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台阶》的教学价值需上新台阶

2012-01-28沈宗银江苏省翔宇教育集团宝应县实验初级中学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2年1期
关键词:房奴台阶理想

■ 沈宗银(江苏省翔宇教育集团宝应县实验初级中学)

李森祥先生的小说《台阶》实在值得探究。

作者在给教材编者的信中说:“在中国乡村,一个父亲的使命也就那么多,或造一间屋,或为子女成家立业,然后就迅速衰老,并且再也不被人关注,我只是为他们的最终命运而惋惜,这几乎是乡村农民最为真实的一个结尾。”惋惜是作者的初衷,如果学生仅仅领悟了“惋惜”,那是不够的。作者强调了真实,但是不把真实背后的东西教给学生,那文章的教学价值就大打折扣了。所以教学参考书又作了进一步阐述:“也许在别人看来,他的理想是微不足道的,然而父亲却付出了一生的血汗。文章的过程与结局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农民的坚韧,也启迪我们对前辈的生活价值观作全面的审视。作者也试图告诉读者,要关注农民的命运,关注农村的贫困。”该怎样看待父亲的理想和前辈的生活价值观念,怎样关注农民的命运、农村的贫困?教学参考书没有明示。

有人认为:“我们必须要让学生认识到父亲的伟大……父亲当然不会意识到,正是这种精神,艰难地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如果我们的农民连这点精神都没有了,所有的理想便成为天方夜谭了。”这种观点很有价值,因为父亲为了理想,在默默奋斗的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精神,突显了文章的教学价值——学生从父亲身上理解了理想的力量,看到了父亲精神家园中鲜艳的花朵,认识到了卑微的中国农民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贡献。

但是,仅仅让学生认识到父亲伟大的一面是不够的。对《台阶》的解读,“停留在‘坚持不懈的精神’——‘勤劳的品质’——‘执著的性格’那样的三级台阶上。仍然是无效的或者说是低效的教学”,并不能实现文章的教学价值。我们应在更深广的层次上引领学生来审视父亲的理想和先辈的生活价值观。

父亲的理想,从表面上看,至少是典型的房奴理想。三级台阶高的房子就很适合他,他的理想是建九级台阶高的房子。为了这个并不适合而又沉重的理想,他起早贪黑,忙忙碌碌了一辈子,用尽了毕生的心血,甚至累垮了自己的身体,完成了房奴的朴素心愿。他的一辈子,被房子压得几乎没有喘过一口气。后来建成了九级高台阶的房子,他连磕烟锅都不习惯了。这个房子并不适合他,不是他精神的归宿之地。他在精神上已经预感到自己陷入了一种不可逃避的无家可归的境地。实际上,父亲是一个物质贫困、精神干瘪的房奴,是一个外在和内心什么收获都没有的房奴。

像父亲一样的执著房奴,在我们的现实中还少吗?“小两口、一个小孩的三口之家,七八十平方米的居房满可以的,但非要攀比购买一百几十平方米的大房子,购房款一下子要多花几十万。这样的购房者就被住房款套牢,成为房奴……这些都是不会‘栖居’的表现。”新时期的房奴,在物质和精神方面,都背负着沉重的负担。这种不会栖居的房奴理想,究竟有什么价值?难道我们要将这种房奴理想教给学生,难道我们要继续培养这样的未来房奴吗?在今天高房价的背景下,在城市化不断加速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引领学生审视房奴理想,帮助学生树立会栖居的理念,教给学生追求外在与内心的和谐的方法,让学生知道要寻求自己的精神归宿,追求精神饱满的生活。达到了这个目的,《台阶》的教学价值才算上了一层新台阶。

父亲为什么要建这样的高台阶呢?因为他受到这样一种价值观念的深深影响:台阶高,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这种价值观念,不仅仅是“我们家乡”有,在整个中国都普遍存在——在帝王将相史中,在电视剧中,在人们的精神中,“人们将‘伟大理想’、‘奋斗目标’、‘成功’无不和台阶联系起来,极力打造台阶,维护台阶,以高台阶为目标,以高台阶为荣耀,‘台阶情结’流淌在文化血液里”。高台阶的痕迹无形地烙在人们的精神文化之中。从一开始,身为弱势群体一员的父亲就被这样的价值观念所误导,在自己不明白的情况下,无形之中被迫确立了所谓的理想。所以,父亲的理想,从深层次上看,其实是一种被理想,是一种弱势群体被强势群体、被传统价值观念预制的理想。这就是父亲理想背后的真相。

