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稳定的社会不良心理及对策分析
2012-01-28刘万成
□刘万成
(中共温州市委政法委员会,浙江温州 325009)
○“枫桥经验”与和谐社会
影响稳定的社会不良心理及对策分析
□刘万成
(中共温州市委政法委员会,浙江温州 325009)
主持人:叶新,古敏
当今中国的社会公平正义保障机制已经受到实质性损害,贫富差距悬殊、阶层流动凝固、社会就业困难,流动人口承受不公正对待,政府形象不彰等问题的存在,导致社会不良心理滋生蔓延,对社会稳定影响很大。要从政府和社会两个层面入手,根治社会问题,保障社会公正,引导社会心理,从根本上维护和谐稳定。
社会稳定;不良心理;公平正义;社会问题
保持社会稳定是当代中国最大的价值取向。危及社会稳定的因素很多,社会不良心理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但当前的研究分析尚处起步阶段。笔者认为,对其加以深入调查、思考分析,切实研究并落实对策十分重要。
一、当前社会不良心理及其危害
社会心理,俗称“人心”,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自发形成的一种不系统、不定型的社会意识,具有自发性、朴素性、互动性等特点。研究表明,人类基本上都具有这样一种趋向,即被大家所公认的,个人也就乐于接受。大家都那样,我也就随从,即所谓迎合性或从众心理。心理迎合正是时尚和舆论,包括危害社会稳定的牢骚和谣言得以扩散的心理基础。
社会心理是影响社会稳定的内在因素。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拥有安定协调、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其基础和前提是人心求稳思安,即社会心理稳定。反之,群体性事件多发,社会秩序动荡,其背后很可能是社会不良心理郁积,人心思变,借机宣泄不满情绪,谋求改变社会现状。
当今中国,社会公众心理压力相当突出。据2009年5月新浪网与人民论坛网联合推出的社会心理问题调查问卷,在受访的2070人中,70.8%的人认为自己心理压力过大。社会上还出现了“全民弱势心理”。调查显示,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的党政干部受访者达45.1%,公司白领受访者达57.8%,知识分子(主要为高校、科研和文化机构职员)受访者达55.4%,而网络调查显示,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的受访者高达七成。
特别是农民、农民工、下岗工人等社会群体,以及规模庞大的“蚁族”(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收入微薄,经济窘困,地位低下,有逐渐被社会边缘化的危险,正承受着沉重的生存压力、工作责任、家庭负担,对前途命运产生强烈的不安和焦虑,身心状况堪忧,心理冲突明显。
(一)当前社会公众较为普遍的不良心理特点。
1.高焦虑、多抑郁,心理健康受损。旧教育的目标和读书人的理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影响依然很大,“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公务员招考热始终高烧不退就是最好的诠释。而新时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很多人心目中变成“经济至上”,“金钱万能”的思想沉渣泛起。领导干部的提拔重用看经济指标,一般公民的社会价值、个人价值的体现看经济收入,社会贡献、家庭责任、文化水平、个人情感等都被冲淡,其结果是产生过高要求的人很多,横向攀比心理浓厚,而社会现实未能予以全部满足,这一巨大落差导致了许多人较强烈的受挫情绪,产生焦虑、抑郁的心理。
2.主观幸福感低,生活满意度差。面对那些挥金如土、令人望尘莫及的富裕者高消费水准,面对看病难、就学难、住房难“三座大山”,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想着自身微薄的收入仅够维持基本生活,一些社会公众的幸福感不强,生活满意度较差。据《求是》杂志社旗下《小康》杂志和清华大学联合开展的“2011中国人幸福感大调查”显示,近四成人认为自己不幸福,而“对于提升公众幸福感作用最大的五个因素”这个问题,参访者给出的答案依次是“提高工资水平”、“降低房价”、“提高医保水平”、“改善医疗卫生服务”和“改善城市环境”。
