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求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基因

2012-01-28尹建军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人民出版社公平正义恩格斯

□尹建军

(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教研部,北京 100091)

追求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基因

□尹建军

(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教研部,北京 100091)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在中华民族苦难深重的危机关头勇于担当、敢于牺牲、善于攻坚,之所以能由弱到强成长为一个拥有8000多万党员的坚强执政党,就在于其自身具有追求公平正义的政治基因。对公平正义的追求是中国共产党创立的重要思想动因;党的指导思想蕴含着追求公平正义的生长基因;公平正义基因在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家园中世代传承;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是公平正义基因的本源驱动和价值实现。面对我国在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上出现的新考验,中国共产党人必将一如既往地以勇于担当的政治责任和善于攻坚的政治智慧去应对和解决。

中国共产党;公平正义;政治基因

党的十七大指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一定意义上讲,中国共产党近一个世纪的奋斗历程就是一个不懈追求、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过程。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在中华民族苦难深重的危机关头勇于担当、敢于牺牲、善于攻坚,之所以能由弱到强成长为一个拥有8000多万党员的坚强执政党,就在于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初就具有追求公平正义的政治基因。

一、对公平正义的追求是中国共产党创立的重要思想动因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人民反抗腐朽王朝和落后社会制度的斗争始终未曾停歇,其力量之源就在于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及至近代,阶级压迫、民族危机越是加剧,人们对公平正义的期盼就越强烈,并且随着反抗、革新、寻路等探索实践的推进,对公平正义的理解及实现途径也逐步走向科学和现实。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次思想启蒙运动,既在科学、民主等思想领域促成了民智大开,也在救国、寻路等实践领域促进了民族自觉,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正是在此时孕育并成长起来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追求平均的观念和实现大同理想的文化底蕴是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救亡图存、为民请命的思想基础。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开始传入中国的第一天起,它就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平等、共富、大同等价值观紧紧结合在一起,不仅赢得了许多以中华崛起、民族复兴为理想的知识分子的认同,也获得了许多渴望和平安宁生活的底层民众的支持。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等理想人格,在当时情境下无不和共产主义信仰的旨趣、指向不谋而合,相互呼应。陈独秀、李大钊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传播作出了突出贡献,时有“南陈北李”之说,以二人为例大致能体现出当时创党先驱人物的公平正义思想。

陈独秀的公正思想是在其不断求索的奋斗经历中逐渐萌发和深化的。1897年9月陈独秀读到《时务报》关于反对民族压迫主张救亡的文章后,开始萌生为民族国家追求公平正义的思想。1904年,在从东北回到安徽,看到残酷的社会现状后,陈独秀在一首诗中写道,“今知枕弱横葬沧海东,男儿壮举何悲泣”。[1]P38鲜明地体现出他立志扶助贫弱、维护公平正义的志向。1920年,陈独秀在《谈政治》一文中写道:“我们要明白世界各国里面最不平最痛苦的事,不是别的,就是少数游惰的消费的资产阶级,利用国家,政治,法律等机关,把多数勤苦的生产的劳动阶级压在资本势力底下,当做牛马机器还不如。”[2]他特别提到教育公平:“全国多设大学,各大学中多收绝对不限资格的自由旁听生。学术界自然不能免只有极少人享有的部分,这种贵族式的古董式的部分,总得使他尽量减少才好。”[3]P69他还认为,必须通过阶级斗争消灭剥削,才能实现真正的平等。“过此以往,必待剥削制度消灭,因之阶级消灭,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界限消灭,夫然后乃有真正全民平等之一境。谓阶级存在而全民得以平等者,非有意欺世亦自为童稚。”[4]P216

李大钊同样具有强烈的公平正义追求。1916年李大钊在北京大学工作期间,在向毛泽东、杨开慧等讲述如何在恶劣环境中坚持斗争时,曾提及他引以为荣的名言:“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表达了他为实现国家公平正义而敢于担当的坚贞品格。1918年,李大钊撰文《强力与自由政治》,其中谈到“自由政治”时,他认为公平是“自由政治”的精神实质,“(自由政治之精神)不在以多强少,乃在使一问题发生时,人人得以自由公平之度,为充分之讨论,翔实之商榷,而求一公同之认可”[5]P521-522。在《平民主义》一书中,他认为,有了公平政治机关才能服务人民,“纯正的‘平民主义’,就是把政治上、经济上、社会上一切特权阶级,完全打破,使人民全体,都是为社会国家作有益的工作的人,不须用政治机关以统治人身,政治机关只是为全体人民,属于全体人民,而由全体人民执行的事务管理的工具”[6]P607-609。李大钊为追求公平正义、宣传马克思主义不惜献出生命,临刑前的大义凛然更显示了他为实现公平正义不畏牺牲的真正共产党人品格。除陈独秀、李大钊外,毛泽东等其他党的创始人也都体现出对公平正义这一远大政治理想的追求与奋斗。正是这样一批追求公平正义的民族先锋们先知先觉、奔走呼号、奋不顾身,才催生了改变中华民族前途和命运的伟大力量——中国共产党。

