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建筑的地域性及地域性建筑的创作
——兼谈程泰宁先生的建筑观和启示*

2012-01-28张艳明

关键词:泰宁合一理论

张艳明

(1.浙江师范大学 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浙江金华 321004;2.西南交通大学 建筑学院,四川 成都610031)

建筑(architecture)的本源其实就是“shelter”,亦即人们躲避风雨和寒暑的场所或构筑物,其形式和内涵也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程而不断变化和丰富起来.作为生物来讲,世界各地的人们其体温差异并不明显,对环境舒适度的感应和要求基本一致.相反,由于地理经纬度的差异和地形条件的变化,世界各地的气候迥然不同,这也就产生了建筑的地域性特点和地方建筑文化.因此,建筑设计对地域性的考虑是体现建筑特色和地域性文化的关键.然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化的浪潮席卷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地域性建筑创作领域也不能幸免.原本迥异而丰富的地域性建筑文化,在现代传媒手段和科学技术的助推下开始渐趋同一.面临如此严峻的挑战,中国地域性建筑创作和地域性建筑文化该如何应对呢?

1 地域性建筑的基本内涵

基于建筑与环境之间的紧密关系,一般来说,建筑地域性的基本内涵主要有3个方面的要素和内容[1].一是自然环境要素,包括地理气候、地形地貌、地方材料等;二是社会环境要素,包括经济条件、政治制度、宗法伦理、风水学等;三是人文环境要素,包括思想认识、审美追求、地方技术、民风民俗等方面的内容.因此,地域性建筑特色和地域性建筑文化,是特定地域环境中的自然、社会与人文等综合因素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复合而成的一种精神和物质财富.而这种地域性,其实是建筑本身的一种固有属性.在人类漫长的聚落历史发展过程中,每个地域的自然、社会与人文环境对聚落的形成与发展、建筑风格的凝集和演变起着深刻的影响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地域性建筑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因地制宜”和“因时制宜”,如巧妙利用当地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等自然条件,恰当运用当地的地方性材料、能源和建造技术,从而有效解决建筑通风、遮阳、隔热、防潮等问题,并在长期不断的探索和完善中逐步形成了其他地域没有的独特建筑文化[2].正是这种地域性建筑所表现出来的独特魅力,才塑造了全国各地异彩纷呈、各具特色的地域建筑文化.如适应南方湿热气候区的西双版纳傣族木楼是一种典型的干栏式建筑;而北方民居院落采用较小外露面积和开窗面积,以有效避风和减少热损失;藏族民居的显著特征是厚重的墙体和较小的窗墙比,以利于保温和隔热;西北窑洞则利用土壤蓄热特性来调节室内环境,以实现冬暖夏凉;草原上的蒙古包则易于移动,入口尽量避开主导风向等.

2 当前中国地域性建筑面临的问题

2.1 全球化浪潮的冲击致使地域性建筑地位岌岌可危

当人类历史迈入21世纪的时候,一个信息化的全新时代宣告着全球化浪潮的来临.信息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技术全球化……对于这些看得见的,或许我们每个人都能深刻体会得到,而对于意识形态、文化信仰、价值观之类等看不见的,其实也正在潜移默化地受其影响.建筑创作领域何尝不是这样?西方现代建筑思想和理论在全球推进,使得世界各地区的建筑,特别是地域性建筑也经历着一场革命.近年来我们国家已经成为西方建筑师的试验场,如国家大剧院、CCTV新址大楼、鸟巢等,这类建筑的基本特点是高科技、前卫、夸张、解构、冷冰冰、缺乏人情味,它们几乎完全缺乏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及地域环境的基本尊重,因而也成了最具争议的建筑[3].在全球化浪潮冲击下,我们的建筑文化日渐趋同、地方特色不断消失、地域性建筑地位岌岌可危.

