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基本经验*

2012-01-27张文学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先进性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张文学

(中共海盐县委党校 浙江 海盐 314300)

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同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实际相结合的历史。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与时俱进,把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以指导不断发展的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实践。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认真总结这些历史经验,对于我们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加强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反对任何形式的教条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基本前提

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年来,虽然历经坎坷和曲折,但总能顺利挺过难关,永葆生机和活力。究其原因,最关键的在于我们党在加强自身建设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这既是我们党推进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基本前提,也是党始终坚持的一个基本原则。

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无产阶级政党进行党建理论创新、加强自身建设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它主要通过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法兰西内战》、《论权威》、《哥达纲领批判》、《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以及列宁的《怎么办?》、《进一步退两步》、《我们的纲领》、《我们运动的迫切任务》、《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论欧洲联邦口号》、《国家与革命》等众多经典著作反映出来。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科学地阐述了党的性质、党的纲领、根本宗旨、指导思想、组织原则、斗争策略、奋斗目标等一系列党的建设基本问题,为世界无产阶级政党的创立和建设奠定了理论与实践基础。

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要求我们做到两个方面: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普遍真理。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以其不可辩驳的逻辑正确揭示了无产阶级政党建设和发展的基本规律,为政党的建设,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具有不容置疑的科学性。二是坚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不是终极真理,所以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是外国的,是在欧洲和俄国的社会环境中产生的,更多地是揭示欧洲和俄国政党发展的规律性;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是以前的,是19世纪中后期和20世纪初期产生和发展的,反映了当时政党建设的基本情况。因此,不能把它根据外国和当时的实际得出的全部结论原封不动地照搬到中国来,必须根据中国共产党的实际党情来加以发展。这一点,我们老祖宗讲的很清楚。马克思、恩格斯1872年在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经典著作《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序言中指出:“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某些地方本来可以作一些修改。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1]

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都强调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毛泽东多次告诫广大党员:“马克思这些老祖宗的书,必须读,他们的基本原理必须遵守,这是第一。但是,任何国家的共产党,任何国家的思想界,都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产生自己的理论家,来为当前的政治服务,单靠老祖宗是不行的。”[2]改革开放之初,针对党内存在的对待马克思主义教条式的错误观念,邓小平反复强调:“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3]在社会主义改革的关键时期,江泽民明确指出:“否认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丢掉老祖宗,是错误的、有害的;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也是错误的、有害的”。[4]新世纪新阶段,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当然也包括发展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

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过程中,我们既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论,把握其精神实质,又要坚持以发展的眼光来对待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把“坚持”与“发展”统一起来,这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一条最基本的经验。

二、科学地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党情,立足于党的自身实际解决党的建设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关键所在

毛泽东指出,“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5]同理,科学地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党情,是我们党解决一切党的问题的关键所在。在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都能够坚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科学地认识自身的党情,立足于党的建设实际解决党的建设问题。

中国共产党成立早期,党面临诸多实际困难: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思想遗毒对党的影响较深,党时刻处于农民和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包围之中;共产国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影响甚至控制过中国共产党,它对中国共产党的不适当干预和党内教条主义倾向都给党的建设带来不少困难;中国共产党是在同资产阶级既联合又斗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这对保证党的政治路线的正确性和坚持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针对党的建设面临的复杂情况,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长期的党建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结合中国共产党的实际党情,进行了艰辛的理论创新,创造性地提出了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作风建设,保持党的团结统一和党在无产阶级革命中的领导权,实现党的工作重心转移等一系列党的建设新课题,科学地解决了党的自身建设在这个阶段所面临的困难。