二、党的指导思想蕴含着追求公平正义的生长基因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的那一天起,就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而实现公平正义正是马克思主义的崇高社会理想。

马克思主义的整个理论体系中都贯穿着对公平正义的重视和追求。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一切人,或至少是一个国家的一切公民,或一个社会的一切成员,都应当有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7]P444“衡量什么算自然法权和什么又不算自然法权的标准,则是法权本身最抽象的表现,即公平。”[8]P309-310“平等是正义的表现,是完善的政治制度或社会制度的原则。”[9]P668这些都说明了公平对社会关系、社会制度的重要意义。马克思恩格斯本人也无时不充满着追求公平正义的激情。马克思指出:“为自己的家园而奋斗的讲求功利的智力跟不顾自己的家园为正义事业而斗争的自由的智力当然是不同的服务于某个特定目的、某种特定事物的智力同支配一切事物和只为自己服务的智力是有根本区别的。”[10]P339面对资本主义的不平等,马克思愤慨地指出:“没有一种动物尤其是有思想的人是戴着镣铐出世的。”[10]P171马克思认为,作为社会关系主体的人,应该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他指出:“承认真理、正义和道德是他们彼此和对一切人关系的基础”[11]P610,并“努力做到使私人关系间应该遵循的那种简单的道德和正义原则,成为各民族之间关系中至高无上的准则。”[11]P607马克思主义还申明了自己对公平正义的主张:人类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是对公平正义的最高设想。

马克思主义还指明了实现公平正义的根本途径。恩格斯深刻地指出了资本主义公平正义的虚假性:“‘正义’、‘人道’、‘自由’等等可以一千次地提出这种或那种要求,但是,如果某种事情无法实现,那它实际上就不会发生,因此,无论如何它只能是一种虚无缥缈的幻想。”[12]P325并且预言,“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7]P720不仅如此,马克思主义还认为,追求公平正义不应只专注于对分配公平的争取,更应该从根本上为建立能够实现公平正义的社会制度而奋斗。“真正的自由和真正的平等只有在共产主义制度下才可能实现,而这样的制度是正义所要求的。”[13]582《共产党宣言》一语中的地指出,“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10]P286,之所以这么讲,原因就在于私有制是一切不公平、不正义的制度根源。因此,只有最终消火私有制,才能完全彻底地实现公平正义。

三、公平正义基因在中国共产党精神家园中世代传承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以追求和实现公平正义为己任。在90多年的成长和发展历程中,党的指导思想不断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发展,但追求和实现公平正义作为党的崇高社会理想和内在政治基因始终未变,并始终在党的精神家园中世代传承。

毛泽东的公平正义思想集中体现在他一生为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利益而进行的思考和探索上。毛泽东认为,中国共产党要“每时每刻地总是警戒着不要脱离群众,不论遇着何事,总是以群众的利益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14]P47。他始终践行为人民服务的信念,“自由、平等、博爱,是资产阶级的口号,而我们反而为它斗争了”[15]127,“使农民群众共同富裕起来,穷的要富起来,所有农民都要富裕,并且富裕的程度要大大地超过现在的富裕农民”[16]P197。在这里,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首次正式提出“共同富裕”这一概念。毛泽东极力避免农村的两极分化,认为只有走社会主义合作化道路,才能消灭剥削制度。他指出:“反对平均主义,是正确的;反对过头了,会发生个人主义。过分悬殊也是不对的。我们的提法是既反对平均主义,也反对过分悬殊。”[17]P130这表明,毛泽东从很早以前就开始注意防止中国社会出现两极分化,危及公平正义。

邓小平在领导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力图克服平均主义,提出了先富带后富、以共同富裕为价值取向的社会主义公正观。邓小平多次指出:“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但这种富是人民共同富裕。”[18]P265邓小平把共同富裕看作是社会主义社会本质的体现,他强调:“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18]P172“共同致富,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18]P364邓小平不仅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而且认为“如果导致两极分化,改革就算失败了”。[18]P111此外,邓小平还强调,社会主义国家人人平等,要遵守法律和正义,“在法律和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人人有依法规定的平等权利和义务,谁也不能占便宜”。[19]P331-332

江泽民强调要满足和实现中国最大多数人民的利益,要把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满足中国最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上,并强调通过政策、制度及社会保障等来逐步实现和满足人民利益,把社会公平和正义问题作为涉及全社会的重要战略问题加以解决。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对为祖国富强贡献力量的社会各阶层人们都要团结,对他们的创业精神都要鼓励,对他们的合法权益都要保护,对他们中的优秀分子都要表彰,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20]P539-540这一论述,是对新时期社会公平正义基本内涵的新概括。既体现了人类普遍的正义追求,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正义观的实质内涵,把社会公平和正义摆到了极为重要的位置。

