就是说,学生较好地掌握了用代词回指前文这种衔接手段。但比较而言,下指使用的频率要低很多,约50%的学生习作中出现下列结构,如:“It is believedthat… ”、“It is important to… ”、“Asis known to us all that…” 及 “As an old saying goes…”等。在上述结构中,“it”分别下指that从句和不定式,“as”下指that从句,从而构成照应关系。

另外,学生在习作中利用比较词语表示照应的频率也比较低,只有35%的学生使用了比较级来进行衔接,如:

Meeting with failure,we discover our mistakes and shortcomings,which make us able to do abetterjob the next time.In addition,after going through failure,one would have astrongermind.

在类似上述例子中,“better”和“stronger”分别与前文照应。虽然文中没有明确说明与何时比较,但从上下文可以看出这种含蓄的比较关系。但诸如 similar(ly)、different(ly)、likewise、otherwise、equal等难度稍大的比较词语几乎无人问津。可见学生仍然偏爱中学阶段所学的词汇和结构。

3.省略和替代。语法衔接手段还包括省略和替代。使用省略和替代是为了避免重复,突出主要信息,也是为了连接上下文。替代可分为名词性替代、动词性替代和分句性替代。名词性替代指用替代词如one、ones、the same等来取代名词或名词短语;动词性替代指用动词替代词do的一定形式去替代动词或动词短语;分句性替代指的是用替代词如so、not等去取代分句。省略分为名词性省略、动词性省略和分句性省略。

分析学生习作发现,学生几乎没有使用省略这种衔接方式;而替代在习作中的使用频率也不高,只有20篇习作中用到了名词性替代。从替代、省略的类型来看,这些衔接方式在口语中运用得更多一些,如:

A:I’ll haveacupofblackcoffeewithsugar,please.

B:Give me the same,please.

此例中the same替代下划线部分的内容,属于名词性替代。又如:

A:Have you been to Beijing?

B:Yes,I have.

此处have相当于have been to Beijing,属于动词性省略。

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习作篇幅很小,通常只要求120字左右,所以,在有限的篇幅中学生要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肯定不会采用省略或替代的衔接方式。此外,中小学英语课堂以教词汇用法为主,课内课外进行反复操练,英语学习基本上停留在词法、句法层面。除了学习几个连接词,诸如and、so、therefore、but、and then、however、because等之外,较少涉及语篇的衔接问题,更不用说省略和替代在语篇衔接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了。

(二)词汇衔接

与语法衔接手段相比,词汇手段比较复杂。因为不存在某一类特定的总是具有衔接功能的词语,每一个词汇都有可能进入一个衔接关系,但它本身没有任何迹象能表明它是否能够发挥衔接作用[4]288。它们只有在篇章中通过相互之间存在的语义联系,或原词重复,或由其他词语代替,或共同出现,等等,才能建立起衔接关系。词汇衔接手段分为复现关系和同现关系两大类。

1.词汇的复现关系。复现指的是某一词语以原词、同义词、近义词、上义词、下义词等形式重复出现在语篇中,通过这种复现的关系,语篇中的句子便相互得以衔接[4]276。复现关系包括原词重复、同义或近义词、上下义关系等。在词汇衔接的各种手段中,学生使用得最多的是原词重复,即具有同一语义、同一形式的词或词组在同一语篇中重复出现,从而使语篇前后更好地衔接起来。例:

(1)Computersare of great use to our daily life.Withcomputers connected to the Internet,we can learn about the news worldwide.

(2)Many people want to achieve success so they think anyfailureis bad.Failureis never pleasant because it hurts people.

在类似上述例子中,学生重复使用“computers”和“failure”,使上下文很好地衔接起来,而且每个学生在两篇习作中都有使用原词重复这一词汇衔接手段。

在利用上下义关系进行衔接方面,学生做得最差。上下义词是指具有语义内包关系的词[9],是那些意义较概括、表类概念的词,词义包括了表示相应概念的下义词的词义。当一个句子、一个段落或一个语篇中同时出现某个上义词及其下义词时,那么这些词之间就构成上下义词复现关系。仔细分析学生的习作,发现几乎没有人利用这种手段进行衔接。比如没有人用上义词“device”或“machine”替代下义词“computer”,从而构成上义词复现关系;也没人用下义词“laptop”或“tablet computer”替代上义词“computer”。

在利用同义词或近义词进行衔接方面,学生表现也极差,同样没有人用“defeat”与“failure”形成同义词或近义词复现关系。

2.词汇的同现关系。同现关系指的是词汇共同出现的倾向性。在探讨某一话题的语篇中,一定的词汇往往会同时出现,而其他一些词汇就不大可能出现或根本不会出现[1]125。同现关系包括反义关系、互补关系、词汇链等。

