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贝尔实验室科技人才管理之道

2012-01-28刘晓君杜霆宇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2年8期
关键词:总裁研究

● 刘晓君 杜霆宇

贝尔实验室(Bell Labs)从1925年成立至1996年9月底一直是美国电报电话公司(AT&T)的研发机构。贝尔实验室以培养原创性人才闻名于世,它是现代信息革命中科技良才云集和帅才迭出的企业研发机构。在其80余年的过程中,提供了绝大部分重要的现代通信技术,如晶体管、通讯卫星、数字电子计算机、仿真语言、UNIX、C.C++等诸多发明。贝尔实验室在人才培养、成果转化、创新文化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组织机构和总裁遴选

众多科技精英加盟贝尔实验室的研发工作,是该室获得一系列杰出成就的最重要原因。贝尔实验室科研队伍规模很大,1998年金融危机前,研发人员规模一直呈线性增长趋势,2001年,研发人员总数约19000人。到2004年时,贝尔实验室的工作人员近30000人,而其中博士达4000人,硕士10000多人。

国外的工业实验室,既参照高校实验室研发模式,同时又作为企业的一个组成部分,按照企业机制运行。贝尔实验室的组织结构由总裁、副总裁、基础研究部、技术发展部、质量监督部、运营部等组成,按照企业的惯例设置管理岗位。在高层,设董事长、总裁各一名,副总裁及总监若干人,总裁相当于实验室主任或研究院院长;在中层,设研究指导、部门经理及专门研究室主任,攻关团队是一个弹性组织,一般可跨部门调集力量,攻关时设立,完成任务就撤销;在基层,有项目负责人(或课题领导人)及各种服务保障机构。

通常,人们往往将科技成就归功于科学家,而在贝尔实验室,更充分肯定管理人员的重要贡献。中层及以下的管理人员良好的服务工作,保证了研究工作的顺畅运行。实验过程中,涉及人、财、物、产、供、建等的大量事务工作,都是由中下层人员来保障的。没有这个保障系统,一线研究人员的工作效率也不会高。贝尔实验室按照系统工程的理念,使各个环节的工作相互配套,各个工作环节上的工作人员和谐工作。贝尔实验室的管理者认为,如果把优秀的科学家比作一粒“良种”,则良好的科研环境就是“沃土”,正是各级各类管理人员营造了这片“沃土”。

贝尔实验室一般按照各个时期的主要研发方向,来选择在该方向上卓有成就且富于组织管理能力的专家来出任总裁。一般说来,总裁既要充分理解贝尔当前的使命,了解当前世界科技发展的动态和新的增长点;又要审视实验室当前存在的问题,找出新的突破方向,几乎历任总裁在开拓新研究领域上都有重要贡献。

贝尔实验室的历届总裁都有博士学位,至今已经有10任总裁,他们就任总裁以前已分别在该室工作22年到36年不等,最年轻的45岁,最年长的61岁,并且有几任总裁曾经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一般都是产业界、学术界很有声望的人,不仅有较高的学术声望,而且具有较强感召力和卓越的组织能力。他们中许多人曾先后在国家的科技机构和国防机构中担任过要职,他们的经历使得他们能够高瞻远瞩,拥有广泛的社会联系,有利于扶植年青研究者开展工作。很多时候的“组织团队”、“攻关小组”,各路专家的“配对”、“焊接”,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他们权威的号召力和各路专家对他们的信任,而不是靠简单的一道命令,对于一些前瞻性的研究更是如此。总裁要领导一支庞大的科研队伍,其最重要的素质就是善于与人共事,能够倾听各方面的意见,并有效地组织所有人去从事创造性的工作,同时要善于发现、培养或从社会上网罗杰出的领军人物,营造激励创新的治学环境等等。

贝尔实验室的总裁一般都要有奉献精神。出任领导职务以后,必须与原课题研究工作脱离,献身于其管理岗位,不论他对原有研究多么热爱或有多么浓厚的兴趣。作为总裁其最主要的作用是引领大方向,使大家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而不局限于某一具体课题的研究。他要为其机构争取经费、设施,开拓各种渠道,排除来自各方面的干扰,营造理想的科研环境,确保产出丰硕的科研成果。

