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窥跨文化视角下的中西人格
2012-01-28程红波
程红波
(肇庆学院 外国语学院,广东 肇庆 526061)
本文不是对个体人格的研究,而是对众趋人格(Modal Personality)的探索。 众所周知,有的文化群体在言行中喜欢合作、效仿和默许,而另一群体成员则趋向于在言行中标新立异,与众不同。美国人类学家Cora Du Bois对印度尼西亚的阿罗人做调查研究,她发现阿罗人的人格特征围绕一个颇像统计学中的众数的一个共同的基数变动,这构成了特定社会中的众趋人格[1]。这个定义为中西人格比较提供了理据。同时,荷兰学者Geert Hofstede认为,文化是一种集体现象,是由生活在或生活过相同社会环境的人共享和习得的东西;正是这一“心灵软件”使一群人和另一群人分开了[2]。这一定义无疑表达了对文化可比性的支持。
一、文化视角下的人格
人格是一个抽象概念,它影响着我们的思想和行动。它告知我们明辨是非,如何看待自我,如何看待人与世界的关系。人格的形成无法脱离人生存的环境。具体地说,人的价值观和生活习惯在经过一定的社会化之后会影响人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模式。这些认知、情感和行为模式在经过时间的积累后会形成我们的人格。
对人格的跨文化探讨主要涉及文化如何影响人格的发展。文化塑造了每一个受其熏陶的个体人格。人格在很大程度上是社会作用于职业精神、成就、人际关系等价值观、态度、信仰和习俗的结果。可以说,一种文化即是一个社会的人格。对文化和人格的研究就是要理解社会文化环境所塑造的民族人格特征,这对我们在当今“地球村”的大背景下减少跨文化交际冲突是有益的。
Pervin对人格的定义是:“人格是由给生活提供方向和模式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构成的复杂的组织。”[3]这里,认知和情感是构成人格的不可视的部分,而行为是可视的部分。只有将行为和它发生的文化背景结合起来,行为才能被理解。“中国妈妈”现象的例子可以说明这一点。“中国妈妈”是美国白人高中生对华裔高中生的妈妈的一种讽刺称呼。美国人认为,中国妈妈喜欢攀比,永远是以别人为标杆,然后让子女去达成妈妈心中的目标。这种做法让子女缺少独立性和自主性,什么事都要妈妈为他们量身定做。中国妈妈感到自己无错可指,自己被冤枉了。中国妈妈的做法对中国民众而言是司空见惯的事,而美国人却有自己不同的解读。要探究中美不同解读的深层原因,离开文化因素是毫无意义的。
Triandis认为,集体主义国家的人格是灵活的,人与人之间是相互依存的,人格特征是不明显的;个体主义国家的人将自己看成是一个稳定的自我,他们倾向于改变外部环境来满足个体需求[4]。黄希庭认为,西方心理学强调个人主义,而中国文化侧重人与自然的关系及人际关系的和谐,人格即如何做人,属于道德层面的东西[5]。刘承华认为,西方人属于自律人格,即将内部自我作为人格核心,强调独立性和主体性;中国人属于他律人格,即将交际自我作为人格核心,重视他人和自己所属的团体[6]。
在现有的关于人格问题的研究中,很多研究者都已经认识到中西人格具有跨文化的特征,并就某一特定领域对中西人格进行了比较,但缺乏系统性,鲜有对人格概念、内容以及人格与跨文化冲突关系的探讨和归纳。本文从中西人格的概念和内容入手,比较了中西文化中的人格差异并探索了差异产生的文化根源。同时,本文对因文化与人格相互影响而产生的跨文化冲突管理也作了探讨,以提高人们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二、中西人格概念
不可否认,人格在日常生活中扮演一定角色。各文化成员都希望有一个健康的人格,但不同的文化赋予人格不同的内涵。对中西人格的概念和内容的了解显得尤为必要。
(一)人格的起源
要研究人格,就有必要对它的起源有一个充分的认识。词源上讲,人格一词来源于拉丁文persona,persona指的是舞台上演员带的一种面具。面具代表了演员扮演的某种角色,类似于京剧中的脸谱。舞台上,演员的言行举止都必须符合他扮演的角色。换句话说,人格规定了一个角色的言行[7]。汉语中,当提到人格,我们都会因人格一词抽象的道德和法律内涵而严肃起来。在法律条文中,有“维护人格尊严”的表述;从道德意义上说,有“丧失人格”之说;在日常交际中,有“人格高尚”、“人格低下”;“丢人”和“丢脸”的说法也常有耳闻,而且可以经常互换。这里的“人”如果是人格之义的话,那“脸”和“人格”是否意义等同,值得推敲。
(二)中西人格定义
Pervin认为,人格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构成的“复杂组织”,它给一个人的生活提供方向和模式[3]。Funder认为,人格是个人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及隐藏或显现的心理机制的特征模式[8]。Funder的人格定义告诉我们人格的外在和内在特征是综合的。正是内部特征让我们区别于他人,而成为独特的个体,并与外部世界建立联系。
中国人对人格概念的定义较为模糊。美籍华裔学者Hsu(1953)对亚洲的 Jen(仁)的概念和西方的人格(personality)概念作了对比。他认为,西方的人格概念具有很强的个体主义色彩,把人当做宇宙的中心;而在亚洲的Jen(仁)的概念中,个体都是镶嵌在人际网络框架中的个体,每个人都必须在动力平衡的满意水平上与他人建立某种联系[9]。龙冠海给出了一个相当全面的人格定义,从静态意义上讲,人格是个人身心和行为所表现的综合特质;从动态意义上讲,人格是个人在团体内所担任的社会角色[10]。
