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公共道路建设供给不足需重视

2012-01-28熊孟秋

中国发展观察 2012年12期
关键词:农村公路路面道路

◎ 熊孟秋

农村交通问题,是影响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问题。长期以来,我国农村道路受到“重城轻乡”观念和城乡二元经济的影响,农村道路的投资、建设力度上均落后于我国农村的实际需求。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开展,我国逐渐加大了对农村道路建设的力度。但目前仍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切实加以解决。

我国农村公共道路建设情况的现状分析

(一)我国农村公共道路建设情况

“十一五”期间,交通部提出:“修好农村路,服务城镇化,让农民兄弟走上沥青路和水泥路”,启动了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农村公路建设工程。使得我国县乡公路五年增加30多万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120万公里,基本实现全国所有具备条件的乡镇、建制村通公路,95.18%的乡镇和82.04%的建制村通沥青路或水泥路,同时实现路通车通,实现人便于行、货畅其流。据统计,截至2011年底,我国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356.4万公里,乡镇通公路率达到99.97%,建制村通公路率达到99.38%。

可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农村的经济有了长足的进步,农村道路的基础设施以及交通管理有了极大的改进。可以说,中国的农村交通建设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我国农村道路交通建设中面临的问题

尽管如此,我国农村交通发展还是存在着一系列的不足,并且与发达国家相比比较落后;同时存在着技术水平低、公路点多、线长、面广,道路狭窄弯曲、路面状况差,交通管理缺失,违章现象突出,交通事故高发等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大,广大农村明显受益,但与此同时农村道路交通问题也日益凸显,解决好农村交通安全问题任重道远。

1.农村道路技术水平低,通行条件较差。随着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我国农村道路交通方面比较突出的矛盾是农村公路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由于农村路网大多呈树枝状分布,存在较多的断头路,使得路网通达深度不足。无论道路等级、路面质量、通达质量等技术条件仍处于较低水平。而路面线形不好、视距差、路面狭窄、出入口多、路基不实以及路面平整度差等缺陷存在于农村大部分公路。有的地方为了节省成本,就在大部分道路的原有泥土路或机耕路上加宽、硬化,从而完成了那所谓的无等级道路,即既未测量又未设计而建造的道路,从而造成道路狭窄、弯曲、坡陡、路口多、路面凹凸不平等一系列问题,有些道路仅仅只能供农用车勉强通行,甚至还不能保障晴雨通车,致使村道路交通环境条件相当恶劣。

2.农村交通管理不到位,潜在威胁较大。农村交通管理机制、法规滞后,警力严重不足,经费、装备投入等方面都有诸多困难,在管理上有所缺失。据统计,目前中国23万多名交警中,70%以上集中在城市,只有不到30%的警力负责公路交通管理,并且本已匮乏的公路警力又往往部署在国道、省道上。尤其是一些县级公安交管部门,除了车辆与驾驶员管理、交通事故处理和城区道路交通管理这几个方面外,基本上安排不出警力管理农村交通。因此除了一些较为繁忙的国道、省道设有交警中队外,农村公路的交通管理基本上是空白的。

3.农村交通出行不便利,违章搭载较多,路面损坏较严重。一方面,我国农村路网和运输服务体系起点比较低,目前仍有将近4万个建制村不通公路,近1万个乡镇、30多万个建制村不通沥青水泥路;农村公路中四级和等外路占将近九成,砂石路占七成以上,许多地区缺桥少涵、晴通雨阻,使得许多地区的农村公路的覆盖能力、技术状况和管理水平等都无法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相适应。近些年来,农村的公共交通运行比重虽然有所增长,但与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却极度的不适应。另一方面,由于很多车辆都违章搭载过多货物,导致原本就不堪的路面损坏较严重。

4.农村道路相关配套设施建设被弱化。我国农村道路建设普遍存在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被忽视,地方政府大多重视路面建设,对于相关的路牌、路灯等的建设投入很少。这样容易造成道路管理混乱的问题。

5.道路后期养护投入不足。我国各级地方政府在道路建设时,一般只重视道路的前期和中期阶段,往往忽视后期维护与养护阶段。许多路面存在刚刚修建时路面平整、道路两旁绿化较好、道路路标清晰,但由于缺乏后期养护,道路凹凸不平,路标混乱。

当前农村道路交通问题存在的原因

1.道路建设缺乏整体规划,无序发展。当前,一些地方并没有遵循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的基本原则,不分轻重缓急,片面追求政绩、贪大求全,并没有统筹考虑地方发展规划。由于农村交通发展规划考虑不充分、缺乏整体的交通发展战略,导致很多地区路网布局不合理,存在着重复建设、违章建设、低质建设,资金的大量浪费和在建项目瘫痪等现象,交通标志、标线以及安全防护设施的建设也没有来得及跟上发展的步伐。