二、人才管理与激励

(一)贝尔实验室总裁的人才观

贝尔实验室历届总裁都明白科技人才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因而特别重视人才的选择和培养。在贝尔实验室的大门入口处写着这样一段话:“创新是贝尔实验室传统的核心所在,我们正在赋予它以新的含义……我们的创新模式是简单的:将世界上最有才华的技术专家和经营人员组成团队,给他们所需要的工具,允许他们瞄准创造性的新解决方案,满足客户的需要”。这是贝尔实验室多年来科技创新经验的高度浓缩。

贝尔实验室第一任总裁F.B.尤厄特(Jewett)(1925-1940)早在1944年就曾经因为短缺科技人才而大声疾呼,“我愿举起警旗……我们处在没有经过训练的人加入研发班子而面临构建研发机构的危险。实验室没有好的人才在其中工作,会造成严重的危机”。他在担任贝尔实验室总裁直到去世,只要谈起贝尔实验室和美国的工业研发时,就强调人才的重要性。

第四任总裁J.B.菲斯克(1959~1971)在谈到贝尔实验室成功的三个因素时,其中之一就是“合适的人”。所谓合适的人,也就是能进行科技研发工作的人才。第六任总裁I.M.洛斯指出,贝尔实验室“使命的成功决定性地依赖于个人的贡献”,其“科技实力来自于单个人的杰出”,即使越来越多的计划是跨部、室和各副总裁管辖的范围,而“成功仍然依赖于个人的贡献”。第八任总裁D.C.斯坦泽恩(1994~1999)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甚至把贝尔实验室在世界上居首要地位归于其“人才和技术的杰出”。

与此同时,历任总裁还非常注重培育有利于创造的环境。第一任总裁的尤厄特说过,“所有丰产的学科,无论基础的还是应用的,其本质都是创造性的,是人类心智运作的结果,都是在最大自由的氛围中最茂盛地繁荣起来的。没有―个人或小组能事先预计别人头脑会产生什么东西,我们不能限制人们去产生新的想法,我们最可能做的是为创造性努力提供有利的环境”。

第三任总裁M.J.凯利(1951-1959)颇有远见地提出科研人员的研究方向和组建攻关团队的必要性,并且对团队给予充分的自由。他说:“我们对维护自由的氛围和激励求学问的科研兴趣所需要的环境给予更大的注意。”贝尔实验室在20世纪60、70年代时被国际科技界公认为是研发圣地,究其原因是与贝尔实验室致力于为科研人员营造良好创造环境密不可分的。

(二)为科研人员创设良好的科研环境

纵观贝尔实验室80余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选择和培养人才对其创新基因的形成和生长是极其重要的,但这只是该室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基因之所有能够发展成种子,再被培养发芽、成长、开花和结果,还需要良好的环境条件。贝尔实验室被诺贝尔奖得主朱棣文称为“研究者的乐园”,在这里不仅重视人才的选择和培养,而且对于人才成长和潜能的充分发挥也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并在长期运作中形成了优良的传统,这也是贝尔实验室能够吸引众多杰出人士来此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因。这里所说的环境一是指“硬环境”,如经费充足、设施先进、创制新仪器设备能力强等等;二是“软环境”,指研究氛围有利于充分发挥个人的创造力,团队合作好,组织管理及工作效率高,等等。个人的天赋加上环境,造就了贝尔实验室的神话与传奇。

