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研究
2012-01-28黄宏远吴利忠唐红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上海0900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上海038
黄宏远,吴利忠,唐红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上海 0900;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上海 038
临床实习是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成为临床技师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强化职业技能把书本知识运用到临床实际工作中的转变过程,是培养临床实践能力的必然途径。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必须参加大量的临床实践,在医疗工作实践中不断积累知识,才能提高操作技能和临床思维能力。该文结合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高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学和管理的实践,对提高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意义、途径、方法等方面加以探析。
1 提高医学影像学技术专业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意义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培养合格的医学影像技术人才离不开临床实践教学。高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对应的行业为医学影像科,必须掌握包括X线摄影、乳腺摄影、CT操作、MR操作、DSA操作、超声、核医学以及放射治疗技术、心电图操作技术、脑电图操作技术等。随着生物医学工程、计算机、微电子技术及信息科学的进步,单纯放射诊断科室已发展成为集诊断和治疗于一体由X线、CT、MR、介入、放射性核素程序、超声成像及网络技术等组成的综合型临床医学影像科室。各种型号、类别的进口影像设备推动了我国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和进步,加上设备更新换代周期缩短,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迅速出现,更多的新设备引入医学领域并得到广泛应用,使医学影像技术得到逐步完善和迅猛发展[1-2]。
医学影像技术临床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不仅完成专业操作技能学习,学生还需直接接受医院文化的熏陶和职业道德教育,掌握临床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实现专业技能和社会人文素质双重教育的目标。
2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学现状
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医学影像技术专业(高职)是国家示范性院校—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重点专业,学制三年。学生第一年在学校学习基础课,第二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学习专业理论课,第三年到作为教育基地的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和第二军医大学附属医院进行实习。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成立了由十二家教学基地医院影像专家组成的教学专家委员会,根据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建设目标,研讨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学标准和工作规划,制定规范顶岗实习标准。
3 提高医学影像技术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3.1 调整教学计划,加强临床实践教学
我们对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的临床基础理论课程和实习课程进行了调整,建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两轮分层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3]:即调整学生第二年的基础理论课时,鼓励学生在理论课余时间深入各实验实训室和相关临床科室,初步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改变原有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在临床基础理论课程教学结束后,结合医学影像技术职业岗位的专业性特点,将学生分为若干组,先后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的影像技术、影像诊断、放射治疗、核医学、心电学、超声学、脑电学等科室进行为期4个月的第一轮强化分组教学实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素质,使学生在接下来的第二轮实习开始时就能顶岗学习;学生第三年进行第二轮顶岗实习,实习时将原班级重新拆分,以教学基地医院为单位重新分组,在教学基地医院影像技术专业兼职教师的指导下,顶岗学习影像技术,培养学生的临床分析与思维能力,使学生能熟练掌握影像技术操作技能。
3.2 遴选行业兼职师资,加强教学能力培训
按照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建设目标要求,在十二家教学基地医院遴选能力强、经验丰富、水平高、责任心强并热爱教学的行业兼职带教教师,按照毕业顶岗实习的要求,每年组织医学影像技术教学委员会专家通过开展观摩教学、检查督导、实地教学等形式定期对行业兼职带教教师进行教学能力培训。培训的内容包括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技巧、教学内容等,涵盖医学影像技术基础理论、技能训练内容及规范。十二家教学基地医院形成统一的教学标准,规范操作技能;同时要求行业兼职教师做到言传身教,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和患者互相信任的良好关系,进行有效沟通,为学生树立榜样[4]。
3.3 量化临床操作内容和指标[5]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在各教学基地医院毕业顶岗实习时,对其临床操作的项目和内容做到指标量化,即每位学生必须在兼职教师指导下完成具体项目的一定数量的医学影像技术操作,在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后,经医学影像技术教学委员会专家考核后,方能独立进行技术操作。独立操作中,严格规范实习学生的操作技能,保证教学目标实现。
3.4 强化指导,加强督导,规范考核
强化兼职教师的指导作用,通过让学生多看、多做、多学和多想来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临床技术操作能力,启发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临床实际中,锻炼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学校还定期组织教学督导委员会专家在十二家教学基地医院巡回检查,督导教学流程、检查教学质量。另外,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实行月报制度,按月把实习内容、训练课程、实习地点、所见所闻、存在问题与建议等事项汇总并上报、从而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学基地医院的教学考核,主要抓学生的出科考试和出科综合鉴定。出科考试的内容包括临床技术操作技能和临床思维能力,通过真实环境中多项目考试方式,综合评价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
3.5 加强调研,及时调整教学模式
高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培养的学生是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培养的是操作岗位所需要的应用性专门人才。根据调研确认为在第二轮毕业顶岗实习达到毕业标准后,学生可以实行转岗实习。即在学生签署就业协议后,根据就业单位的岗位需求,让学生转到相应的岗位进一步学习,以达到实习和就业的“零距离”。
3.6 加强教学基地建设,多途径地培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
临床教学基地建设是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实训实习的必要保证。在十二家医院的临床教学基地中除了常规摄影X线机、钼靶X线摄影机、CR、DR、数字胃肠机、CT、MR、DSA、超声、心电、脑电等实训室外,校内还补充建设了装有PACS系统的“医学影像实训室”、断层解剖陈列室、影像阅片室等仿真实训室。同时根据课程需要,还扩充PACS实训室的建设,新建了包括心电、脑电、超声等校内综合实训室及影像操作多媒体远程教学教室,运用数字化医院的优势,保证了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的需要。
[1]余建明,冯敢生,曾军.21世纪医学影像技术教育的几点思考[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1,20(7):553-554
[2]袁力,刘林祥,李月卿,等.发展中的医学影像学技术与21世纪医学影像学技术高等教育[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6,16(1):98-100
[3]黄宏远,吴利忠,徐继光,等.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两轮分层实习调查[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12):105-107
[4]徐静,王建,童强,等.提高医学生内科临床实习技能的探讨[J].医学教育探索,2010,9(12):1656-1658
[5]何勇涛,向焱彬,王云贵.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05,21(3):372-373
[6]赵永亮,颜伟,宿芳,等.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研究[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7,27(2):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