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金华文化产业大发展
2012-01-28杨晓红陈晔许丹
□文/杨晓红 陈晔 许丹
金华素有“文化之邦”、“江南邹鲁”之美誉。近年来,金华市通过大力实施“文化强市”战略,初步形成了出版印刷、网络文化、影视文化、会展文化、文化旅游等一批特色鲜明、发展潜力巨大的产业集群。目前,全市共有9大类文化经营单位14000余家,从业人员达24万余人,文化产品年产值超300亿元,文化产业正成为金华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增长点。
金华市文化产业发展基础较好。一是出版印刷业强劲发展。全市有产值超千万、利税过百万的印刷企业约400家,初步形成了“义乌小商品包装印刷基地”、“永康五金包装印刷基地”、“市区出版物和农产品包装印刷基地”以及“武义扑克牌印刷基地”四大产业集群,是全省三大印刷基地之一。全市出版物年营业额超2亿元,民营书店的营业额已占据整个出版物市场的半壁江山。二是网络文化业健康发展。目前,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已集聚了网络企业70多家,涵盖了远程教育、家庭娱乐、网络广告和视频点播等多个领域,是“中国电子商务创业示范城市”。三是影视文化业蓬勃发展。“横店影视城”已成为亚洲规模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形成了从剧本创作到影视制作、发行以及后产品开发一条龙的影视产业链,入园企业达300多家,从业人员达到1万多人,总产值超20亿元。四是会展文化业跳跃发展。义乌文博会是促进世界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2012年实现成交额45.17亿元,同比增长11.2%。永康“中国五金博览会”是中国五金名片,已成为五金企业展示品牌形象、洽谈合作贸易的快捷通道。“中国(金华)国际商贸发展大会暨工科会”已连续举办12届,为金华企业引进了一批技术、人才、项目和资金等创新资源。五是文化旅游业稳步发展。金华拥有21个A级景区,2011年共接待游客3438.99万人次,同比增长26.74%,实现旅游收入328.09亿元,同比增长30.73%。
当前,金华市文化产业发展也面临挑战:大多数文化企业规模小,抵押担保品不足,普遍面临融资难的问题;人才匮乏,特别是文化创意产业高端人才匮乏,高端人才引进难,留用更难,而外流现象却比较普遍;土地资源的稀缺,这使传统文化产业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尤显迫切。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以创业为核心的文化产业,正在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亮点。为此,要牢固树立“文化民生”理念,推进“文化强市”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加快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
——做大做强文化龙头企业。扶持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培育知名文化产业品牌,做大做强文化产业龙头企业,带动一批“专、精、特、新”的骨干民营文化企业,提高文化产业的聚集度、影响力和辐射力。
——重点培育新兴文化业态。大力引进高新文化企业,推动信息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完善网络服务功能;支持依法设立网络广播、网络电视,发展手机电视、移动电视等广播电视新媒体产业;加快影视后期制作及衍生产品开发;发展以建筑设计、工艺美术设计、时尚设计等为重点的文化设计产业,逐步形成具有金华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产品。
——着力调整文化产业结构。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文化产业,推动信息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加快高新技术在传统文化产业的运用,促进传统文化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型转变,从提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从粗放型向质量型转变;同时,优化行业门类结构,加强文化产业统筹规划,促进各种资源合理配置和产业分工,在基础设施建设、用地、税收等方面对重点项目、龙头企业、新兴产业有所倾斜。
——加快建设文化产业集聚区。在整合、开发现有资源基础上,构筑兼具集约化和均衡化的格局,形成改善产业服务环境的载体,以点带面,活跃全局,推动文化产业集群式发展。主要形成以金(华)义(乌)、永(康)武(义)为中心的出版印刷产业集聚区,以金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核心的网络文化产业集聚区,以横店影视城为代表的影视文化产业集聚区,以及以市区、义乌、永康为主的会展文化产业集聚区等。
——切实完善要素保障体系。构建完善的政策服务体系,搭建文化企业融资平台,积极拓展适合文化产业发展特点的贷款融资方式和相关保险服务;不断创新人才工作机制,采取各种方式和多项优惠政策,引进人才与智力;制定重点文化产业用地政策,鼓励引导文化企业集约用地,集群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