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球金融危机治理的理论策略选择
——基于马克思与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的比较分析

2012-01-28吴春雷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凯恩斯总量资本主义

吴春雷

(山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面对本轮严重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各国政府纷纷寻找救市的良方。“从美洲欧洲到亚洲,无论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人们还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人们,大家几乎不约而同地又想到了这两个人——马克思和凯恩斯。”①凯恩斯主义曾因在20世纪成功引领资本主义国家走出经济大萧条而大行其道,尽管“目前西方主要经济体已经在货币政策、财税政策、收入政策和各项社会保障政策等方面几乎穷尽了所有可用的招法,这些招法不仅牵涉需求刺激、预期引导甚至包含强化监管和国有化这些多年以来一直受到责难的各种行政性手段的运用”②,但是凯恩斯主义依旧没有能够在此次金融危机治理过程中拯救资本主义经济。此时,人们自然把目光转向了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这种“基因病”做出过明确诊断的伟大思想家马克思。那么,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宏观经济运行的分析和论证与凯恩斯有何异同?我们有必要对这两种理论进行全面深入的比较分析。

一、马克思与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的研究出发点比较

尽管马克思和凯恩斯都对资本主义宏观经济运行过程中的许多相似的经济现象和事实进行了分析,但正如熊彼特所说的:“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必定走向灭亡。穆勒认为资本主义将发展到一种没有障碍的静止状态。凯恩斯则认为,资本主义将发展到不断有衰退危机的静止状态。”③显然,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的剖析,最终是为了阐明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不合理性,从而论证资本主义制度必然灭亡的最终归宿,而“凯恩斯是力求找出这个制度的毛病,以便设法使它不致毁灭自己”,是“对资本主义的清醒的辩护”。④这正是马克思和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的迥异之处。

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马克思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原理出发,不是把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分析仅仅停留在对表面现象的描述,而是拨开层层迷雾,找到了导致资本主义呈现出种种弊病并导致其走向灭亡的最终根源——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正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的精辟论述:“社会所拥有的生产力已经不能再促进资产阶级文明和资产阶级所有制关系的发展;相反,生产力已经强大到这种关系所不能适应的地步,它已经受到这种关系的阻碍;而它一着手克服这种障碍,就使整个资产阶级社会陷入混乱,就使资产阶级所有制的存在受到威胁。资产阶级的关系已经太狭窄了,再容纳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财富了。”⑤马克思剖析资本主义宏观经济运行规律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无疑为了深刻地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必然性,阐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和由此决定的其在人类历史上的过程性存在,从而指出人类得到彻底解放,实现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科学道路。

面对资本主义1929~1933年的空前危机,凯恩斯开始反思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理论,他认为:“经典学派之前提⑥,只适用于一种特例,而不适用于通常情形;经典学派所假定的情形,是各种可能的均衡位置之极限点,而且这种特例所含属性,恰不是实际经济社会所含有的。结果是理论与事实不符,应用起来非常糟糕。”⑦凯恩斯认为,传统经济学中建立在充分就业基础上的均衡只是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一种特例,而通常情况下社会是一种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同时,凯恩斯也指出了他所认为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所在:“我们生存其中的经济社会,其显著缺点,乃在不能提供充分就业,以及财富与所得之分配有欠公平合理。”⑧但是,不管凯恩斯如何批判古典经济学,他要建立的经济学体系仍然是为维护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经济学理论,都只能是对资产阶级经济学说的修改和补充;不管凯恩斯如何大力宣扬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他都不会赞同改变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性质;不管凯恩斯如何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缺点,他都不可能从中得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结论。凯恩斯认为:“在我看来,资本主义在高度有效的管理下,与我们目前为止所看到的任何别一制度比较,的确能够更加有效地实现经济目的;不过就这一制度本身看来,有许多方面是极端要不得的,是应当反对的。我们的问题是,如何努力设计出一个社会组织,与我们所满意的生活方式的观念既不致发生抵触,而效能则可以尽可能地提高。”⑨也就是说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要做的不是从根本上否定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而只是需要对其进行某些方面的修补以使其更加“完美”。