2.上级资金投入不足,建设资金匮乏。《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将公路按其在公路路网中的地位分为国道、省道、县道、乡道,而村级道公路没有列入等级公路的范畴,也就没有了建设、养护职责的法律设定。交通部《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了村道公路的建设由村民委员会按照村民自愿、民主决策、一事一议的方式进行。也就是说,农村公路的建设得不到国家的资金投入,只能得到一小部分来自省里的补助,而绝大部分资金要靠当地政府交通部门和广大农民群众的“一事一议”自行解决。由于上级政府部门的重视不够和资金的匮乏,给农村地区交通部门造成了严重的经济负担,有些县的交通部门就已经负债累累,严重影响了项目的顺利施工,限制了农村道路的建设和维护。即使是一些修建过的道路,也有着路面破损严重、行车不畅通的情况,造成了交通部门年年护路、年年亏损,有心而无力的局面,同时也给附近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3.农村道路建设监督失位,质量无保证。农村公路建设面广量大,但是资金又少,所以绝大部分投标人实际上是个人借有资质的企业,中标人基本不知道工程怎样施工和管理,只是随便拼凑组织一个施工队,所谓的项目经理、工程技术人员基本都没有上岗证书,甚至连一些简单的仪器都没有,常常出现“一流企业中标、二流企业进场、三流人员施工”的现象。层层转包在无形中增加了施工企业的成本,迫使施工企业偷工减料以获取利润,许多农村公路质量很差,经常出现“一年修、二年丢、三年变成大水沟”的情况,也埋下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的隐患。

4.养护技术水平低下。农村公路一般由乡政府或村委会组织沿线居民进行简单的养护,大多都是临时性的。就威宁县来说,全县的公路多采用简单的季节性养护,养护方式原始落后,养护技术水平低下,失养状况非常之普遍,所以有大量的乡村公路存在不同程度的破损,使用周期缩短,不能保障正常的运输生产,甚至危及行车安全。

5.缺乏广大农民的参与。农村公路是服务农村、直接惠及农民的大好事。中央对农村公路建设的投入,只起到引导和扶持作用,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维持主要还是要靠地方人民政府和当地村民的共同努力。而目前广大农民群众还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普遍缺乏主人公意识,没有及时转变观念,认为建桥、修路是交通部门的事,对于政府部门组织的“一事一议”过程也不是很关注和了解,参与度和参与热情都不够高。

针对农村交通建设设施不足问题的解决办法

1.立足总体安排,坚持统筹兼顾。首先应该要有一份全面、长远、详细的公路发展规划。政府部门一要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在充分考虑当地资源、路况、道路分布、经济条件和群众需求等基础条件上,做出最大限度发挥社会经济效益,提高公路利用率的总体规划。二要将公路交通建设与新农村的建设发展结合起来,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将公路建设纳入本地区长远的发展规划中,积极稳妥编制农村公路路网,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三要尽可能地减轻农民的负担,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切实维护农民利益,坚持“一事一议”,杜绝非法集资和强行摊派行为。

2.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合理有效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体制。公共物品的特殊性决定了政府在分配时起着主导作用,制度安排合理与否,对其有效供给与达到结构优化起到重要影响。从实际上看,造成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不足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但是中央并不能因此回避这个问题。农村公路建设中最大的问题还在于公共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因此,建议上级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的投入,建立向农村倾斜的公共物品供给体制,缓解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缺口的压力,完善管养机制,拓宽融资渠道,以减轻当地政府部门和群众的经济负担。同时,国家应把农村公路建设纳入公共财政投入体系中,把农村公路建设列入等级公路发展建设的范围,真正把便民的事情办实办好。

3.加强监督管理机制,提高质量意识。有效的管理机制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必要保障。要建立健全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管理制度,保证国家补助资金和各级政府的拨款真正用到了农村公路建设中去,防止中间有非法的截留和挪用。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的使用情况,应向公路沿线乡村进行明晰的公示,使村民一目了然,加强社会监督。公路质量是保证其通畅程度和使用年限的首要因素。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要认真履行好行业管理职能,健全质量保证体系,落实质量责任制,把工程质量建立在施工各环节的工作质量基础上。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也应该发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质量监督。

4.落实养护政策,确保通达通畅。可以学习国外农村地区,建立辖区负责制,不断完善乡村道路养护管理的长效机制。一是要明确责任主体。农村公路的管理养护是省、市、县、乡四级人民政府的共同责任。四者应该共同参与,各司其职,积极配合。二是要对农村公路实行长期有效的管理,应该让广大农民群众成为乡村公路养护管理的主体,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使广大群众认识到农民群众才是农村公路的受益者,将广大农民摆在农村公路建、管、养的主体地位,实现农村公路民建、民养、民管、民享的自主一体化模式。三是履行管理职能。交通主管部门要向乡镇派出专业的公路养护管理技术人员,定期对负责辖区内农村公路进行养护管理工作。

5.政府加大重视,加强宣传引导。解决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各级政府部门必须从观念上牢固地树立统筹城乡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对农村公共道路建设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农村公路建设是一个复杂、系统、庞大的综合性工程,需要全社会和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公路建设相关程序、措施的宣传,引导动员干部群众积极支持、参与公路建设,采用“一事一议”、以劳折资的办法筹集资金,组织群众投工投劳做好水沟开挖、路肩培置等基础性工程。必要时可以发动社会募捐。积极动员社团、单位和个人捐资建路,进一步增加农村公路建设资金来源渠道。

猜你喜欢

农村公路路面道路
交通运输部:预计今年累计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15万公里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用艺术修补路面
关于农村公路经济创新的思考
三问农村公路
农村公路的建设与养护须多管齐下
一次骑行带来的感悟
一款透水路面养护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