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的情志美与中学生审美素质的培养
2012-01-28胡咏湖北省黄石市黄石二中
■ 胡咏(湖北省黄石市黄石二中)
这里所说的情志,指情性、情怀、志向、志趣,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思想感情。古人论及作品思想感情常有偏重:或主张“言志”,偏重思想性;或倡导“缘情”“吟咏性情”,偏重情感。最早将情与志结合而言的是南北朝时期的刘勰,他在《文心雕龙·附会》中说:“必以情志为神明,事义为骨髓,辞采为肌肤,宫商为声气,然后品藻玄黄,摛振金玉,献可替否,以裁厥中。”指出情志统制文章的内容与形式,是构成文章的首要要素,道出了情志在文章中的地位和作用。散文作为一种抒情性较强的文体,因此,情志的表达在散文写作中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它直接关系着散文艺术质量的高低和审美感染力的大小。
散文的情志,既是自然社会等客观事物的内在精神,也是创作主体对客观事物进行再创造的结果,它来自主体精神与客观事物内在精神的审美遇合,内蕴丰富、纷繁多样。散文的“志”要高远、深刻,“情”要诚挚、美好、纯粹而又博大深广。无论是“志”还是“情”,都应发自作者内心,包含作者对生活独特的见解和思考,渗透某种情感和哲思,展示或暗示时代和现实在作者心幕上留下的斑驳投影,体现时代脉搏,散发清新的、催人向上的、发人深省的气息和魅力。概言之,散文的情志就是真、善、美的融合,散文的情志美就体现在这种融合之中。
借助散文教学来培养中学生的审美素质,首先要重视散文的情志美。教师要带领学生挖掘散文情志所体现出来的真、善、美,使学生在认识、理解和体味这种真、善、美的过程中,逐渐净化心灵、提高认识、提升自己的审美品位。
当然,挖掘和体味散文的情志美,需要讲究一定的方法,要通过一定的途径来实现。寻找这种实现的途径和方法,首先要引导学生寻找和把握散文阅读和鉴赏的“兴奋点”。“兴奋点”就是临界点,是学生摆脱主观意识和外界环境干扰而进入一种忘我状态,完全沉浸于情感体验和艺术审美的开始,是学生全面把握和体验散文情志美的活力源。金圣叹评点《水浒传》时发出“快绝!妙绝!”的赞叹,脂评本《红楼梦》用“宁不相杀”的点评,都是读者进入作品阅读“兴奋点”的具体表现,是作品情感体验和艺术审美的产物。散文阅读和鉴赏“兴奋点”的形成,标志着读者已经进入了阅读鉴赏的境界。学生只有把握并进入“兴奋点”,才能真正发现和体味散文的情志美,进而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审美品位。
如何发现并进入散文情志体验的“兴奋点”?首先是要使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学生只有深入文本、发挥想象、换位思考,才能与作者产生共鸣,在作品或浓郁或淡然或婉曲或直率的情感中,唤起内心的审美体验。
如朱自清的《背景》,作者在用家庭灾祸设置好父亲送子远行的背景后,描绘了父亲送子的几个场面,尤其细致入微地刻画了父亲为“我”买橘子的行动,并以类似电影镜头叠现的形式点示了“我”多次的流泪。“事非经历不知难,情非感受不知味”,若只是冷眼旁观、漠然置之,很难唤起学生的审美愉悦。此时,唯有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换位思考、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才能使之深切体会到一个父亲、一个一家之长在家国两茫茫之际、送子远行时的那种深情的牵挂和不忍不舍又满怀希望的复杂感受。
找到了兴奋点,也只是停留在“理解感情,引发共鸣”的层次上,不一定就能进入审美鉴赏的较高层面。要进入情感美的鉴赏,还必须要求学生对自我所感知到的情感进行追本溯源,摸索出一番理性思考的“所以然”,也就是要引导学生“入理”。只有这样,才可能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文章内涵,从而对文章的深刻意蕴加以领悟、消化。如上文所举《背影》,文中引发读者共鸣的天伦之情——父爱,为什么在当时的作者却未能明了,“真是太聪明了”?为什么直至“近几年来,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之际,收到父亲的悲观而故作达观的信后,作者对父亲的挚爱才得以像火山一样喷发呢?这些问题不回答,作品的内涵就无法真正掌握,作品情志美的体验就是不完整的。而要回答这些问题,就必须对作品作进一步的理性考察。这样,就要求作品的教学,不但要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还要开拓学生的思维和视野,使学生能够从人生社会这个广阔的空间来理解和体味文章的情志。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是当代散文中独具浓重生命个性色彩的一篇,其艺术感染力不但来自冷静的文笔穿越苦难而喷涌出的凝重与凄然的气息,而且来自于本应旺盛如青草却瞬间枯萎的岁月中的往事,来自于在被毁灭的命运中对生命的思考,对生与死的执著追问。毫无疑问,《我与地坛》最独特的美的特质就在于其情志的表达,而这种情志存在于那个狂乱浮躁的年代。因此,本文的教学不能局限于讲解作者所遭受的厄运,让学生单纯体会作者的感受和遭遇,而要引导学生剖析一个时代的追求,明白群体与个体的力量之比,理解史铁生的插队生涯、他的青春梦想,才能明白那个发出亘古疑问的瞬间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我们可以把这种对生命两难境地的艰难抉择放在特定的群像背景中加以考察,如屈原、司马迁、老舍、哈姆雷特……那么,“生”或者“死”对我们就不只意味着一个问题,而意味着人生中一种永恒的状态。学生的悲剧感由之而生,其审美体验里无疑增加了生命的积淀。
又如《故都的秋》,作者以平民百姓的身份和异乡人的眼光,在“寻常巷陌”中感悟到了故都金秋的独特神韵,表达了对故都风物的赞美与热爱,也流露出深远的忧思与孤独感。文章从“清”“静”“悲凉”三个方面展开,以“清”“静”说明“故都的秋”的“好”,又别出心裁,进一步说其“悲凉”,将外在景物与主观感觉相融合,表现情中景、景中情。在教学中,如果仅限于引导学生对这些内容进行理解和体验,对学生审美教育来说显然是不够的,文章的情志美也没有得到深入挖掘。还须借助文章的议论段落,进一步挖掘文章的社会意义,只有这样,才可能使学生的审美能力获得更大的升华。
《故都的秋》中的议论段落是画龙点睛之笔,通过回答作者为什么喜欢“清凉的秋天”,深化了文章主题。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借助这个段落,让学生把文章与初中学过的《果树园》和高中学过的《猎户》所展现的秋收图作对比。在对比中,学生可以悟出,作者所生活的社会环境、经历和思想意识的千差万别,会导致他们笔下的秋景各异。通过这种领悟,学生就可以理解文章写作的社会背景。当时,正是日寇步步进逼,华北危急、平津危急之时,作为进步知识分子的作者不能不忧国忧民,因此心情苦闷又无处排解,只好把淡淡的悲凉寄于秋景之中。从而激起学生的爱国主义火花,使他们的心灵得到净化,唤起他们追求美好事物的欲望。学生理性的升华、对真善美的认识和渴慕,在这种情志教学中也就水到渠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