3.相对被剥夺感强烈,对社会进步认知存在偏差。在纵向上比较,人们都承认现在的绝对生活水平是大幅度提高了。但不少人在横向比较中感到,其他人相对多得,而自己相对少得,产生强烈的相对剥夺感,并质疑社会进步,怀念毛泽东时代的“均贫富”。相当一部分社会成员认为,那些非法致富的“官倒”、“私倒”占有了本不应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损害了其他群体的正当利益。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撼动既得利益格局的难度加大,低收入群体的相对剥夺感进一步加深,他们对社会不满情绪将进一步滋长。
4.社会依赖性强,心理自助能力弱。当前的时代演进呈现出“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特征,一些弱势群体对改变现状感到无能为力,在经济上、心理上表现出较强的依赖性,很大程度上要依赖国家、社会和其他社会成员的救济、援助和帮助,才能维持生计需要和心理平衡。
(二)当前为害最烈的社会不良心理。
1.“三仇”心理,即仇富、仇官、仇警心理。在贵州“瓮安事件”、湖北巴东“邓玉娇事件”、浙江“戴海静事件”、河北“李刚门”等重大事件中,舆情鼎沸背后的社会心理,就是认为富人“为富不仁”、官员必然贪腐、警察基本坏人。于是,在上海“杨佳案”及类似案件、事件中,不少人对警察、法官、公务人员的受害不是感到心痛,而是幸灾乐祸。2010年“7·25”高速公路交通事故致死7人、受伤34人,均系浙江苍南县委党校已毕业学员或家属,学员均为当地政府官员或企业中层干部。面对惨剧,温州“703804网”上却接连有人发出“叫好声”。
2.“惟恐天下不乱”心理。近年来一起起偶发事件之所以最终演变、恶化为重大群体性事件,夹杂其间的,固然有受害群体过度维权、怨怨相报、暴力抗争;更有非直接利益群体积极参与、打砸抢烧,推波助澜;还有境内外敌对势力插手介入、幕后操纵,坐收渔利,其目的动机各异,但都“惟恐天下不乱”,企图乱中取胜,收获各自的利益。
3.反社会心理。俗话说“冤有头,债有主”,谁的“责任”就该找谁。但以2010年“3·23”南平校园惨案为代表的一系列恶性案件却迥异于此,肇事者处在社会底层,无体面职业,长期受歧视和不公正待遇,始终困扰于婚姻、家庭、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日常纠纷,形成强烈的反社会心理,最终将报复行为指向不特定人群,一再将屠刀伸向了无辜的学童。其心理逻辑是:个人谁好谁坏、孰是孰非已经无所谓了,根子在于社会不公,必须报复整个社会。
推演社会不良心理影响社会稳定的逻辑过程及其危害,就可以发现基于如此之多社会不良心理的存在,一旦遇有偶发事件或合适的话题,不管出于何种目的,只要有人树立“靶子”,比如针对“官”、“警”、“富”等特定人,持续发布“人肉搜索”出来的敏感信息;针对“不公”、“不平”、“不廉”等特定问题,大肆造谣、谩骂、诅咒,尤其是经一些素以社会公平正义化身自居的“舆情领袖”加以利用、煽动和操纵,散布对政府不满的情绪,歪曲司法的公正性,就极易引起公众共鸣、互动,从而使内在的社会不良心理集中外化为汹涌的负面舆情,并付诸集体行动,对社会秩序产生冲击和破坏。实证分析表明,近年每一起重大群体性事件中,无不有人主动迎合或客观上恰好迎合了社会不良心理的预期,编造各种谣言,如温州钱云会事件中“有人目睹钱云会被按到车底碾死”,广东乌坎事件中“在押人员死亡”、河北“李刚门”事件中“副省长的女婿、有5套房”等,从而挑动了社会情绪,煽起了所谓“抗争”行为,严重影响社会稳定。
在此背景下,如果有人传播那些缺乏事实依据甚至恶意捏造的社会政治信息——网络政治谣言,那就更应高度警惕。因为当某一种政治性谣言暗合了人们的心理预期,在社会上广为流传时,就会对国家安全和政权稳定产生实质性威胁。一俟时机成熟,就将有人企图无限放大,形成蝴蝶效应,煽动社会大众政治大参与,造成灾难性后果。
二、社会原因分析
主观世界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社会不良心理突出,日益深刻地威胁着社会稳定,其深层次的社会原因就是,当前处在社会转型期,各类社会问题大量存在,且日趋难解。其中比较突出的是下列五个问题。
