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制修订信息
2012-01-28
标准制修订信息
国际标准化组织烟花爆竹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落户浏阳
5月10日,国际标准化组织烟花爆竹技术委员会(ISO/TC 264)秘书处在湖南省浏阳市正式成立。据了解,ISO/TC 264有中国等12个成员国、16个观察员国。ISO/TC 264首届主席王利兵认为,随着花炮产业安全、环保、消费等一系列标准出台,形成全球统一标准,无疑能协调花炮产业发展、消费者安全消费的共同诉求。
我国是全球烟花爆竹最大的生产国和出口国。去年,我国烟花爆竹占全球产量的90%;出口额达6.2亿美元,占全球的81%。据了解,近年来,全球烟花爆竹的消费量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但由于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标准不一,中国烟花爆竹出口面临着各种技术壁垒。同样属于内筒型烟花爆竹,有的国家标准限制内筒的口径,有的国家限制药物的重量,至于组合方式、包装纸、燃放说明等要求更是五花八门,致使工厂不断调整工艺和流程,增加了生产成本。
国外烟花爆竹的标准各不相同,重点是规定烟花的质量与安全性能,主要突出烟火药量和禁限用化学成分这两个最重要的安全性能指标。要求最严格的日本烟花标准,对产品含药量限制极严,其抽样检测的方法也和其他国家有较大差异;美国烟花标准严格程度仅次于日本标准,对原材料雷药的限制非常苛刻,对烟花标签安全警句的规定十分详细;加拿大的烟花标准,对烟火药的成分提出了检测要求。由于世界各国烟花条例繁杂、要求苛刻以及标准制定不透明等因素,导致中国烟花在国际贸易中屡遭技术壁垒。近年发生在丹麦、荷兰的烟花爆炸事件,一开始就将责任归咎为中国烟花生产厂家,后经国际权威检测机构的严格检测,才查明乃祸起当地工作人员操作不当。然而,这类不实信息一经飞传海外,中国烟花爆竹出口立马就会受到严重影响。
2009年,国家标准委、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湖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22家单位,联手组建了烟花爆竹国际标准推进工作组。在对各国烟花标准技术参数全面研究摸底后,湖南检验检疫局领衔起草了成立ISO烟花技术委员会提案,并先后接待了加拿大爆炸局、美国消费安全委员会、荷兰运输部等48个国家政府部门和检测机构来访,又马不停蹄遍访世界各国政府官方机构和烟花部门,连续参加了10届国际烟花研讨会,最终获得国际支持和多家国际知名烟花实验室的认可,为中国“标准”提案获多数赞成票扫除了路障,湖南先后争取到了5项国际标准制定。据了解,ISO/TC 264秘书处落户浏阳,是湖南省首次承担国际标准化组织秘书处,也是第一次出任国际标准化组织技术委员会主席,有利于烟花产业在国际上赢得话语权。
(湖南省浏阳市人民政府 徐松竹 许放怀 汪东)
我国承担ISO碳捕获与碳储存联合秘书处工作
日前从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获悉,经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技术管理局批准,我国与加拿大共同承担ISO碳捕获与碳储存联合秘书处(ISO/TC 265)工作。
据介绍,ISO/TC 265联合秘书处的承担单位为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和加拿大标准化协会。2011年5月,加拿大标准理事会向ISO建议成立碳捕获与碳储存技术委员会。在ISO成员国中进行了3个月的投票,2011年9月在ISO技术管理局会议上获得批准,由加拿大标准理事会承担秘书处。后经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与加方沟通并获得ISO技术管理局批准,同意设立联合秘书处,由中国和加拿大双方共同承担。
据了解,碳捕获与碳储存是ISO的一个全新的工作领域。碳捕获与储存是指将大型发电厂、钢铁厂、化工厂等排放源产生的二氧化碳收集起来,经压缩后运输到指定地点进行长期封存,封存方式分为地质封存、海洋封存、碳酸盐矿石固存以及工业利用固存等,以避免直接向大气中排放CO2。经ISO技术管理局批准的ISO/TC 265工作职责为:在碳捕获及碳储存(CCS)领域内材料、设备、环境规划与管理、风险管理、量化和核查等及相关活动的标准化;排除已在ISO石油、石化和天然气工业用设备材料及海上结构技术委员会范围内用于钻井、生产、管道运输的设备和材料。
据我方联合秘书、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研究员刘玫介绍,多年来,该院承担了大量的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标准化科研和标准制定工作,承担了ISO环境管理技术委员会温室气体管理分技术委员会联合秘书处的工作,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
(摘转自国标委网站www.sac.gov.cn)