从硬件环境来看,贝尔实验首先具有稳定的经费来源,使得科学家不必每年花费大量精力为申请国家科学基金而四处奔走。在贝尔系统内部,也没有繁杂的立项手续;总公司只提了“以最低成本为用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的研发宗旨,具体研究课题由各部门根据需要选定。贝尔实验室内虽设有“研究指导”一职,但也主要是确定各个时期研发的大方向,从不指定立项。他们认为“挫伤科学精神的一条确定无疑的途径就是:上面指定的科学探索”。公司是用“撒大网、选良种”的办法,寻找发展公司的新途径。其次,先进的仪器设备和强大的自制新研究设施的能力,使科学设想能够得到迅速的推进。贝尔实验室每年有35亿美元左右的经费,足以支持购置最好的研究设备。此外,在前沿科学的原创性研究中,通常没有现成的适合新科学思路的研究设备和仪器,需要自主研发创造。贝尔实验室的优势在于,除了自身有强大的仪器工厂外,贝尔系统内部的诸多高新技术企业都拥有雄厚的工程技术力量和先进的生产设备,为研发新仪器提供支持,其这种能力比一般大学强得多。这种强大的创制新仪器的能力,使最初的科学构想能够很快付诸于实验,在同行的创新竞争中捷足先登。

从软环境来看,贝尔实验室为创设良好的研究环境做了许多工作。个人的创造性灵感往往来自“研讨和交流”并从中发现杰出的想法。贝尔实验室定期组织各层次的学术报告、研讨会,同时也鼓励员工内部日常的学术交流,甚至把许多生活和休闲场所如餐厅、咖啡室等设计成便于讨论和交谈的场所,良好的氛围使得很多新的想法在轻松的交谈中涌现出来。如朱棣文用激光冷冻法捕获原子的想法就是源于在餐厅里的闲聊。在贝尔实验室,研究室与窗外花园野景交融,形成了轻松自然的环境。甚至贝尔实验室的建筑设计也适应组建各种团队的需要,房间的间壁设计成了可按照需要自由移动和调节的,可以快速变成各种大小不等的空间,便于研究人员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改装和整合。即使改装实验室也无需打断正在进行的研究活动。

贝尔实验室对于治学环境和氛围的这些做法,在其80余年的发展史中证明是成功的,并形成了一种公认的规范和标准,在美国甚至在世界科技研究领域得到了普遍的采用,对现代科学和技术革命的蓬勃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三)贝尔实验室的人才激励

贝尔实验室系统内部有一种 “研发经费与销售收入挂钩”的机制。大体上以销售收入的4.0%—5.0%作为研发经费,亦即贝尔实验室的年度经费。这一“挂钩”机制,使得贝尔实验室拥有稳定的经费来源,从而使研究规模日益扩大。长期以来,雄厚的经济支持加之宽松的研发环境,使研究人员拥有广泛的自由度,能够自主地选择有兴趣的研究课题,并产出具有创新性的成果。

与此同时,贝尔实验室在研究选题上,充分尊重个人的专业特长和兴趣,既支持与发展通信有关的选题,也支持暂时还看不到应用前景的选题,容忍失败,鼓励创新。这是一种激励个人主观能动性的机制,使贝尔实验室涌现了许多世界一流的科学和技术成果。例如,华人科学家朱棣文进行的“用激光冷却法固持单个原子”的研究,就是在贝尔实验室进行的,后来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贝尔实验室培养出的11位诺贝尔奖得主,其中不少研究成果并未直接用到贝尔系统的技术开发和产品生产上,但却给贝尔实验室带来了巨大的声誉,彰显出其高度的科技研究水平,同时也给市场拓展带来益处。

另外,在贝尔实验室,研究人员的奉献会获得丰厚的回报。一方面是物质上的,其工资待遇要比大学里的高,麻省理工学院一位讲师应聘到贝尔实验室兼职参加研究工作,每周去两天,其报酬是大学里工资的1.5倍。此外,当做出成绩时还有专项奖金;另一方面是精神上的,在贝尔实验室进行的研究,一般都处于同行业中的前沿,其研究的学术影响大,企业受益多,社会公众认知度也比较高,许多研究人员由此成为有重要影响的人物,感受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获得自我实现的快乐。