(一)贫富差距问题。国人历来“不患寡而患不均”,憧憬“均贫富”的理想社会,如今却渐行渐远。对我国贫富差距的具体程度,国内外至今尚无一个足够权威、各方认可的调查结论。基尼系数是国际通行的衡量标准,我国的基尼系数自2000年国家统计局公布为0.412之后,就再未公布过新的数据,网上数据都是专家或社会组织测算的“民间数据”,众多网络论坛宣称2010年为0.52,2011年为0.55,远远超过0.40的警戒线,濒临0.60的危险线。在收入分配上,2010年发生职工罢工及流血事件的通化钢铁集团,职工反映企业高管年薪上百万,而不少工人每月工资仅300元。据人民网和《人民日报》社联合推出的“2012年你最关注的十大热点问题调查”,在参与调查的137,347人中,有81.1%认为当前收入差距大,贫富分化严重。在财富分布上,世界银行报告显示,美国是5%的人口掌握了全国60%的财富,而中国则是1%的家庭掌握了41.4%的财富。浙江省及温州市是民营经济先发地区,富豪和老板众多,贫富差距悬殊也很突出。
(二)阶层分化问题。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社会是“两阶级一阶层”,即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为主体的简化结构。进入新世纪,随着内部分化和外部重组深入推进,按照著名社会学家、中国社会学会原会长陆学艺教授分析,现已分化为“十大社会阶层”,即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社会分化在多个维度不断加深:社会结构分化、裂变、重构;经济分层、社会分层、政治分层;阶层分化、利益分化、观念分化。强势阶层和弱势阶层在社会价值、阶层认同和归属感上“泾渭分明”,社会心理也相迥异。基于不同利益立场,弱势阶层通过“抱团”,集体维权现象日趋凸显;而强势阶层寻求利益代言,干扰政策制订的现象也在不断增加,对执政党维稳能力形成尖锐挑战。
(三)社会就业问题。就业是民生之本,但当前中国经济进入了整体调整期,经济增长率不断下调,普通劳动力的“黄金就业期”已告结束,社会就业充满了困难,大量工人下岗失业,大学生毕业即失业,跨国企业纷纷裁员。对私营企业主来源的跟踪研究表明,与20世纪80年代那种“会数钱就会赚钱”大不相同的是,90年代以后绝大多数“平民”已经难以跨入创业成功的私营企业主行列,而原本属于其他领域的“精英”人士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其开办企业前的文化程度、技能水平和管理能力越来越高,担任这样那样的职务尤其是干部职务者越来越多,创业之初拥有的资本量也越来越大。
(四)流动人口问题。这个群体规模庞大自不待言,关键在于生存状况堪忧。笔者所在的温州,400多万外来人口中的90%以上初中以下文化,缺乏专业技能,工资收入微薄。即使是经济水平和产业层次高的杭州,2008年杭州市公安局曾在火车城站作过抽样调查,来杭携款在1000元以下的外来民工占到43.7%。在每一个城市,农民工群体是脏活、累活、危险活的主要承担者,又是安全事故的主要受害者,还是工资被拖欠、权益难保障的主要对象,更是大病、失业和养老缺乏保障的主要群体。即使是新生代农民工,据中国人口网2011年10月21日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1》披露,其月均收入1660元,家庭月生活消费支出为1441元,仍以基本的生存消费为主;每周工作至少6天,每天工作达10小时。多数流动人口对个人前途茫然、对社会不满,遇有偶然事件诱发,一些人就可能参与其中,制造冲突和动乱。再就是户籍人口与外来人口融合不佳,一城、一镇之内都是二元化社会,居住、医疗、教育、社交、生活各自割裂,潜藏着冲突隐患,2010年浙江湖州的“织里事件”就是标本。
(五)政府形象问题。维护政府自身形象,捍卫行政权威和公信力,正面临着空前的压力。网络反腐惩贪,网民们盯一个准一个,一个公共危机就倒下一批干部,还有江苏的卫生局长“微博门”、陕西的安监局长“微笑门”等诸多不请自来的鲜活事例。在网民眼里,政府对房价、油价永远在“空调”,对“糖高宗”、“蒜你狠”总无办法,面对高物价只能自我调侃。新兴媒体报道的执法者形象:城管总是粗暴,警察老耍特权,执法经常钓鱼,效率永远低下,访谈一再出丑。