父亲表面上追求的是高台阶,骨子里追求的是高地位。父亲的生活价值观与范进、孔乙己等人的追求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都是追求高居人上的威风,而且只有仅此一种所谓的精神追求,只不过追求的方式带着明显的农民色彩而已。“父亲走的实际上是一条迷途,这条迷途是一个民族文化为他设置的,为此断送了他一生的幸福。”父亲不是自己生活的导演,导演父亲生活的是积淀已久的生活价值观。在这种生活价值观指导下,为了追求被预制的理想,父亲极力地张开隐形的翅膀,默默而强劲地奋飞,最终在无情的现实面前折断了隐形翅膀。在房子建成以后,他外出回来总是一脸的失落,因为他没有获得期望中的高居人上的地位和享受,所以难怪他困惑地发出“这人,怎么了”的喟叹和反思。父亲是不可能认识到自己的问题的。父亲这种单一的精神追求必定失败,父亲的一生注定是个悲剧。坚忍执著、勤恳奋斗了一生的父亲,他的形象即使是伟大的,那也是悲凉的;他的一生即使是悲壮的,那也是凄惨的。

我们这样说的目的,并不是要否定父亲追求理想过程中表现出的坚韧等美好的精神品质,而是要让学生看到父亲精神家园中的杂草,看到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从而认识它们对人们精神的戕害,并从中借鉴到积极有用的东西,希望我们的学生在成长初期、在弱势状态下,能选择科学的人生价值观,能清醒地树立适合自己的理想,而不是确立被先辈的价值观念所预制的理想。我们要让学生认识到,在今天,传统文化中高居人上的价值观肯定是错误的,只有树立更科学的价值观——如为多数人谋幸福,为社会谋福祉等,那样自己的生命才更有意义;我们要让学生在隐形翅膀还没有长成之前,就知道该向什么方向奋飞,该怎样奋飞。如果学生有了以上的认识,那么《台阶》的教学价值就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但是,要想进一步提升文章的教学价值,我们还必须引领学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何从生命意义上关注农村的贫困,农民的命运,乃至自己的生命?

如何关注农村的贫困?要让学生关心我们的分配制度,要尽力让整个社会实现公平分配。在国家经济发展大有提升的情况下,更要注意社会分配的公平性问题。

如何关注农民的命运?强势群体要关心农民,尽力消除城乡差别,善待农民,在改善他们物质生活条件的同时,不断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营造平等和谐的精神环境,尽力消除社会中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缺乏相互尊重的现象,提升农民的幸福指数,才能让农民生活得更有尊严。

如何善待自己的生命?这是本文中一个最为重要的问题,也是学生受益最大的问题,是《台阶》一文最大教学价值的体现。“我们应该从‘父亲’筑造新居、筑造台阶的经历中去思考‘学会生存’,学会在今天这个现实世界上‘栖居’,特别是要学会为自己的生命定位、定向,保证自己在相应的层级、相应的空间有满意快乐的生活。”善待自己的生命,不是像父亲一样在自己不清楚的情况下,在固化的价值观指导下,被动选择不适合自己的理想,并吃力地坚持;而是在自己清楚的情况下,在科学的价值观指导下,主动选择适合自己的理想目标,并持之以恒地奋斗。善待自己的生命,不是不顾自身情况,盲目而艰难地生活,而是要学会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不让外在的物质世界充塞自己的内心,不让杂草占据自己的心灵,让自己有丰富的精神生活,有一个充满生命的精神花园。解决了这个问题,《台阶》的教学价值就上了一层新的台阶。

参考资料:

1.王君《必须要讲出父亲的伟大》,《中学语文》2009年第1期。

2.徐江《“筑造的本质是让栖居”——关于〈台阶〉况味的思索》,《中学语文教学》2009年第6期。

3.吕宪华《〈台阶〉,可悲的不只是卑微者》,《语文学习》2010年第12期。

4.何悦华《从台阶看民族的阴暗心理》,《现代语文》2010年第6期。

猜你喜欢

房奴台阶理想
理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2021款理想ONE
理想
你是我的理想型
走在除法的台阶上
HIG PRICE TO DIE
High pRICE to die
房奴是个伪问题背后的真问题
台阶
77级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