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人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浅议

2012-01-28逄蕾蕾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22期
关键词:老年人质量生活

逄蕾蕾

(吉林省白山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白山134300)

许多研究探讨了影响老年人社会支持的因素。例如,Spitze&Logan通过问卷法考察了成年子女的数量和性别对老年父母所接受的社会支持的影响。结果显示,这种影响因社会支持的不同类型而异。女儿往往更多地通过电话与老年父母交流,而访问老年父母的频率则与子女的数量和性别都有关系;是否和子女生活在一起受子女数量影响。生活质量又称为生命质量或生存质量,是一种全面评价生活好坏的概念。它不但反映社会经济水平的增长,同时还反映出社会的全面进步。这一概念首先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最初是由经济学家Calbraith提出的,用来说明社会发展和人民的福利情况。70年代开始应用于个体或群体的健康评价,很快便在全世界范围内普遍使用。在我国则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研究,90年代初北京市老年学会将老年人生活质量问题作为研究项目[1]。

1 生活质量的定义

迄今为止,虽不少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但还没有形成一个公认的定义。1993年由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与的WHO生活质量研究组将生活质量定义为:不同文化和价值体系中的个体对于他们的目标、期望、标准以及所关心事情的生活体验。WHO对生活质量的解释不仅反映了社会物质条件的发展 (从生理需求过渡到精神需求),还体现了人本主义精神。将生活质量界定为主观体验,既考虑到了一定的文化价值体系,又弘扬了个性,而且涉及个体的健康、生理水平、独立水平、社会关系以及他们所处环境的关系,是一个合理的解释,在强调了要研究生活质量的主观性同时,也强调了要研究那些在生活中被视为会对生活质量有明显影响的所有领域。

2 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现状

2.1 人口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人口发展的普遍趋势,是科学与经济不断发展进步的标志。1982年维也那世界人口老龄问题大会规定,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数10%以上或是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数7% 以上的国家或地区称为老年型国家或地区。随着我国人口生育率的持续下降和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全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正不断加快。2001年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证实。我国大陆65岁及以上的人口占人口总数的6.96%,标志着我国即将进入老年型国家。

2.2 社会保障 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问题绝不仅仅是老年人自己的问题,庞大的老年队伍将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产生深刻的影响,如医疗保障、生活自理、自我健康、家庭婚姻、社区保健等问题。给家庭、社会、国家带来巨大的压力。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取决社会、家庭、精神与物质有效投入的总和,取决于老年人对自己的身体、精力、家庭、社会环境生活等方面美满程度的主、客观总结和评价。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面临着由机体老化、适应能力减退、机体免疫力下降所带来的严重威胁,从不同层面上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而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就是实现健康的老龄化。

2.3 医疗保障 根据全国各地老年人健康普查表明:无重要脏器疾病的健康老年人仅占20%~25%,其余均患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疾病,卧床率约为25%,生活不能自理者占5%左右,60% 的老年人患有心理障碍。老年人的自我保健意识是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条件之一。目前我国的医疗保健主要以医疗卫生机构为主,个人、家庭和其他社会组织为辅。在调查中发现,医疗保健在城乡间、性别间存在明显差异,享受公费、半公费医疗的比例城市明显高于农村,城市为29.05%,农村为4.23%;男性高于女性,女性绝大多数为自费就医,城市为70.33%,农村为93.07%;其中75%患病老年人在卫生室、门诊部、乡医院、地区医院等基层医疗机构就诊,约50%在县区医院及地区乡医院住院治疗。家庭养老是目前养老的最普通最主要的方式。由于计划生育使单位家庭子女减少,向社会家庭核心化和小型化的发展,许多老年人的生活照料、疾病护理依赖于社会福利和社区服务;又由于我国卫生保健制度的局限,相当部分的老年人得不到适宜的健康保健,患病后又得不到及时的治疗,以致病情延误等,这些对老年人的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极为不利。

2.4 社会支持 是一种多维结构的社会行为,包括社会网络的大小,婚姻状况,与社会成员接触的频率,工具性支持,情绪支持,社会支持的质量,以及与他人的相互帮助。

社会支持一方面对处于应激状态下的个体提供保护,即对应激起缓冲作用;另一方面对维持良好的情绪体验和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宋爱芹等运用幸福度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济宁城区249名老年人进行的问卷调查研究表明[3]:老年人口幸福度与其所获得的社会支持呈显著性正相关。已有的研究还发现:社会支持对于老年人的影响取决于它的维度和来源。因此,研究人员就老年人社会支持的不同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社会支持 (尤其是主观支持)与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具有显著相关性,当老年人面对严重的或慢性的身体疾病时,社会支持可以成为一种促使他们战胜疾病,接受治疗和维持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社会支持的来源主要有 ①亲属是情感支持和实际支持的主要来源;②朋友更多的是老年人交往活动的主要陪伴者,同时也提供一些情感支持;③邻居主要给老年人提供借物一类的小支持,同时也是老年人交往的对象;④在亲属中,儿子主要提供实际支持,女儿则提供情感支持,配偶在三种支持上均能起到一定作用,兄弟姐妹在个别情感和社交支持上对老年人有帮而其他亲属则类似于邻居,能提供一些小的实际支持。

3 讨论

对于农村的老年人来说,亲属在提供支持中起着首要的作用,而在亲属中,儿女的作用最大。一些重大的实际支持和情感支持几乎都来自于儿女。特别是养老的支持更主要是儿子。这种情况有几方面原因造成:一是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还没有,农村居民老年以后主要依靠的就是亲属特别是子女;其二是传统的赡养模式的影响,在我国的传统观念中就有 “靠男不靠女”的传统,即家庭的赡养主要依赖于儿子,而不是女儿。现在在农村这种状况并没有改变,因而养老和一些实际支持还主要靠儿子。从当前的情况来看,要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就要尽力提高老人的社会支持不管主观的支持还是社会支持。

[1]杨中新.构建有中国特色的老年人生活质量体系[J].深圳大学学报,2002,19(1):60~66.

[2]郭永松.老年人生活质量构成与保健模式探讨[J].医学与社会,1995。8(4):25~28.

[3]宋爱芹,隋桂英.济宁市老年人口所获社会支持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J].老年医学与保健,2000,6(4):198~199,162

猜你喜欢

老年人质量生活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质量”知识巩固
质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质量投诉超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