除此之外,贝尔实验室作为一个企业的研发机构,却是按大学研究的学术活动来定位的。在大学的学术研究必须思想活跃,研究成果需要发表论文,以利于学术之间的交流和竞争,但在过去企业研发机构看来,发表论文意味着将自己的秘密公布于众。贝尔实验室打破了企业性研究机构的保密性,允许其科研人员在申请专利后公开发表论文,并鼓励科研人员参与各类学术组织,进行学术交流。这一决策非但没有带来泄露机密、影响公司效益的后果,相反却扩大了自身的影响,促进了科研人员间的交流,发现并汇聚了更多的研究型人才,刺激了更多研究成果产生,从而使其成为一个激励创造性、成就卓著的研发机构。正如诺贝尔奖获得者R.W.安德森所说:“在工业研究实验室,你必须有能力发现一个以任务定向的工程师不能看到的地方,在贝尔实验室,我们有范围广泛的自由度和宽松的研究氛围,我认为那是很好的。我们必须保有科研人员在观察其认为值得研究的问题上的自由,我们也必须保有这样的人员,让他们主动进行可能成为有用发明基础的那些研究。最后,我们还必须有与按任务定向运作直接联系的人员”5。安德森能够获得诺贝尔奖和美国的最高科学奖很大程度上受益于此。

三、创新闭循环机制

AT&T和朗讯科技两大公司的成功,究其根源在于贝尔发明电话时就播种下良种――科技创新基因。电话的发明经历了“科学家――声波与电脉冲转换”,“发明家――电话专利”,“企业家――资本”组成的科研、技术和产品创新、电话企业的三个阶段。与许多工业实验室不同,贝尔实验室一贯重视基础科学研究,其基础科学研究几乎囊括了通信领域中对于技术应用而言的基础性研究。贝尔实验室是从发明电话开始的,电话的发明是无法仅由经验和尝试产生的,必须先从声学、电学、机械学等学科研究着手才能实现。发明电话之后,从近程到远程,从有线电话到无线电话以及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移动通信和无线通信网的发明,都是以先进的电子学、光电子学、光技术、无线电学以及网络科学的知识和理论为基础的。特别是由通信技术向控制技术、半导体和激光技术等领域的扩展,如果没有相应的科学知识的突破是无法实现的。

对基础研究的重视,使贝尔实验室逐渐形成一套独特的创新“闭循环机制”。即从基础研究起步,从其成果中选择有应用前景者,组织“团队攻关”,形成设计或模型,然后交由生产部门生产,再由营销部门投放市场,并将市场反映及新需求反馈给基础研究部,作为再选题的一个条件。

这种创新信息的循环,全部在贝尔系统内部的部门间进行,避免了社会上那种基础研究、技术研究、生产、销售不在一个单位所造成的互不配合的状况。在总公司的统一调度下,甚至组织基础科学家和应用部门工程技术专家“配对”、“焊接”,使成果的转化短程化。

贝尔实验室有一系列的措施来实施“创新闭循环”和“创新成果转化的短程化”。例如,贝尔实验室设有专门的“市场工程师”一职,负责向基础研发部门反馈市场需求,促进研究工作更贴近市场需要。又如,对基础研究成果中有应用前景的成果,组织强大的攻关团队,进行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把理论方面和应用方面的众多科学家和工程师组织起来攻关,他们将此称之为“配对”和“焊接”。这种方式使得在许多环节上信息能够双向流动的,信息下游的反馈意见直接促使信息上游提高质量。由于这种闭循环机制的存在,使贝尔实验室创新成果的成果转化率高达80%~90%。

贝尔实验室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闭循环机制无疑成就了贝尔,从而实现了选题市场化、产业周期最短化、风险和成本最低化、成果转化率最高化、总体收益最大化的策略,使其在激烈的科技竞争和市场竞争中长期立于不败之地。

1.F.B.Jewett,The Future of Industrial Research:The View of A Physicist,in“The Future of Industrial Research:Papers and Discussion”[J],Standard Oil Development Co.,1945.P23.

2.I.M.Ross,Bell Labs New[J],1980.

3.眭平:《实验室的科学观》,载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年第9期。

4.M.J.Kwlly,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J],1950,P291.

5.Anderson P.W.Bell Labs Record[J],1983(6).

猜你喜欢

总裁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家有“霸道总裁”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女巫外卖之总裁篇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总裁书架
汇丰总裁 年后搬回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