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人不但高度重视公平正义问题,而且创新发展了对公平正义的理论认识。首先,中国共产党人对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重要性的认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胡锦涛在2005年2月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涉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21]P711-712其次,在新的时代和国情下,中国共产党人对公平正义实质内涵的理解也更为清晰,并取得重要创新和发展。中国共产党人从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出发,从治国理政的实践切入,对公平正义内涵的思考得出了新的成果。胡锦涛指出:“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21]P706。温家宝也曾指出,公平正义就是要尊重每一个人,维护每一个人的合法权益,在自由平等的条件下,为每一个人创造全面发展的机会。在这里,中国共产党把公平和正义作为一个统一的概念来理解,而不是拘泥于对公平和正义进行割裂地理解,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在此问题上既坚持了理想性和现实性的统一、主观性和实践性的统一,又结合了我国发展阶段、具体国情和人民诉求,是对公平正义实质内涵理解的重要创新和发展。对公平正义内涵的界定既点明了人民群众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诉求所在,即权益得到保障,社会实现和谐,也指出了党和国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着力点,即合理分配发展成果,保障人民各项权益。正是在对公平正义内涵作出科学理解的基础上,党对促进和维护公平正义的措施也不断明确,提出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依法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四、公平正义基因是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的本源驱动

中国共产党对实现社会公平正义道路的探索自成立之日就开始了,在9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最坚定、最持久、最强劲的内在动力就是作为政治基因的对公平正义的追求。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浴血奋战、不屈不挠,先后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带领全国人民奋发图强、不懈探索,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创造性地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人民大众摆脱了封建主义的束缚、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帝国主义的压迫,实现了最根本意义上的公平正义。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展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和更高的水平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新探索。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人民群众在政治地位和社会生活等领域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公平正义。然而,在建国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缓慢、水平不高,甚至出现过人民生活困难、主权受到威胁的严峻形势。这种状况在国内对于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在国外对于我们的民族尊严、国家安全而言,是一种新的严重的不公平、不正义。中国共产党人为解决这种不公平、不正义状况进行了新的思考和实践,最终找到并走上了改革与发展的正确道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放眼世界、开拓创新,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同时借鉴国际经验,以巨大的政治勇气、理论勇气、实践勇气实行改革开放,经过艰辛探索,形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今天,改革与发展的伟大实践不仅解决了中国人民的生存问题,提高了生活水平,也增强了国家实力,更有力地维护了民族尊严和国家安全。这是对国家和人民在新的水平上实现更高层次的公平正义的重大贡献。

当然,旧的问题解决了,并不意味着就不会再有新问题出现。但是,中国共产党追求公平正义的政治基因仍将驱动中国共产党人一如既往地以敢于担当的政治责任和善于攻坚的政治智慧去面对、分析和解决。在可以期待的将来,我国的公平正义事业必将迎来历史性的发展和进步,中国共产党追求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政治先进性必将得到更为充分的体现。

[1]任建树.陈独秀著作选:第1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2]陈独秀.谈政治[J].新青年第8卷第1号(1920年9月1日).

[3]陈独秀.陈独秀文章选编:上[M].上海:三联书店,1984.

[4]唐宝林.陈独秀语萃[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

[5]李大钊.李大钊文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6]李大钊.李大钊文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1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

[1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14]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15]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17]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8]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9]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

[20]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To Pursue to Social Equity and Justice is the CPC’s Political Gene

YIN Jian-jun
(PLA University of National Defense,Department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on Marxism,Beijing 100091,China)

The CPC’s political gene of seeking equity and justice is the reason why the CPC can bravely assume responsiblities,dare to sacrify and be good at storming heavily fortified positions at the critical time of the Chinese nation,and why it has grown from weak to powerful into a ruling party of over 80 million membes.The pursuance to equity and justice is the mental drive of creating the CPC;the guideline of the Party contains the growth gene of pursuing to equity and justice;the equity and justice gene is passed on generation by generation in the spiritual home of the CPC;and the process of struggle of the Party is the essential drive and value actualization of the equity and justice gene.Faced by the new tests of problems regarding social equity and justice,the Chinese communists will as always respond to and solve them with their political responsiblities and political wisdom.

CPC;equity and justice;political gene

D23

A

1674-0599(2012)05-0069-05

(责任编辑:赵红志)

2012-06-03

尹建军(1976—),男,河南沈丘人,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教研部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及社会发展研究。

猜你喜欢

人民出版社公平正义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代诗歌创作再评价
审判执行不停摆 公平正义不止步
色彩的堆积——迈克尔·托恩格斯作品欣赏
我可以咬你一口吗
选任好人民陪审员 让群众感受更多公平正义
Alienation and Struggle of the “Happy Housemaker”
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的观察与预见
坚持公平正义 增强裁判效果
让公平正义在“最后一公里”提速
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