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化工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12-01-28天津科技大学侯庆喜裴继诚高玉杰刘泽华
□ 天津科技大学 侯庆喜 裴继诚 高玉杰 刘泽华 韩 松
本科生教育是一个国家高等教育的基础,是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的重要体现。由于高等学校承担着为社会输送本科专业人才的重要任务,为了培养高质量的专业人才,多年来高等学校一直都在积极探索大学生的教育教学方法。天津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以培养基础理论知识宽厚、作风严谨、善于团结协作、具备强烈创新意识和精神的专业技术人才为目标,按照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协调发展的培养模式,着力于社会实践与理论学习结合,产、学、研有机结合,在轻化工本科教育教学方法上努力探索和实践。
一、强化班导师在一年级学生中的引导和教育作用
教育部在 《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有条件的高校要积极推行导师制,努力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优质和个性化服务。本科生的生理和心理仍处于发展不稳定的时期,易出现社会生活经验不足、思想缺乏稳定性、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和其他方面的心理障碍等问题,会从不同方面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需要有专人的引导和教育。学院在一年级新生入学时即为每一个班级配备了班导师。这些班导师都是具有国外留学或深造经历、在专业领域取得一定成就、并具有博士学位、品学兼优的专业课教师。他们不仅能够在生活方面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更对学生专业思想的形成、专业知识的掌握等方面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近年来,先后有2个班级被评为天津市大学生优良学风班集体。总结起来,对于一年级大学生,主要是做好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把握学生的心理变化,帮助其缩短入学时的不应期
每一名刚刚升入大学的新生都有一个逐步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的过程,在人际关系、学习方法、生活习惯等方面都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如果适应得不好,就会导致学生在这些方面出现问题从而造成心理上的迷茫与困惑。在这一阶段,班导师工作的重心就需要从这些方面入手,尽可能多的给予学生理解和帮助,使他们尽快度过心理上的不应期和过渡期。由于班导师都是专业课教师,他们除指导学生之外还有繁重的教学和科研工作。针对这种情况,学院为每一位班导师配备了班导师助理,由同专业的三年级优秀学生担任。班导师助理可以协助班导师处理一些新生生活中的问题。由于他们之间的年龄差距小,使得班导师助理与学生更容易进行交流,方便工作的开展。事后班导师助理及时向班导师沟通和汇报,确保班导师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和把握学生的情况。
2.以专业教育为重点,提高学生对专业领域的认识
大多数新生在填报志愿时对所选专业都知之甚少,有些是按照高考分数、家长意愿填报,有些甚至是被调剂到自己起初并不喜欢的专业。对专业的茫然导致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缺乏学习热情。因此要由专业课教师担任班导师及时改变了这一局面。班导师通过召开专业介绍会、班内生活会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和启发,利用教师的专业知识、成长经历和经验让学生们认识到自己所学专业的特点、优势以及将来的就业形式,使学生们尽快熟知自己所学专业,提高了学生对专业领域的认识,并对大学四年的学习有一个较完善的规划。
3.关注学生动态,促进班级整体发展
班导师的工作要做到“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点即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动态,面即班级的整体发展。要想真正的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面对面的交流是最有效的途径。这就需要班导师能够利用好班干部的作用,通过与班干部之间的交流,了解班级动态以及出现问题的学生。这样,再开展有针对性的一对一谈话就会事半功倍。对于学生中的共性问题可以主动召开班会或是集体活动,先阐述自己的观点再让学生们各抒己见,对现在班级出现的问题发表看法,最后汇总各方意见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
班导师工作的开展可以实现师生双向共赢。学生可以从班导师的指导和教育中尽早适应大学生活,提升专业素质;班导师也在育人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价值。班导师切不可成为“摆设”。要使班导师工作真正做到位,一方面必须切实落实班导师制度,强化班导师的作用;另一方面班导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肯付出更多的爱心,引导学生们走好大学生活中每一步,真正体现出教育和指导的作用。
二、努力搭建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平台
每个大学生对自己的人生规划是不尽相同的,有的学生选择毕业后直接参加工作,有的学生选择继续深造。只有因材施教才能符合学生的意愿,更好的培养学生成才。学院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努力去创造相适宜的学习环境。
1.特色实验班教学,打造拔尖人才
天津科技大学在2011级新生中启动了“天津科技大学行业卓越人才实验班”,投入专项资金支持“实验班”的教育教学改革。学院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重点学科和天津市品牌专业,因此牵头承担了两个实验班的教育教学工作。根据学校部署,“实验班”单独组班、单独授课,进入“实验班”的学生先不分专业,按大类学科学习基础课程,最终攻读的专业在第三和第四学年由学生根据个人意愿和学校综合考评成绩确定。由于学院首次承担“实验班”的教育教学任务,特安排学院院长和学院党委书记分别担任两个实验班的班导师,专任辅导员负责实验班的日常管理工作。学院鼓励实验班的学生与普通班学生一道参加学院的活动并参与一些组织工作。经过一年来的实践,实验班在学院的各项活动中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在全校四个学院的实验班中,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实验班的学习成绩名列前茅。
2.根据学生特点,努力搭建有利于个性发展的平台
进入大学三年级后,学生面临着考研还是就业的抉择以及对自己人生规划的迷茫。学院增加各种类型的年级会和讲座,力争用最快的时间帮助学生走出困惑。通过组织如“我的明天在哪里”等年级会,向学生们讲解考研、就业、出国深造等方面的利弊以及所需要的各方面准备,并邀请高年级优秀学子为学生介绍相关经验。对于考研的学生,学院会安排专门的考研讲座;为面向就业的学生邀请招聘企业来学院做宣讲会,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选择;为准备出国深造的学生更是介绍或提供去芬兰等国家学习交流的机会等等。种种工作都是学院根据学生不同的规划提供不同的有利平台,使学生走出材料学院门槛的同时能够有实力迈入自己规划的人生。
三、积极组织并倡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可以培养其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通过社会实践,学生可以提前进入社会并了解社会,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服务社会,同时可以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他们的沟通能力、协作能力以及对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为今后步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学院积极组织并倡导大二、大三年级的学生走出校园,参与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1.设立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强化专业实践教学环节
