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统筹结构基本形成农产品供求形势严峻
2012-01-28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孔祥智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 孔祥智
自新世纪以来,国家有9个“一号文件”都提到了农业,其核心精神主要是统筹城乡发展和加大为农服务力度,其中城乡统筹是出发点,为农服务是目的。没有城乡统筹这个大思路做前提,就不可能实现为农服务的目的。经过不断践行“一号文件”的精神,城乡统筹结构基本形成。
9 个“一号文件”回顾
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尽快扭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主要惠农政策有:在五年内取消农业税,在黑龙江、吉林两省进行免征农业税试点;实行种粮直接补贴;开始实施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设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金等。
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主要惠农政策有:实行了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的政策,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农村贫困家庭学生进行补贴;设立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等。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要惠农政策有:农业税条例正式废止,结束了我国2600多年的农业税历史;农资综合补贴实行直接补贴;对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对其中的贫困家庭学生免除课本费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等。
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主要针对现代农业,即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对于发展现代农业的部署非常细致,比较早的、全面的提出了现代农业的基本方针。主要惠农政策有: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覆盖,全面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免除学杂费,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试点等。
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按照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突出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积极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主要惠农政策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覆盖,全面实现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等。同年,十七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加强农村制度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从而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农业经营方式转变。
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坚定不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坚定不移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主要惠农政策有:农村新型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推行,探索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新农保制度,2020年之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对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实行免费;种粮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后加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此外,对于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的支持力度非常大,发布了关于做好关于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社金融服务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行动的意见。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主要惠农政策有:继续推进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进程;扩大马铃薯补贴范围,启动青稞良种补贴,实施花生良种补贴试点;把牧业、林业和抗旱、节水机械设备纳入农机具购置补贴范围;逐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水平、政府补助标准和保障水平;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继续支持游牧民定居工程。此外,在合作社方面发布了支持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承担国家有关涉农项目的意见。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强化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提出农业灌排工程运行管理费用由财政适当补助,这是62年来首次“治水”的文件,也是13个一号文件中第一个“专业性”文件。主要惠农政策有:免除3000多万名农村寄宿制学生住宿费,其中1228万名中西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生活补助;新农合的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120元提高到200元;继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解决了6398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和60万无电地区人口的用电问题。
2012年,中央 “一号文件”的目标是保供给,对策是强科技。主要惠农政策有:新农合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40元,2012年新农保将实行全覆盖,将出台征地制度改革相应的法规,全国所有收费公路 (含收费的独立桥梁、隧道)全部纳入鲜活农产品运输 “绿色通道”网络范围,免征蔬菜流通环节增值税,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政策,加大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开展设施农业保费补贴试点,对发展设施农业的农民给予保费补贴。
农产品供求形势严峻
目前,我国农产品供求形势严峻,粮食自给率达90%左右,按土地计算,农产品的自给率只有80%左右。如果换算成土地,2011年净进口的种植业产品需耕地6.35亿亩。2012年前4个月,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为546.6亿美元,同比增长17.7%,其中出口194.8亿美元,同比增长3.3%;进口351.8亿美元,同比增长27.6%。贸易逆差为157亿美元,同比扩大80.3%。
我们必须看到,中国农产品供给不能大量依靠进口。首先,国际市场上主要农产品的贸易量有限;其次,我国对农产品需求的数量大、品种多且目前国内、外的运力都有限;最后,主要农产品的供给是国家稳定的基础,主要农产品价格也是整个价格体系形成的基础。
我国化肥的使用达到极限,单位农田的氮肥施用量远远高于世界发达国家的用量,中国氮肥施用量是美国的3倍,是法国的1.5倍,是德国的1.6倍。长期过量使用化肥造成耕地贫化、土地板结和水土流失,直接表现为氮肥促进粮食产量增加的效率下降。化肥和农药等的大量使用还对农业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农用化肥在局部地区已经成为农业污染的主要来源。1998—2009年,我国农药施用量从123万吨增加到171万吨,利用率仅为30%左右,农药的副外部性开始逐渐显现,如导致虫害爆发、对人类和畜禽形成健康威胁。
我国农业科技依然比较薄弱。2010年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达52%、良种覆盖率达96%以上、种子统供率达到66%、粮食作物专业化统防统治率达12%、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52%。但是仍然面临很多问题,科技进步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比发达国家低20—40个百分点。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薄弱、推广能力不足、技术到户率不高、现实科技的潜力发挥不足,如每年大约有6000项农业科技成果诞生,但只有不到1/3被利用。我国50%以上的生猪、蛋肉鸡、奶牛良种,90%以上的高端蔬菜花卉品种依赖进口,凡是外贸依赖性较高的品种价格都很高,对农民收入的进一步提高已经造成障碍。同时技术推广存在诸多的问题:服务内容不能满足农户需求、投入资金短缺、高素质人才缺乏、体制管理不顺,推广方式陈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