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党报的民生新闻报道
2012-01-28元宝华
□ 元宝华
(鹤壁日报社,河南 鹤壁458000)
随着互联网、手机报等新媒体的加入,人们阅读习惯的转变和在线选择的不断增多,报业正在经历一个艰难的转型过程。媒体之间愈来愈激烈的竞争,使得各媒体比过去任何一个时候都更加强调民众的中心地位,强调民生新闻的重要性,于是各大媒体纷纷以不同形式重磅推出民生新闻。党报的性质决定了它不可能像晚报、都市报那样以报道社会新闻为主,但却可以通过转换视角、转变报道方式等形式将民生因素融入新闻报道中,在党委关注的和百姓关心的大事上找出结合点。
将民生视角融入政务报道
针对以前会议消息、领导活动充斥报纸版面的情况,近年来,《鹤壁日报》不断探索新的报道内容、报道方式。将民生视角融入政务报道,以民生、民情、民意为主要关注点,解读重大政策,关注重大事件,增强报道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首先是报道内容的调整,对中央、省、市的重要会议、重大决策,予以全面、准确的报道,不惜篇幅、不惜版面、突出处理。但在报道的同时,更加注重这些新闻和群众的关联度,群众能从中得到什么实惠,受益点在哪里,并把这些重要信息作出相关链接,作出图解,通俗地传达给受众,让受众易于理解和接受。对一般性的市级政务报道,如果意义不大,则编发简讯。对没有新闻点的常规性工作新闻,坚决不发。
在报道方式上,我们要求记者在采写新闻时,转换视角,用平民角度来看待新闻,从社会、从群众的视角来观察、分析和报道政务活动,把自己置于受众的角度来传播新闻。例如,关于市领导出席大项目开工的报道,主要强调大项目开工的意义,项目建设成以后给老百姓带来的好处,淡化市领导出席开工时的讲话等内容。对一般会议的报道,淡化时间、地点、讲话人的要素,强化会议的实质性内容,会议要传递的信息、要解决的问题、群众要注意的事项。如记者参加淇县桥盟乡桥盟村的活动,回来后写了大篇的村支书的讲话,不知所云,但我们细读后发现讲话中有一项决定是说村里只要是6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都可以从村集体领取补贴,年终还可领福利。看到这段话后,我们迅速把它抽了出来,单独写成了《桥盟村老人好福气,月月都领“退休金”》一文,很好地将群众关注的焦点提炼了出来。
题材选择突出公共服务性
为了避免民生新闻走向泛娱乐化、低俗化,《鹤壁日报》在民生新闻选材上突出公共服务性,主要报道一些与百姓切实利益相关的东西。例如,就业创业、就医就学、住房安居、养老、出行等内容。
《鹤壁日报》在相继开设了寻访民间艺人、创业与财富、共同关注、淇滨聚焦、法律与生活、文明与道德、温馨提示、百姓身边人和事、道德楷模在身边等民生栏目,放弃了关注零零碎碎的猎奇事件,而是通过大时代小人物、大现象小事件、大事件小角度、大政策小生活切实关注芸芸众生的日常生活,透过现象挖掘本质,相对于“小民生新闻”出现了一些“大民生”新闻,从而增加了民生新闻的贴近性和影响力。
以正确的舆论导向反映民众需求
“党的新闻事业与党休戚与共,是党的生命的一部分。可以说,舆论工作就是思想政治工作,是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所系的工作。”因此,我们在新闻报道中,应该以正确的舆论导向来反映民众的需求。
过去,我们很多报道民生新闻栏目最大的优势在于运用民众的眼光和话语,表达老百姓自己的情感和需要。
然而,新闻报道并不是现实生活的机械复制,毫无选择地迎合读者需要。作为百姓参政议政的主要渠道,《鹤壁日报》要求采编人员在采、写、编新闻时,注意正确把握舆论导向,坚持媒体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良知,在沟通信息的同时,注意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真正在党和政政府与群众之间架起连心桥。
关注民众的生存状态是《鹤壁日报》民生新闻报道的重点。首先从内容上贴近群众,选择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不惜版面、不惜篇幅的报道。例如,因煤建市的鹤壁有许多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留下的棚户区,群众居住条件极差,环境恶劣。加大棚户区改造是鹤壁市的一项重点工作,鹤壁市委、市政府倾注了大量心血。为了让群众及时了解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看到希望和未来,增强信心,《鹤壁日报》不惜篇幅,在一版连续刊登市委、市政府加大棚户区改造的政策措施、方案规划、进展进度,取得的成效等。在读者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老城区人民从报道中看到了自己美好的家园,增强了生活的信心,也更加感恩党和政府,真正架起了党委、政府与群众沟通的桥梁。
民俗文化是当前文化发展的一个亮点。为让大家更好地了解民俗文化,《鹤壁日报》做了大量工作。借助“中国鹤壁民俗文化节”我们开设了“逛千年庙会,赏中原民俗”栏目,报道重点民俗文化的有关背景、发展前景。对有关专家、学者等进行专访,请他们从不角度谈举办民俗文化节的意义,并就进一步办好文化节提出好的意见和建议等等,报道形式图文并茂,社会反响良好。
报道中体现人文关怀
在我们以往的报道中,领导活动多,基层活动少;物的因素多,人的因素少,人文关怀缺失的现象,使得人物被媒体抽象化、概念化,有了套路、成了模式,空洞、乏味、不贴近生活、不贴近心灵。
近年来,我们要求新闻采编人员在采写新闻时,必须把握好“度”,充分体现对人的基本权利的尊重。
从选材上,注重挖掘一些能充分表达人文因素的题材,例如,对我市十大道德楷模的系列报道,他们都是来自基层、生活在群众中间的平凡人物,他们看似简单而平凡的事迹,反映了在当今社会应当大力倡导和弘扬的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则和道德操守。这些同志在对待人生、对待社会、对待家庭、对待他人等一系列问题上,都表现出许多人难以企及的精神境界和高尚人格,在平凡中显现出风骨卓然,在朴实和简单中让人心灵震撼,体现了道德力量和人格魅力。我们在报道中放大了这些闪光点,使我们的宣传思想工作与实际贴得更紧了、与生活贴得更紧了、与群众贴得更紧了。
从语言表达方式上,坚决不使用带有歧视性的,甚至是漠视人的生命和人格尊严的措词。在突发性新闻报道中,坚持及时披露真相以稳定人心、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在灾难性新闻报道中,我们要求记者在报道中对事件中的当事人、受害者表现出真诚的人文关怀。关注身处灾难中的人的生存状态,表达对所有生命的怜悯和珍视,而不是不顾灾难亲历者的感受刨根问底以获得独家新闻,通过肆无忌惮地抓拍残暴、血腥的场景以达到煽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