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奔赴在到新闻现场的路上:我对“走、转、改”的体验与思考
2012-01-28□刘翔
□ 刘 翔
(信阳晚报,河南 信阳 464000)
(作者系河南《信阳晚报》总编辑)
我是《信阳晚报》的总编辑,其实更是一名普通编辑和记者。工作20余年来,我当过编辑、干过记者,如今又走上管理岗位,但我始终没有离开我钟爱的新闻工作一线,我在新闻一线体验到了从事新闻工作的甘苦,也收获了新闻工作给我带来的快乐和幸福。
走基层,是获取新闻资源的源头活水
新闻来自于哪里?新闻来自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而人民群众实践的舞台就在基层,因而,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我们就要将身子扑在基层,将手中的笔伸向基层,将镜头对准群众,真正做到“一头汗两腿泥”才能写出好新闻。
基层和群众,是每个新闻工作者的情感之根,报道之根,走进基层,向群众学习,我们才会有取之不尽的新闻素材。
我做过晚报的记者,也做过日报的记者。2003年,我任信阳日报社记者部副主任。当年全国上半年遭遇“非典”,下半年我们信阳又遭遇五十年一遇的大洪水。“非典”期间,我几乎每天都在抗击“非典”一线,就连“五一”假期,我都是在返乡民工最多的固始、淮滨等县区的乡村度过的。在这期间,我采写了《特殊的考场,满意的答卷——省卫生厅赴固始“非典”防治医疗队员方居正火线“考博”》、《农村防治“非典”决不能留死角》、《万众一心战“非典”、众志成城降疫魔》、《六单位捐赠抗击“非典”物资近百万元》等大量的新闻稿件,对当时的抗击“非典”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深受市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和报社领导的好评。当年我也因工作成绩突出而被评为河南省抗击“非典”先进个人和全省宣传系统抗击“非典”先进个人,受到省委、省政府和省委宣传部的表彰。
2003年7月11日下午15时多,从省里领奖回来的路上,我又接到时任日报社副总编辑刘学军的电话,7月12日,省长李成玉要到固始县和淮滨县检查抗洪抢险工作,让我头天晚上立即赶到固始待命。当晚我连家都没回,背起相机就连夜赶到固始。第二天一早,李成玉省长就来到固始。他深入灾区了解灾情,并多次到灾民家中,了解灾民受灾情况。为了真实而全面地报道好这次抗洪抢险工作,我多次乘冲锋舟到被洪水围困的灾区和部队官兵驻守的堤坝上,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一个个感人至深的场景,用手中的笔讴歌了一个个舍生忘死的英雄群体和先进个人。
多年的新闻实践让我充分认识到,真正有价值的新闻是记者用脚在基层走出来的,正如《人民日报》记者刘晓鹏所说:不到基层去,如隔看玻璃窗,眼睛就看不清楚;不到基层去,从材料到材料,思考就不够深入;不到基层去,通篇干巴话,表达就不够到位;不到基层去,冷暖不相识,感情就不够深入。
2008年年底,我到晚报工作后,我就要求晚报记者每天都要到街道上去,到市场里去,到社区里去,我要求我们记者要像片儿警那样,每个人联系几个社区,与社区管理人和社区大妈交朋友,这样,社区发生什么事,都会第一时间通知我们的记者。几年来,我们的记者就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上午8点半开完早会他们全都去跑新闻了,有的记者一天就能写出三四篇稿件。
转作风,俯下身弯下腰才能与百姓心贴心
新闻宣传工作的根在基层,源在群众,只有尊重群众,心系群众,把基层当作最好的课堂,以群众为师,向群众学习,走进群众实际生活,走进群众心灵世界,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更好地为人民群众鼓与呼,才能在服务群众中实现新闻宣传的目的,实现新闻工作者的价值。