总之,马克思的宏观经济思想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由于其固有的内在矛盾,决定着经济危机的不可避免性。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一方面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适合社会化大生产的表现,另一方面则加速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终结。凯恩斯的经济理论虽然也承认资本主义存在经济危机的事实,但是他并不认为资本主义必然因此将走向衰败,而是试图为巩固资本主义制度以“使它得以长期存在”提供理论基础。

二、马克思与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的研究方法比较

在研究方法上,马克思运用总量分析和结构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各种经济关系及其矛盾进行了深入的剖析。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就是建立在发达商品经济基础上的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由于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和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各微观主体生产社会总产品所消耗的劳动总量往往不能顺利转化为社会所需求的劳动总量,这样就导致了社会总产品供给总量与需求总量的失衡。在资本积累过程中由于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而导致的平均利润率下降的趋势,加剧了社会资本投资需求的短缺,造成社会总需求的进一步下降,这是资本主义社会总产品供求失衡并最终导致经济危机爆发的内在机理。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宏观经济运行的总量分析和结构分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总量平衡是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总量平衡的破坏使社会再生产在结构上也不可能实现均衡,而社会生产在结构上的失衡则产生出总量失衡的必然结果。结构平衡是总量平衡的基础,总量平衡则内在地蕴含着结构的平衡。马克思认为,社会再生产正常进行既要保持社会总产品的总量平衡,还要求社会生产两大部类内部及两大部类之间在实物形式和价值形式上保持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的协调一致,不论何种结构的失衡都将产生总量失衡。当这种结构的失衡和总量的失衡叠加在一起而愈积愈重之时,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就只有通过经济危机的方式强制地取得新的平衡。均衡总是暂时的,这种非均衡状态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常态,资本主义的国民经济运行就在这种均衡不断被打断,然后再次回到短暂均衡状态的循环中呈现出周期性的波动。

凯恩斯则以三大基本心理规律为理论基础,确立了以有效需求为核心宏观经济总量分析理论。所谓有效需求是指“在总需求函数与总供给函数相交点时之值”⑩,或者说是总需求价格与总供给价格相等时的需求,这个有效需求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关于消费需求不足,凯恩斯认为,由于消费倾向递减这一心理规律的作用,人们在收入增加的情况下消费增加的幅度会小于收入本身增加的幅度,也就是说人们的消费份额在总收入中的比重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不断下降,同时人们会把更多的钱用于储蓄,这样就会造成购买消费品的货币进一步减少,从而导致社会有效需求不足,消费品过剩。关于投资需求不足,凯恩斯认为,由于投资者在心理上存在着未来收益下降的预期,往往会缺乏投资动力,减少投资而把一部分货币留在手中,这样就导致投资需求不足。投资的减少意味着流通中货币的紧缺,货币的紧缺将导致利息率的提高。由于投资者流动偏好的存在,人们获得高利息的愿望会更加强烈。这样一来,两种心理规律共同导致投资需求的进一步削弱,最终导致社会的投资品过剩。当整个社会的消费品(消费资料)和投资品(生产资料)都严重过剩的时候,经济危机就会全面爆发。可见,在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中,更加关注的是对社会总产品的总量分析,而对于与总量平衡紧密相关的消费品和投资品生产的实物比例和价值比例等结构问题,则没有引起凯恩斯足够的关注。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认为,由于总需求不足即消费需求不足和投资需求不足,资本主义国民经济总是在低于充分就业的状态下运行的。

从以上论述中不难看出,凯恩斯在分析宏观经济运行时过分偏重总量分析而忽视结构分析,并从人性或人的心理需要因素中去寻找国民经济波动的原因。而马克思在唯物史观的方法论指导之下,运用总量分析与结构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依据资本积累和利润率趋于下降规律,阐明了资本主义宏观经济运行的内在机理,建立了较凯恩斯更为深刻的宏观经济理论体系。

