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学》网络课程的构建及其特点分析
2012-01-28吴子祥赵京霞罗辉黄鲁豫窦科峰雷伟孔亮
吴子祥,赵京霞,罗辉,黄鲁豫,窦科峰,雷伟,孔亮
第四军医大学:1西京医院外科学教研室;2教育技术中心;3口腔医院教务科,西安710032
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网络教学具有良好的时效性、便捷性以及不受授课时间、地点限制等多个优点,因此已成为高等医学院校教学中有效的、不可或缺的授课形式[1-2]。《外科学》在临床医学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涉及多个领域、专业性强、内容繁多、新技术与新理念发展迅速,因此学生学习时普遍存在困难[3-4]。为解决这一教学难题,辅助外科学的理论教学和临床教学,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外科学教研室联合第四军医大学教育技术中心,以国家统编教材《外科学》为基础,结合临床实际,精心选择授课内容,建立了《外科学》网络课程,并将其应用于近5年的外科学教学中,取得了显著教学效果,并获得2011年教育部举办的第15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特等奖。在此,对《外科学》网络课程的建设及特点作一分析,并介绍其对教学效果的提升作用。
1 《外科学》网络课程的总体结构设计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外科学》网络课程基于国家统编教材《外科学》,结合目前临床最新进展,精心选择授课内容,筛选核心技能模块[5-6],设置8章(58节),内容涉及外科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规律、诊断、治疗、预防方法以及手术技术和围手术期处理。
网络课程内容包括:课程介绍、师资力量、教学公告、课程学习、手术观摩、课程资源、学科前沿、题库与测试、精品讲座、病例库、友情链接和学习论坛等模块。其中核心模块包括:
1.1 课程学习模块
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的不同,设立8个板块:章节导学、网页教材、讲授教材、PPT教材、章节小结、章节测试、章节拓展和典型病例。通过课前引导、三分屏授课、典型病例及自我测试复习等方式,让学生充分掌握相关章节的重点、难点内容。
1.2 手术观摩模块
外科学的教学特点是形象记忆内容多,而与外科学密切相关的手术操作及病理生理解剖难以用语言描述,学生理解难度大。针对这一特点,我们设置了“手术观摩”模块。这一模块中收录了外科教学中的常见手术和经典手术视频,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直接连接相关手术视频,讲解手术步骤及病理生理解剖知识,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记忆知识点。
1.3 教学资源模块
对外科学来说,一幅描绘精致的图片的教学效果可以胜过一名教师口干舌燥的讲解10 min。秉承“用图说话”的理念,网络课程中集中了国内外2 000余幅外科学图片,实现每个常见疾病、重点疾病均有精美的图片配合教学。同时,针对学生了解学科前沿领域的强烈愿望,课程中还集中了大量的专业领域的PPT课件以及学科网站,提供了学科最新研究进展、名师讲座和各类培训讲座的视频,方便了教师备课和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巩固和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1.4 学习论坛
学习论坛平台是一个高效的、专门为学生答疑、解惑服务的平台,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有效的帮助,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同时帮助教师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讨论交流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学生通过平台相互提问,并可针对具体问题进行解答或讨论,及时反馈信息并进行学习交流,实现信息沟通这体现了网络课程的互动性。
2 “外科学”网络课程的特色
2.1 教学内容丰富,知识体系完整
由于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学习认知水平存在较大差别,也由于网络学习的自主性,因此,网络课程中提供了多种学习资源,包括文本、图片、动画、音频和视频,以满足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这样的网络课程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资源。同时,外科学涵盖普通外科11个学科的教学内容,涉及创伤与战伤、各种外科疾病(包括外科感染、炎症和肿瘤等)发生、发展规律,在内科学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多的实践性和技术性的内容,与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影像学、手术学等多学科知识密切关联。为了让学生熟练地掌握外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该网络课程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组合,构建了全面、科学、实用、适度超前的外科学知识体系,提供多样式的结构化、非结构化课程资源。设置有总论和疾病各论,并遵循有效的教学流程,各节开设导学信息、网页教材、视频授课、典型图片、扩展学习、典型病例、课堂复习、在线测试等板块,利用课前引导、三分屏授课、典型病例及自我测试复习,使学生全面掌握相关章节的重点、难点内容,并对外科学整体的知识架构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
2.2 双语教学,体现教育国际化理念