而分析上述问题的根本,在于社会公平正义保障机制已受实质损害,社会公平问题渐趋严重:1.在收入分配上,中国市场经济进程中的不正常因素很多,“凡富豪者,皆有原罪”的说法和官商勾结、权钱联姻产生巨富的诸多事例,垄断企业人浮于事、坐收暴利的种种现实,无不深刻刺激着一般民众的心理。2.在社会分化上,一方面,既往的私营企业家、国有垄断企业高管、房产商、矿业主、腐败官员等阶层或群体的快速崛起,不少是与某种权力的结合或垄断相关,有违公平原则;另一方面,进入21世纪以来,中下层群众向上的社会流动渠道开始减少,阶层不平等跨代际强化:据2006年成都、重庆、西安三地有关部门调查,城市底层无业或失业人员、低收入者、农民工等弱势群体定型化趋势明显,富有者、贫穷者的代际继承效应增强,穷人的孩子即便受过高等教育也将成为“蚁族”。3.在就业机会上,父(母)亲就业时代悄然来临,一些权力部门大搞“萝卜招考”,为干部子女量身定做报考条件和程序;一些垄断企业如电力、烟草、邮政等,变相延续子承父业或行业内部“接班”制度。据专家测算,2000年以后,父母的职业地位对本人获得现职的影响更加突出,干部子女成为干部的机会是非干部子女的2.1倍。4.在流动人口问题上,“本地人”和“外地人”在教育、医疗、社保和住房等诸多方面,待遇差异不啻天壤之别,其原因却似乎只是户籍有别,当然有失公平。5.在机关形象问题上,社会公众太多地感受到政府机关和领导干部权力过于集中,而监督太弱、制衡无力,导致了“三公”经费居高不下、权力寻租和失渎职现象。
三、对策与建议
坚持源头维稳、科学维稳,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局面,就必须深刻认识国情社情实际和当前严峻维稳形势,牢固树立“问题思维”,突出重在治本、统筹应对,加紧解决重大社会问题,逐步缓解社会不良心理。重点有两个层面。
(一)从根本上说,要着力解决社会问题。哲学基本原理提醒人们,任何试图在延续社会不公正、不触及社会问题的情况下,长期维持社会稳定的做法和想法都是唯心主义的。诸多社会问题沉疴已久,必须下猛药诊治、长效维稳。
1.重构利益分配格局。要制订落实具体的财政、税收政策措施,切实加大调控力度,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例,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在不太长的时间里缓解贫富差距,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要调整企业工会的职能定位,民营企业应普遍建立工会,增强独立性,真正能为职工维权,落实工资集体协商等机制,消除劳资分配不公,避免劳资矛盾演化为阶层对抗。改革垄断行业体制,取消倚仗政府权力禁止竞争产生的行政垄断,消除行业分配不公,防止公众对垄断行业的不满演化为对社会制度、发展路径的怀疑。
2.重塑社会公平正义。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温家宝总理讲:“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要按照公平正义的原则,从制度安排和非制度安排两个层面,保障每个社会主体平等的生存、发展机会,使劳动权利、受教育机会、职业选择等不受家庭背景、性别以及资本占有状况等因素的限制和影响。
3.促进社会充分就业。国家要出台积极就业政策,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拓展社会就业新领域,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抓好农民工技能培训,推动劳动力素质大提升。强化用工对接机制,双向解决“招工难”和“就业难”问题。在农村实施“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在城市消除“零就业家庭”,用政府的“有形之手”保障弱势群体最低限度的就业机会。
4.解决社会民生问题。各级政府要站在捍卫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高度,秉持“以人为本”理念,切实解决好医疗、教育、治安等重大民生问题,保障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流动人口、蚁族等弱势群体最基本的生存权、安全权和发展权,促进社会各阶层流动、融合,增强人民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5.推动政府建设转型。加快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全力建设“有限政府”、“法治政府”和“责任政府”,在依法明晰政府责任边界的前提之下,切实加强人民对政府的监督,避免行政懈怠和滥权,根治“三公”经费过高和干部腐败等社会反响强烈的问题,改善政府自身建设,更好承担对人民的责任。
