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营企业研发人员的柔性管理策略*

2012-01-28杜鹏程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2年3期
关键词:刚性柔性民营企业

● 肖 鹏 齐 菲 杜鹏程

■责编 李志军 Tel:010-88383907 E-mail:lilearing@163.com

据科技部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达到5100万人,居世界第一位;研究与开发人员全时当量229万人年,居世界第二位。虽然中青年人才已成为科技人才队伍的主体力量,研发人员全球排位靠前,但我国大部分研发人员聚集在国有企业和三资企业,民营企业研发人员相对较少,待遇较差,研发工作繁重,研发环境不尽人意的现象依然存在。在管理研发人员的过程中,许多民营企业家强调制度与规范的刚性时,缺少宽松与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理念。因此,柔性管理对于提高民营企业研发人员的研发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在分析民营企业研发人员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民营企业研发人员的柔性管理策略。

一、民营企业柔性人力资源管理的缺失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也是生产力,是财富的主要来源。许多如专利、科技发明等隐性知识是存在于每个企业的研发员工的头脑之中,很难通过显性方式对其进行刚性控制。而与此相对应的是,柔性管理强调以人为本,强调不依赖固定组织结构和稳定规章制度来对员工产生内在引导作用,恰好能弥补刚性管理的不足与弱处,所以柔性管理模式正被许多企业所关注。但在实践中,仍然有许多民营企业因其管理的随意性与制度刚性,对于柔性人力资源管理尚缺少积极的认识和相应的手段。

1.制度刚性太强导致人员流失严重

几乎所有民营企业都存在着员工流失问题,且流失的大多数员工正是企业发展而迫切需要的关键性研发人才。尽管部分民营企业发现了这一问题并制定了某些改进措施,但是仍然很难提供人才所需的良好工作条件和发展空间,难以实现人才效益最大化。据某调查研究表明,离职员工中有超过1/3认为,组织规章制度太多,太繁琐,不能适应企业发展与员工基本需要,制度刚性太强,制约着工作空间,使得员工无法施展才干。

2.激励手段落后

众所周知,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的有机结合才能把激励效果发挥到最大值,但是仍然有许多民营企业对研发员工只采取物质激励的方式,通过简单的工资、奖金和分红等方式来激励员工,极少采取精神激励的方法(如工作激励、参与激励、竞赛激励和感情激励等)来提高员工工作热情,调动工作积极性。事实上,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70后和80后已经成为民营企业研发员工的主力,其需求内容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呈现出纷繁复杂、多种多样的态势,采用简单的物质激励已经无法满足这些千变万化的需要,已经不能起到调动研发员工积极性的作用。

3.缺乏长期科学的人力资源规划

许多民营企业在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研发能力却停滞不前,无法突破行业技术瓶颈,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制定战略规划时,常常忽视人力资源规划,既不考虑本企业的人力资源现状及其与企业匹配程度与发展需要的符合程度,也不前瞻性地考虑研发人员需求数量与质量。然而,以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观念来看,人才是第一资源,是一个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石,只有将重心从物转向人,实施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才能促使民营企业各部门、各环节活动衔接一致,才能促进民营企业的长期发展。

4.缺少宽松的组织氛围

我国许多民营企业中的管理者,存在着以下问题:在企业内部强调领导作用,但是缺少服务意识;强调领导地位,但是缺乏树立团队意识;强调工作结果,缺乏人性化过程。这些问题既是个人业务能力与管理素质低下的反映,也是民营企业组织效率低下的一种表现。

二、民营企业研发员工的特点

1.动态创造性

创造与设计事实上是所有研发人员的共同特点。研发人员运用头脑进行创造性思维,其工作习惯与流水线工人被动地适应机器设备的运转不同,不能总是重复简单动作,而喜欢从事前沿性挑战性的研究工作。在许多民营企业中,研发员工数量偏少,研发工作内容复杂,有时分工并不明确。民营企业研发员工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和方式是不断设计新产品或新工艺,以不断创新来证明自己的创造能力。

2.较强的流动性

民营企业人才流失严重已经成为了一个普遍现象,特别是研发员工的流失,令各位民营企业老总头疼。许多研发员工不希望终身在一个组织中工作,不希望被管束,当感觉到现有工作没有足够的吸引力,或缺乏充分公平的个人发展空间和成长机会时,他们会很容易地转向也更愿意向薪酬更优、环境更好、知名度更高、有更多发展空间的企业。

