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报纸新闻宣传『三贴近』
2012-01-28张迎春
□ 张迎春
(滨州日报社,山东 滨州256600)
报纸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媒介工具,历来被统治阶级牢牢地把握在手中,作为其强有力的宣传工具。在当前报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报纸媒体如何既坚持新闻报道的权威性、指导性,又具有贴近性、可读性,如何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把报纸办得生动活泼、引人爱看,在新闻宣传中真正做到“三贴近”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三贴近”即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要从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入手,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新闻单位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多报道对工作有指导意义、群众关心的内容,力求准确、鲜明、生动,努力使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
随着人们思想文化素质的提高,今天读者对报纸宣传的要求比过去“苛刻”得多了。好的报纸宣传已不仅仅意味着舆论导向正确,它还意味着:必须有较强的可读性,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即使是严肃的主题,也要善于运用群众身边的人和事去阐发。只有观点而没有事实,只有结论而没有过程,或只有平面排列而没有立体展示的报道,读者是不乐意读或读了也不会心服口服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舆论导向正确,同时又有可读性,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才能有效地实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目的。
及时了解社情民意,畅通报纸与读者之间相互沟通的渠道
人民群众是报纸读者的主体,也是报纸服务的主体。研究读者才能了解读者,贴近读者才能赢得读者。
贴近读者,首先要了解读者,这是报纸贴近读者的一个前提。关起门来办报,对读者的反映不闻不问,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不理不睬,是无法贴近读者的。近年来,许多报纸都采取了一系列与读者加强沟通的措施:开设读者热线电话;以读者来信、来电、来访为素材,办内部刊物反映舆情,收集归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加强评报员队伍建设,积极开展评报活动,坚持每月对读者评报意见进行一次综合归纳,形成文字下发编辑部各处室;不定期召开读者评报员座谈会,组织大规模的读者问卷调查,在改版前后更是及时收集读者评报意见,等等。通过这些措施,及时了解读者对报纸的意见和反映,及时了解社情民意。
着眼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关注国计民生中的热点、难点、焦点。从大家关心的角度写新闻,加强深度报道,做好舆论监督。这也是报纸的强势所在。
不同的时间段有不同的热点,人们普遍关心它,想知道它的台前幕后。改革开放20多年来,深度报道的实践证明,以与时俱进的政治眼光和决策民主化为基本着眼点,抓住决策层面的大事,把牵动全局的决策,用百姓实践和检验后所反映出的话题,加以调查分析报道,这正是报纸的思想性、权威性、导向性的体现,无疑是报纸深度报道的关注点。
放下架子,加强新闻的服务性与实用性功能,从而增强贴近性,实现与读者的零距离
报纸言论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报纸编采人员首先在思想上要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势,改变形式上的那种“灌输”方式,切实视人民群众为知心朋友,采取“拉家常”的方式同群众说话。
实践证明,增加服务性、实用性强的新闻,是提高报纸的贴近性、可读性的有效途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服务性新闻应运而生。老百姓要实实在在地过日子,有使用价值的服务性信息无疑是他们所感兴趣的。在加强服务性上,还注意使用“相关链接”这一方式,将一些重要新闻的背景资料同时刊出,为读者提供了方便,也使新闻内容更加丰富。
强化读者意识,着力改革工作报道
工作报道是党委机关报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报纸配合党的中心工作,体现指导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当前和今后,对于党委机关报来说,工作报道仍然是必不可少的。工作报道虽然重要,但读者反映可读性较差,这就给我们在新闻宣传中如何做到“三贴近”提出了新的课题。
传统的工作报道模式,着眼点往往是领导,而不是广大读者群众;着力点往往是表现领导的政绩,而不是写新闻。改革工作报道,首先要改变这种思维定式,要强化读者意识,通过新闻事实的传播,让读者乐于接受。
工作报道不是不要讲指导性,但首先要讲新闻性。新闻性与指导性的结合点就是把指导性寓于新闻性之中,其切入点就是接近性,比如,多写工作方法,少写工作过程,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学有所获;多写结果,写这些结果给群众带来的实际利益;多写点生动新鲜的事实,少写点枯燥乏味的概念;多讲点实事求是,不要搞假、大、空。
采用新的报道手法,运用新的报道手段,扩大信息量,多从读者的角度考虑问题,关注群众,胸中有大局,心中有读者。
近年来,报纸改革的一个着力点是广辟信息源,扩大报道面,满足读者知情的需求。在新闻竞争中,独家新闻的魅力是显而易见的。在今天新闻媒体林立的形势下,独家新闻的价值显得尤其突出。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读者对独家新闻的要求也更高了:不但追求时间效应,同时也追求质量效应。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报纸宣传不仅要努力抢到新闻的“第一落点”,同时要努力获得“第一效应”:报道材料是独家的,报道视角是独家的,报道方法也是独家的。人无我有,就有竞争力。
当然,时效是新闻的生命。在信息传播速度日益加快的新形势下,我们不仅要抓好近日新闻,而且必须下气力抓好当日新闻,努力改变目前当日新闻数量偏少、质量偏低的状况。先睹为快,这是人们的普遍心理,在现代社会更是如此。在通常情况下,新闻报道能快就不要慢。
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我们需要提倡的。新闻报道不能远离实际、远离生活、远离群众。只有贴近,才能息息相通,心心相印;只有贴近,才能更好地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方向。在具体的新闻宣传实践中,我们还要注意:首先,我们的新闻宣传要做到“三贴近”,但不能去迎合一些群众的不正确、不合理的要求,不能失去立场和品位。其次,要做到“三贴近”,但目的是为了引导舆论。最后,要做到“三贴近”,还要讲究方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