2.2 建筑创作理论的缺失导致地域性建筑设计混乱

一段时期以来,中国建筑界缺乏对建筑理论研究的应有重视,建筑创作也缺少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加以引导,理论方面也过于偏重研究国外的建筑理论,缺少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内容.具体表现为:建筑理论的非中国化倾向(即引进国外理论多,中国原创少,结果外国建筑理论占据中国建筑论坛的大壁江山)、建筑理论的非建筑化倾向(即过多借助哲学和交叉学科的建筑理论,结果导致把建筑理论异化为艰难而复杂的别类学科的命题)[4].建筑理论研究的本末倒置和建筑理论有效指导作用的缺失,导致建筑创作领域内普遍的形式模仿和符号堆砌,进而造成创新能力的进一步退化.如此恶性循环,其后果可想而知.传统地域性建筑不断受到欧陆风的入侵和包围,直至走形和变样,最终本土文化被严重侵蚀,地域特色逐渐消亡,千城一面,千篇一律,也就在所难免了.

2.3 社会环境突变使得地域性建筑文化不知所措

当前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城市化进程也在快速推进.社会环境的剧烈变化,远不是几千年前农耕社会所能想象的.不仅生产方式产生了根本性变革,人们的生活方式、居住条件、家庭结构、交往活动和出行方式等也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现代建筑技术犹如摧古拉朽般地将传统地域建筑的营建机制推到九霄云外.社会环境的变化是如此之大、如此之快,那些居住在积淀着几百、几千年传统建筑文化的地域性建筑里的人们,他们也迫切向往着能享受现代社会的文明成果,他们的反应速度远远超过了地域性建筑本身.如何既满足他们的新要求又能保护传统文脉不受损害,地域性建筑何去何从一时还真是不知所措.是由此衰落消亡,还是勇于创新而重焕生机,急需新的建筑观和建筑理论给予及时的指引.

3 程泰宁先生的建筑观及其对中国地域性建筑创作的启示

3.1 关于程泰宁先生的建筑观

程泰宁先生自述在他长期的建筑创作实践中,也是在长期对东西方文化的思考和比较中,逐步形成了他自己的建筑创作理念,由模糊而逐渐清晰,由片断而逐渐有点系统,并把它概括为“三个合一”和“三个立足”[5].

3.1.1 三个合一

“三个合一”,即“天人合一”、“理象合一”、“情景合一”.“天人合一”是一种建筑观,“理象合一”是一种方法论,“情景合一”则是指审美方式和审美理想.具体来说,“天人合一”首先是从东方文化中一种有机的整体联系的观点来认识宇宙和建筑及其环境的,其次就是东方文化对任何事物的终极追求是自然和谐,并在此基础上最后建构一种自然有机、宏观整体的建筑观——自然建筑观.“理象合一”是指理性与意向的统一和综合,其实质是对建筑的一种认识论,也是建筑创作的方法论,是理性思考与意象生成相交织、相匹配、相复合的过程.“情景合一”则是从一种具有东方文化精神的审美境界来评判建筑,即主张情景合一、形神兼备,由形式美提升至意境美,由此进一步提高了建筑审美的层次.

3.1.2 三个立足

“三个立足”,即“立足此时”、“立足此地”和“立足自己”.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已经充分印证了建筑、环境、文化与人类之间的有机联系.自然要素是影响建筑设计最紧密相关的因素之一,从某种程度上讲它决定着人类聚居环境的优劣、建筑空间的营造特色以及建筑材料的选择等等.“此时”、“此地”反映了时空的变化,“立足此时”、“立足此地”是建筑创作时必须考虑的客观条件和前提基础.然而,在程先生看来,3个立足之中,最重要的还是“立足自己”.因为“此时”、“此地”都是客观存在的,我们每一项建筑设计工程都应具有一定的地域文化特征,如何结合现状加以提炼和升华以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每一个建筑师必须直面解决的问题.这就要求设计师们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自身优势,即“立足自己”,独立思考,在创作中走出自己的设计之路.