接地气才能有灵气,俯下身才能心贴心。在新闻实践中,我深刻地认识到,我们只有放低身段,与被采访对象真心交朋友,才能采访到你所需要的素材,否则,你盛气凌人,趾高气扬,就会引起被采访者的反感,他在接受你采访时就会敷衍了事。1995年,我在贤山村采访一位荣获曾宪梓教育基金奖的山村教师刘建凤时,得知她住在市内白坡,每天往返几十里却十几年从没迟到过一次。为了亲身体验刘老师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我特意在4月份的一个早上陪她走了一趟她上班的路。当时,107国道至贤山村的道路是一条泥巴路,一遇下雨,泥巴非常深,自行车根本没法骑。当天天刚麻麻亮我就赶到107国道与贤山路交汇处,没有想她到得比我还早。我们推着身行车,深一脚浅一脚地踏泥泞赶往贤山村学校,不一会儿就大汗淋漓。行进途中,刘老师给我讲了许多她冬天害怕迟到而经常半夜惊醒,以及如何战胜走夜路时的恐惧心理等细节。这些细节都是我之前采访时没有采访到的。采访后,我以“爱心托起明天的太阳”为题,写了一篇近5000字的人物通讯。我将这些细节全部巧妙地写进文章中,不仅使我报道的先进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了,而且让读者觉得可亲可近。这篇作品也荣获当年中国晚报新闻奖二等奖。
我们在采访中,还要对采访的事件和人物倾注满腔的热情,如果你对采访的事件和人物采取漠然的态度,你就很难有深入采访下去的动力,采访不深入,你就很难写出打动读者的新闻作品来,只有你对被采访对象倾注满腔热情,对其进行深入采访,真正让你的采访对象感动你了,你才能写出感动读者的作品来。今年5月份,信阳农专水产系的一名大学生张进磊为抢救落水同学而光荣牺牲,我得知这一消息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对被救的同学、参与救人的其他同学、张进磊生前的同窗好友、家人及水产系的老师进行全方位的采访。接受采访时,张进磊的同窗好友和家人流着泪,给我讲述了他一个又一个乐于助人的故事,为此,我也被感动得热泪长流。第二天,在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临时搭建的灵堂前,我又接着采访从四面八方前来吊唁的英雄生前好友,站着整整采访了一个上午。正是由于我做了大量深入的采访,写起稿来也一气呵成,一篇近5000字的长篇通讯《生命中的那一抹惊鸿》很快就见报了。
改文风,切实提高宣传效果和宣传水平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我们身上承担着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倾听群众呼声的双重重任。如何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切实有效地宣传到广大人民群众中去,如何将群众的呼声收集整理,反馈给我们的党委、政府,这都需要我们在报道水平上下工夫,即改文风。如果文风不改,“八股文章”、“官样文章”等充斥报纸的版面和电视的时段,那么读者就拒绝看你的报纸和电视,我们提高宣传效果和水平又能从何谈起呢?
为进一步提高新闻报道的公信力、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我们就要密切联系群众,学习群众语言,熟悉群众语言,善用群众语言,切实解决新闻报道中存在的“冗长空洞、言之无物”,“文件语言、刻板生硬”等突出问题。
关于文风问题,穆青、赵超构等新闻前辈,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提出新闻要“软些,软些,再软些”、“短些、短些、再短些”,可直到现在,我们的一些新闻工作者仍存在着严重的文风问题,一篇新闻稿件,下笔就是几千字,可读起来空洞无物,味同嚼蜡,占用了报纸有限的版面和电视新闻的有限时段,反而让那些贴近基层、贴近读者、贴近生活的好新闻上不了版面。
作风决定文风,文风反映作风。要想彻底转变作风,我们的新闻工作者就要真正“弯下腰,在唠嗑中说家常话,在田野里感受百姓情,只有这样,写出的新闻作品才能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才有亲和力和感染力。
记得诗人艾青曾在他的诗中写道:“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如果我们的新闻工作者都能像艾青那样,深深地爱着我们脚下的这片沃土和身边的广大人民,又何愁与广大人民群众建立不起深厚的感情,我们又何愁没内容可写,写不好?但愿我们每一位新闻工作者都能以这次“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为契机,真正扑下身子,深入基层,真正将笔和镜头对准群众。果真如此,我们的报纸、电台、电视将会是一副全新的面孔,我们党的新闻事业将会是一幅全新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