ISO发布社会安全新标准ISO 22301:2012
最近,ISO发布了一项业务连续性管理(BusinesSContinuity Management,BCM)国际标准,即ISO 22301:2012《社会安全 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 要求》,该标准由ISO/TC 223组织制定,适用于所有行业中的大、中、小型公有及私有企业,其目的在于帮助企业对潜在的灾难加以甄别与分析,及早确定可能发生的冲击对企业运作造成的威胁,并提供合理的管理机制有效地阻止或抵消这些不确定事件造成的威胁,减少突发事件给企业带来的损失,保证企业日常业务运行的平稳有序。
灾难事件可以随时破坏企业,甚至可能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应用ISO 22301:2012则可以未雨绸缪,确保组织对灾难事件做出积极回应,并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灾难事件有多种形式,其中包括自然灾害、恐怖事件和环境事故等,大多数突发事件均会对业务连续性管理产生重大影响。这就导致全球达成了共识:公有和私有企业都必须知道如何应对突发性事件和破坏性事件。
自从业务连续性管理的概念出现以来,很多国家和国际的标准制定机构都一直试图通过管理体系标准框架来制定业务连续性管理的标准,其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是英国标准协会(British Standards Institution,BSI)的BS 25999《业务连续性管理标准》。
何谓业务连续性管理?其在BS 25999中是如此定义的:“业务连续性管理是一个整体的管理过程,它能鉴别威胁组织潜在的影响,并且提供构建弹性机制的管理架构,以及确保有效反应的能力,以保护它的关键利益相关方的利益、声誉、品牌以及创造价值的活动”。业务连续性管理是比灾难恢复更高一层面的概念。
BSI在2007年正式发布BS 25999,目的就是使业务连续性管理有章可循。作为一套整体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流程,BS 25999协助企业进行业务冲击分析及风险分析,并将其量化,继而开发制定各种相应应急及恢复计划、方法和流程,减轻灾难事件对企业造成的不利影响。
作为ISO 22301:2012的前身,BS 25559将于2012年9月被ISO 22301:2012代替。与BS 25559相比,ISO 22301:2012拥有更高的国际认可度,它强调制定目标、监测表现和指标、对企业管理层提出了更加清晰的期望值,并对业务连续性计划的制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ISO 22301管理体系框架能够帮助组织制定一套一体化的管理流程计划,即计划、实施、运作、监控、评审、维持和持续改进的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BCMS),它将帮助组织对抗、应对突发事件以及灾后重建工作。从其管理流程看,该标准持续采用P D C A模式架构业务连续性管理要求,同时,强化了计划阶段的工作项目,加重对于组织内涵的理解、利益相关方需求的理解、管理阶层承诺,使其更能以结构化的方式推展业务连续性管理制度。
ISO 22301标准起草组负责人Dave Austin解释说:“为了更好地工作,ISO 22301需要组织深入地了解其需求。BCM不仅仅是一个项目或发展计划,它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管理,需要有能力的主管人员提供适当的支持以及必要时能完成任务的机构。”
ISO 22301是第一项按ISO新的标准格式出版的管理体系标准,这不仅便于读者对标准的理解,并能确保该标准与其他管理体系[如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和ISO/IEC 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保持一致。ISO 22301还可用于自我评估以及第三方认证。
鉴于业务连续性在每一个部门的作用,ISO 22301将具有巨大的潜力。到目前为止,许多国家(包括新加坡和英国)已经开始采用ISO 22301,并代替了现有的国家标准。而这也引起全球那些反对BS 25999、但又希望应用良好操作规范并获得合格证书的商人的注意,很多以前并未重视业务连续性管理的组织也已经开始将B CM纳入年度规划中,并且将B CM作为一个切实可靠的策略,用以保护利益相关方的利益,同时将危机和灾难事件造成的影响最小化。
[中国质检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杨玮 编译]
ISO标准为金融服务合法实体身份识别提供全球解决方案
ISO刚刚颁布了金融服务行业的新标准,ISO 17442:2012《金融服务 合法实体标识符(LEI)》,其目的在于针对国家和全球监管者对全球金融危机中所暴露问题的反应,满足对其进行数据收集以及分析的需要,为参加金融交易的实体提供了一个准确、明晰的身份识别的全球解决方案。