三、马克思与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的理论基础比较

在理论基础上,马克思的宏观经济思想是以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为基础的。马克思从分析商品及其二因素入手,创造性地提出了劳动的二重性理论。正是劳动二重性理论的提出,彻底解决了古典经济学中关于价值创造的难题。马克思指出,任何劳动都具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二种属性,即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使用价值转换为价值,就意味着具体劳动转换为抽象劳动。而在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中,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分别具备了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性质,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制决定了由私人劳动向社会劳动的转换往往难以顺利实现,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成为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内在地蕴含着市场失衡和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正是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之上,马克思又发现了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认为,在商品的价值组成中,生产资料的价值是原有价值的简单转移,工人的工资仅仅是其劳动力的价值表现,而资本家所追逐和无偿占有的那部分价值只能是来源于工人的劳动创造,最大限度地追逐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绝对规律。在这条规律的支配下,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必然表现为以扩大再生产为特征的资本积累过程。而在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社会大生产的矛盾冲突中,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顺利进行的条件经常性地遭到破坏,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的总量均衡和结构均衡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被打破,这种非均衡状态在现实中表现为两大部类内部或两大部类之间的生产的相对过剩,这种相对的生产过剩即是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可见,正是在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的基础上,马克思完成了对整个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宏观分析。

与马克思宏观经济思想具有明确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作为微观基础相比,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对资本主义宏观经济运行的分析则显示出了致命的不足——微观基础缺失。由于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缺少一个科学而坚实的微观基础,其只能在唯心主义方法论的指导下,依靠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之边际效率递减规律以及流动性偏好规律这三大人类社会的心理规律,为自己的整套理论找到最终的解释。微观基础的缺失,也导致凯恩斯无法对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宏观变量诸如经济周期波动、通货膨胀及失业等作出全面而深刻的说明,故而无法深入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从而找到消除经济危机的根本方法。

四、马克思与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的内容体系比较

从宏观经济运行的角度分析,马克思和凯恩斯都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下的国民收入与经济增长、经济危机与经济发展周期以及失业人口现象等一些基本经济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考察,二者在这些方面存在着相同或类似的地方,在这一点上,国内外的很多学者都持有相同的观点。如凯恩斯在其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写道:“我们最好把劳力(当然包括雇主及其助手之个人劳役在内)看做是唯一的生产元素,在一特定的生产技术、天然资源、资本设备以及有效需求等环境下工作。”[11]这一观点“加上他用工资单位作为衡量经济数量的单位的情况,我们可以认为是与马克思的价值学说相近”[12]。英国经济学家罗宾逊夫人也认为马克思是“现代有效需求理论的先驱,凯恩斯经济学说与马克思经济学说彼此沟通,相互补充”[13]。在经济危机与经济周期理论方面,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尽管凯恩斯理论迥异于马克思理论,但与后者有重要的共同之处:两种理论中,衰退都是由与经济运行有关的原因引起的,而不是外部力量的影响。”[14]也就是说凯恩斯和马克思都把经济危机作为资本主义的一种内生元素。我国学者王岩认为,“他们都非常强调投资在经济波动中的作用,都指出固定投资对经济波动有影响”,都看到了“在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中,证券市场对实体经济产生的重要影响是引发经济危机的重要因素”[15]。关于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和凯恩斯的总量均衡理论,我国学者李广平认为:“只要对《资本论》社会再生产理论和《通论》有关章节,特别是4、6、7章进行深入解读和比较,就会发现形式相异的两种宏观经济平衡理论体系在内容、结构上具有相当程度上的等同性或共同性。”[16]对于国民收入理论,我国学者张建君认为,“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基本公式以及实现宏观经济平衡的基本条件(I=S)与马克思资本主义两大部类再生产基本公式和平衡条件具有内在的相似性和逻辑关系”。[17]关于失业理论,我国学者方福前认为:“凯恩斯和马克思不但都把就业不足看做是资本主义的常态,而且他们在‘什么力量造成就业不足’这个具体问题的认识上也有一些相似性。在凯恩斯经济学和马克思经济学这两大体系中,总产出的下降和失业的发生的决定因素都是投资吸引力的降低。”[18]但是,无论马克思和凯恩斯的理论在个别观点或论断上如何相似,马克思和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对这些问题的分析,从结构形式到最终结论都存在着根本的差异。

马克思和凯恩斯虽然都承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内生性,都看到了小于充分就业状态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常态,甚至二者在分析工具和模型的内在机理等方面都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共通之处,但问题的关键不是在对表面现象的描述上,而是在于如何找到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马克思认为,上述宏观经济运行过程中的种种失衡的症结之所在不是其他而正是资本主义制度自身,在于资本主义的生产社会化和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运动。资产阶级政府无论采取何种努力和政策干预,也只能是改善和延缓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绝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问题的解决不能依靠资本家的良心发现,只能是用更先进的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才可以彻底克服经济危机这一顽疾。