分析学生的习作特别是“Failure not necessarily bad”,我们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利用词汇的反义关系进行衔接,如例(2),“success”与“failure”是一对反义词,构成了词汇的反义同现关系。也就说,语篇中的一组反义词以共同出现的方式实现句内和句子之间的衔接,它们同现于一句子、不同句子或不同段落中,使两个不同的语言成分在意义上形成明显对照,从而使所在句子、相关句子或段落前后衔接[9]。其他在习作中出现得比较多的两对反义词是“good”与“bad”以及“happy”与“sad”。

在利用词汇链进行衔接方面,学生表现还可以。谈及“computer”的用途时,几乎100%的学生都有用到“online”、“Internet”、“download”这些常用词汇。但是其它与“computer”在意义上有联系、属于同一个词汇套的词语如“Web browser”、“hacker”、“linked”等却几乎没有出现。 在语言实践中,这些在意义上相互联系的词语常常同时出现在同一语篇中,它们能衔接句子,起着连句成篇的作用[1]127。

因为习作主题的关系,词汇的互补关系在习作中没有出现。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学生的词汇量偏少,词汇结构单一,而且他们喜欢使用简单的、中学阶段所学的旧知识;在教学中教师也没有很好地强调甚至忽略了词汇的同现和复现关系对语篇所起的衔接作用。

(三)逻辑联系语

逻辑联系语指的是表示各种逻辑意义的连句手段,能表示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共有四大类,如and表示“列举、增补、转题、总结、同位、结果、推断”等;or表示“重叙、更换”等;but表示“让步、对比”;for表示原因。大多数逻辑联系语都可以归类在上述连词项目之下[1]129。逻辑联系语从形式上看可以是词、短语和分句。在习作中,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不同程度地使用了这些逻辑联系语来连接句子或段落, 比如:then、yet、therefore、however、anyway、although、furthermore、in addition、as a result、on the contrary、in other words、that is to say、what’s more,等等。 可见,学生善于用表示转折、递进、因果等关系的词或短语来表达句或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但对于稍为复杂的分句和不定 式结构 , 如considering all that、to conclude、all things considered等,使用频率不高,只有10%的学生能够利用这些逻辑联系语对语篇进行衔接。因为以词和短语形式出现的逻辑联系语有非常清晰、明确的意味,能表明非常明确的逻辑关系,使用起来简单、明了,所以学生都喜欢使用这些词语。分词和不定式本来就是学生语法知识的薄弱点,所以他们肯定会避免使用那些以复杂的分句和不定式形式出现的逻辑联系语。

四、启示与结语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这些学生尽管没有系统的语篇衔接知识,但能够在习作中运用一些简单的语篇衔接手段。由于学生的词汇量偏少,词汇结构单一,他们更喜欢使用简单的、中学阶段所学的旧知识;而且大多数受汉语行文习惯和汉语思维影响,所写句子显得松散,像“The computer is of great use in our daily life,I just love it.”这样的句子比比皆是。

因此,在现阶段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经常对比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衔接机制,尽量排除母语的干扰,告诫学生写作时避免流水句和无主句,避免用逗号一点到底;应该有意识地教会学生进行语篇分析,不但要教他们如何实现句与句之间在形式和意义上的衔接,更要强调整体的文章结构、段与段之间的衔接。要有意识地将语篇知识和各种语篇衔接机制教与学生,并指导他们进行大量的语篇分析,掌握分析的要领。比如说我们首先要分析由中心标记组成的语篇的衔接链,包括指代和词汇衔接的结合,同时分析语篇的省略和替代以及连接成分的情况,等等。针对学生词汇衔接掌握不好的情况,要特别强调词汇的复现关系和同现关系在语篇衔接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如果大学阶段仍然像中学阶段那样用语法翻译法讲解课文,用翻译、造句法讲解词语,那么学生学到的将永远是只言片语,根本无法提高语篇能力,更别说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了。

[1]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2]HOEY M.Patterns of Lexis in Text[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3-10.

[3]苗兴伟.论衔接与连贯的关系[J].外国语,1998(4):44-49.

[4]HALLIDAY M A K,HASAN R.Cohesion in English[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274-292.

[5]王振福.论衔接与连贯的显明性和隐含性[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92-97.

[6]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系统功能语法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76-186.

[7]张德禄,苗兴伟,李学宁.功能语言学与外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204-205.

[8]黄国文.语篇分析的理论与实践——广告语篇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115.

[9]周巧红.英语修辞手法的语篇衔接途径[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4):21-23,31.

猜你喜欢

省略语篇手段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偏旁省略异体字研究
限行不是手段 立法才是根本
中间的省略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
最不受欢迎的手势语
省略
语篇填空训练题
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