3.较强的自尊与理性

民营企业研发员工的数量不多,工作范围却非常宽广,这种多面手的研究开发工作所面临的竞争比国有企业要激烈许多,故民营企业研发人员与国企研发人员相比,更加独立和自尊。此外,民营企业研发人员的工作压力比较大,研发工作周期短,任务重,人手短缺,所以民营企业研发人员在从事难度大的开发工作时,挫折承受能力强,韧性足,理性强,他们认为成果的质量才是工作效率和能力的证明,认为自己的工作对企业产生一定贡献时,才是在更高程度上实现自我的价值。

4.研发成果衡量复杂,难以评估

民营企业研发员工的工作成果往往是以某种思想、创意、新工艺、技术发明或新产品等形式出现,不像操作型员工的工作成果那样容易通过数字来衡量。且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个竞争对手的研发速度不断加快,迫使民营企业管理者关注的重心由过程转向结果。以笔者接触许多民营企业老总的经历来看,老总的目光关注的是研发成果的市场需求以及能否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关心研发出来的科研成果对于竞争对手是否产生强大压力。而事实上,民营企业研发部门的力量普遍薄弱,许多知识创新和科研成果不可能由个体单独完成,必须依靠团队的配合与协同合作才能完成。这样,成果常常是研发员工集体智慧和共同奋斗的结果,对于某个员工来讲,很难进行分割,因而也就很难进行量化和绩效评估。特别是在某些创意行业和无形知识产品的研究开发中,其无形产品定价都比较困难,如果在开发完成后,对无形产品进行市场价值评估再进行分割,更加难上加难。

三、民营企业研发人员柔性管理策略

1.树立柔性与规范有机统一的理念

不管是组织柔性,还是人力资源的技能与行为柔性,柔性管理模式本质上来讲,都应该是“以人为中心”的尊重人性式的管理。作为民营企业,在人员、资金及规模都不占优势的情况下,更应该认识到,企业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高素质人才的竞争,研发人员是企业宝贵资源而不是成本。据笔者2011年下半年期间,随安徽省科技厅高新处一行对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调研的统计数据表明:2010年,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内企业(民营企业占26%)从业人员总数470586人,其中大专以上人员150440人,基地内企业R&D人员总数不超过50000人,只占总人数的11%,博硕士也才5555人,只占大专以上人员的3.69%,研发人员和博硕士比例过低,无法形成人才聚集效应。在调研期间,人才难引进和留不住已是民营企业老总反映的共性问题。

因此,民营企业管理者在员工的管理过程中,必须改进传统的人事管理中以冰冷的、无情的规章制度为特点的科学管理方式,而应该注重员工的精神需求,变控制为肯定和尊重,变硬性管理为柔性服务,工作过程中强调以员工获得心理上满足感与成功感为特征的柔性管理理念。如安徽某模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特别注重员工参与式管理。该公司虽然研发中心只有工程技术人员60人,但是每个新产品的开发过程中所有研发人员分组讨论,确定研发方向和目标,并且在每年一度的年会上,参与讨论公司发展目标和修订规章制度。公司管理层也高度重视员工参与式管理,新产品生产制造质量控制权力下放,并且每月开展员工建议评奖活动。这些举措,有效激发了员工的被重视、被尊重与认同感,该公司员工凝聚力得到了明显提高。

2.建立柔性的员工职业生涯系统

当今个性化时代背景下,研发人员选择企业时,不一定在乎薪水高低,而更多的是追求尊重与良好的职业发展空间,如果发展空间受到限制,他们就会选择跳槽。因此,建立美好共同愿景的基础上,开展针对式的培训和教育也是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重要措施之一。事实上,我国民营企业可借鉴国外知名企业,为员工制定继续教育甚至终生教育计划,如IBM公司就将教育与培训贯穿于所有员工的整个职业生涯,使他们能够在工作中不断更新知识结构,随时学习到最先进的知识与技术,保持与企业需要与发展的同步,从而不断贡献更多价值,成为企业最稳定可靠的人才资源,这对于研发人员来讲,在与企业共同进步之时,个人学习能力、专业技能和管理素质也得到了大幅提升。如果研发人员感觉在民营企业里有较好的发展前景,能学习到各种对自己职业生涯有益的东西,那么其忠诚度也会不断提高。因此,民营企业在刚性管理研发队伍时,应重视研发员工的职业生涯设计,加大人力资本的投入,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对他们的全面培养,使其能力与企业的需要相匹配,从而使其具备承担重任和终生就业的能力。在制定研发员工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同时,企业还需要考虑每个员工的基本特性,考虑队伍建设的阶梯性,针对研发部门内员工各自的才能和兴趣,制定与工作岗位所需要的规划,这样才能使个人、部门和企业互动互补,柔性发展。