ISO 17442的开发在金融服务业和监管者中反响积极。其中包括金融稳定理事会(F S B),该理事会的建立旨在协调各国金融监管当局和国际标准制定机构在国际层面的工作,开发和促进有利于金融稳定的有效监管、监督以及其他金融业政策的实施。
ISO 17442是由ISO/TC 68金融服务技术委员会负责制定。该委员会的领导应邀参加了由FSB专家团队组成的FSB行业咨询小组,该专家团队负责向于6月在墨西哥洛斯卡沃斯举行的G-20峰会准备全球LEI解决方案建议。在5月29至30日中国香港F S B全会的公告中,F S B制定了LEI初始参考数据和代码的提案,并与ISO 17442保持一致。
ISO/TC 68的主席 Karla Mc Kenna评论道:“LEI的工作为通过标准提供国际化解决方案树立了典型。ISO/TC 68把相关团体和利益相关方聚集在一起,跨越不同行业的界限,专注于所有覆盖LEI标准的范围,并在交付ISO 17442标准方面达成了必要的共识,展示了ISO流程的影响力和价值。”
负责LEI标准的ISO/TC 68WG6工作组的召集人James Whittle在解释ISO 17442的优点时说道:“LEI可以被分配给法人或者在任何司法辖区的公司法下组织的机构。这些实体包括但不限于所有的金融中介机构、银行和金融公司,在交易所上市的所有实体,所有交易股票或债券的实体,合伙人以及养老基金,所有在金融机构管辖范围内的实体以及他们的控股公司和超国家机构。”
ISO 17442描述了一个20位的字符字母数字组合的代码,也描述了参考数据属性用的附加元素。该标准的关键特征包括如下内容:
1)实现全球实体的唯一标识需要LEI;
2)定义了在LEI框架下一个健壮的开放式治理结构的发布和维护;
3)定义了一个不包括嵌入式智能的LEI;
4)可以支持全球范围内的金融服务行业;
5)充分利用了ISO/TC 68在定义和维护标识标准方面的专业能力;
6)可持续性;
7)定义了一个可扩展且可以无限制自由分配的机制。
[中国质检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曹剑锋 编译]
两项消防产品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2012年5月8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发布ISO 7076-1:2012《泡沫灭火系统 第1部分:泡沫比例混合装置》和ISO 70762:2012《泡沫灭火系统 第2部分:低倍数泡沫设备》两项消防产品国际标准,该两项国际标准于2012年5月15日起实施。
2008年,我国在国际标准化组织/消防设备技术委员会/泡沫和粉末介质即使用泡沫和粉末的固定灭火系统分委员会(ISO/TC 21/SC 6)会议上首次提出这两项国际标准,后经ISO/TC 21/SC 6投票批准立项,确定由中国作为国际标准工作组召集人,会同美国、德国、日本、加拿大和俄罗斯等国家负责制定这两项国际标准。该国际标准工作组由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负责牵头组建,以GB 20031《泡沫灭火系统及部件通用技术条件》等相关标准为基础,广采各国标准之长,多次召开国际学术讨论会和工作组会议,与相关成员国积极协商解决分歧,经过三年的努力,最终完成标准报批稿。2012年4月,标准报批稿经ISO组织公示并由成员国投票,以高票通过发布审查。
(摘转自国标委网站www.sac.gov.cn)
我国首批两项节能减排联盟标准发布
在2012年6月13日—14日举办的“中国节能减排标准化论坛”上,全国节能减排标准化技术联盟发布了两项节能减排联盟标准:《项目层面的温室气体减排成效评价技术规范》(STCE 1—2012)和《钢铁工业余能利用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成效评价技术规范》(STCE 2—2012),是该联盟首次发布的标准。
据介绍,《项目层面的温室气体减排成效评价技术规范》规定了项目层面上温室气体减排成效评价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评价、量化、监测和数据质量管理、评价报告的编制、减排项目的审定和(或)验证,适用于减排项目在项目策划、实施阶段的温室气体减排成效评价。《钢铁工业余能利用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成效评价技术规范》规定了钢铁工业余能利用项目(包括余压、余热和副产煤气)温室气体减排成效评价程序、内容、量化及监测,适用于钢铁工业企业的余能(包括余压、余热、副产煤气)回收利用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成效评价。
根据全国节能减排标准化技术联盟制定的《联盟标准管理暂行办法》,联盟标准为推荐性标准,其要求严于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全国节能减排标准化技术联盟积极推动联盟标准转化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国际标准。同时,执行联盟标准的成员单位,可在其产品或说明书、包装物上等标注所执行的联盟标准编号。
(摘转自国标委网站www.sac.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