凯恩斯在《通论》中则表达出了这样的观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自身的繁荣内含着经济危机的种子,当社会的有效需求不足时,这个种子就会发芽生长,经济危机就会全面爆发。凯恩斯虽然谴责市场经济的放任自由,但其绝不认为经济危机不可避免,也不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已病入膏肓不可救药。他认为,只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采取正确的政策措施对经济运行进行必要的干预,就可以使资本主义社会成为人世间最美好的社会组织。为此,凯恩斯开出了药方,对内政府要通过实施相机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提高社会消费倾向和加强投资诱导;对外要鼓励出口,限制进口。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为传统古典经济学派在经济学的统治地位画上了休止符,其提出的需求管理政策也成为20世纪60年代前资本主义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时所普遍采用的指导思想。但是,“尽管从理论研究来看,凯恩斯确实在宏观经济理论体系、经济分析方法、概念创造等方面有些贡献,其理论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现实并帮助资本主义度过了经济危机的难关,但凯恩斯理论并不关乎科学性的全部,仍然缺少社会科学所要求的全部的科学性因素,因而也就存在着不合乎社会历史发展要求的阶级局限性,还谈不上是科学的理论”。[19]由于其理论为资产阶级统治进行辩护的不可避免的狭隘性,使其不可能深入生产过程的内部,探求问题的本质,而是将问题的解决停留在流通过程以及对事物表面现象的描述。他为解决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失业问题开出的药方必然只能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不可能为资本主义找到最后的出路。

通过马克思与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说由于在世界观和方法论上的根本错误,在理论上、研究方法上存在着种种不足,在实践上也没有经受住其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滞胀”局面的考验,我们绝不可以不加批判地盲目接受。“所以,我们要解决金融危机,还是要根据马克思的基本理论,再结合资本主义当代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分析,而不是单纯地说这是监管不力的问题。”[20]马克思的宏观经济思想无论是用以考察和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经济现实,还是用于制定适合于当前我国经济形势的宏观经济政策,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注 释:

①②王松奇.回到马克思还是回到凯恩斯?[J].银行家,2009,(3):1-3.

③[14](美)J·A·熊彼特.从马克思到凯恩斯[M].韩 宏,蒋建华,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第250页.

④(英)琼·罗宾逊.马克思、马歇尔和凯恩斯[M].北京大学经济学资料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第14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第37 页.

⑥凯恩斯认为,古典经济学派的两个理论前提是:一、工资等于劳动力之边际产物;二、当就业量不变时,工资之效用等于该就业量之边际负效应.

⑦⑧⑨⑩[11](英)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徐毓枬,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第7页,第321页,第242页,第26页,第182页.

[12](日)都重留人.凯恩斯与马克思:总量分析的方法[J].世界经济文汇,1958,(4):19-25.

[13](美)肯尼斯·栗原.凯恩斯学派经济学[M].蔡受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第355页.

[15]王 岩.马克思与凯恩斯的经济周期理论比较研究[J].经济纵横,2010,(1):21-26.

[16]李广平.论马克思再生产理论和凯恩斯总量均衡理论的相通性[J].江汉论坛,2007,(1):78-83.

[17]张建君.凯恩斯与马克思国民收入理论的比较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2):12-19.

[18]方福前.凯恩斯和马克思对失业原因分析的比较[J].教学与研究,2007,(6):20-27.

[19]张昌延.马克思与凯恩斯经济危机理论之比较研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1,(4):27-34.

[20]成思危.分析金融危机还是要回到马克思[J].中国改革,2009,(1):13-14.

猜你喜欢

凯恩斯总量资本主义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十三五”期间山西省与10省签约粮食总量2230万吨
2020年全国农民工总量比上年减少517万人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多赚两只蛋的钱
多赚两只蛋的钱
多赚两只蛋的钱
为何化肥淡储总量再度增加
多赚两颗蛋的钱
总量控制原则下排污权有效配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