外科学分5年制和8年制两个教学轨道。为深入实施精品战略,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及内涵,大力创建教育品牌,推动教育国际化,8年制的外科教学全程用英语授课。授课教师均为出国留学2-3年、外语好、业务能力强的外科医师。双语教学在扩展了学生视野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英语的听、说、读和写能力,成为外科教学的一大亮点。授课所用外语教案、英语教材、PPT幻灯和讲授教材全部纳入该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极大地满足了培养创新型医学高级人才,推进教育国际化的需求[7]。
2.3 多媒体手段,真实再现课堂教学
外科学强调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和可操作性,网络课程充分发挥网络、视频和多媒体的优势,利用三分屏技术,将授课实景与教学幻灯有机结合,实现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的集中呈现,使一些抽象的、难以理解的、微观的、不易口头表达清楚的教学内容通过课件的演示变得生动具体、简单明了,缩短了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保证了教师的讲授是课堂教学的更加完美的再现。同时,针对授课内容进行细致总结,避免网络课程中“教科书搬家”的通病,激发了学生对网络课程的兴趣[8-10]。
2.4 手术观摩,突出外科学教学特色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外科医师,除精通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规律外,必须掌握外科手术技巧,而掌握外科手术技巧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特殊训练,观摩手术就是一个重要的学生接触临床、接触患者、认识疾病和快速掌握手术技巧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我们根据外科学教学特点,专门设置了“手术观摩”模块,收录了外科教学中的常见手术和经典手术视频,并将其与交互式网络手术教学系统相连接,实现手术演示教学的同步解说[11]。在拓宽学生视野,让学生尽快掌握外科手术技巧,增加学生对手术的直观感受的同时,突破了学生难以直接参加大型和复杂外科手术的局限性。
3 “外科学”网络课程的教学效果
该网络课程自2008年建立以来,已应用于多个年级的5年制和8年制的临床教学中。我们选择3个年级的5年制临床本科生(1 661人)和2个年级的8年制临床本科生(50人),共计1 711人进行问卷调查,收回1 470份教学回馈表。
调查结果:发放1 711份教学调查表,收回有效回馈表1 470份,有效率为85.9%。其中,69.7%的学生拥有个人电脑,所有宿舍均有2台以上的个人电脑,学生进行网络学习不存在客观障碍。网络课程使用频率:86.3%的学生使用频繁(4次/周以上);感兴趣程度:91.2%的学生非常感兴趣;学习内容:92.2%的学生对课程内容满意;教学效果:74.6%的学生选择优于单纯应用传统教学方法;自主学习能力培养:94.7%的学生选择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在比较应用和未应用《外科学》网络课程学生的毕业成绩发现,应用《外科学》网络课程的学生,其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未应用网络课程的学生。此外,由于外科学最终结业考试是在临床实习完后进行,临床实习教师普遍反映接受网络课程的学生在临床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掌握、个人独立学习能力方面均有明显提高,学生对外科学临床见习的积极性也优于以往学生。
总之,在外科学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特点,借鉴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使教学质量、教学效率及教学效果不断地提高。
[1]吾买尔江·买买提,段绍斌.肝胆外科网络课程的设计与研究[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1,10(3):381-382
[2]张有为,司彬彬,戚旭衍,等.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计算机时代,2011,(6):61-63
[3]王德盛,窦科峰,宋振顺,等.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在外科学教学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0,30(4):584-585
[4]刘为萍,刘艳,白梅,等.手术室视频实时监控系统应用于外科实验教学的体会[J].华西医学,2009,24(6):1515-1516
[5]樊代明.精品路,边走边干六年整[J].医学争鸣,2010,(4):3-11
[6]周敏,马莉,马红亮.关于网络课程中核心技能培养模块的建设现状分析[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1,25(1):9-12
[7]黄日强,黄勇明.核心技能—英国职业教育的新热点[J].比较教育研究,2004,(2):82-85
[8]陈慧,刘颖,陈蓓蕾.网络课程学习兴趣的激发策略探析[J].软件导刊,2011,(5):37-38
[9]于莉.利用网络环境拓宽学生参与学习的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2009,(273):79-81
[10]卞亚红,张力,孙项洁.军队院校网络课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9,23(5):484-486
[11]吴子祥,雷伟,王军.交互式手术教学系统在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1,25(4):434-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