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以及我们国家逐步实行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以来,外部渗透与内部滋生的各种消极因素逐步侵蚀者我们党的肌体,给我们党的自身建设带来了很大的挑战。邓小平很快察觉到了这个问题,他敏锐地指出:“我们自从实行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经济两个方面的政策以来,不过一两年时间,就有相当多的干部被腐蚀了。……这股风来得很猛。如果我们党不严重注意,不坚决刹住这股风,那末,我们的党和国家确实要发生会不会‘改变面貌’的问题。这不是危言耸听。”[6]针对党内出现的新问题,邓小平实事求是,在科学地继承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以及毛泽东党建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面临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重视党的制度建设和作风建设、密切党同其他参政党、广大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等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党建思想,有效地解决了长期困扰我们党的一系列问题,使我们党成功经受住了苏东剧变带来的震荡以及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的严峻挑战,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色。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发生了重大转变。从纵向看,即从党的历史发展看,我们党经历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转变为领导人民掌握着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从横向看,即从党所处的外部环境看,我们党已从在受到外部封锁的环境下领导建设的党转变为在开放条件下领导建设的党。党的历史方位的两个转变,提出了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给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最基本问题,为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供了科学的行动指南。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所面临的世情、国情、党情、社情、民情等方面都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浪潮汹涌;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的经济成分、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都趋于多样化;国内经济发展面临着资源、环境的巨大压力;党内腐败问题依然严重等等。这些新问题、新现象的出现给我们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针对国内外环境的新变化,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科学地提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加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树立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等一系列党建新观点,明确提出要“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7]

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根本目的,就是服务于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实践。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党的历代领导集体都强调要科学地认清中国共产党的党情,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精神实质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以此来加强和推进党的建设,这也是我们党能够始终保持生机和活力的关键所在。

三、以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为主线,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是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重要目标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是贯穿于中国共产党九十年发展历程的一条主线。中国共产党至成立之日起就明确提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品质。随着敌后抗战的开展和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就逐渐在根据地局部展开。新中国成立后,党的执政地位逐步确立,中国共产党提出并完善了党的全面执政能力建设思想。

“党的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开展党的先进性建设,就是要通过推进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和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反映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使各级党组织不断提高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始终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使广大党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始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使我们党保持与时俱进的品质、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完成执政使命。”[8]《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党的执政能力,就是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9]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简而言之,就是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提高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能力和水平。

党的先进性建设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并不是截然分开的,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党的建设,从学科内容上讲包括党的自身建设和党的领导两部分。如果说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属于党的领导学科的内容,那么党的先进性建设就属于党的自身建设方面的内容。”[10]先进性是党得到人民认同和拥护的根本前提,是执政党最为根本的执政基础。党只有加强先进性建设,提高自身的先进性,才能不断提高自身执政的合法性。因此,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必然要求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提高党组织和党员的战斗力。另一方面,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也离不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只有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才能够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供一个有力的支撑。胡锦涛总书记在论及二者的关系时指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要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落实到提高治党治国治军的水平上来。”[11]

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核心思想。早在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就明确提出了党的先进性思想:“共产党人同其他无产阶级政党不同的地方只是:一方面,在无产者不同的民族的斗争中,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另一方面,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12]十月革命以后,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尔党针对自身执政的实际,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为目标,提出了许多具有俄国特色的执政党建设思想,积累了丰富的执政党建设经验。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都注重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并随着执政地位的确立,逐步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思想。

以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为主线,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是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重要目标。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13]这是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最重要的理论成果。“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相比,不是平行的,而是统帅、围绕、贯穿的关系”。[14]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围绕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这条主线来展开。这一思想完全突破了传统的党建理论,真正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

四、通过理论指导与实践总结两个过程的反复,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根本路径

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根本路径就是指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怎么实现中国化的问题,这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最根本问题。中国共产党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过程中,成功摸索出两条实现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根本路径:一条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实际,指导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一条是以民族形式理解、诠释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善于从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实践中总结经验,并把经验上升到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高度。

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区别于其他各种类型的党建理论的根本特征,就在于其鲜明的实践特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创立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根本目的在于指导各国的无产阶级政党建设。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之所以永葆生机的关键也在于其实践特性。中国共产党在加强自身建设的过程中,首当其冲的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基本立场、观点与方法,自觉地指导自身建设实践。