从上述人格定义可以看出,西方的人格定义相对清晰、具体,认为认知、情感和动机是不可分割的三部分。中国的人格定义略欠精确。很明显,中西人格定义中都包含了心理方面的内容,不同之处是中国的人格定义凸显道德含义,而西方侧重个体性。
三、中西人格内容
(一)自我与人格
要了解中西方“人格”,有必要探索“自我”的概念。William James在1890年将“自我”的概念引入美国心理学,认为“自我”就是我们所有经历的中心[11]。简单讲,“自我”就是我们对自己身份有意识的反应,作为一个实体与他人和周围的环境是分开的。“自我”定义了我们是谁以及我们与周围世界的联系。
在传统中国人心目中,自我与他人界限不太明确。胡文仲认为,中国人在追求自我发展的过程中,都在有意识无意识地遵循这样的原则:忠、孝、悌、忍、善[12]。因此,无论身居何职,每个人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中扮演着一定的角色:领导、父亲、兄弟,抑或是一身兼多职。可以说,一个人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在社会中的角色和价值观,而非理想自我。自我需要不断扩大,并打破自我和他人的界限来包容更多的他者。相反,西方人对“自我”有不同的解读。自我是一切的中心,自我和他者之间有明确的分界线。这可以在英国哲学家洛克的思想中找到一些线索。Lawson认为,“洛克的命题就是一个证据确凿的反对绝对政府的例子,他假设国家或联邦政府扮演最小角色,按照黑格尔哲学的意义来说,个人不是也不具备为其尽绝对义务的优先存在的实体”[13]。Lawson是在说明个体享有绝对权力,个体是一切国家机构的出发点。德国哲学家康德也要求“‘selves’作为意识和理智的中心……个体是不能征服的‘I’”。很显然,自我在西方是宇宙的中心,是独立于他人的。
(二)人格中的认知、情感和动机
探讨人格中的认知、情感和动机,必须将文化因素考虑进来。
认知指的是不同的个体在特定的环境下获取不同的信息,并以不同的方式理解“自我”和世界。同时,个体看待世界和“自我”的方式塑造了人格的发展[10]。谈及认知,就必须把文化因素考虑进来。在集体主义文化中,环境通常被认为是固定了的,人需要调整自身来适应环境以追求人与环境的融合。在个体主义文化中,环境通常被认为是可变的,而人的内部特质是固定了的,因而他们要改造客观环境来满足人的需要。贾玉新认为,中国人倾向于将一事物切分成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两个部分,把人与自然看成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西方人则倾向于把一事物分成主体和客体,二者的关系是完全对立的,而非相互依存、相互弥补[14]。法国哲学家笛卡尔的二元对立学说将宇宙分成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为人类征服世界奠定了哲学基础。
认知更多反映的是人的知识能力,而情感反映的是人格的适应功能。
心理学中,情感是一整套预先设定好的自动维持和自动调节的内部过程。文化在人的情感体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很多人格理论认为,动机在人格发展中作用关键,并认为动机问题是一个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动机问题涉及为什么人在特定背景下开始、停止或继续某些行为的内容。文化背景不同,对此问题的回答也不同。Iyengar&Lepper曾在来自不同文化群体包括央格鲁美国儿童和华裔美国儿童中做过一次内驱动机和选择之间的相关性的调查研究。研究表明:央格鲁美国儿童在自己做选择时表现出很强的动机,而权威人物或同伴为他们做选择则表现出较弱的动机;相反,华裔美国儿童在权威人物或同伴为他们做选择则表现出较强的动机,自己做选择时则表现出弱的动机[15]。
四、人格与跨文化交际冲突
当人与人之间意见不统一时,便产生了冲突。脱离文化谈人际冲突犹如谈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里值得我们讨论的是跨文化背景下的冲突。
文化、人格与冲突是相互影响的。文化塑造了生活在其中的个体人格,每一个个体又影响着文化的沉淀和形成。人格在很大程度上是社会价值观、态度、信仰、工作准则、习俗等合力的结果。文化人格的不同造成了社会价值观、态度、信仰、工作准则、习俗等方面的不同,因而冲突便自然产生。在人与人的互动关系中,西方文化重视个体潜能的实现,中国文化强调自我克制和顾全大局。文化不仅影响矛盾的产生,更影响人们解决矛盾冲突的态度和方法。笔者在肇庆学院担任美国留学生对外汉语教学时,曾问过几个美国小伙子对“conflict”的看法。他们认为“Conflict is the state of life.Life is odd without conflict”。看得出来,他们对冲突的看法和中国人一贯提倡的“以和为贵”是有很大出入的。
冲突可能是多种原因导致的。一是双方在冲突过程中,不满意的交流影响公开、坦承地解决冲突;二是双方没有达成共识,没有制定实质性的行动计划。人格中微妙的变化会对跨文化冲突的解决产生重大影响。认知的改变要求人们改变对事物的刻板印象,从多角度看问题;情感的改变要求人们减少在跨文化交际中的焦虑,认识到文化相对性和模糊性容忍的重要性;行为的改变要求人们能轻松、合理地应对文化敏感活动。