3.2 程泰宁先生的建筑观对中国地域性建筑创作的启示

程泰宁先生的建筑创作观——自然建筑观,虽然没有提及生态、绿色、可持续之类的时髦词语,也没有将自己纳入西方现代建筑理论的诸多流派之中,但是他将建筑与环境、自然与人之间的关系,以他自己独特的语言和独到的见解进行了恰到好处的阐释.这种朴实无华的建筑创作观,对于中国地域性建筑的创作和研究来说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3.2.1 回归建筑的本原实质,树立正确的建筑创作观

仔细思考和品味程泰宁先生的建筑创作观——自然建筑观,我们会发现,它是一种自然有机、宏观整体的建筑观,是在充分消化吸收东方传统文化精髓、比较了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对建筑创作过程做出了一种回归本原的分析和总结.建筑的内涵应该是一种场所或空间,而这种场所或空间既与人类环境相关,更与自然环境相联系,因而或多或少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和地方文化.不可否认,现代建筑设计的确要考虑更多的因素,要借鉴和参考很多交叉学科的理论.但是,很多设计师对这些相关理论并没有很深入地去理解,更别说掌握其核心实质内容.刘先觉先生认为,要求每个建筑师都能弄清楚当代这些复杂的建筑理论很不现实,也没有必要[6].这个观点,对于地域性建筑创作来说更具有针对性.地域性建筑毕竟是传统的带着深深地域历史文化痕迹的特殊建筑,我们去研究和创作地域性建筑时,侧重点必须始终聚焦在地域建筑文化上,而不是要在什么建筑流派、建筑哲学等其他次要问题上纠缠不清.否则,很可能对地域性建筑产生扑朔迷离之感,并最终陷入歧途.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回归建筑的本原实质,以程先生的自然建筑观去重新认识地域性建筑,对于地域性建筑创作来说尤为重要.如程泰宁先生的设计作品之一——浙江美术馆,毗邻美丽的西湖,背依玉皇山,江南文化艺术氛围浓郁.针对“此时、此地”,设计者“立足自己”,对“与环境共生、江南流韵和艺术品位”3种独特手法作出积极回应[7].整个建筑依山就势,层层跌落,以求建筑与环境共生.粉墙黛瓦,坡顶穿插,体现了清新脱俗、灵动洒脱的江南文化特有韵味.钢、玻璃和石块等材质的融合,方锥体与长方体的比照,现代雕塑艺术手法的随机运用,这一切都赋予了浙江美术馆特有的地域建筑性格和艺术,实现了地域性建筑创新设计的较好效果,赢得了国内外一致好评.

3.2.2 场所精神和空间特质的追求——“三个合一”的启示

地域性建筑凝集着中国深厚的传统建筑文化,每一处地域性建筑莫不与自然环境和地方文化浑然天成.地域性建筑的形成,是当地自然环境、社会经济、风土人情等历经岁月而积淀下来的宝贵财富,它的形成具有历史必然的逻辑性,可以说是“天人合一”的产物.程泰宁先生的“天人合一”、“理象合一”与“情景合一”的建筑创作观,归根结底追求的是建筑中自然与人文精神的高度融合、本原功能与艺术美学的巧妙结合.因此,坚持“三个合一”的建筑创作观,就能更清醒地认识地域性建筑的实质和核心.正如大卫·王所说的那样,人类与人造环境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而是由多种联系组成的,就是一个公共垃圾桶也会变成一个引起“场所感”的特殊地方[8].因此,建筑设计一定要有场所精神,对地域性建筑而言,场所精神更为重要.这种地域性场所精神源自地域生境,也源自地域生活习俗,更源自地域文化的自觉意识.它沁润了悠长历史的痕迹,也经历了外来文化的洗礼,最终形成了一种对于生活在那个地域范围的人们来说至关重要的,具有功能性、文化性、心理性以及社会性多重合一的归属感家园.这种家园,不仅是生活的场所,更是心灵的乐园.它有着沿袭数百上千年的历史环境、浓厚的人文气息、充满地域特色的栖息居所以及人情味十足的特质空间.可以说,场所精神的追求和特质空间的营造,是地域性建筑设计中最为核心的实质要求.现代地域建筑创作必须立足现代,根系文化,融入环境,源于生活,在对传统地域建筑充分了解和研究的基础上,必须对地域建筑从自然生态理念、地域文化特征、人文情感需要等方面进行重新思考和深入整合,有“扬”有“弃”,包容并蓄,并从技术手段方面围绕场所精神和特质空间的营造不断创新和改进.