毛泽东认为,“任何国家的共产党,任何国家的思想界,都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产生自己的理论家,来为当前的政治服务,单靠老祖宗是不行的。”[15]中国共产党的发展仅仅依靠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党建理论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基础上,加强理论创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经验马克思主义化,就是要把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中国本土经验,加以提炼和升华,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宝库。早在1941年,毛泽东就提出:“我们要使中国革命丰富的实际马克思主义化”。[16]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表明,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创新的历史也就是不断地将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经验马克思主义化的历史。

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年来,通过强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指导与总结自身经验,成功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创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针对中国共产党的特殊党情,运用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基本立场、观点与方法指导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实践,认真总结党的建设经验教训,形成了一整套以党的思想建设为核心的党建学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面对中国共产党所处的特殊环境,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运用、发展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形成了一整套以党的制度建设为核心的党建思想。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科学判断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创造性地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与时俱进。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国内外环境的发展变化,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发展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党建理论。

中国共产党实现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两条根本路径,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而且这两个方面常常是交织在一起的,只不过在具体运用中侧重点不同而已。第一条路径更多的是强调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实现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与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实际的结合。第二条路径则立足于赋予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把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经验马克思主义化,实现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创新。从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到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这一过程,从哲学维度来说,实际上经历了一个从抽象到具体、再从具体到抽象的循环往复过程。建立在这一科学的哲学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根本路径注定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能够成功实现中国化。

五、坚持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属性,是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价值旨归

邓小平在1956年党的八大会议上指出:“工人阶级的政党不是把人民群众当作自己的工具,而是自觉地认定自己是人民群众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内为完成特定的历史任务的一种工具。”[17]从本质意义上说,“党建是党为谋求人民利益的一种党的行为方式,这种方式是为实现人民利益的选择。”[18]党的建设就是要使党形成科学的理论体系、建立完善的制度体制、培养发挥先锋队作用的党员队伍、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等等。但党的建设的目的并不是仅仅为了党的自身发展,更不是为了谋求“一党私利”,而最终目的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党建的根本价值体现,也是党建最终的根本目标和方向。在恩格斯看来,党是无产阶级完成使命的特殊“工具”,是劳动人民实现利益的有力“武器”。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19]其中,这里的绝大多数人就是指广大人民群众。中国共产党在其发展过程中至始至终强调要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正如胡锦涛同志所强调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20]

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取向。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发展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都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必须坚持的政治立场和价值取向。

毛泽东十分重视维护广大群众的利益,他强调:“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21]在充分继承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基础上,毛泽东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确立为我们党的根本宗旨。邓小平从唯物论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新的人民利益标准,他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属。”[22]站在世纪之交,江泽民同志结合人民群众新的利益需求,创造性地提出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赋予了“为人民服务”以新的时代内涵。进入新世纪以来,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更是与时俱进地提出“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明确了党建标准,坚持认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23]

不难看出,无论处于什么样的历史环境,我们党都始终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党建标准。“我们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4]无论是加强党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组织建设、反腐倡廉建设,抑或是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党建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提高为民众服务的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正因为如此,我们党的建设才能够一直保持着正确的前进方向,我们党所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才能够一直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

[1][12][1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8、285、283.

[2][15]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09、109.

[3][6]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43、402-403.

[4]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2414.

[5]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33.

[7][13]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48、48.

[8]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C].北京:中央文献出社,2006.610.

[9]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EB/OL].人民网,2004-09-19.

[10]中共长春市委党校课题组.党的先进性建设内涵及其实现路径[J].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7,(5).

[11]胡锦涛.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EB/OL].新华网,2005-01-25.

[14]丁俊萍,亓胜林.党的建设新格局下的执政能力建设与先进性建设[J].理论学刊,2008,(8).

[16]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4.

[17]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18.

[18]郭亚丁.略论恩格斯晚年的党建思想[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7,(4).

[20]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3-07-02.

[21]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96.

[22]江泽民.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报告会上的讲话[J].求是,1993,(22).

[23]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C].北京:中央文献出社,2005.369.

[24]习近平.改革开放30年党的建设回顾与思考[N].学习时报,2008-09-08.

猜你喜欢

先进性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山东省 发挥少工委组织作用 彰显团属青少年宫为党育人先进性
篆刻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如何提高企业中青年党员的先进性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