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生脱离作文选进行独立写作

2012-01-28朱泉林福建省武夷山市第二中学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2年1期
关键词:作文课作文教师

■ 朱泉林(福建省武夷山市第二中学)

当今中小学生的作文缺乏生活感受、依赖作文选编、类同多的现象十分严重,严重阻碍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例如,某校初一年级期末考试的作文题目是《记我身边的一件事》,结果班里出现了几篇一模一样的作文,内容是不小心摔坏了同学的钢笔,一开始不敢承认,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终于勇敢地坦白了。文章的开头、结尾,甚至许多语句都完全一样。很明显,这些学生的作文都是从一本作文选编中“借鉴”来的。又如在一篇题为《妈妈的爱》的作文中,班里十几名学生写的都是“自己病了,雨天中妈妈背着自己往医院跑,汗水湿透了妈妈的衣裳”。其实,现在的家长送孩子上医院,一般会搭计程车,可在作文中,现在的妈妈跟二十几年前的妈妈做着同一件事。老师批改到这样的作文,心里很不是滋味。为什么学生写起作文来会这样大同小异,会这样缺乏生活感受?

我认为,形形色色的作文选编干扰了学生的写作,因此,上述现象是老师、学生,甚至是家长在作文写作过程中过分依赖作文选编造成的。各式各样的作文选编,成了孩子们“临危”时的“锦囊”。他们在读小学、初中、高中时,小到一般的考试,大到初考、中考、高考,都依赖作文选编进行写作。更有甚者,许多老师、家长怕学生在考试时的作文“出格”,担心写作内容不符合考官的“胃口”,可能过不了关,就会耽误学生的前程,也影响学校的升学率,所以,有的教师宁愿让学生一头扎进作文选编中,用作文选编来指导和训练学生写作,应付各级各类的考试。作文是写出来了,可是这些作文又有多少是学生们内心世界的真实流露呢?久而久之,学生们养成了一种虚假的、机械的、条件反射般的“作文选式”的思维方式,这样就越来越不会写作文了。这对学生来说是多么不幸和可悲的事啊!语文教师有义务找到一条让学生脱离作文选编、进行独立写作的有效途径。在作文教学中,我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指导学生脱离作文选编,进行独立创作。

一、师生共同明确写作目的,端正写作态度

在作文写作过程中,过分依赖作文选编的现象是写作目的不明确、写作态度不端正的表现。个别教师把利用作文选编进行写作当成升学率和学生前途的有力保证,而不把作文写作当成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训练方法。正因为如此,许多教师与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一味依赖作文选编进行写作,对作文选编进行模仿甚至抄袭。这样写出的作文不会“出格”,符合考官的标准,孩子的前途、学校的升学率也保住了。可是,这样的作文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并没有多大帮助。因此,只有端正写作态度、明确写作目的,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变模仿别人写为自己学着写,提高学生作文的水平与能力。

二、注重学生写作“情”与“趣”的开掘

作文教学如果不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忽视了其情感因素,学生把作文视为苦差事,谈“文”色变,写文章只为应付教师检查,当然写不出好文章。为了完成作业,学生只好在作文选编中模仿、抄袭了。相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以作文为乐,写真事抒真情,情溢文中,即使文字稍逊也不失为一篇佳作。所以,我比较重视让学生写随笔,一般不规定标题内容、文体篇幅,让他们在自由的天地里任意驰骋自己的笔墨,让他们写自己要写的人、要叙的事、要状的物。这样就使得学生在作文中有内容可写,对作文产生了兴趣,避免了模仿。例如,我曾布置了一道作文题目《我是怎样炒××菜的》,要求把炒好这道菜的过程写出来。面对这样的题目,学生跃跃欲试,很有兴趣。从他们的作文中可以看到,使用一些炒法炒出的菜不愧是色香味形俱全,看了使人垂涎欲滴。我规定学生每周交一篇这样的文章,于是陆续出现了一些内容生动、文笔精妙的好作文。要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还应该避免在评分时打“标准分”(统一尺度,不分学生作文基础好坏而只根据文章质量打的客观分),而应批“进步分”——尤其是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这次作文较上次作文有明显进步,则不管其水平是否低劣,都给予高分;相反,对那些基础较好的学生,本次作文较上次没有进步,则即使达到发表水平,也不必给予高分。

三、作文教学应求实求活,切忌急功近利

去作文选编中“模仿”“抄”作文,是一种急功近利、操之过急的写作方法。作文很快可以“写”成,但对于提高写作水平是非常不利的。长此以往,学生就越发不会写作文了。

“求实”——开设作文课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如果华而不实,没有明确训练目标,就很难达到作文训练的目的。要“求实”就要求教师在上课前确定训练内容,使每期作文训练有序列、有针对性,对学生作文中存在的缺点了如指掌;在上课中,必须强调本堂训练的重点,讲述训练要求,使学生心中有底;课后必须对作文认真批阅,要对照目标检查学生是否已经达标,如果未能达到要求,应重新训练。“求活”——作文课切忌死板,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如可能,在作文课中促使学生把“听说读写”结合起来。如描写训练,教师可先朗读一段与本堂课有关的优秀片断,让学生评说;再找到课本中相关的内容让学生齐读,然后布置作文让学生写。作文课上,教师不应只是命题者,还应是一个写作参与者,要把握好学生的情趣。如果学生在本堂课中明显精神不济,我就让学生讲笑话、做讨论,宁肯暂时放弃写作目标,也要使学生和我产生“共同语言”,产生激情后再去作文,而不应直接去找作文选编进行模仿。要提高学生写作水平,还有一个时间性的问题:切忌急功近利,操之过急。

四、努力拓展学生视野,促使其多看、多练、多讨论

学生作文有“两难”,一是无素材,二是有素材但不知如何挖掘主旨。学生作文无素材,与其生活阅历有关,但也与学生阅读面窄小息息相关。由于课程多、作业量大,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读书看报的时间较少,加之某些学校的阅览室只是空摆设,学生读不到优秀作品。作为语文老师应想方设法拓展学生视野,我的做法有二:一是每堂课有五分钟的优秀作品朗读,要求学生去查找一篇有思想深度、文笔优美的文章,在全班朗读,同时点名让学生进行参观、访问。多读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基础,但读而不思则难以提高作文水平。为此,在强调学生写读书笔记(我要求他们以读书笔记替代日记)的同时,每期还规定学生必须写几篇读后感。对于中学生,一定要大幅度增加写作实践量,养成经常写作的习惯。一学期只完成六七篇大作文,八九篇小作文,学生水平如何提高?同时,应强调学生多开展作文讨论,看到某同学写出一篇好文章,就马上组织大家讨论,鼓励学生多发言,多谈自己的感想。这样就能使大家的作文水平共同提高,逐步摆脱没有作文选编就不会写作文的困境。

猜你喜欢

作文课作文教师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一堂有趣的作文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马老师上作文课
圆我教师梦
作文课
Thc Composition Class作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