3.2.3 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三个立足”的启示

历史是不会停留脚步的,地域性建筑也是如此.在当今全球化社会背景下,地域性建筑要想占有一席之地,并重现焕发其独特魅力,我们的建筑师,尤其是从事地域性建筑设计与创作的人员责任重大.正如程泰宁先生在“三个立足”中所说的那样,任何一个建筑设计师,必须“立足此时”、“立足此地”和“立足自己”.地域性建筑创作中的“此时”和“此地”都有着深刻的含义,“此时”不是简单的限定于“现在或者当今时代”,“此地”也不是特意针对“某一个固定的小区域”而言.“立足此时”,要求以历史发展的观点看待地域性建筑,从地域性建筑的“过去”中挖掘内涵和实质,结合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创新一种“现代”地域建筑创作模式,同时又要考虑和关注地域性建筑的“未来”走向.“立足此地”,要求不能拘泥于某一个狭小的区域去研究地域性建筑,要有系统性和整体性的观念,同时又不疏漏那些特色迥异、分布不广的地域性建筑,更不能脱离地域历史文化环境进行“移植”和“复制”.“立足自己”,其要求则更高.在创作地域性建筑时,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设计创新能力.这种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有别于西方现代建筑理论及其多元流派的创作手法,它必须充分尊重地域性建筑的本原和文化实质,同时又能结合当今社会发展需要和技术手段进行必要的创新,既有诸多约束条件的限制,又有技术手段的创新,更要有设计理念的更新和发展,其难度不小.因此,建筑师在创作地域性建筑时必须在“三个立足”要求下自觉培养创新精神、团队合作精神、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4 思考与展望

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西方现代建筑理论仍将对中国地域性建筑产生重要影响,对于这一点,我们决不能回避.必须看到,地域性建筑要发展,就必须勇敢接受包括西方现代建筑理论在内的一切挑战.有挑战,就有机遇.在全球化的大环境中,在现代技术的平台上,地域建筑文化可以通过相互交流、取长补短而获得新的发展动力.在建筑创作领域,地域文化与外来文化并非绝对对立,只要方法得当,我们完全可以借助现代建筑技术来实现地域性建筑的现代化.关键是要在继承传统地域文化的基础上,始终坚持“立足此时”、“立足此地”和“立足自己”,树立自己的建筑创作观.只有这样,中国地域性建筑创作才能有所突破和创新.

[1]杨兵.多维视野下的地域建筑延续性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2007.

[2]凯瑟琳·斯莱塞.地域风格建筑[M].彭信仓,译.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3]陈志春.史上最具争议的建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4]张钦楠,张祖刚.现代中国文脉下的建筑理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5]程泰宁.东西方文化比较与建筑创作[J].建筑学报,2005(5):26-31.

[6]刘先觉.现代建筑理论——建筑结合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的新成就[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7]程泰宁,钱伯霖,王大鹏.等.浙江美术馆[J].城市环境设计,2011(4):94-101.

[8]琳达·格鲁特,大卫·王.建筑学研究方法[M].王晓梅,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泰宁合一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教学做合一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三下乡”活动进泰宁 全国妇联温暖送姐妹农家
人剑合一
由“三线合一”到“两线合一”
淘宝找马云 淘气到泰宁
早期对外汉语中的“语”“学”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