(二)从策略上看,要重视引导社会心理。维护稳定,攻心为上。当前要引起高度重视,切实掌握和有效引导社会心理,着重落实五项措施。
1.要常态化监测社会心理。公众的社会态度就是外化的社会心理。要在全国范围内,由学术机构和实务部门协作建立综合性社会态度监测平台,确立以公众社会态度“晴雨表”和预警社会稳定“大气候”的指标体系,调查和追踪城乡居民各种社会态度,并纳入社会管理的决策支持系统。
2.要重视心理调适机制建设。在城乡基层建立更多的心理咨询与心理疏导服务站,建设一支庞大的专业化心理咨询队伍,教育广大民众学会疏泄、倾诉情感,鼓励有心理障碍的群体大胆主动求助,通过医疗手段缓解心理困境,恢复理性平和的心态。
3.要发挥媒体疗治功能。新闻评论要针对重大社会问题和事件,进行分析、预测和解读,使大众把握社会发展脉搏和自我价值定位,消除人们对周围社会认知的不确定性而造成的心理压力,疗治因社会变革引发的心理问题。以更加开明的态度,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上开辟更多的专栏,释放受众对社会问题的不满情绪、对自己利益受损的愤怒情绪、对国家建言献策的参与愿望,增强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信心。
4.要畅通利益诉求渠道。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司法、信访等体制内的利益诉求渠道,保障民众在遭遇不公平事件时理性表达诉求,并得以公平合理之解决,防止不良心理郁积、蔓延,树立公众信心。
5.要大力培育公共精神。培养公民的规则意识、参与意识、合作意识,提倡宽容态度和妥协精神,增进社会信任和社会认同,从而增强维护社会稳定的心理基础。
[1]张艳玲.社会心理稳定与社会稳定[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2).
[2]人民论坛“千人问卷”调查组.70.8%的受调查者认为自己“绷得很紧”[J].人民论坛·周刊,2009(5)B.
[3]张蕾,王俊秀.“全民弱势心理”折射社会规则缺失[N].中国青年报,2010-12-25.
[4]张永梅.探索社会心理规律维护社会稳定.南开党建论坛网http://www.tjnk.gov.cn/tabid/1438/InfoID/30508/frtid/ 1935/Default.aspx,2010-11-26.
[5]2011中国人幸福感调查发布.搜狐网.http://roll.sohu. com/20111105/n324630734.shtml,2011-11-5.
[6]丛亚平,李长久.中国基尼系数实已超0.5财富两极分化[N].经济参考报,2010-5-21.
[7]新华网.“两会调查”八成网友认为贫富差距大[J].今日科苑,2012,(2).
[8]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9]陈家喜,黄文龙.阶层分化与执政党维稳能力建设[J].理论探讨,2012,(3).
[10]陈光金.从精英循环到精英复制——中国私营企业主阶层形成的主体机制的演变,社会学人类学中国网,http://www. sachina.edu.cn/Htmldata/article/2009/01/1748.html,2009-1-21.
[11]马福云.警惕阶层不平等跨代际现象加剧[N],学习时报,2012-04-02.
[12]郑蕊,周洁,陈雪峰,傅小兰.研究社会心理行为推进社会管理创新[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2,(1).
(责任编辑:尤炜祥)
D669.9
A
1674-3040(2012)06-0005-04
2012-10-10
刘万成,中共浙江省温州市委政法委员会办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