3.采取柔性的激励方式

如前所述,民营企业研发人员具有创造性、敏感、自尊与自主独立性强等特点,那么在激励他们的工作动力的过程中,应该特别关注其公平与自主权限的给予,采取更柔性措施:(1)参与激励。鼓励员工参与到研发部门的决策中,尊重员工的创新精神和独特见解,发挥其主动性。(2)目标激励。设置适当的刚性目标,能够激发人的动机,同时也能体现公平感,调动人的积极性、自觉性、创造性。通过目标的提出与实现,给每个人提供发挥和施展才能的机会,激发其拼搏精神,满足其成就感。(3)制定多样化的激励措施。民营企业研发人员类型多种多样,既有技术专家,也有研究型学者,甚至能工巧匠,这些研发人员学历、经验、背景和需要必然是千差万别的,即使是面对同一个研发任务,也会产生不同的动机和需要。所以,民营企业应当根据员工的不同需求,制定出许多的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激励组合,才能真正发挥激励制度的效用。

4.推行柔性的薪酬体系

传统的薪酬体系关注的是岗位技能工资、结构性工资、宽带工资和固定奖金制等因素,而柔性薪酬体系不同于传统的固定薪酬制,是多样化的薪资体系。该体系应根据企业整体战略和核心价值观为基础,根据研发部门的特殊性质,基于研发人员的需求差异化来设置薪酬方案。

在奖金制度上,应该通过奖金发放来强调员工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协作性的发挥,如设置创意奖、团队协作奖等奖项。

在福利领域可以推行自助菜单式福利制度。自助菜单式福利是指员工经过组织同意,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和规定的现金额度内有权限按照自己意愿组合自己的菜单计划,这样一种自由选择空间较大的方式,能真心地满足员工的需求,目前来看已经成为必然发展趋势。如上海的贝尔公司,员工平均年龄正处于成家立业的三十岁左右,购房置业已经是员工的重要考虑问题。因此,该公司推出了购房无息贷款福利方式,大力缓解了员工的经济压力。除了员工可以参与设计福利体系的权利外,还可以在规定额度内,对包括健康咨询、心理咨询、健身运动、法律服务、特色保险和出国旅游等项目进行需要性的自由组合,这种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尊重了员工发言权和选择权,对于提升员工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具有良好效果。

5.采取弹性的工作时间

众所周知,研发人员的创新工作,并不总是需要固定的工作地点和强烈的规章制度约束,管理过程刚性太强并不符合研发人员的工作实际,容易使得员工产生反感情绪。因此,企业对于研发人员,可建立一种弹性工作时间制度或者弹性的工作方式。如上下班打卡时间采取柔性方式,可以上下浮动半小时,只要保证在组织工作8小时即可;或者可以采取项目制方式,在家里办公,消除固定工作场所带来的束缚,从而给予员工对工作地点和工作时间的自主支配权,体现组织对他们的尊重与爱护。

6.柔性的岗位设计

传统的组织设计偏重于规范和刚性,过多过细的工作描述导致金字塔型组织中层次过多、信息传递迟缓、各部门联络较少的信息沟通障碍。而研发工作对于信息的要求比较高:需要渠道畅通,传递迅速,平台信息内容共享,传递环节尽可能地减少以降低失真。为提高信息传递速度和工作效率,加强部门内部沟通,提高研发人员的整体创新能力,民营企业在研发人力资源不足的前提下,可建立以主要研发小组为核心,体现个人自主意愿及价值,支持指导性的扁平式研发部门结构。这种结构主要是以研发小组为单位来减少管理层次,以有限数量的核心研发人员为技术骨干,通过设置可流动性、可调配的岗位来不断丰富单个员工在研发工作中的内容,同时也能增加员工岗位机会,从而提高组织柔性。

