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写作中想象的妙用

2012-01-28江苏省海门市东洲中学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2年1期
关键词:事物想象思维

■ 陈 英(江苏省海门市东洲中学)

批改学生作文,常感内容空泛。叙事类文章,只叙事情大概,不能将事情写细、人物写活;写景类文章,简单几笔,涉及一下景物环境便算完事,能否写得具体形象似乎不曾考虑。难于产生“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令人心驰神往的意境。为什么如此?原因之一是学生缺乏想象。

什么是想象呢?英国诗人柯勒律治说:“想象是一种创制成形的精神,是创制观点的力量。”心理学认为,想象是人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可见,想象是一种创新能力,是创造者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天赋。无论从事自然科学研究还是从事文学艺术工作,缺少了它,都不能做出伟大的事业来。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诗仙李白的诗想象丰富,夸张奇特,形成特有的雄奇飘逸的风格。杜甫称李白的诗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大家熟知的《望庐山瀑布》一诗,前两句写山巅烟霞蒸腾,瀑布飞溅,景色异常奇秀;后两句作者顿生天外奇想:“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他驰骋奇妙想象,融夸张、比喻于一体,直摄庐山瀑布之神,写尽磅礴倾泻的气势,也传达出“望”中瑰丽奇特的感受,令人心旷神怡,真是神来之笔。

又如郭沫若《屈原》中脍炙人口的“雷电颂”,借屈原的一段独白,表现诗人痛恨黑暗、向往光明的崇高理想和忠于祖国、热爱人民的高尚情操。作者也展开大胆想象,让屈原凭借暴风、怒雷、闪电的翅膀,进行美妙幻想,飞往光明的境地也借助风雷电的力量,毁灭一切黑暗。这样,屈原的形象更加神采飞扬,剧本主题得到了最充分、最完整的体现。

可见,想象在写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怎样让学生展开想象呢?我在教育实践中发现这几种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一、相似想象

相似想象是指从相同或相似的事物出发,选择与原有表象相关或相近的角度,加工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如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把白雪想象成洁白的梨花,以千树万树盛开的梨花写尽北国的白雪皑皑,创造了一个瑰丽的、富有诗意的境界,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意盎然的壮观景象,给萧条寒冷的边塞平添了无限的温暖和希望,实在是令人拍案叫绝的神来之笔。

在寻求事物外在或内在关联的基础上去想象一些新鲜事物,最好在描绘事物时,注意发挥想象,使描写对象人格化。有些对象直接描写会显得很单调,把它当做“人”,想象出它的情感,它的心理,就会增添作品情趣,在行文上富有色彩。例如,一棵松树长得很高大,树叶细长,如不联系其他事物,就两个句子便可勾勒松树外貌。如果我们走近松树,展开想象的翅膀:如此高大的树像什么?它的树叶与其他树叶有何不同?与什么相似?……联系身边事物一想,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就不会干巴巴地只有几句话了:“你看,它像巨人似的挺立着,挡着狂风,顶着暴雨,遮着烈日,披着严霜,茂密如针的叶子一簇簇地紧挨着,像一家人似的,微风吹得叶子沙沙响,似乎在低吟细唱,歌唱大地的滋养,歌唱生活的开放……”仔细观察,寻求相近事物,写出的事物自然会形象生动,给人深刻印象。

二、求异想象

求异想象是指在已有表象的基础上,超越现有的想象方式,变换角度,再加工创造出新异形象的思维过程。这在科幻小说、神话、童话等体裁中,常作为一种主要写作方法。如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写的是愚蠢的皇帝被两个骗子愚弄,穿上一件“聪明人”看得见的实际不存在的新装,赤祼祼地展示在全国百姓面前的可笑故事,深刻揭露了皇帝及大小官吏虚伪、奸诈、愚蠢的丑恶本质,想象合理,情节虽夸张但又真实,使故事产生不同凡响的神奇效果,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增强了作品的讽刺力量和艺术感染力。

但这种想象须合乎事理。文中所用的假想、幻想须建立在生活基础上,如郭沫若《天上的街市》,作者所想象的在天上的街市上徜徉的牛郎织女,取材于民间传说,有一定的可信度。如果想象的内容不符合生活,不符合事物发展的内在逻辑,就违背了想象作文的题旨,走向另一个极端。有一个故事:一个美国教师说,有个孩子拾到一个巨蛋,结尾要他的学生用想象来续写。一个学生说,他把巨蛋搬回家,后来孵化出了里根总统。这种结尾虽然想象奇特,但带有异想天开的色彩,不合事理,不值得提倡。

三、发散想象

发散想象,是指以一个目标或思维为起点,让想象者根据各自不同的知识水平和生活感悟,沿着不同的方向,顺着各个角度,加工创造出各自不同新形象的思维过程。进行发散想象时,应考虑多个因素,考虑各种可能,甚至包括某些认为可笑的、不切实际的方法,最后用逻辑知识筛选。这在话题作文中运用较多。如以“路”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我们可指导学生从路的本义考虑,或写一条具体的道路,以它的巨大变化反映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或写自古以来路的种类、发展及其与科技进步的关系等,写成一篇有关路的说明文。也可从路的引申义或比喻义考虑,写个人成长或开创事业之路,反映自身或他人顽强进取的精神等;也可就如何把握好做人的准则发表见解或主张,写成一篇议论文。以“路”为思维的中心点,向各个不同的方向去思考,结合自身的优势,学生就有可能在话题作文中发挥自己的水平,展示自己的才华。

四、逆向想象

逆向想象,是指一反平常角度,从相反方向着眼,改变习惯思路,加工创造出与一般形象相对的、富有创意的新形象的思维过程。它的核心是标新立异,这也是创新思维中最重要的思维方法。如法拉第从电能生磁想到磁能否生电,从而发明了发电机。爱迪生从声音可以振动想到振动是否可以产生声音,于是发明了留声机。科学中如此,写作也应做到如此。如《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作者对人们根深蒂固的思维——“事物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进行剖析,指出如果只满足于一个答案,人的思维就会僵化,止步不前。而后逐层论述,指出怎样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作者独到的见解,引起人们的关注。

辩证法告诉我们,世上万事万物都是对立统一的,但事实上人们总习惯于认识事物的这一面,而忽视了事物的另一面。若从另一面去探索,就会有新颖独到的发现,写作时就会有让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例如,我们可用逆向想象对一些成语大胆提出新的见解:班门弄斧——弄斧就要上班门;一失足成千古恨——失足未必成千古恨;开卷有益——开卷未必有益等。运用逆向想象,对褒义成语大胆质疑,给贬义成语赋予新意,使保守观点翻出积极意义,反弹琵琶意更新。

猜你喜欢

事物想象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快乐的想象
美好的事物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奇妙事物用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