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文本解读的有效策略研究
2012-01-28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一中
■ 王 晶(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一中)
一、语文教学文本解读的概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使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与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所以从教学实践角度来讲,文本解读主要指课堂上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感知、理解、评价、创获文本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师生通过观照文本与作者及作者笔下的人、事、景、物进行心灵对话,实施“静态文本解读”确立的教学过程预设,实现三维目标,创生三维目标。
二、语文教学文本解读的策略
文本解读是教师知识能力、逻辑思辨、人文内涵、语文素养等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教师文本解读水平的高低,关系到学生学习的范畴、感悟的外延、收获的程度。为了实现文本解读与教学实践的有效对接,语文教学就要做到正确、准确、有创意地解读文本。
1.沉浸文本,整体解读
新《课标》指出:“阅读文学作品,要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因此,阅读作品切不可局限于作品的局部和细节,寻章摘句,停留在每一词、每一句的表层,而要加强整体阅读,将局部和细节与主题有机联系起来,通过文字表层读懂文章的意蕴和意境,读懂作者的内心世界,体会到作品遣词造句的妙处。那么,语文教师应该从哪些角度去把握文本的整体性从而有效解读文本呢?
(1)关注文本系统,以面衬点。关注文本系统就是关注文本所处的教材和单元整体,一篇课文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而是单元整体和整个教材体系中的有机构成。所以,我们在文本解读时应当对单元整体进行把握,以免出现“偏读”文本的现象。
(2)依据文章体式,解读定位。王荣生老师说:“依据体式来阅读,是阅读的通则。依据文本体式来解读课文,来把握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是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则。”为了全面培养学生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提高其综合认识水平和审美情趣,促进其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形成,语文教师必须要“把握各种文学作品的基本特征,抓住作品的特点组织教学,既要体现作品的形象性和感染力,又要紧扣课文,落实教学内容”。
(3)尝试反复品读,体味文意。对于一篇文本,我们应该做到反复诵读、多重品读,只有通过多读,才能使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不仅要读懂字面,还要读懂文字背后的意义,学会寻找让我们或感动、或动情、或惊喜的文字。只有反复品读,才能唤醒学生的“读者意识”,有效地把握和体味文意,锻炼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增强语感,提高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
(4)梳理隐性意脉,涵咏文蕴。所谓“意脉”就是作者的写作思路。它的特点是连续性中的曲折性和情志的深化。所以说文章的意脉是隐性的,但却是一种对人性的深度解读。学生把握了作者的思路,就能与作者有深层次的对话,与作者一起哭、一起笑,“一起思考,一起讨论”,理解作者的用心良苦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5)找准有效切口,引领全文。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这个平等对话的过程中,用怎样的话题和方式展开对话,从什么地方开始对话,这就是教学的切入点。如果切入点选得好、选得准,就能发挥出教学杠杆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发现,始终处于阅读活动的主体控制状态,利于整体阅读的感悟和体味。找准教学的有效切入“点”是避免“散读文本”的好办法。文本从哪里切入最好?
①从学生的兴趣点切入。如《安塞腰鼓》可以针对学生对西北艺术的好奇和兴趣切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童年生活切入。
②从学生的质疑点切入。如《伟大的悲剧》可以从学生的疑问——“伟大”和“悲剧”之间的矛盾性切入。解读《变色龙》,可以从“变”字的疑问打开切口:“什么在变?”“怎么变的?”“为什么变?”围绕“变”字一脉贯穿,由情节归纳到主旨透析,由人性感悟到社会透视,都在“变”这个切入点中尽显淋漓。
③从学生的情感体验切入。如《最后一课》可以从学生对小学最后一课的情感体验切入。《我的叔叔于勒》可以从自己熟悉的亲人之间的相处关系切入。《我的母亲》可以通过胡适的“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母亲”这句感人肺腑的话,唤起学生真切的亲情。
2.多维融合,深入解读
语文教学对文本的解读必须深入且细致。只有深入解读,才能感受文字之美、体验情感之美、体会深度之美。深入解读可以采用多种解读角度的融合,即多维融合。
(1)揣摩词句,深入解读。语文课的基本特征是以语言为核心,通过对语言的品味,达到感知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和发展语言的目的。所以,文本的深入解读要从文本词句内涵的释读入手,逼近作者的原意,挖掘出文本深层的思想内蕴。(2)善设情境,深化解读。所谓“设情境”,就是教师运用灵活的教学手段营造“现场效应”,使学生宛如身临其境。在这样的条件下,请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思考问题。(3)结合背景,深入解读。语文教材中很多篇章都有其特定的写作背景,这些背景包括当时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也包括作者的人生经历。了解作家的思想经历、创作风格,有助于理解和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了解文本所处的时代风貌,同样有助于深入解读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
3.重视体验,和谐解读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取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就体现了《课程标准》对学生独特感受、体验、理解的重视程度。教师作为组织者和引导者,可以通过符合学生心理需要的“体验式”对话来完成解读的对接,实现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和谐解读。
(1)重视学生的原初体验
学生的原初体验是学生直接阅读文本后在头脑中形成的读者自己的初次印象,然后再更加深入地钻研文本的意义,形成自己独特的感悟。它是学生已有认知水平与文本的对话,是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与文本新知的同化过程。认知上的差异会丰富课堂教学资源,教师应予以鼓励,但同时也要进行引导和点拨。
(2)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
阅读教学中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是阅读对象、阅读主体和教学目标的共同需要。作品来源于生活,它通过读者的阅读和再创造重新作用于生活。对于学生而言,只有当课文的思想内容、形式结构等与学生的生活积累形成联系、相互沟通时,这种主动行为才变得有价值。因此,阅读教学中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是阅读主体——学生的根本需要。教师要善于发现和运用文本中易于与学生生活相沟通的内容来促进理解、激发情感,要重视生活情境的创设,加强学生生活体验与文本生活的融合。
4.修为思想,随笔解读
思维有内想外说,唯有下笔成文最有内化功效。所以,指导学生有感觉就写、有触动就写、有认识就写,随时记下自己的成长收获,“用笔说话”是提升思维、提炼内涵、修为思想的深层解读。学生随笔解读的方式可以多样化,关景双老师给我们提供了几种值得借鉴的随笔解读方式:分段式,适宜文本细读,对语段的深刻理解;批注式,适宜逐字逐词解读;反思式,适宜形成解读整篇文章之后的一种沉淀。随笔解读的内容不局限于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深入,还要有由词、句、文所生发的对于人生、社会的深层思考。
参考资料:
1.孙绍振《解读语文》,福建人民出版社。
2.王荣生《依据文本体式确定教学内容》,《语文学习》2009年第10期。
3.关景双《语文教师在解读》,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