7.创建柔性的企业文化

许多民营企业对于组织文化的理解尚存在着许多误区,只注重表象和口号,注重企业外观色彩的统一协调,厂房清洁和花草的茂盛,衣冠服饰整洁和随处可见的各种如“求实”、“奉献”和“创新”等口号,然而这些表面的繁荣和空洞的词汇无法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哲学、价值观和管理风格。甚至在部分民营企业家来看,组织文化就是要强调下级对上级的绝对服从,认为对员工实行军事化管理就是高效率企业文化建设。这种错误的、高度刚性的文化理念不符合人性需要与发展的观念,对于研发人员具有极大的负面影响,容易造成研发组织内部气氛紧张,禁锢住研发人员的手脚,扼杀研发人员的创新能力与思维活力。

事实上,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研发员工之间成长发展的营养剂和润滑剂,能增强组织凝聚力和提高研发人员的技术创新能力。研发人员作为知识密集型队伍,需要团队协作来开展研究开发工作,需要和谐宽松的工作氛围来激发创新思维,需要人性化的制度环境以支撑其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所以具有包容性、团队性和融洽性的柔性文化才应该是民营企业研发部门所追求的企业文化。这种柔性的企业文化,既要能适时地变革,以保持企业文化对环境的适应性与对研发人员的适应,体现组织文化的变革特性;又能关注企业长远利益,使企业文化能够成为持续激发研发员工工作动力的潜在力量,发挥其激励功能;还能在既关注企业长远利益又关注员工个人成长需要的同时,保证研发人员之间具有一定的开放度和宽容度,从而发挥出组织文化的柔性引领作用。

综上所述,对于民营企业研发员工的管理,柔性方式能增强组织凝聚力,创造宽松氛围,给予可调节的激励措施和公平的机会,并能制定出符合他们需要的职业生涯规划,从而降低研发人员的离职率,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虽然柔性管理有利于研发人员的全面发展,但是,过于注重柔性管理,抛弃刚性管理或者柔性与刚性不有机统一的管理都是极其错误的方式:完全抛弃刚性管理,盲目信任甚至放大柔性管理的优点和功能,不注重刚性管理的作用,会降低研发部门的效率和削弱士气;不抛弃刚性管理,但是将柔性凌驾于刚性之上,处处强调人情、关系、利益绝对平均等因素,那么这些情况实质上是没有正确把握柔性管理与刚性管理的辩证统一关系,会使研发队伍一盘散沙,缺乏凝聚力和工作动力。可见,柔性管理与刚性管理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柔性管理与刚性管理是管理各有侧重的两个侧面,并无高低优劣之分,只是辩证的有机统一关系:刚性管理强调制度与原则的刚性,强调任务完成的必要性与执行力,是管理工作效率提高的前提和基础;柔性管理则强调和谐的氛围,强调管理方法的技巧,变通与配合,柔性管理是刚性管理的补充和配合。完全没有柔性的刚性管理必然是呆板的,完全没有刚性的柔性管理必然是混乱无序的,故刚柔并济的管理策略才是管理高效的源泉。

1.张春瀛:《从刚性管理到柔性管理——发展人力资源管理的新途径》,载《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4年第2期。

2.王俊霞、荐家壮:《基于柔性管理的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载《党政干部学刊》,2009年第10期。

3.陆勇、高田钦:《国内外人力资源柔性管理研究之述评》,载《商业文化》,2011 年第 4 期。

4.霍燕:《柔性管理模式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载《领导科学》,2011年第11期。

5.支光南:《人力资源柔性管理中的陷阱与对策》,载《现代管理科学》,2006年第5期。

6.孟繁强、赵瑞美、李新建:《企业人力资源柔性管理:数量与功能柔性的研究与启示》,载《科学管理研究》,2007年第5期。

7.王伟:《构建服务业人力资源柔性管理模式》,载《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1年第2期。

8.朱晓辉、凌文辁:《人力资源管理柔性化——柔性管理的关键》,载《商业研究》,2005年3期。

9.颜克权:《大型国有企业人力资源柔性管理的哲学思辨》,载《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10.翟金芝:《酒店企业人力资源柔性管理的实证研究》,载《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年第6期。

11.孙玉梅:《柔性管理在酒店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载《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年第7期。

12.王竹玲:《论科技型企业人力资源的柔性管理》,载《改革与战略》,2008年第7期。

猜你喜欢

刚性柔性民营企业
一种柔性抛光打磨头设计
自我革命需要“刚性推进”
灌注式半柔性路面研究进展(1)——半柔性混合料组成设计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应用探索
加权p-Laplace型方程的刚性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锻锤的打击效率和打击刚性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一线定位 彰显监督刚性
民营企业组建关工委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