在跨文化背景下,交际冲突的形式可能更为复杂。一是语言、文化的差异导致对信息不同解读方面的冲突。如一方对来自另一方的表扬、赞美的反应:中国人很可能反应为“哪里,哪里”;而美国人则为“Thank you”。这种不同反应会导致对信息不同的解读。中国人可能认为美国人的反应太不谦虚,甚至是一种傲慢;美国人可能认为中国人的反应太过虚伪。二是沟通方式的冲突。例如:人们对于时间、空间、风俗习惯、价值观等不同认识,会导致沟通误会,甚至演变为文化冲突。三是民族差异导致对异民族的刻板印象(stereotype)而产生的民族偏见。其实,英文中的“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和中文中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都是刻板印象对人们认知的影响。这种刻板印象势必会导致民族偏见,最终导致文化冲突。以下是解决或者减少跨文化冲突的几条拙见,仅供参考。
首先,跨文化交际参与者应该以“和而不同”的态度面对不同或冲突,文化间不同的存在是客观合理的。
其次,相互理解。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圣经《新约》中的马太福音第七章第12则里也提到“so whatever you wish that others would do to you,do also to them,for this is the law and the Prophets”。
第三,跨文化交际参与者需要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立场和价值观上思考问题。
[1]DU B C.The People of Alor:A Social-Psychological Study of an East Indian Island[M].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0:4-5.
[2]HOFSTEDE G.Culture’s Consequences:International Differences in Work-Related Values(2nd ed.)[M].Thousand Oaks,CA:Sage,1984:21.
[3]PERVIN L A.The Science of Personality[M].New York:Wiley,1996:414.
[4]TRIANDISH C.Individualism-collectivism and personality[J].Journal of Personality,2001(6):920.
[5]黄希庭.再谈人格研究的中国化[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
[6]刘承华.文化与人格——对中西文化差异的一次比较[M].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51.
[7]郭永玉.人格心理学——人性及其差异的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2.
[8]FUNDER D C.The Personality Puzzle[M].New York:Norton,1997:1-2.
[9]HSU F L K.Americans and Chinese:Two Ways of Life[M].New York:H.Schuman,1953.
[10]龙冠海.社会学.[M].台北:台北三民书局,1966:114.
[11]汪凤炎 郑红.中国文化心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40.
[12]HU Wenzhong.Aspect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Proceedings of China's 2nd Conference o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99:507.
[13]LAWSON K.Deontological liberalism:The political philosophy of liberal adult educ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felong Education,1985(4):224.
[14]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1997:100.
[15]IYENGAR S S,MARK R L.Rethinking the value of choice:A cultural perspective on intrinsic motivation[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9(76):350-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