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政者先正作风

2012-01-28郭斯兰

浙江经济 2012年4期
关键词:谋利为政者机关作风

“有激情、有作为、讲实效、讲奉献”,不仅应成为领导干部为政的重要作风,对于任何一位机关工作人员,都应是比照践行的有益法则

为政者先正作风。从古至今,从政者、为官者的最高境界就是为民谋事。只是,作风不正,无以谋事。作风建设故而成为当前提高机关办事效能的重要抓手。

近年来,随着学习型、服务型机关建设的深入开展,机关作风转变明显。然而不得不承认,身处市场化高节奏的大环境之下,当前机关作风仍显滞后。转变机关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效能,成为一个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在日前召开的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干部大会暨“双重”专项行动动员大会上,省发改委主任孙景淼在谈及如何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时,将“两有两讲”(即“有激情、有作为、讲实效、讲奉献”)作为一项重要要求加以强调。这四大作风,受用的恐怕不仅仅是领导干部,对于任何一位机关工作人员,都应是比照践行的有益法则。

——“有激情”方能成大事。激情是事业的灵魂。做事业者,若是缺少激情,就如同身体失去了灵魂。一个组织,若能从上至下激情饱满,必然能为其发展带来无可限量的潜能。因此,不少企业都将员工“激情”作为内部文化培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说远的,一如微软,其掌门人比尔·盖茨就曾提出,一个成就事业的人,最重要的素质是对工作的激情,而不是能力、责任及其它;说近的,一如网盛科技,其总裁孙德良将“激情澎湃走楼梯”奉为至上准则,时时勉励其员工。企业尚且如此,身为为政者,要真正实现为民谋利,更不可缺失了“激情”这一可贵品质。惟有在日常工作中时刻保持“激情”之风貌,才可做到运筹帷幄,一些原本棘手、复杂的局面才能“柳暗花明”,为民谋利的终极目标也才能落到实处。

——“有作为”方能树形象。有作为,反映的是一种追求,更是一种状态。无论是对于个人亦或是组织,是否有作为成为外界给予评价的重要依据。有作为,才有施展才干的一席之地;有大作为,才会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对于身处党政机关的个人而言,都应将是否“有作为”视为衡量自身称职与否的重要标准,适时对自身工作展开批评与总结,并争取在下一阶段有所作为。这不仅是机关个人树立对外形象的重要途径,亦是机关单位对外树形象的有效渠道。

——“讲实效”方能贴民生。毋庸置疑,实效是为人为事能力强弱的重要评判标准。然而,对于大多数机关单位,长期来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即工作过于讲究刻板程序,往往重过程、重表面而轻结果、轻实效。这也造成了不少党政机关在为政过程中与市场环境脱节,办事效率较低,在服务企业与贴近民生方面大打折扣。在新的历史时期,政府机关要赢得民心,贴近民生,惟有创造出实实在在的政绩和成果。“讲实效”,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作风,理应深入每一位机关在职在岗人员内心。

——“讲奉献”方能显追求。全球市场经济带来的一个结果便是凡事都讲“等价交换”。然而,在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中,“奉献”也是一种不可缺失的文化基因。“上善若水”,成大事业者往往不争名利,顺境时淡泊明志,不自狂;逆境时从容应对,不气馁。对于每一位为政者,所需秉承的“奉献”精神并非大而空的舍己为人,而是对人对事的谦和与淡然,做到在不争不求之间做好本职,脚踏实地不浮漂,埋头苦干不张扬,才能显现出为政者高人一筹的境界与追求。

猜你喜欢

谋利为政者机关作风
中国传统文化中政德建设的特点及现代启示
修之于身:为政者的成功基石
——老子论官德修养
雷厉风行 立即落实已蔚然成风
——省档案局馆及时传达省直机关作风建设推进会精神
组织外汇帮助相关单位虚假验资进行谋利的行为应如何定性
上市银行海外“谋利”
论受贿犯罪的域外考察与取消为他人谋利的要件
机关事业单位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探讨
强化责任狠抓落实进一步推动机关作风建设工作深入开展
践行群众路线 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机关作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