学院不断完善的本科生培养计划,其中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三大教学实践环节。并先后与河南江河纸业有限公司、天津中钞纸业有限公司、玖龙纸业(天津)有限公司、山东正大纸业有限公司等合作,建立了本科生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在专业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努力将专业知识与企业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学以致用,使学生在企业实践中较好地践行自己的专业知识。
2.倡导学生走出校园,探索实践新形式
学院倡导并鼓励学生走出校园,积极参加社会实践。通过学院师生的共同努力,现已建立了以“描绘蓝天”暑期社会实践和天津市塘沽区“宁车沽小学”课外辅导为主体的大学生实践项目。
学院“描绘蓝天”暑期社会实践队连续两年前往甘肃省进行暑期社会支教活动。该队伍得到了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党委、华纳社区、芳林社区的大力援助。同时受到天津电视台、滨海电视台、《每日新报》、《滨海时报》的积极关注。在近两年的时间里,学院大学生志愿者每周都自愿组织到滨海新区最偏远的农村小学之一——宁车沽小学进行“趣味科学”课程的教授,并帮助该校编写了滨海新区首部校本教材 《趣味科学》。新华社、天津电视台、滨海电视台、《天津教育报》等新闻媒体对此事给予了充分关注和报道。在学院大学生志愿者的帮助下,宁车沽小学在2011年天津市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达标检查中成功达标,并成为天津市塘沽区义务教育学校中校本课程实施的典范校。同时,《趣味科学》课程得到了天津市教育督导委员会的充分肯定和支持。通过校外实践活动的开展,使大学生对学校校训“尚德、尚学、尚行,爱国、爱校、爱人”更有了更加深刻认识和理解。
四、发挥专业教师的指导作用,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
培养高校大学生的科研能力是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和高校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学院拥有“轻化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3个本科专业,是我国最早创办轻化工程(制浆造纸方向)以及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单位之一。其中“轻化工程”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轻化工程”和“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是天津市品牌专业。学院各专业均设有多个资源优化配置、仪器设备齐全的实验室。由于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养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同时期应有不同的要求。从大学二年级开始,学院便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下实验室,在专业教师的带领下开始从事科学研究。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学院更是加强设计性实验教学,提高了四年级设计类毕业论文的比例。
1.夯实科研基础知识
本科生对于科研知之甚少,大三的学生接触的专业知识也只是皮毛,专业理论知识掌握的还不牢固。这一时期不能急于进入实验室开始实验,夯实科研基础知识应是首要之选。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研究方向,在该方向的专业教师的指导下选择较为适宜的研究课题。要求学生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撰写心得体会,并与指导教师进行交流。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较好地掌握了该方向的基础知识,拓宽了视野,为后续科研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2.加强实验技能的训练
在中国现有教育体制下,大部分的学生只接受过少量的实验技能的培训,尤其是在高中时期,学校设置的实验教学项目少之又少,从而导致学生“高分低能”,缺乏实验技能。学院大三年级的学生虽然经过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等实验课的学习,有了一定的实验操作基础,但是对于从事科研工作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加强对其实验技能的培训。这就要依靠专业教师的指导,包括高年级研究生的协助。经过一段时间对实验操作规范、实验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等方面的学习和训练,本科生的实验技能可以得到较大的提升。
3.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
在掌握基础知识以及实验技能之后,学生可以在专业教师的带领下正式开展科研项目的研究。首先,要根据自己的研究课题制定详细的实验计划和方案,且方案要具有可操作性以及易操作性;然后,进行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实验室的资源优势,及时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最后,就是将得到的研究成果撰写为研究性论文。在此期间,指导教师的课题组会召开研讨会,讨论实验进度、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以及下一阶段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经历了上述三个阶段不同的培养方式后,本科生锻炼了自己的知识提炼能力和思维发散能力,培养了良好的科研创新能力。学院多项校级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就是在专业教师的带领下,有本科生参与其中部分科研工作而完成的。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新竞赛中,学院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五、结束语
由专业教师担任本科生班导师并发挥其指导和潜移默化的言传身教作用,有利于大学生成长和对专业领域的正确认识。根据学生不同特点,努力搭建有利于大学生个性发展的平台,积极组织并倡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依托学科优势,利用设施完善的实验室条件,在专业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可以更有效地加快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为轻工行业输送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吃苦耐劳品质以及创新精神的优秀本科专业人才。
[1]龚束芳,张波,车代弟.本科生导师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9(6):72-75.
[2]王巨克,罗学刚,王楠.依托高校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J].中国轻工教育,2012(2):66-68.
[3]崔盈.提高本科生教育教学质量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2):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